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喜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医家王朝 >

第141部分

医家王朝-第141部分

小说: 医家王朝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有这样想法的可不止一人,大伙都在心中暗自下了决心,一会儿回去了就赶紧让人打一个更大的牌位,别的仙家大伙也都有供奉的,像是灶王爷,那是家家都有供奉,逢年过节的都要请出来,好生伺候,至于其他的仙家,便有些太过遥不可及,不像是这个小神仙,实实在在发生在身边,供奉起来也一定更加灵验。

    “大伙可是知道小神仙的名讳?”

    有人便这样问了,既然要回家供奉,便不能无名无姓的,总不能在排位上只写下小神仙三个字,天上的小神仙那么多,谁知道到底有没有供奉对人啊,这要是有了差池,可是不妙了。

    这样一说,大伙也觉得这的确是个问题,灶王爷天下只此一家,倒是不会有什么差池,可是小神仙就不能这样做了,还需好生斟酌一番,郑屠户听大伙这样一说,才发现还有这样的问题,自己之前着实有些马虎了,只想着帮小神仙立一个牌位,却没有想这么多,实在是唐突了。

    说起小神仙的名讳,郑屠户直言道小神仙好像是姓程,至于是哪路仙家就不清楚了,那张猎户父子也是如此说道,确实是姓程,不过也不清楚具体是什么名讳。想来小神仙是个低调之人,虽然身为仙家,却不愿让大伙费力伤财的供奉自己,这样着实更让大伙钦佩。

    虽然不知道具体的名讳,不过有了姓氏也就够了,小神仙妙手回春,游历天下时还不忘治病救人,想来一定是一位医仙,一些有文化的人便开始琢磨起来,商量着如何给小神仙立这个牌位。

    既然是医仙,便是司病真君,又是保大伙平安的,便是太平天尊,如此天下医药也是归他所管,便是九天药主,如此思前想后,不如就叫程医司病真君太平天尊九天药主之神位。

    大伙一听,如此甚好,就这样叫了,茶楼掌柜的也很是知趣,找伙计拿来笔墨,又取了一些草纸,将小神仙的名讳记下来,赶紧让伙计跑一趟,找个木匠用上好的木料将牌位打出来,刻上这样的名讳,以方便日后供奉。

    大伙瞧见了,也纷纷向掌柜了要了些草纸,让会识字的人写下来,回去后也找人打个牌位,按上面的名讳供奉。

    一时间茶楼内的草纸满天飞,由于人数众多,草纸不够了,便拿竹片书写,实在连竹片也不够了,便几人共用一份,回去后一同使用,有的不放心,甚至干脆让人写在内里的亵衣上,总之是热闹非凡。

    这样的事情不光茶楼内的人在参与,候在茶楼外面的也听到了消息,让茶楼内的人将牌位的名讳传出来,如此又是一传十十传百,等在外面的见今日肯定是进不去了,便拿着草纸,往最近的木匠铺子而去。

    谁也没有想到,在日后短短数年的时间,小神仙的牌位便传遍天下,成了与灶王爷一般人人供奉的医神。

第310章 精明的商家() 
程野瞧着大伙热情高涨的样子,实在是有些哭笑不得,只是一会儿的功夫,自己连牌位都有了,那一旁的汉子很是热情,见程野坐着不动,以为是小公子羞涩,不好意思与大伙争抢,便抢了两张草纸过来,一张留给自己,一张递给程野,倒了还问了声,“小公子,你识字么,能否帮在下书写一下?”

    见程野点点头,那汉子赶紧要了一支笔,乐呵呵的让程野帮忙将那些字记录下来,周围几个不识字的瞧见这里的情况,也纷纷拜托程野帮忙,程野心里那叫一个感叹啊,自己给自己写牌位,想来也是史上第一人啊。

    那汉子心满意足的拿起写了字的草纸,轻轻地抖了抖,然后折起来揣入怀里,看着程野还在那里忙碌的样子,一时间又有些羡慕,自己咋就不识字呢,想想看,自己若是也能这样一遍又一遍的帮别人书写小神仙的名讳,那是多大的仙缘啊。

    “唉,俺要是也能和小神仙见一面就好了,哪怕是不说话,就远远地瞧上一瞧,也是极大的福气。”

    那汉子不由得叹息一声,程野倒是没有想到,这汉子还是自己的一个粉丝,并不仅仅是跟风随大溜才来到这里的,于是偏着头问了声:“若是你见到了小神仙,你想和小神仙说些什么?”

    那汉子被这样一问,随即楞了一下,似乎他没有想过这个问题,与小神仙相遇本就是可遇而不可求的事情,他也没有妄想着真能和小神仙见个面,被这样忽然问起,他一时间还真不知道该说些什么,便是愣神的功夫,旁边的人搭话道:“就问一下小神仙,能不能收自己当弟子啊?”

    “是啊,是啊,能成为小神仙的弟子,以后就不用担心生病了,还能帮人瞧病,岂不是大大的快哉。”有人附和着。

    不过也有人起哄道:“得了吧,咱们连字都不认得,如何给小神仙当弟子,到时候连方子都看不懂,岂不是大大的丢人。”

    “咱不成,可这位小公子可以啊。”大抵是因为程野帮他们写了小神仙的名讳,所以他们也顺便道了小公子的好,“小公子仪表堂堂,年岁也不大,又知书达理,说不得真能被小神仙看中,不是说心诚则灵吗,小公子,你写小神仙的名讳的时候,心里便默念几下,念的多了,小神仙兴许也能感受到,说不得又会来咱们平原县。”

    大伙似乎觉得那人说的有些道理,便不约而同的低声默念起来,不过那名讳实在有些太长,几人记不住,又不识字,只好跟着其他人一起念,茶楼内倒是一片欢快的气氛。

    那汉子一直没有说话,等到程野帮周围的人都写完了,他才叹了口气,缓缓地说道:“咱要是真见了小神仙,俺希望小神仙能跟俺去瞧瞧俺娘,俺要好好的招待小神仙一顿。”

    程野闻言,楞了一下,他觉得那汉子的话里似乎有些难以察觉的东西,难道是他娘患病了,想让自己帮忙瞧瞧?这倒不是什么大问题,刚要再细细询问一番,却听茶楼的掌柜的拍拍手,示意大伙安静下来。

    那掌柜的笑呵呵的说道:“既然大伙都道着小神仙的好,希望小神仙能再来咱们平原县,在下作为茶楼的掌柜的,自然不能含糊,也要让小神仙瞧瞧咱们平原县男儿的魄力,这样,在下宣布,自今日起,但凡在本店点了神仙茶的,其余的菜品一律半价,而且一直到月末,点一壶神仙茶,可以免费再送一壶,点的多,送的也多。”

    神仙茶到底是什么茶大伙倒是不清楚,以前也没有听说过,不过掌柜的倒是大方,点了茶,便可以半价吃其他的东西,这可是难得的优惠,而且点一壶还能再白送一壶,说不得可以喝个水饱了。

    这其中自然有不少是常常在店里喝茶的士子,以往的时候,都是几个人凑在一起,点一壶茶,然后再配上几样小食,现在好了,一壶可以顶两壶,原来吃一道菜的钱也能再添一道,这样的美事岂不是人人都要拍手道好。

    程野会心一笑,他不由得想起以前逛街时总能听到的“第二杯半价”的广告语,简直有异曲同工之妙,这个茶楼的掌柜的果然是一个精明的生意人。

    大伙一阵欢呼,很快有人便点了神仙茶,那些之前扬言要请大伙吃茶点的也顺势多点了几道小食,程野出于好奇,也要了一壶神仙茶,瞧自己案上也围坐着不少人,便又添了一些吃食,与大伙一同食用。

    茶楼的吃食自然不会像酒楼那样,都是小而精致的,对于士子们而言,这样的东西才有风雅的味道,许多站在这里的还没有吃过茶楼的小食,如今有人请客,便都一阵叫好,至少能尝尝鲜了。

    掌柜的说完那些话,顿了顿,又乐呵呵的说道:“各位,想来今日到场的也有一些士子,在下是个大老粗,没什么学识,不过很是仰慕士子的文采,今日起,但凡是以小神仙为题,在后面那面墙上留下墨宝的,书画也好,诗文也好,只要是得到大伙的赞叹,当日点的东西一律免单。”

    “嚯,掌柜的真是大手笔。”

    不少人已经开始为茶楼掌柜的做法而叫好,其中士子尤甚,这可是展示自己文采的绝佳机会,尤其是那些没有什么背景的,想要被举荐简直是难如登天,这里反倒是有了一个机会,自己写的诗文若是刚好被一些大人物瞧见了,说不得就有了一步登天的机遇,不得不说,掌柜的帮了他们一个大忙。

    至于其他的不识字的,自然也是乐得看热闹,士子们聚集在一起,比斗诗文,想想也是不多见的场景,也算是难得的雅事。

    此时此刻,已经有一些士子跃跃欲试,掌柜的吩咐一个伙计端了一个书案放到后墙那里,然后取了笔墨,放在上面,这算是万事俱备只欠东风了。

    士子们你看看我,我看看你,皆是笑而不语,他们都是想上去一展身手,不过大庭广众之下的,又有些不好意思,此时掌柜的又站出来,乐道:“各位士子,在下有句话忘了说了,既然是歌颂小神仙,这笔墨一定不能太差,否则便是大大的不敬了,所以,凡是留下笔墨的,大家满是赞叹也就罢了,若是有人指出其中的不妙,那么这位士子就要原价支付自己点的茶点,而且他留在墙上的笔墨咱们也要涂去,给其他人留地方不是?”

    此话一出,可是更加热闹了,谁不想在上面留下自己的墨宝,供其他人品鉴,不过若是文笔太差,便要被当场涂去,那可是大大的丢人了。

    程野看着掌柜的,发自内心的佩服这个瞧起来并不起眼的生意人,几次决定都是有意无意的抓住了大伙的心理,就像是墙上作画的做法,看似只是一顿茶点的问题,其实在不知不觉间已经形成一股文化,相信用不了多久,整个县城的士子间都会传开,以能在这家茶楼的墙上留下一副墨宝为荣,不知不觉间,茶楼的档次便提升了许多。

第311章 谁是小神仙(上)() 
老帮头是一个木匠,这份手艺已经做了大半辈子,打小的时候家里穷,便跟着师傅学手艺,做木活儿,后来青出于蓝,手艺竟然比师傅还要厉害许多,于是老帮头出了师门,到城里碰碰运气,没想到这一走便是数十年。

    也不知从什么时候起,别人都叫他老帮头,至于为什么这样叫,没有人知道,大概是是因为他为人热心,大事小事都愿意帮忙的缘故,也可能他本来就姓帮,没有什么人在意这件事,一个人这样叫了,大伙也就跟着这样叫。

    如今的老帮头已经在平原县扎根,自己开了一家木行,带了几个徒弟,帮人做木活儿,无论是房梁木雕,还是桌案床榻,大大小小的木器他都做得来,若不是为了讨个吉利,棺材的生意他也能帮衬。

    木行里最多的还是大户人家的小厮或者丫鬟,都是往家里添置新家具的,像是食案、书案什么的,或是一些装东西的木箱子,都是比较热门的,至于那些大小姐身边的丫鬟,也常常过来打一些首饰盒之类的,总之木行的生意通常不会很多,不过一旦开张了,便是能吃上很久。

    老帮头做活儿,从来不喜欢偷懒,虽然现在已经自己开了木行,也收了徒弟,按理来说他也能清闲一些了,可是只要是店里接手的活计,他都要亲自过问,确定了方案之后,才会让徒弟打出来,或许他本就是个闲不住的人,便是没有活儿的时候,也会自己打一些东西练练手。

    他常常与弟子们说,这手上的功夫一日不练,便会手生,那时候再想捡起来,便要花数倍的功夫,与其如此,不如平日里多练练,日后可是指着这个讨生活呢。

    今日的客人不多,老帮头在店里闲得慌,便站在门口嗮太阳,尽管现在的气候还有些寒气,不过他却是很喜欢站在那里看着行人匆匆忙忙走过的样子,他有时候会坐在那里捧着一个木棒子,一会儿的功夫就能雕成一个人物的形象,惟妙惟肖。

    老帮头识字,这是他与其他木匠最大的不同,虽然在很多人看来有些多此一举,不过老帮头却不这样认为,以前帮人雕牌匾的时候,都是照着字迹的样子临摹上去,牌匾雕完了也不知道是什么意思,他觉得这样总是会少些什么,便一大把年纪了,找人教自己识字,这件事传到了许多人的耳朵里,都觉得老帮头为人实在,于是找他做木活儿的也越来越多,尤其是刻牌匾的,基本都来找他。

    “老帮头,来来来,赶紧的,帮忙做一个牌位,我家掌柜的还等着急用呢。”

    远远地,一个伙计打扮的下人跑了过来,瞧见站在门口的老帮头,便喊了一嗓子,出来的时候掌柜的告诉他不要耽搁,速去速回,打好了牌位便赶紧回来,通常来说,这些下人们难得出来一趟,所以出来办事的时候总要多绕上几圈,转一转瞧一瞧,可是今日事急,他便直奔老帮头这里了。

    做牌位并不是什么难上手的活计,一般的木匠都做得了,老帮头只是有些奇怪,瞧下人的打扮不像是普通人家,可是他也没有听说城中谁家有人过世了,难道是祖宗牌位?

    瞧见那下人火急火燎的样子,老帮头知道那人急用,便也不敢耽搁,引着那人往店里走,凡是刻字的活计,老帮头基本上都要自己来,他本就闲得慌,现在有了活儿,倒是有些开心。

    “师父,要打下手么?”有徒弟瞧见师父引了人进来,赶紧上前搭腔,师父常说一句话,眼里要有活儿,不要总是站在那里不知道干什么,即便是帮人打打下手也能学到不少东西。

    老帮头点点头,他倒是并非真的让那个弟子打下手,只是想让他在一旁瞧瞧,好多学一下,年轻人就是要多学多看,踏踏实实的,才能学好一门手艺。

    到了后院,他让小徒弟先去选一些木料,然后自己询问起牌位的样式,以及在牌位上刻什么字,这些都是有讲究的,尤其是大户人家的祖宗牌位,那是极为神圣的,容不得半点马虎,若是出了什么瑕疵,像是名字刻错了,人家便是把你家的店砸了也没什么好说的。

    这就是规矩,各行各业都有这样不成文的行规。

    所以牌位的活儿虽然简单,却是要格外小心,马虎不得。老帮头细心的询问道:“可是要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