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喜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丝路龙船 >

第123部分

丝路龙船-第123部分

小说: 丝路龙船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虽然明知自己母亲素来待臣下温和,而陆秀夫也向来与文天祥颇为赞赏,可是想到朝中众多老臣对文天祥骤登高位的妒嫉,以及改革军制后武将地位提升的不满,再加上众多原本的禁军将领们因不得重用而牢骚满腹,事关重大之下,赵昰也不由的紧张起来。

    “那朝廷对文相自请处罚是如何裁定的,母后和丞相应该不会真让文相去职吧?”

    参知政事孙晓辉见天子满面忧色,当下微笑着回禀道:“皇上忽忧,太后与陆相岂会自毁国之干城。文相自请处罚的奏折送达之后,太后就已经下旨宽慰文相,未有丝毫怪罪之意。”

    刚松了口气,赵昰却听到孙晓辉接着说道:“但是文相在收到朝廷加复后,却不肯安然处之。再次上书太后,自请处罚。最后经陆相与百官商议,经太后首肯后,朝廷这才降旨,给了文相罚俸一年的处罚。”

    听完了参知政事孙晓辉煌的禀报,知道文天祥的职爵均未受损,赵昰终于放下心来。

    罚俸一年,听起来似乎只是一件小事。

    要知道,昔年以南归降将身份成为三品福建安抚使的辛弃疾,当年可是仅凭朝廷俸禄就轻松的在江西鹅湖,购置起万亩良田和一座豪华的庄园。若无朝廷优厚的俸禄,只怕稼轩先生忙于生计之余,也难有那么多的闲情逸志,去创作出那么多流传后世的千古名篇。

    以大宋官员们向来优厚的俸禄而言,身为西府枢相、人臣之巅的文天祥,一年的俸禄可绝不是一个小数。

    感慨于文天祥严于律已,宽以待人的胸襟气度,赵昰不由的叹道:“文相昔年散尽家财募军为国,如今朝廷刚刚安顿,却又要罚俸一年,只怕文相的家人免不了要跟着受苦了啊。”

    想到文天祥的家人,在刹那间,两个秀美无双,气质各异却又有着一模一样面孔的少女身影,不由自主的浮现在了赵昰的心间。

    想到当初自己在初见这对孪生佳人时,惊艳之下所生出的绮念和心愿,赵昰心间却另有一番怅然若失之意。自己如今已经在太后的安排下,纳了刘正芬和摩教圣女水灵儿为后宫婕妤,以文天祥大宋西府宰相之尊,只怕是不肯再去担一个外戚之名,辱了宰相清誉徒惹百官耻笑。

    正为自己内心那一抹爱慕思恋之情而怅然间,远处的海面上传来了鼓声阵阵,抬头望去,刚刚出海操练的飞鲨、腾蛟水师战船正自归航。

    只是在水师战船入港时,赵昰惊讶的发现,水师所有的大型战船,正以肃穆的军容,极不合常理的拱卫着中央一艘纤巧的飞蜈快船。

    等这艘飞蜈快船抵达船港码头后,看着从船舱内迈步而出的那个高大沉稳气度非凡的中年男子,赵昰也不禁惊喜万分的跑下龙舟,嘴里高呼道:“文相,你怎么回琼州来了?”

    (本章完)

第220章 天子豪情() 
    从某种程度上来说,性情宽容待人随和的枢相文天祥,对于天子的了解还是比丞相陆秀夫要深刻的多。看到天子并不在琼台行宫安坐,而是跑到文昌军港后,文天祥并没有空费口舌去进那些劝谏之言。

    在文昌军港后方飞鲨军的驻地内,随意寻了一处宽敞些的屋舍,屏退左右之后,赵昰和文天祥正对坐而谈。

    文天祥这时才笑着问了一句,“皇上不在琼台行宫安坐,想来是心里又有什么奇思妙想了,不知皇上可能告之于臣呢?“

    文天祥直截了当的笑脸相问,倒是让赵昰也不好意思再装模做样,也笑着回了一句道:“文相倒是深知朕心啊。不错,朕此次前来文昌,确实是有些想法的。原本是准备通过佟阳他们将朕的意思转达给文相,既然文相回来了,咱们君臣当面详谈自然更好。”

    说到这里,素知文天祥心胸开阔雅量高致,而且如果赵昰想把自己心中所想的大计真正实施起来,也根本离不开统领军政的文天祥支持。

    所以赵昰当即就毫不隐瞒的将自己对文天祥指挥下的大宋水师在战略、战术方面的不满,直截了当的说了出来。

    “文相,自元贼水师南下,在南澳岛与我水师接连两场大战之后,朕就一直在想。我大宋水师既然无论从水师兵力还是战船数量上都与元贼相差甚远,那我们为什么还一定要让水师在南澳岛附近与元军水师硬拼呢?”

    赵昰起了话题之后,毕竟是生平第一次,当面对文天祥在军略指挥方面提出了质疑,生怕身为枢相的文天祥会感觉脸上挂不住,心中多少还是有些不安的。

    可是抬头看了一眼对面,文天祥却面色平静从容的正在静听他的意见,或者说是指责,并没有因为天子年少而生出一丝不耐或是反驳之意。

    心中稍定之后,赵昰这才尽量用婉转的语气接着说了下去,“自元贼三路大军南下开始,朕就一直在想,这三路大军之中,哪一路是元贼最重视的,哪一路是对我大宋威胁最大的。思来想去,朕以为,还是元军右路的水师才是朝廷的心腹大患。广南西路群山环绕,险隘重重,虽仅有龙骧右卫苏刘义一军驻守,却应当是最稳固的一路。广南东路溪湟关、阳山关、梅州、潮州四处受攻,确实危机重重。可即便有失,朝廷只需退让几分,不管是退至番禺重筑防线,还是重新退至湛江一线,都伤不了朝廷根基。“

    听着赵昰气定神闲的侃侃而谈,文天祥的眼神也越来越明亮,从脸上那嘉许的笑意中,显是对少年天子清晰的头脑和不凡的见识颇为赞赏。

    在文天祥的笑容鼓励下,赵昰也越说越利索起来,“而元军右路与另两路相比就截然不同了。不仅兵力最多,而且集中了数千艘战船,其目的不问可知,一定是放在琼州。如今朝廷中枢虽已迁至梧州,可文昌船场、临高匠作坊,这两处最紧要之地,一时半刻却动不了。如果元军攻入琼州,只怕朝廷军备就再难供给,朝野军心、民心也必将一落千丈。更重要的是,我大宋与海外的商贸只怕也难以为继。“

    说到这里,赵昰用斩钉截铁的语气激动的总结道:“所以,琼州不容有失,水师不容有失。不仅如此,朝廷若想安守琼州积蓄实力,我大宋水师还必须在海战中一举击溃甚至是歼灭元军水师,这才能为朝廷赢得休养生息所必须的一段安定时间。”

    从赵昰的语气中,文天祥已经听出来了,少年天子显然在心中已经有了一个全盘的谋划。

    而且,从赵昰的语气中,文天祥明显可以感觉出来,这个谋划的目的竟是以进攻或者着说消灭元军水师为目标。

    大宋水师的实力本就比元军要差上许多,如今飞鲨军损失了三分之一的战船,而腾蛟军更惨,剩下的战力还不到三分之一。即便算是完整的玄武水师,面对着元军水师数以千计的战船,别说是击溃甚至是歼灭对方,普通人只怕连守住自己防线的信心都没有。

    可是对于自己面前的少年天子,文天祥却总是有种难以描述的奇怪感觉和信心。

    自朝廷南迁至今,在大宋朝廷遭遇的诸多困境中,这位年方十四岁的少年,身上总有一种令人难以理解的超越年龄和阅历的睿智与远见,总能在山穷水尽之时,引领着大宋这艘行将沉没的巨轮重新找到航行。

    文天祥此次之所以搭乘飞蜈快船以最快的速度赶回琼州,为的就是与赵昰碰面。

    在收到飞鲨军指挥使佟阳送去的书信,初次接触到游击战这种全新的战术思想后,文天祥当时就有种眼前一亮茅塞顿开的感觉。

    这种战术之决要,就在于如何用劣势兵力以弱胜强,当文天祥将游击战的指导思想联系到大宋水师的现状之后,越品味就越觉得这种战术几乎可以说是为身处弱势的大宋水师量身定制出来一般。

    而更让人欣喜的是,天子的手段显然还不止于此。想到如今朝廷水师面临的危局,文天祥也不禁用期待的目光紧紧的盯在赵昰身上。

    面对着文天祥目光炯炯的注视,赵昰略显忸怩的咳了两下,这倒不是心虚。赵昰只是在内心里,对自己的“剽窃”行为而感到有些惭愧。

    那位永远令人崇敬的伟大的老人家,当年所创造出的这一精妙战术,可是在战场上展现过神奇的威力,并取得过诸多令人目瞪口呆的辉煌胜利。

    收起略有些飞扬的思绪,赵昰起身走到一幅军用舆图前,指着南澳岛至东海岛之间的漫长海岸线,满是自信的说道:“文相请看,从南澳岛至东海岛之间,千里海疆皆是战场。朝廷水师如今实力确实不如元虏,可论战船之精良,军卒之精悍,操练之娴熟,地形之便利,元贼却皆不如我。若水师能以游击之法,不断袭扰缠斗以疲其师,诱敌深入之后,择一有利地形提前设伏,必可一战而扭转乾坤。“

    听完了赵昰的谋划,文天祥沉思了片刻,抬头轻声问道:“皇上,诱敌深入不难,只是这诱敌深入之后,该在何处设伏?设伏之后,又该以何为饵,方能让元军水师轻易上钩?”

    在文天祥的询问中,赵昰将自己的手掌重重的拍在地图上标识出的一处地方,豪情满怀的笑道:“就在江门崖山设伏,到时以天子龙舟为饵,朕就不信那些蒙古人不上钩!”

    (本章完)

第221章 惊倒枢相() 
    “扑通“一声传来,堂堂大宋西府相公,枢密院正使文天祥,在听到少年天子突然提出的“离奇”想法时,因为太过震惊,以至于慌乱之中起身劝阻之际,被椅脚绊了一下,当场跌了一跤。

    略有些狼狈的起身之后,顾不上整理衣物,文天祥就连声惊呼道:“皇上,此事万万不可,万万不可!”

    自始皇帝一统六国登基称帝以来,历代帝王御驾亲征之事并不罕见。只是,不论是史书记载中第一位御驾亲征的汉高祖刘邦,还是后来的汉武帝刘彻、魏孝文帝拓拨寿、隋炀帝杨广,不论贤愚,却均不曾真正取得过什么像样的战绩。

    即便是称帝前战功显赫的大唐太宗皇帝李世民,登基后亲征高丽却同样折戟沉沙碰壁而归。

    大宋开国太祖早年虽是沙场大将,可自黄袍加身之后,却从没有再上过战场。大宋平灭南唐、北辽、吴越诸国一统天下,靠的全都是高怀德、曹彬等开国大将。

    而及至太宗继位,亲征契丹,当即就丧师十数万,大败而回。真宗皇帝继位之初胸怀壮志,为一雪前耻,再次御驾亲征契丹,却败的更惨。

    天子者,富有四海统御万民,为天下至尊。可也正因为天子的身份是如此的贵不可言,一旦踏上刀枪无眼的沙场面,往往会令军中将领和军士们无时无刻不承受着巨大的压力。

    历史上许多明明拥有极大优势的战役,却往往因为担忧天子安危,以至于军将们在战场上畏手畏脚,结果竟是落得个一败涂地。

    更匆论如今大宋正处于被强大的元军逼迫的喘不过气来的危局之中,让还未满十四岁的大宋天子,在身边没有强兵护卫的情况下冒着天大的风险去充当诱饵,这样近乎于弑君谋逆的疯狂念头,哪怕是想一想都是大罪啊。

    一旦上了战场,大宋天子御驾毫无疑问马上就会成为元军水师最大的目标,如果按着赵昰所谋,诱敌深入、诱敌入伏肯定是没有问题的,而且效果绝对一流。

    可是问题就在于,这个“诱饵“的价值,太大了!

    有谁愿意把价值连城的稀世珍宝,摆在盗匪面前充当诱饵?

    有谁能接受让自己的生身父母,代替自己去承受极度危险九死一生的任务?

    在君臣父子的纲常思维下,对于任何一个忠君忧国的臣子而言,这样的行径已经远远超出了他们心中的承受极限。

    想到过国事惟艰,甚至想到过自己很可能会战死在沙场之上,可文天祥无论如何也想不到天子居然能生出如此疯狂的念头。

    不满十四岁的天子在大宋水师势孤力穷之际准备亲上战场不说,还想要以自身为饵给水师将士们创造出一个合适的战机,这让身居枢密院正使总领大宋军事的文天祥,情何以堪啊。

    惊呼过后,文天祥神情激动的对赵昰说道:“皇上身系我大宋江山社稷之安危,如此不知轻重,欲以至尊之躯而涉险境,此举将我大宋满朝文武置于何地?只要皇上无恙,这天下亿万心向我大宋的子民中,总会有豪杰之士脱颖而出报效朝廷。昔年建炎年间,岳飞、韩世忠等无双良将皆是崛起自草莽行征之中,皇上只要悉心察访、等待,广收良臣勇将,来日驱除鞑虏、恢复河山指日可期啊!”

    从文天祥激动的神情语气中,赵昰发现自己还是低估了这个时代的臣子们,头脑中那份固执的等级观念和死板却又令人感动莫名的忠诚。

    在原本的历史中,文天祥兵败受俘,被蒙古人囚禁十年,却誓死不降,于囚室方寸之地中写出流传千古,浩气长存的正气歌;陆秀夫于穷途绝路中,负帝蹈海;太后闻讯殉国,十数万军民百姓亦随之投海,这是何等的气节,何等的悲壮。

    大宋之亡,非是缺少果敢忠勇之军民,实是因难遇英明睿智、无畏进取之君啊!

    一年多以前,费尽了心力推动朝廷南迁,大宋才得以在琼州休养生息积蓄实力。在丞相陆秀夫,枢相文天祥和朝廷官将们的艰难经营下,大宋国运这才有了眼下的一丝微弱转机。

    可凶残霸道的蒙古人,却马上召集起数十万大军三路围攻而来。

    面对着一脸激动之色的文天祥,赵昰索性把自己心中所想合盘托出,“文相想必心里也很清楚,一旦水师败亡,则琼州必失。而失了琼州,断了海外商贸互市,即便朝廷暂时可以借着广南西路群山险阻而苟且一时,可是也绝无逆转之机了。”

    听到天子突然说起当下的局势,文天祥愣了一下,赵昰所说的其实都是实情,以文天祥的性子,也不可能用虚言来搪塞什么,张了张嘴,却发现没什么话可以反驳天子的论断,只好黯然的点了点头。

    可是赵昰的追问却并没有就此打住,紧接着又向文天祥发问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2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