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喜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回到明末当帝王 >

第188部分

回到明末当帝王-第188部分

小说: 回到明末当帝王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与明军野战鞑子从来没认输过,多尔衮今天非要看一看,究竟是八旗铁骑厉害,还是朱由崧的明军更胜一筹。

    “济尔哈郎在前面,避其锋芒,索尼率本部人马绕袭明军铁骑和白杆兵的后方。”

    多尔衮眼睛不揉沙子,他已经看出了端倪,朱由崧的人马全仗着两大王牌之师取胜,如果把这两个阵营冲乱了,剩余的大多数明军是乌合之众,因此,他果断下达了这样的命令。

    迂回冲锋是鞑子的强项,这些鞑子仗着善骑射,冲锋起来,忽聚忽分,忽合忽散。

    得到命令的济尔哈朗率领本部人马一边战一边退,索尼率领一支鞑子的轻骑绕道迂回,从斜刺里冲击白杆兵和御营铁骑的侧后。

    这一招果然有效。虽然朱由崧的两大王牌之师的后面是二十万明军垫后,但这些旧明军,对鞑子精锐来说,果然如多尔衮所言,是乌合之众。

    鞑子一边骑马冲锋,一边射箭。

    这样朱由崧的两大王牌之师在前面收割鞑子的生命,而在侧后是鞑子的铁骑收割明军将士的生命。

    除御营和忠贞营两大王牌之师之外,其余的绝大多数明军虽然战斗力太差,但因为有帝王朱由崧亲自在现场督战,他们也没有怂,战死了就是战死了,没有命令绝不后退,就这么简单。

    这样的鏖战双方伤亡无疑都很惨重,但是这样的相峙并没有进行多久。索尼指挥的鞑子便扰乱了御营铁骑和白杆兵的后方,他们像铁橛子一样钉进了明营之中。

    御营铁骑的阵营被打乱,共进共退的长枪森林遭到破坏,白杆兵因侧后方受到攻击,也有些散乱,两大王牌之师进攻势头顿减。

    多尔衮此时脸上露出了得意的狞笑,立即明令济尔哈郎部停止后退,全力冲锋。

    立在明军后方高坡上负责指挥的朱由崧一看势头不对,朕又得亲自出马了,还得用老招,擒贼擒王!

    朱由崧早就注意到了鞑子后方高坡上立马指挥的多尔衮,此时多尔衮的身边只有一千多名亲兵卫队。

    “目标多尔衮,随朕冲锋!”朱由崧坐下的千里一盏灯迸蹄而出,身边十员大将紧紧相随,分别是马金花,郑鸿逵,黄得功,郑大木,张环,赵甫,陆校,方东旭,祖克勇,马宝。

    这十员大将有六名是武进士,也是朱由崧的御前高级侍卫,朱由崧冲锋陷阵,他们当然得跟着。至于郑鸿逵,黄得功,祖克勇,马宝的等这些公卿大臣,沙场悍将,就更得随行护驾了。

    朱由崧视鞑子为蝼蚁之兵,在三河镇,他们君臣三人在鞑子的万马军中就杀了个几进几出,今天他带着十员猛将,共十一匹马冲进鞑子的队伍,更如虎入羊群,无人能挡,十一点匹马如箭打的一样直取几里地外高坡上的多尔衮。

    眨眼间就冲到了高坡下面,多尔衮看到朱由崧就头疼,这是个令他即恨又怕的人物,在三河镇被打怕了,哪敢和他对阵?

    因此,多尔衮不敢接战,在亲兵卫队的保护下,从另一个方向冲下山坡夺路而逃。

    又是多尔衮被朱由崧追着跑,鞑子的士气大挫,与他们相反,明军士气大振,因为军将们再没有比帝王先登陷阵更受鼓舞了。

    因此刚要占上风的鞑子,形势急转直下,彻底溃败下来,跟着,他们的摄政王多尔衮一块儿往下败,当然是败往大名府方向。

    这时有人来报,铁臂苍龙贺兆雄在城中已经得手了。

    朱由崧大喜,看看天已近傍晚,立即传旨:“一鼓作气拿下大名府!”

    (本章完)

第413章 兵进大名府(上)() 
古人传递军情的速度远比我们想象的要快,他们通过驿站传递烽火,不设驿站的地方,斥候们分段负责,飞马传书,还有一些我们难以想象的方式和手段。

    因此,在没有电话电信电报等现代化的战讯技术,他们仍然能够一天之内把军情传出几百里地。

    就拿铁壁苍龙贺兆雄他们来说,潜城成功之后,他们及时把身边的情况通过派人潜水传到城外,城外的三河镇一带则是朱由崧事先安排下的斥候和锦衣卫,因此朱由崧能够及时和他们取得联系,下达指令。

    因为他们混入城中的人马非常有限,夺取炮台,打开城门就必须得讲究一个恰当的时机。提前行动或者推迟行动都必然导致严重的后果。

    朱由崧跟他们约定的时间是以人换人开始后的两个时辰,即当天的午后未时他们便动手。

    行动之前的贺兆雄带着三将一千人马全部拌作清军,在那片墓地列队,然后兵分两路。

    李全和柳春红带领二百人负责抢夺南城门,成功后,把城门打开,迎接朱由崧的队伍入城。

    贺兆雄父女带领剩余的八百人来抢夺炮台。

    由于事前他们准备的充分,从化妆到语言,而且已经踩好了路线,摸清了清军守城门的情况和炮台的防守情况。

    因此行动起来非常迅速和顺利,几乎没有遇到任何障碍,贺兆雄的八百人便出现在清军的炮台近前。

    现在清军的几十门红衣大炮全部在城头上。炮营总兵手下指挥三千人马,负责炮火的事。

    此时的贺兆雄也扮作一名清兵的总兵官,那八百部下则是他的卫队。

    对于突然出现的这支队伍,清军的炮营总兵没有怀疑,因为他们说是来传达兵部尚书兼太子太保右副都御使洪承畴的将令。

    只是这位总兵官觉得眼前的贺兆雄有些眼生,大白天的混进来这么多冒牌货,能不眼生吗?

    总兵官也不是混蛋之人,他要看贺兆雄的令箭兵符。

    但刚到贺兆雄近前,贺兆雄突然动手,只一刀,这名炮营总兵便身首异处了。

    然后贺兆雄、贺宣娇带着八百勇士血洗炮台,清军的三千炮兵猝不及防,被杀了个措手不及,双方在城头上大战了半个时辰,贺兆雄他们仅仅付出了微小的代价,三千清军便被杀散,几十门红衣大炮全部落入贺兆雄等人手中。

    但是光天化日之下,城头上突然出现了“部属哗变”,负责临时守城的洪承畴很快就得到消息了。

    这位临时的大帅洪承畴吓得魂不附体,做梦没想到清军能出现哗变,这是哪一部分的?杀了炮营总兵,夺取了城头炮台,这还得了?如果此时明军来攻城,后果不堪设想。

    他必须得派兵镇压,现在城中只有一万六千人马,剩余的十二万清军全被多尔衮他们带到城外跟朱由崧以人换人去了。

    可是还没等洪承畴派出镇压之兵,又有人慌慌张张的跑来禀报:“报大人,南城门出现哗变,一只来历不明的人马把城门给夺下了,见人就杀,守城门的主将于大人当场阵亡。”

    就在贺兆雄父女在城头夺取炮台的时候,李全和柳春红这二百人也下手了。

    他们这两路人马选取行动的时机非常好,虽然是在光天化日的午后未时,但是城中防守空虚,偌大的大名府只有一万六千人守城。其余的十二点万清兵全部不在城中,多尔衮,阿济格,索尼,祖大寿,等等,这些猛男级的人物全部缺失。洪承畴虽然也是威名远扬,但终究不过是个文官。

    因此,这才让贺兆雄他们有机可乘。

    李全和柳春红二将做的也很绝,他们穿着清军的衣服,拿着刀枪排着队,大摇大摆的来到了南城门口。

    守城门的主将姓于,是一名清军的千总,这位余大人带着一千人马负责守巴南城门。

    李全对这位于大人说,他奉命来接替于大人来守把南城门,于大人闻言就是一愣。

    李全说自己有兵符令箭,到了这位正疑惑不已的于大人近前,也是只一刀,姓余的大人立马变成了无头之鬼。

    然后柳春红和李全带着二百人见人就杀,一千清军虽多,但猝不及防,甚至来不及集中,便被杀死大半,剩下的如鸟兽散。

    李全和柳春红也不追赶,指挥着二百人抢占了南城门。

    太要命了!部下接连出现哗变,但是洪承畴的军事才能是不可否认的,稍加分析,他们便知道了这两支哗变的清军肯定是冒牌货,不是策反,应该是明军混进来的奸细。

    但是大名府戒备森严,这么多明军是如何混进来的?占领炮台,夺取城门,这可不是几个奸细所能办到的,这是一次有组织,有预谋的统一行动,问题太严重了!

    不敢隐瞒不报,深感责任重大,洪承畴一边命人到城外给多尔衮报信,一边纠集五六千人马,兵分两路,一路负责复夺城门,另一路冲上城头来复夺炮台。

    此时的洪承畴当然已经得知,城外的多尔衮已经跟明军打起来了。

    洪承畴还没接到多尔衮的指令,当然也没有夺下炮台和城门,多尔衮已经败回来了。

    多尔衮带着残兵败将已经收不住阵脚,朱由崧带着二十万明军以锐不可挡之势兜着鞑子们的屁股杀了上来。

    多尔衮败到大名府城下的时候,城头上和南城门正在激战。他还不知道这是谁跟谁在打,多尔衮惊愕之时,有人来报,一支明军的队伍混进城中,夺取炮台和南城门,洪承畴调集重兵正在消灭这支明军。

    多尔衮也觉得事态严重了,明军混进城中夺取炮台,抢下城门,这是什么时候的事?他们是如何混进去的?多尔衮和洪承畴一样,想破脑袋也想不明白。

    但此时他已经来不及想这些了,也不敢从南城门进城了。率着残兵败将从另外三个城门进了城中。

    但多尔衮的人马进城了,这边朱由崧率着大批的明军也从南城门攻进大名府……

    (本章完)

第414章 兵进大名府(下)() 
仅用了两个时辰,朱由崧便指挥着二十万大军打垮了多尔衮的十二万鞑子,虽然是以多胜少,但在明末历史上也是绝无仅有之事,尤其是野战,明军几乎就没赢过,什么明末三大军,什么传奇色彩的白杆兵,他们与鞑子作战也有过胜利,但那都是局部战争,而朱由崧这次大战称得上是一次具有划时代的意义大战役,一举重创了多尔衮。

    现在多尔衮带着残兵败将仓皇逃往城中,到了城南,城头上和城门处正在厮杀,得报之后的多尔衮竟然连南城都没敢进,而是绕城而走。不是他首鼠两端,而是他在朱由崧面前一败再败成了惊弓之鸟,说白了就是被朱由崧打怕了。

    别看报信的清兵说洪承畴正在消灭城中的奸细,作为明清时期的政治家和军事家,多尔衮有自己的判断力,虽然他不知道这支明军如何混进城的,但人数肯定不少,他的炮营是三千人马,光守南城门的就有一千精兵,光天化日之下,能大张旗鼓的杀散炮营和守城门的几千兵将,夺得炮台和城门,这绝是不少数几个奸细之所为。

    何况现在朱由崧亲自督率着二十万大军在屁股后咬着不放,因此在没弄清城中的状况之前,多尔衮没敢冒然进城,而是从南城绕城而走。

    城西和城北都是大河,他们顺着河畔到了东城、西城和北城,确认这三座城门均在掌握他们自己人手中时,多尔衮才带着残兵败将入城了。

    看到身边的残兵败将,粗略地估计一下,跟上来的兵将还有一半以上,加上城中守城的人马,多尔衮打算明军进城之前死守城池,并把混入城中的明军一网打尽,这样凭险而守,他们能够苟延残喘,然后再调兵遣将挽回战局。

    因此多尔衮进城之后,马不停蹄,带着手下几万兵将重整旗鼓向南城门杀来。

    然而多尔衮又错了,这边多尔衮带着残兵败将进城了,那边朱由崧的人马从南城门也进城了。

    大名府城高池高,防守不可谓不严,就算没有远程炮火阻击,一万多清军死守坚城,明军要想短时间内攻进去了也非易事。

    然而,此时不止是城头的火炮成了哑吧,现在城头上成了战场,洪承畴派出几千人要复夺炮台,铁臂苍龙贺兆雄父女率几百勇士正在和他们血拼,在这种情况下,明军攻到了城下,势必影响清军守城。

    而且更为严重的是,此时南城门处也在激战,三千清军奉了洪承畴之命赶到南城门要复夺城门,李全和柳春红带着二百勇士拼死力战。由于众寡悬殊,二百勇士已经三不存一,但他们誓与南城门共存亡,正这时朱由崧的大队人杀到了护城河畔,并大举攻城,惊天动地的喊杀声令城中的李全等人倍受鼓舞。

    此时正在城头上血战守护吊桥和千斤闸门机关的柳春红,兴奋地大喊:“快开城,迎接陛下进城!”

    说着跳过来,咔嚓咔嚓几刀,吊桥绳索被砍断,被高高扯扯起的吊桥,横空出世,一声巨响便从空中硬生生地横在护城河上,土石激荡,幸亏吊桥坚固,否则可能会折断,桥身在护城河上抖动了几起便稳定下来。

    与此同时,城头上的几名穿着清军服饰的明军把千斤闸搅起,李全打开了内城门,这三道门次第开启,便宣告了城中鞑子的末日。

    源源不断的明军将士从南城门如开闸之洪,可劲儿地往里灌,李全和柳春红的战局立即被扭转,几千鞑子眼看要把李全和柳春红这些奸细消灭殆尽,把南城夺下来,但大批明军将士赶到令他们的希望成了噩梦,留下一地的尸体,余者向城中溃散。

    大批的明军杀进城中,城往城推进,一支明军包括炮营指挥使李柱石在内,顺着马道杀上城头,以不可逆转之势向前推进,城头上的清军很快烟消云散,明军冲到了几千米长的炮台防线,快要坚持不住的贺兆雄父女长出了一口气,手下的几百勇士大受鼓舞,这样前后夹击,没出一顿饭的工夫,前来复夺炮台的几千清军不是被扔下城头,就是死在乱刃之中。

    这时浑身是血的李柱石来到贺兆雄近前,抱拳施礼道:“国丈人,总共得了多少大炮和弹药,可有损毁?”

    “哈哈哈,”贺兆雄大笑着拍了一下李柱的肩膀道,“李指挥使,四十五门大炮和八百箱弹药全部完好无损,都在这里了,交给你了!”

    “太好了,多谢国丈大人和娘娘……”李柱石喜出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2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