八喜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医家王朝 >

第135部分

医家王朝-第135部分

小说: 医家王朝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就洗耳恭听,若是不想说明白,咱就拍拍屁股走人,其他的废话莫要再提。”

    马管家一阵无语,这王越倒是直言快语,一句话把自己说的无语了,他看了眼坐在那里的程野,对方的眼中似乎也渐渐没了耐心,大抵这件事不讲清楚,他们便真的要离开了。

    马管家叹了口气,说道:“这些事你们本不该掺乎进来,老奴实在不明白二位为何要执意趟这趟浑水,不过既然程医师执意要问,咱也没必要遮遮掩掩了,不过话要说在前头,这件事知道了,对你们可没有好处。”

    王越最讨厌的便是别人磨磨唧唧的样子,要说便说,不想说就滚蛋,来来回回几句话,以为是磨豆腐啊,他站在这里听了这么久,一句有用的话都没有听到,他心里岂能没有怒气,现在十个人都能看出来,这个后生身子里压了一肚子的火气,无处发泄。

    “老管家,你莫要吞吞吐吐的,顾左右而言他,我家公子若是再出了什么事,我拿你们公孙府开刀。”

    马管家瞧王越一副凶神恶煞的样子,又想起之前路上那个与山匪大打出手的后生,下手辛辣,此时说话也多半不是吓唬人,不过到底是大门大户,不会因为几句话都被吓住,他只是有些疑惑,“程医师能出什么事?”

    “什么事?”一提这个,王越彻底憋不住了,“我家公子好端端的,让那劳什子赵家的人给撞了,险些丢了性命,这算不算大事?”

    说起这些事,王越又是一阵悔恨,他当时眼睁睁的瞧着程野被撞飞,一点办法也没有,抱着程野跑了半个平原县城,现在想来都有些后怕。

    马管家一愣,他看了眼程野,怪不得两人出去了这么久,连一声招呼也不打,原来是发生了这档子事,也难怪这后生这样气恼,可是他瞧程野好端端的坐在那里,也不知哪里受了伤,缘何会有性命之忧。

    “这,这会不会有什么误会?”马管家不是很确定的说道,毕竟在上元节前后,城中又有盛会,自然是热闹的紧,磕磕碰碰也是难免的,没必要为这样的事小题大做退一步也就过去了。

    “误会?”王越嗤笑一下,“什么样的误会能在拥挤的人群中将车马赶的飞快?什么样的误会把人撞飞了之后瞧也不瞧一眼?我家公子昏睡了两日才醒过来,老管家,你说说这是什么样的误会?”

    马管家没料到事情竟然如此严重,在上元节这样热闹的时候,当街行凶,然后扬长而去,他听闻王越说到程医师昏睡了两日,也有些担心,便不由自主的瞧了程野两眼。

    程野面上没什么表情,只是淡淡的说道:“马伯,撞了小生的人已经找到了,赵家从鼠市找来的人,小生已经问明白了,这事不会有错,小生与赵家并不相识,自然也不会有什么瓜葛,想来此事的源头只能是出在府上,马伯只需将知道的事情告诉小生,剩下的小生自会处理。”

    马管家眼皮跳了跳,不知为何,他觉得这些话平静的有些寒冷刺骨。他不由得看了眼王越的袖口,所谓“问明白了”便是这个意思么?

第297章 前因后果(上)() 
老管家无奈的摇摇头,他看了眼程野,又看了眼王越,然后给自己倒了盏茶,一口气喝了,然后有些垂头丧气,慢悠悠的说道:“唉,老奴费尽心思的遮遮掩掩,没想到还是连累了旁人,事已至此,也就没什么好隐瞒的了,公子既然问起,咱也就实话实说了。”

    顿了顿,老管家长叹一口气,“没错,这段日子府上发生的事情确实与赵家有关,不过这些事还是得从头说起。”

    似乎是许多事情在心底憋得久了,老管家终于找到了宣泄口,便一股脑的说了出来,“赵家的大公子赵赢,曾与我家公子是拜把子的兄弟,可是谁能够想到,此人竟然是一个阴险奸诈的小人,数年前,我家老爷重病不愈,公子的身子又不怎么好,那赵赢竟使了些下三滥的手段,霸占了公孙家的财产,我家公子知道了这件事,去找赵家理论,那赵赢却闭门不出,老爷去世后,公孙家彻底失去了依靠,从此一蹶不振,公子也大病不起,唉!”

    程野这才知道,原来公孙公子是一个落魄子弟,怪不得这宅子瞧起来很有气势,不过却冷冷清清的,不像是大户人家该有的气派,而且又位于乡下,想来应该是公孙家的一处老宅。

    公孙礼的祖父是豫州太史公孙伯,手握兵马大权,正在公孙家如日中天的时候,公孙伯在与外敌的战斗中中了流失,不治身亡,公孙家至此开始分崩离析。公孙礼的父亲公孙瓒,是公孙家的老三,不过因为其母亲是外族,地位低下,一直不被家族重视,在公孙伯死后,公孙瓒更是被逐出家门。

    那时候的公孙瓒只是郡中的一名小吏,后来因为其机智善辩,样貌俊美,被城中太守看中,逐渐做到了中郎将一职,那时候,他以强硬的态度对抗外族,似乎是为了证明给曾经瞧不上自己的父亲看,他作战勇猛无匹,一时间让外族敌寇闻风丧胆。

    然而花无百日好,月无百日圆,公孙瓒后来因为与主张怀柔政策的上司发生不和,渐渐被朝堂冷藏,很快失去了原有的势力,公孙瓒心灰意冷,便借着生病的由头告老还乡,在平原县安顿下来。

    那时候的公孙府在平原县可是一等一的大户,因为身上有着战功,又是对抗外敌,所以很受乡民的爱戴公孙瓒又是一副嫉恶如仇的性子,乡民们有事解决不了的,便会去求公孙家,很多时候,公孙家的效率甚至比县衙还要快上许多,一时间,平原县的许多人家只知公孙府,不知县衙门。

    只可惜公孙瓒后来患了重病,不久便撒手人寰了。

    程野有些理解公孙家落寞的原因,这公孙礼的祖父是个马上英雄,一生投身战场,后来又死在战场上,倒也是个值得敬重的豪杰。而公孙礼的父亲公孙瓒,也是一代英豪,上阵杀敌更是当仁不让,只可惜命途多舛,不得不早早的结束了职业生涯,回乡养老。

    或许是性格使然,又或者是曾经的经历有关,公孙瓒太过强硬,宁折不弯,对于百姓来说可能是个人杰,不过对于官场而言,这样的性子可是会得罪不少人,在公孙瓒死后几年的时间,公孙府迅速没落,甚至连平原县城都没有了落脚之地,定然与许多人的落井下石有关。

    强硬的手段往往许多强硬的实力,目前看来,公孙礼显然没有继承其父的性子,从这些天的交往来看,他的性子过于柔弱,势必被曾经的眼中钉欺负。

    程野点点头,大体知道了公孙家的情况,不过有件事他想不明白,于是问道:“马伯,按你说的,你家公子不是应该和那赵家的大公子关系很好么,为何会闹成今日这般不可开交的地步?”

    马管家紧了紧拳头,随即又叹了口气,说道:“程医师若是有兴趣,可以在平原县城打听一下,数年前的平原四公子可是颇有名气,在平原县城年轻一辈中,也算得上佼佼者,那时候赵家的公子赵赢自称是平原君,张家的公子张呼,自称是信陵君,何家的公子何旺,自称是孟尝君,还有我家公子,自称是春申君。”

    话到这里,王越嘿了声,撇撇嘴,很是不屑的说道:“好一个平原四公子,效仿古人,能耐不大,口气倒是不小。”

    马管家也不理会正在气头上的王越,又是一阵叹息,“谁能想到,在利益面前,便是亲兄弟都要争个你死我活,何况只是插个香,磕个头的拜把子兄弟,今日称兄道弟,明日便能背后捅刀子。”

    程野轻声问道:“那赵家公子究竟做了何事,让你们公孙家这样记恨?”

    马管家忍不住在案上拍了拍,说道:“数年前平原县附近闹了一场蝗灾,地里的粮食被吃得干干净净,百姓们实在苦不堪言,便求着我家老爷想想办法。我家老爷自是知道这事的严重性,百姓吃不起饭,时日久了,一定会饿死人,逼急了,又要滋生流寇,所以他打算联系城中大户,共同集资一些闲粮,救济附近的灾民。”

    “不过那个时候我家老爷身子有恙,不方便亲自做这样的事情,于是身为冀州太仓令儿子的赵家大公子赵赢便自告奋勇,承担起这件事情,赵赢自小是公子的玩伴,经常出入公孙府,又精通筹算,所以老爷没多想,便将这件事交给了赵赢。”

    “借着老爷的名义,赵赢从平原县的大户手中筹到了一大笔钱,然后从各地的粮商手中购买粮食,谁知几日之后,大伙得知那些钱只购买回很少的一些粮食,根本不够救济城外的灾民,后来我们才知道,赵赢那小子勾结粮商,抬高粮价,私吞了那笔钱。”

    “只可惜我家老爷那时候身子不好,已经下不得榻,面对前来询问情况的城内大户,只能将家里的地卖了,偿还他们,事发后不久,老爷便急火攻心,撒手人寰了。”

    程野叹了口气,这种事情在当时的情况下确实很难说清楚,公孙瓒作为项目发起人,只能哑巴吃黄连。

第298章 前因后果(下)() 
公孙瓒死后,公孙家一落千丈,再也没有昔日的辉煌,不知什么原因,曾经与公孙家常有来往的一些大户也断绝了关系,即便是公孙瓒下葬的时候也未曾来瞧上两眼。

    老管家眉头稍动,他大半辈子都生活在公孙家,未曾婚配,更无子嗣,公孙礼就如同自己的孩子一般,他叹了口气,“老爷下葬后没几日,府上来了一大批人,说是城外的粮商,之前赈灾的粮钱不够,便赊了许多粮食,说是日后偿还,可是老爷病逝之后,他们怕公孙家不认账,便跑来要钱。”

    “这事我们觉得有些蹊跷,好端端的,老爷为何会欠下这么多债务,可是他们都揣有字据,当时老爷刚刚仙逝,公子还没有从伤心中缓过来,为了不让老爷的名声受损,只好认下了这个糊涂账。不过当时的公孙府已经没有闲钱,我家公子只好去找昔日的好友借钱,谁知”

    说到这里,老管家狠狠的在案上捶打了一下,几乎是在一字一句的咬牙切齿,程野大抵也能想到事情的结局,现在看来整件事情从头到尾都是一个阴谋,只不过当时谁也没有想到,公孙家上下会被如此针对。

    事情也果然如此,雪中送炭之人没有出现,落井下石的却比比皆是,公孙礼无奈之下去请求昔日的好友帮忙,可惜无论是张家还是何家都闭门不见,说是公子有事,外出了,不知何时才能回来。

    公孙礼满腹委屈的回到府中,却瞧见了早已等候的赵家公子赵赢,赵赢说听闻府上有难,便过来搭把手,不过公孙家欠下的这笔钱不是小数,他倒是能想办法筹集一些,不过需要一些东西做抵押,在左右暗示之下,公孙礼将平原县公孙家的宅邸抵押了出去,至此便搬到乡下来住。

    便是这样一番事,短短数年的时间,公孙家彻底从平原县消失了,谁也不曾记得,曾经平原县最大的家族已经沦落于此。即便是说起公孙家,谈论最多的便是公孙家的子孙不争气,那公孙礼是个一等一的纨绔,败尽祖宗基业。

    程野倒是没有对公孙家的遭遇发表什么看法,如今的乱世,朝不保夕,看来便是大户人家一不小心也要被吞并了,他只能对公孙家的境遇表示遗憾,至于其他的事情,也不好多说什么。

    “马伯,这么说来,那赵家的大公子一手策划了这些事情,连城内的许多大户都马首是瞻,这赵家到底何德何能,缘何能在平原县只手遮天,你们公孙家好歹也是大户,怎么衰败的如此迅速?”

    这话其实有些戳人伤疤的意思,仔细想想其实也能看得出来,公孙家的前任家主太过锋芒毕露,凡事都要插上一手,势必会影响到他人的利益,官场的事,很多时候就是几个利益集团的角逐,无非是谁家的好处多,谁家得胜的概率便大一些,这便是官场的趋利性。

    然而公孙家的出现着实打破了其中的利益平衡,很快便成了大户眼中的众矢之的,当圣贤被捧为经典时,流通的反倒是不守规矩的做法,劣币驱逐良币也成了必然。公孙家的人,无论是老家主,还是现在的公孙礼,都不擅长经营,尤其是老家主空有一副满腔热血,而少公子却更是天真,这样的人很难在如此的乱世活下去。

    马管家苦笑一下,“赵赢的父亲是冀州的太仓令,听说这官还是数年前花了四百万买回来的,而赵赢本身在朝堂也有官身,赵家平日里花钱向来大手大脚,几年时间已经与城内的许多大户称兄道弟,可笑我家公子曾经还是他的拜把兄弟,实在是可笑。”

    程野点点头,看来这赵家是个很会经营关系的家族,舍得花钱,估计与城内的许多大户都成了利益共同体,一荣俱荣,一损俱损,大伙不向着他才怪了。

    说起买官这件事,其实并不是什么秘密,灵帝在位这些年,着实干了不少荒唐事,其中将官职明码标价向外出售更是绝无仅有,就连三公这样的职位只要肯出钱,想坐一坐也不是难事。

    至于官职的价格,通常按照官职的俸禄而定,五百石俸禄的官职要价便是五百万钱,不光如此,甚至官员的调任、升迁、以及新官上任都要缴纳一定的钱财,正因为如此,那些买了官的人便更加变本加厉,搜刮民脂民膏,以求回本。

    那赵家老家主所买的冀州太仓令一职,是个地方官,权力不大,不过却是实打实的肥差。买官过程中通常地方官要比朝官要贵上许多,便是因为山高皇帝远,这些地方官更能为所欲为。

    太仓令一职是主管地方粮仓的,虽然手底下没有兵权,也没什么大的权力,甚至与许多官员打交道的时候都要点头哈腰的,可是说到抽油水,没有什么官职比掌管天下粮仓更加肥美,说是天下的粮仓,其实大部分还不是到了自己的口袋。

    就是靠着太仓令一职,赵家手头上的钱越来越多,而赵家也是聪明人,他们用这些钱到处疏通关系,建立了一个庞大的利益网,所谓牵一发而动全身,赵家有了如今的地位,这层看不见的关系网实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