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喜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医家王朝 >

第237部分

医家王朝-第237部分

小说: 医家王朝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程野与王越交代了几句,又与冯远几人拱拱手,然后让阿姐不要担心,这才跟着那几个官兵离开了,他走的很坦然,那些官兵也没有过分为难他,更没有连累其他人,只是将程野押了出去。

    程野已经不是第一次坐牢了,所以也不觉得有什么不适应的,他很清楚,自己定然会在这里呆上一段时日,怎么也要让那曹四郎出出气,朝堂的大牢,向来都是那些权贵的私家重地。

    牢头倒是没有难为程野,知道眼前的少年便是种痘坊的程医师,还特地挑了一个环境较好,平日里还能见到光亮的牢房,怕程野不舒服,还专门加了几张席子。

    看得出来,这个牢头很是敬重程野,连伙食都是特别准备的,若是换了旁人,怕是早就被扔在阴暗的潮湿的角落,不闻不问了。

    这也难怪,程野是种痘坊的人,如今的种痘坊可是老百姓心中的良药,大家都是打心底感激,毕竟种痘可以防治痘疮的事情传开之后,种痘坊可是成了大家心中的活菩萨,每家每户种痘坊都会派专人前来上药,不收取任何费用,有了遗漏还能找种痘坊补漏,这样的好事大家可是一辈子都没有遇上过。

    所以尽管嘴上不说,这些生活在社会底层的人都是将程野几人捧上天了,在他们看来,种痘坊的人就是救苦救难的活菩萨。

    就这样,程野还算舒坦的在牢房内睡了两日,这一日,牢头拎着一壶酒,几样小菜进了牢房,他左右瞧瞧,赶紧笑呵呵的迎了上去,将酒菜放在案上,对着程野便是一顿跪拜,程野赶忙将牢头拉了起来。

    “牢头大哥,你这是为何?”程野觉得两人的身份似乎是换了个位置,他一个坐牢的,见到牢头这样都有些过意不去了。

    “程医师,真是谢谢你啊,俺这是替俺们一家老小感谢你啊,你可是救了我们一家老小的命啊。”

    那牢头叩了首,这才坐起来,看着程野说道:“程医师让俺帮俺家那娃晒晒太阳,果然俺家那娃就好了许多,这可是多亏了程医师啊。”

    原来这牢头虽然看起来年纪不小了,不过却是一直没有子孙,之前有过两个孩子,很是不幸都相继夭折了,他也知道自己这个年纪若是再不能养一个孩子,怕是要孤独终老啊,恰巧这两日家里的媳妇又生了一个孩子,男娃。

    牢头可是高兴坏了,不过却发现小儿子身子似乎不大好,皮肤、眼睛都有些发黄,这可让连失两子的牢头急坏了,整日里魂不守舍的,就怕在出现什么意外,他倒是想辞了眼下牢头的工作,回去安心照顾孩子,不过家里就指着他这个活计养活,不做这个了,一家子便只能挨饿了。

    知道程野是种痘坊的医师,闲聊的时候便说起此事,程野便教了牢头一个法子,回去帮小孩儿晒晒太阳,很快便没有事了,牢头将信将疑的按照程野的法子做了,结果还真的没什么大碍了,这可让牢头高兴坏了,立时跑来道谢。

    小孩子的康复也在程野的意料之中,听牢头的一番描述,小孩子多半是生了黄疸,这在新生儿中是很常见的一种病,也是小孩子夭折的杀手之一,光疗法可以有效的治愈这种疾病。

    虽然程野手头没有这样的设备,不过好在牢头的小儿子的病情并不严重,只有轻微的黄疸,最简单的法子便是带着小孩儿晒晒太阳,虽然效果与光疗法不能相提并论,不过对付眼下这样轻微的症状倒是足够了。

    “程医师,这是你家嫂子特意让俺带过来的一些小菜,还有俺们家乡的水酒,一点心意,不成敬意。”牢头很是客气,之前对于程野只是敬重,现在便是实打实的感谢了,他知道自己身份低微,也做不了什么事情,便只能带些好酒好菜过来,让程医师不至于太受罪。

    牢头将食盒打开,端出一些小菜,都是家常便饭,荤素搭配,瞧着便是自家人亲手做的,程野也不客气,夹了几筷子吃得赞不绝口,那牢头又是拿出两个陶碗,倒上了水酒,与程野敬了一碗。

    这场景若是让旁人瞧见了,定然是啧啧称奇,一个牢头竟然坐在大牢内,与囚犯一同吃酒,还有说有笑的,着实是让人不可理解。

第527章 万民请愿(上)() 
酒未足,饭食未饱,远远地便听到外面有一些嘈杂声,牢头顿了一下,他进来的时候已经吩咐过,不可打扰,毕竟身份有别,他也不想因为徇私枉法而惹上麻烦,所以让手下注意一些,怎的还闹出这样的动静。

    牢头皱了皱眉头,定然是哪个犯人又不老实了,刚想出去瞧瞧,却已经听到有人进来的脚步声,还有同伴不断的咳嗽声,立时意识到不妙,赶紧想将案上的酒菜收拾起来,自己一个牢头倒是也没什么,就怕给程医师再惹上什么麻烦。

    只是还是晚了一步,牢头已经看到有个人影已经出现在自己身后,他只好手忙脚乱的将案上的剩菜收拾一通。

    牢门被打开了,来人是一个面色有些发黄的男子,而立之年,看着牢中的一切直皱眉,牢头心中大凛,他虽然没见过什么世面,却也知道站在这里之人不是自己能够招惹的,瞧对方这样闲庭信步的出入大牢,便知道一定是一个有官身之人。

    牢头暗叫不妙,自己的小动作还是被人发现了,只是希望不要给程医师带来什么麻烦,那人站在那里皱着眉头不说话,身后一个小吏却是一边冲着牢头挤眉弄眼,一边不停地招手使眼色。

    牢头立时也明白过来,眼前的这人自己定然是招惹不起,再一瞧更是暗呼糟糕,之前由于慌神便没有仔细去瞧,现在才发现眼前站着的正是中尉袁大人,掌管城中盗贼之事,也算是自己的顶头上司,他赶紧拱拱手,退了出来。

    中尉大人怎么会跑到这又脏又臭的牢房中来了,老头自然是不清楚,不过瞧对方的面色,便知道定然是为了程医师而来,之前便知道程医师是因为得罪了城里的大人物才被关押在这里的,看来果真如此了。

    牢头此时什么忙也帮不上,只能暗自替程医师祈祷,希望他不会有事,与自己的同伴小声嘀咕几句,便中尉大人面色不善,望了过来,两人禁了声,很是识趣的离开了。

    中尉袁大人看着案上的那些酒菜,眉头皱的更厉害了,他挥挥手,立时有人上前来,将案上的酒菜都收拾干净,一股脑的扔在牢头带来的食盒中,然后拎了出去。

    牢内一时安静下来,袁大人站得挺直,余光向两旁瞧了瞧,这才轻咳一声,又有人捧着一个更大的食盒,放在案上,袁大人挥挥手,那人退了出去,顺手将牢门合上了。

    “程医师在这里受苦了,那些牢头当真是不懂事,尽拿些不干不净的东西,程医师一定吃不惯吧。”

    那人拱拱手,在案前坐下来,忽然面色一转,变得十分殷勤,抖了抖袖子,然后将食盒打开,立时一股清香飘了出来,接着便端出一桌案的好酒好菜,若是有些见识的瞧见了,定然认得出来,菜是城中酒楼的招牌菜,酒也是难得尝上一口的好酒。

    “程医师,这是我专程让人跑了一趟清运酒坊,让酒坊的大厨特意做出来的,还热腾腾的,你趁热吃。”

    袁大人将碗碟筷箸工工整整的放到程野面前,这倒是让程野有些哭笑不得,自己本来好端端的正在吃饭,却是被人收走了,不成想又是来这一出,这菜倒是难得的好菜,不过自己也已经吃不下去了。

    程野叹了口气,看了眼案上的酒壶,那袁大人立时端起酒壶,帮程野斟满了,程野也不退却,很是自然的喝了一小口。

    眼前的袁大人他自然是认得,前几日还见过面,袁大人的父亲身子有恙,希望程野能帮忙过去瞧瞧,自从寻医坊的事情发生后,也不知怎么就在青州城的这些达官贵人间传开了,一个连背疽都瞧得好的医师,自然是你争我抢的好生招待。

    于是程野帮着城中的许多大户都瞧过病,大病小病皆有,这样一传十十传百,更是在青州权贵之间名声响亮,甚至成了帮他们瞧病的不二人选,程野的诊费可是不低,不过那些大户也不在乎,他们可不缺钱。

    这两日程野手头还有不少病患没有瞧完,不料却出了花楼斗殴的事情,被下了大狱,他倒是没觉得什么,外面的那些大户权贵知道了这件事,可是着急坏了,他们还等着程医师帮忙瞧病呢,进了大狱,还如何瞧病。

    这一下许多人都不愿意了,一番打听才知道程医师是得罪了曹別驾的侄子,事情倒是有些不好办了,不过那曹別驾的侄子是什么人大家都清楚,只好一边去说情,一边来程野这里献殷勤。

    现在大家都知道,得罪了程医师,便是与自己的身子过不去,日后有什么大灾小病的,指不定就要劳烦这个少年,所以甭管帮不帮得上忙,这份心意还是要有的。

    袁大人便是其中之一,他本就对于程野有事相求,自己父亲的病刚刚瞧到一半,便发生了这档子事,他能不急么,知道了前因后果,生怕程野在牢内受苦,耽误了日后的瞧病,便赶忙过来瞧瞧。

    吃过了饭,送走了一再保证会想办法的袁大人,程野不由得笑笑,一切果然如自己料想的一般发展了,他知道自己动手的那一刻便免不了会被抓进大牢,他也不是坐以待毙的人,教训那个曹四郎的时候,他确实是为了泄愤,不过也不是意气用事,自然是想好了对策。

    如今城中许多大户都与自己有病患关系,自己一旦出了事,他们不可能袖手旁观,定然会帮着自己想办法的,所以他才这样有恃无恐,他一点也不着急,他在等,等那个人的出现。

    当然,程野做这一切的时候还是有赌的成分,曹四郎他是定然不会原谅的,他一点也不后悔那晚所做的事情,便是得罪了整个曹家,他也丝毫不在乎,他知道,曹家能做这么大,能让不会犯糊涂事,他与曹家可是还有不少事情没有了结呢。

    更何况整个青州城不想让自己死的可不止一人,若曹家真是冒着犯下众怒的情况为那个纨绔曹四郎出气,与自己过不去,他也只能拉大家一起下水了。

    程野早不是那个昔日的单纯少年了,他有自己要追求的事情,也有要保护的人,若是真到了不得已的时候,他不在乎与大家闹个鱼死网破。

    程野靠在墙边,眯着眼睛,忽然耳朵动了动,睁开眼瞧瞧,牢门再次被打开,又有一个衣着光鲜的前来送饭了。

第528章 万民请愿(下)() 
青州刺史府书房,刺史大人张序宝将一卷文书扔在地上,眉头紧皱,站在一旁的別驾曹赫弯腰将地上的书简捡起来,展开瞧了瞧,也是蹙起眉头。

    那是一份朝堂刚刚颁发下来的“推恩令”,有效仿昔日先帝的意思,各州郡县但凡在这次勤王平乱中有功者,加封爵位,可享有收服土地三年的政权,子嗣皆可继承,论功行赏。

    “子通啊,这件事你怎么看?”子通是曹赫的字,这个颇有威严的老者此时也是一脸的苦涩,听到刺史大人问话,他叹了口气,将书简放回案上。

    刺史张序宝背着手,颇有兴趣的看着面前跟了自己这么多年的下属,笑了笑,他总是在踌躇不展的时候询问一下此人的意见。

    曹赫顿了顿,正声说道:“大人,朝堂那边论功行赏,嘉奖有功之臣,以求能尽快平乱,这是国之幸事,臣子之幸事。”

    曹赫拱了拱手,看着刺史大人说道,张序宝摇头笑了笑,“也包括分封土地,割让政权的事情么?”

    曹赫一时无语,他之前皱眉便是因为此事,现在刺史大人问起来,倒是有些不好开口了,张序宝见曹赫闭口不语,叹了口气,说道:“子通啊,这里没有外人,无需这样拘谨,但说无妨。”

    曹赫这才长长的出了口气,看了眼自己这么多年的老上司,直言道:“如今天下叛乱四起,各地纷争不断,自立为王者比比皆是,昔日先皇以推恩令削弱诸侯势力,这才换来天下安康,如今却是倒行逆施,外患未平,祸起萧墙啊。”

    曹赫所担心的并非是平乱之事,如今的天下,早就分崩离析,四处揭竿而起,西南之地战乱不止,这份推恩令却成了各路诸侯的斩王剑,以此名义四处掠夺的恐怕比叛军还要多,平乱只是一个名不副实的借口。

    张序宝点点头,这份加官进爵的推恩令怕是要将本就一锅粥的天下变得更加动荡不安,他隐隐有些担心,如今尚且安宁的青州城怕是也要受到牵连,他是朝堂命官,这份政令却让他有些难办。

    “前几个月,洛阳才从各地召集民夫,说是修筑工事,咱们青州这边也不能幸免,所幸年前收留了不少灾民,倒是刚好物尽其用,然而工事未见,实则是在是要为灵帝修建余光祠,今日又是这般推恩令,这天下怕是要大乱啊。”

    张序宝又是一阵摇头叹息,这种话也就只有与眼前的这位別驾说说而已,断然是不会与旁人提起的,稍有不慎,那便是掉脑袋的大罪,便是同僚也不敢如此言论,毕竟人心难测,也只有与眼前这位才能一吐心中的不快。

    余光祠是灵帝在洛阳城兴建的一处享乐的地方,极尽奢华,又挖了一条河渠,用香料与脂粉浸泡,名为流香渠,据说余光祠中的宫女皆是只着轻纱,骄纵**,而这处余光祠竟然是灵帝借着建筑工事的名义,招揽民夫为自己修建的。

    此事曾引起朝中许多的大臣的不满,不过当时战局紧张,各位老臣为防民心有变,也不好多说什么,久而久之也就无人过问了。

    如今又出了这个颇为荒诞的推恩令,张序宝与曹赫皆是一眼便瞧出了其中的饿不妥之处,不过身份臣子,他们也只能听命行事,如此张序宝心中不快,便找来曹赫商议此事,只是说来说去,他们也只能言听计从了。

    好在青州目前尚无战事,倒也不用过多担心推恩令的事情,说起来,这段时日青州城倒是出了不少好事,尤其是太医坊这边,无论是万国医考的顺利进行,还是瘟疫的离去,都在张神医的坐镇下,圆满完成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