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喜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医家王朝 >

第211部分

医家王朝-第211部分

小说: 医家王朝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此时王越却站了出来,面无表情,却是一板一眼的说道:“我愿意,瓦窑村的人都知道,公子帮大家注射过疫苗,可以预防很多疾病,所以瓦窑村的人从来不担心痘疮的事,因为大家根本不会染上痘疮。”

    王越向前一步,看着面前的几人说道:“既然公子说了,痘疮一生只能染上一次,在下便想试试,牛痘也好,人痘也罢,在下愿意帮公子证明此事。”

    谁也没有想到,这个一声不吭的护卫会在这个时候站出来,便是程野也有些始料不及,不过他却没有阻拦,有些事必要要有人去做,否则只能停步不前。

    王越见两个老医师都望着自己,丝毫没有怯场,他很是平静的说道:“虽然不知道该怎么做,不过在下愿意相信公子,你们若是担心没有人愿意配合这次辩证,在下愿意。”

    不知为何,王越的话便如同有了回声一般,久久回荡在屋内,于公望看看程野,又看看这个忽然冒出来的少年,不由得赞叹了声,真是后生可畏啊。不过于公望还有有些踌躇,此事若是这样简单,便也不用他犹豫这样久了。

    颜路也是轻叹一声,呵呵笑了起来,他将自己的衣袖正了正,又是扫了眼在座的几位,看了看程野,看了看王越,又看向于公望,轻声说道:“我也愿意。”

    于公望一拍脑门,眯着眼睛摇摇头,长叹一声,又是笑了,便由着你们吧。

第468章 青州张神医() 
进了青州城门,一路直行,拐过两个街口,便是青州太医坊,以此为中心,十多家大大小小的医馆四散在城中,其中最大的当属毗邻着太医坊的一家医馆,这家医馆没有名号,没有匾额,来此瞧病的却络绎不绝,盖因在这里坐堂的便是青州太医令张神医。

    一架马车从医馆门前驶过,顿了下,却没有久留,而是向着街的另一头缓缓而行,很快,眼前出现一个宅子,大门紧闭,门前却是站了不少人,皆是恭恭敬敬的站在那里。

    宅子不大,位置也较偏,不过青州城的人都认得,这里便是张神医的宅邸,每日门外都会瞧见这样许多人,在门前来来回回的徘徊,当然,候在这里的自然不是来瞧病的,瞧病的都在医坊,来这里自然是送礼的。

    大门像往常一样,纹丝不动,不多时,一架马车在这里停下,候在此处的人皆是回头,打望着这驾马车,不多时,宅子的大门打开了,一个年轻的侍者走了出来,恭恭敬敬的站在门前,那些候在那里的人立时涌了上去。

    那侍者犹如大门一般,纹丝不动,瞧也不瞧这些人一眼,没有他的话,这些人也不敢擅自闯入府中,每个人手里都撰着一个小册子,那是主家的拜帖,他们皆是学着士子的样子,将拜帖举过头顶。

    侍者并没有理会他们,而是向前几步,走到马车跟前,车厢的门打开了,三人陆续从车上下来,打头的是个少年,并不相识,不过后面两人却是有些名气,一位是湖阳医馆的颜路,另一位则是青州第二大医馆的于公望。

    三人下了车,与侍者拱拱手,便往大门内走去,一时引起众人羡慕的眼光,不多时,几人进了门内,大门又关上了,不过门外却是热闹起来。

    颜路与于公望在城内都是颇有名气的医师,今日怎的一起来造访张神医,肯定不是过来问声好,定然是有什么事情,再想想这段时日最受人关注的万国医考,难道他们二人也是为此事而来?

    也有人注意到了最早下车的那个少年,瞧着普普通通,并无过人之处,却可以和两位老医师并驾齐驱,这个少年又是何人?难道也是来参加这次医考的新秀?

    几人都皱了皱眉,思忖再三,确认根本没有见过这个少年,不过既然颜老医师与于老医师都出面了,想来这个少年一定会成为医考中的劲敌,这可是一件大事,这些人不再犹豫,瞧了眼紧闭的大门,便赶紧往回跑去,这种还是先向主家禀告的好。

    在侍者的带领下,三人进了一处书房,侍者禀报了声,便退了下去。屋内有很浓的草药的味道,程野抬着头,四处瞧了瞧,两旁都是塞满竹简的书架,还有一些书简零落的掉在地上,屋子的中间有一方书案,案后是一个老者,正低着头瞧着案上的书册皱眉,老者的身边还有一个小炉子,炉子上架着一个陶罐,草药的味道正是这里发出的。

    颜路与于公望正了正身形,上前一步,恭恭敬敬的拱手,齐声道:“老师。”

    老者抬头瞧了眼,那是一个很朴实的老人,眯着眼看着这里,然后笑了笑,“你们来了。”说话间,将手里的笔放下,将有些杂乱的案子稍稍整理一下。

    眼前的老者正是让门外众多医师趋之若鹜的张神医,程野学着两位老医师的样子,拱手行礼,不过却歪着头偷偷瞧了两眼,张神医并没有传言中的三头六臂,瞧着就是一个普通的老者,虽然身为太医令,却没有一点为官者的样子。

    “进来坐吧,屋内有些乱,你们自己找地方坐。”张神医随口说道,指了指地上的狼藉,笑道:“年纪大了,不中用了,许多事情已经有些力不从心。”

    大家都知道,张神医这些日子都在忙万国医考的事情,作为这次医考的主持,张神医定然是忙得不可开交,也就只有在这几个比较亲近的学生面前说笑一下。

    颜路将身边落在地上的几个书册捡起来,轻轻拍了拍,放在架子上,于公望也顺手将案前的书简拾起来,放回原处,张神医却是摆摆手,笑道:“你们就别忙活了,难得来一趟,便陪老人家说说话。”

    两人应了声,便在案前坐下来,程野跟着坐在末端,不多时,有人端着茶上来了,虽然颜路与于公望都是恭恭敬敬的,不过屋内的气氛倒是祥和,并无半点官场的势利。

    一阵寒暄,两盏清茶,颜路这才起身拱拱手,说道:“老师,这次过来,学生有件事想请老师帮忙。”

    “坐下说话,怎的又站起来了?”张神医抬抬手,示意颜路有什么事坐下说,然后笑了笑,说道:“如今你们已经在青州城独当一面,老师也没什么可以教你们的了,这次的医考倒是难得的盛会,老师祝愿你们都能夺魁。”

    万国医考的三十年来的一间大事,至少对于天下医师来说,是一次难得的机会,多少医师都想借此扬名,甚至只是在医考中露上一面,听听张神医的点评,便心满意足了,作为张神医的弟子,自然是近水楼台先得月,候在门外的那些人,也是为此而送拜帖来的。

    颜路与于公望相视而笑,又冲着张神医拱拱手,轻声说道:“老师,虽然医馆的学生有参加,不过我们也是年纪不小了,医考的事便不参加了,这是年轻人展现自己的一次机会,我们就不舔着脸凑热闹了。”

    张神医闻言并没有什么惊讶的,只是点点头,随即又是说道:“闻道有先后,然而学无止境啊,相信这次医考许多人定然会收获良多,你们不参加便是有些可惜了。”

    颜路摸了摸自己下颚的胡须,摇摇头说道:“老师,我们也是一把胡须的人了,头发也白了,若是再年轻几岁,这件事自然是当仁不让的,如今却是不成了,不服老不行啊。”

    三人皆是一顿,然后抚着下颚相视而笑,张神医也是叹了口气,“是啊,咱们都是即将入土的人了,这件事便不争了,是该多给年轻人一些机会,日后也是他们的天下,咱们看着便好了。”

    说着话,三人又是以茶代酒,相敬如宾,程野也举起茶盏,与三个老人家敬茶,他发现,张神医倒是难得的好说话,也很喜欢说话,那份亲和力听着实在是让人很舒坦,没有距离感。

    程野放下手里的茶盏,忽然瞧见张神医正望向这里,便是怔了下,随即笑笑,张神医一张慈祥的脸上也是笑了笑,说道:“这位小友便是你们提到的程医师吧?”

    颜路与于公望皆是点点头,回话道:“老师,这位便是我们提到的那位山阳县的小医师,医术颇有独到之处。”

    程野也赶紧行了一礼,“在下程野,见过张神医。”

第469章 大家风范() 
张神医打量了程野一眼,笑着摆摆手,说道:“小兄弟无需这样客气,既然来到府上,便是客人,更不用这样多礼,实在是见外了。”

    张神医虽然这样说,程野平日里懒散惯了,不过却也不能真的没有正形,毕竟眼前的可是当世的医术大家,必要的敬意还是不能少。

    程野难得的没有顺势盘腿坐下来,还是规规矩矩的跪坐在那里,不过却是没有像两位老医师一般拱手说话,而是直言道:“张神医老当益壮,学生受教了。”

    张神医却是摆摆手,笑道:“唉,学什么不好,偏偏学这两个老家伙这般虚伪,我都一把年纪了,眼看着便要入土,眼花手颤的,早就不及当年了。”

    张神医自嘲一句,又顺带着数落一番颜路二人,看得出来,张神医是个没有架子的人,一把年纪了,还能这般说笑。

    程野只是跟着笑笑,也不能真的去回应张神医的话,随即又听张神医道:“能得到两位老医师的举荐,尤其是公望一向孤傲,本事也是青出于蓝,他亲自举荐的人,定然不会差,小兄弟,老朽老眼昏花,你上前一步,让老朽瞧瞧。”

    这话也就张神医能当着于公望的面说出来,若是旁人这样说了,定然是要结下梁子的,于公望的孤傲人尽皆知,甚至有些不近人情,医馆的许多药童都很害怕见到这个老医师,能从他嘴里听到一句赞扬,实在是难能可贵。

    张神医就像是回忆往昔一般,对这些弟子的事情如数家珍,尤其是这个势头正盛,脾气有些臭的于公望,虽然两人很少以师生相称,不过张神医内心很是欣慰,能看到这些弟子的成长,他很是开心。

    话虽然是玩笑话,不过内容倒是千真万确的,至少在这个青州城,能让于公望看上的医师可是不多,能被于公望称赞上几句的年轻医师更是凤毛麟角,颜路宅心仁厚,做出这样的事倒是不稀奇,连于公望也跟着举荐一个少年,倒是不多见了。

    张神医自然是多看了程野两眼,虽然已经过了时期,若真是个人才,他倒是不介意在万国医考上再添一个名额。

    这个时候来找自己的,定然是为了万国医考的事情,张神医也是心知肚明,他倒是不介意自己的弟子向自己举荐人,若真是个人才,他也乐得给人家一个机会,若是如门外那些纨绔子弟一般,不见也罢。

    颜路与于公望这次一起过来,想来所推荐之人一定有过人之处,否则依着这二人的性子,定然做不出徇私情走后门的事。

    程野也不是唯唯诺诺的人,听到张神医说话,便落落大方的站起身,走到张神医的面前坐下李,与张神医点头笑笑。

    张神医看着程野,眼中满是慈爱,这是只有长者才能拥有的最善意的眼神,他并无半点询问的意思,就像是所家常一般,看着程野说道:“小兄弟,听颜路说你在山阳县颇有作为,大家都称你为小神医,可有此事?”

    程野丝毫没有隐瞒,坦然道:“小生只是做了分内之事,再说小生帮他们瞧病也不是白瞧的,诊费可是不少,小神医不过是大家的谬赞,若真有那般神,小生也能笑醒了。”

    张神医顿了下,这还是第一次有人这样与他说话,还是一个少年,平日里大家见了自己都是恭恭敬敬的,便是堂下的于公望也是以师生之礼相见,这个少年倒是有些意思,这样的话也敢当面说出来。

    医师出诊收诊费本就是顺理成章的事情,可是与士子一般,大多医师都不愿提及此事,似乎这件事做了便是不仁不义了,所以虽然大家都做着此事,却又尽力掩盖此事,这个少年倒是坦诚,竟然一五一十的说出来了。

    张神医不由得笑了,能让于公望看中的人,确实不一般,这少年的眼神中透着无比的自信,更有意思的是,别人都在极力想证明自己的名声,而非钱财,他却反着来。

    “小兄弟,颜路说你在山阳县瞧好了别人的肺痹之症,不久前又帮公望家的小孙儿瞧着同样的病,说实在的,老朽对于这样的病都无能为力,单单是这点,小兄弟便足以问鼎医考了。”

    张神医似乎对于程野的事知道的很多,也是赞许有加,不知为何,程野从张神医的话语中听到的不仅仅是一段述说,反倒是多了许多欣慰,尤其是说起肺痹之症的事情,张神医没有多问,也没有像旁人那般惊诧,更没有求证什么,只是笑着,很是满意的点点头。

    一时间连程野都有些愕然了,他发现张神医的眼中是那种看透世事的神情,对他来说,似乎这样的事情迟早要发生,无论是发生在谁身上,早一步还是晚一步,都足以让人感念了。

    程野静静地坐在那里,见张神医从案上的一个匣子里拿出一样东西,放在案上,程野瞧了瞧,是一小片白石,他有些惊讶,却听张神医说道:“小兄弟,听说这个也是出自你的手笔。”

    程野反倒是一时间不知该如何回答了,确切的说,这东西其实是出自那些不断进取的医师的手笔,自己只是运气好罢了。

    张神医笑了笑,说道:“以老朽的能耐,定然是做不出这样精巧的东西的,小兄弟,说实在的,医师的天职的治病救人,你做的很好。”

    与许多医师不同,张神医对于这样的事情看的很开,对于白石并没有什么过激的抵触心理,反倒很是赞同,能减轻病人的痛苦,这就是好事,相对而言,于公望昔日的态度便有些相形见绌了。

    张神医能这样被大家所推崇,不仅仅在于他的医术,更在于他对于医道的态度,他几乎是众多医师中唯一一个愿意将所有的药方开诚布公的分享出来的,与大家的敝帚自珍不同,他更希望将这些东西告诉世人,这才是真正的传承。

    程野不由得对张神医更加敬重,这个年迈的老人或许有很多遗憾,不过他更愿意面对这些遗憾,他更愿意相信,自己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