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喜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回到明末当帝王 >

第255部分

回到明末当帝王-第255部分

小说: 回到明末当帝王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李自成又接管了空城兴安州。这样从攻取巴州到取太平,得兴安,前后没超过三天。

    李自成先夺取了重镇汉中,现在又两天取三地。捷报一个接一个,传到了朱由崧那里。

    周这位弘光帝哈哈大笑,“这李自成真不愧是朕的好先锋啊!”

    然后传旨,通令嘉奖李自成先锋营的将士,等战事结束了,再按功行赏。

    李自成得到朱由崧的褒扬非常高兴,这点功劳对他来说不算什么。他现在就是想能尽快从虎口中救出他的女儿李纳。

    他知道陛下自有运筹,具体有什么妙计,他也不清楚,也不敢多问。

    太平再向南几百里便是夔州了,李自成打算兵指夔州,这时是朱由崧的旨意到了,让他按兵不动,等待朱由崧的大队人马。

    李自成只好兵驻太平,这时他也摸清了驻守夔州的不是旁人,而是张献忠手下的四大王之一,定北王艾能奇。

    李自成知道这个艾能奇可不简单,以勇武善射著称。手下光皇兵就有二十个营,共八万人马,如果算上他地盘之内的里兵,他直辖下的军队有十二万。

    原来张献忠手下的军队分为两部分,一部分是正规军,称为皇兵。剩下的就是地方部队,成为里兵。战事起,皇兵出征,里兵守城。

    因此对于夔州的艾能奇,手下只有四五千人的李自成也不敢轻视,只好将先锋营驻扎在太平州等待朱由崧的大队马。

    两天之后,朱由崧的大队人马没到,天使官却到了。

    来的是司礼监秉笔兼御马监掌印太监李国辅,带着一批酒肉来犒赏他的先锋营。

    李自成跪倒谢恩,酒肉留下,临走之时,李国辅让李自成屏退左右,拿出一道密旨。

    李自成再次跪倒接旨,其实就是朱由崧写给李自成的一封密信,密旨的内容连李国辅也不知晓。

    李自成接旨之后,李国辅也没停留,带着人马走了。

    李自成送出大营,李国辅往前走了几步又回来了,“侯爷,临来时陛下还有两句话叮嘱咱家务必带到。”

    “公公有话请讲,自成聆听圣训。”李自成赶紧施礼道。

    李国辅晃着肥大的身躯,来到李自成近前俯耳道:“陛下最大的癖好是什么侯爷知道吗?”

    李自成一怔,这个奴才是不是活腻歪了,敢私下议论陛下的癖好,他哪有这么大的胆子,这是什么意思呢?

    李自成赶紧摇头道:“陛下堪比尧舜,文成武德,冠绝今古,至于有何癖好,恕自成不知。”

    李国辅那张白乎乎的胖脸笑的像包子,两眯成了一条缝,暗道,当初跟咱家回答陛下一样,不愧是流贼头子。

    又道:“侯爷不必紧张,陛下说,今生最大的癖好就是酒色。故这一路上行动缓慢,苦了侯爷,让侯爷担待些。”

    这一点李自成是认可的,朱由崧自我剖析可谓是一语中的,恰如其分。谁都知道老福王和小福王,皆酒色之徒,特别是小福王更甚,继帝位之后,连幼女也不放过。

    但此时李自成嘴里哪敢这样说,“陛下言过了,为陛下尽忠分忧乃臣之本分,何来辛苦和担待之说。请公公转告陛下,臣身为先锋,为陛下赴汤蹈火,在所不惜。”

    “嗯,很好,侯爷的话咱家一定带到。天也不早了,咱家也该回去复命了,告辞。”

    “公公慢走。”

    看着李国辅等人在视线中慢慢变小直到消失,李自成也没想出朱由崧让太监带给自己这样两句究竟是何用意,但绝不是表面上的剖析自己,求得臣子的理解,这哪是帝王所为呀?

    又想到那封秘旨,李自成赶紧回帐,在灯下展开密信,隽秀洒脱的小楷映入眼帘……

    (本章完)

第562章 李自成造反() 
    这是一封朱由崧写给李自成的亲笔密信,信封上带有卿自成亲啟字样。

    李自成稳稳心神,打开信鉴,一字一句地详细读来。

    “悉闻卿部神兵,取四地,连战皆捷,朕心大快,班师之后,自然按功升赏。往前是夔州之地,夔州不比以往,守将艾能奇也非寻常,卿的先锋营兵力有限,故朕令卿不可冒敌轻进。

    “李纳之事朕一日莫敢忘,现在时机已经成熟。欲救李纳,必先接近贼酋张献忠,欲接近张献忠,卿只有造反投降一条路可走。”

    读到这里,李自成的两眼瞪得贼大,还认为自己看错了字,太监送错了信。但反复再看,仔细校对,一切皆没有错。

    李自成忍住激烈跳动的心,继续往下看。

    “朕之军马之所以迟迟不到太平,是为卿造反投降献贼提供便利。卿莫失良机,赶紧运筹降贼之事,卿的家小朕已安排妥帖勿念。”

    李自成越往下看,心跳的越狂烈,越往下看觉得越离谱。

    “朕深知卿之忠心可昭日月,万勿生疑。此去凶险,然凭卿之干练和对献贼之熟识,定能够游刃有余化险为夷,救李纳于虎口。倘若顺利,把献贼的脑袋带回来,卿又立下奇功一件。”

    “只是献贼亦非寻常之辈,卿定要做得周密,假戏须真唱,万不可走漏半点风声,令献贼生疑,否则卿即危矣,李纳亦无有出头之日矣。卿马到功成,朕必将摆宴为卿接风。”

    李自成越读越怀疑,总算把这封奇葩的信读完了。

    朱由崧竟然劝他造反?这也太不可思议了吧?李自成又仔细读了五遍,再看看信末朱由崧的亲笔签名,日期以及大明朝大红玉玺在上面压着呢。

    既然这封信无假,那么会不会是朱由崧对自己起了怀疑,在用这封信来试探自己?

    李自成的脑子就转开圈了,不只是李自成任凭是谁接到这样的密信都会在脑子里画几个问号的,何况是他李自成!

    对于投降归顺朝廷,他李自成并不陌生。但投降造反,这也不能是家常便饭,更何况眼前的情况如此特殊?

    那年他被困车厢峡,走投无路,十三家义军数万兵马,他投降了,他归顺朝廷了,愿意接受招安,后来又反水了,同样扯起了闯字大旗。

    可是现在,他也是被迫投降,被困西安走投无路,他只能投降归顺。这个朝廷现在对他不薄,免除了他一切罪责,对他加官进爵,委以重用,可是现在朝廷竟然劝他反对朝廷造反?

    这是他从未接触过之事,李自成思来想后,拿着这封信,看看信,思考思考,思考思考,再看看信。

    后来他终于想明白了,这个反自己必须得造。

    理由当然是充分的,从公的方面说,自己现在是奉旨造反,即便是失败了,死了,也不会身败名裂,说不定还会名留青史。

    从私的方面说,他是为救自己的女儿,于情于理,也是天经地义。

    而且除了公的方面和私的方面之外,他还有一颗蠢蠢欲动的,并未熄灭的心,这颗心就是帝王之心。

    因此他拿着这封信在屋里,转了十八圈之后,下定了决心,奉旨造反!

    李自成就是这样一个人,一旦定下了目标,就要为自己的目标而不遗余力。

    然而他要造反,不管是假戏真唱,或者真戏假唱。他都必须得过眼前这一关,因为眼前不是他一个人,他现在明军的先锋官,整个先锋营还有四五千兵将。

    他得策反先锋营,总比他一个人光杆司令干好。李自成知道他不但要造朱由崧的反,将来他可能造张献忠的反,他没有一点本钱怎么能行呢?

    可是这五千先锋营,李自成挨个排了排这些兵将的头头脑脑,他原来的老部下没有几个,兵随将令草随风,要策反这些兵,首先他要策反这些当头的将,思忖之后他命令手下把副将叫了过来。

    屏退左右,李自成对这名副将说出了自己心中的想法。

    “什么,你要倒反陛下?”副将听了眼睛瞪得老大,呛啷一声刀拉出来了。

    这名副将不是李自成的人,至少以前不是,他没跟李自成干过,从来没有加入过大顺,现在也不是,如果说为大明打仗,他可以唯李自成马首是瞻。

    但是要让他反对大明,反对他的陛下朱由崧,死他也做不到,因为他曾经是一名旧明军,他的原主子是东平伯刘泽清。

    刘泽清被朱由崧收拾了,他成了一名俘虏。按照大明的律例,不听从朝廷,不管是主犯,还是从犯,至少是要掉脑袋的。

    然而朱由崧没有杀他们,以前的罪过一笔勾销,反而遵循他们的意愿,愿意吃粮,当兵的继续留下,不愿意当兵的,可以回乡务农,只要不在反对朝廷就行。

    这名军将打了一辈子仗,从来没有当过这样的俘虏。他是个孤儿,已经无家可归,这些年就靠吃粮当兵活着。

    因此他当了俘虏之后,仍然愿意留下来吃粮当兵,从那以后,他成了朱由崧的军将。

    他作战勇敢,屡立战功,先参加讨伐武汉的左良玉父子,后来又参加了驱逐鞑子的战斗,后来又对李自成的大顺军作战,他一路飙升,从最初的一名军卒,到现在军中的千总,李自成成了先锋官,他成了先锋营的副将。

    每走一步,这名副将都感到皇恩浩荡。

    因此,他觉得自己遇到了明主,这个明主足以让他鞠躬尽瘁死而后已。

    因此当李自成说出来要他造反的时候,他根本不管李自成是什么侯爷不侯爷,是什么先锋官不先锋官,一句话,他只忠于自己的陛下,他只忠于大明朝,其他的一概不管了!

    可是这名副将刀刚拉出来,嗖的一声剑响,李自成的宝剑已经压到他的脖子上了。

    “听着,本觉着是奉旨造反!”李自成低声说着,把朱由崧的亲笔信展开让他看,等看明白之后,这名副将刚开始是惊愕,接着是大惑不解,最后他对李自成躬身施礼,表示愿意誓死追随。

    两天之后,先锋营的策反工作已经全部就绪,朱由崧放了三声反炮,带着先锋营投奔张献忠去了。

    (本章完)

第563章 李自成() 
    李自成终于策反了先锋营,为了策反这个先锋营,他甚至有些黔驴技穷了,因为从上到下,从将道兵,包括他原来的旧部在内,都没有人愿意跟着他造反,最后不得不用“奉旨造反”来说服大家。

    这一招果然有效,现在都愿意跟着他造反了。这件事李自成深有感触,看来朱由崧笼络人心的方法比自己高明多了,不承认也不行。

    不管是真的假的,自己这一步又迈出来了,李自成心中的一块石头算是落地了。

    但是又一想,朱由崧难道真的就这么相信自己,对自己没有一点防备?人心隔肚皮,难道就不怕自己真的造反,弄假成真?这位弘光帝也太自负了吧!

    这时,他突然想起了朱由崧让太监李国辅捎给他的那两句话,说他朱由崧最大的癖好就是酒色,而且在密旨中说,把他的家小已经安排妥当了,让他放心造反,拉着队伍去投奔张献忠。

    李自成明白了,这分明就是含蓄的警告他,如果他李自成敢真的造反,首先他的两个老婆高桂英和窦美仪就都归朱由崧了。

    这无疑给他戴上了一个不大不小的紧箍咒。

    李成虽然不近女色,但是这一顶又一顶的绿帽子如果压下来,也会垮掉的。

    毕竟他是个男人,而且还曾经是个帝王,邢氏和高杰的私奔表面上他若无其事,其实等于在他心口上割了一刀。

    如果朱由崧再把他的高桂英和窦美仪抢去,他说不定会像崇祯一样上吊自杀的。他可以没有韩氏,也可以失去刑氏,但绝对不能没有高桂英和窦美仪。这次只能是奉旨造反,只是为了救女儿李纳,绝不能弄假成真!

    李自成胡思乱想着,按下了那颗悸动的心。

    接下来该过张献忠那一关了,这才是最关键的。他跟张献忠不止一次打交道了,在一起共事的时候,亲如兄弟,闹翻的时候也真刀真枪的干过。这个张献忠,其勇武不次于他李自成,外号黄虎。

    但是这也不是一个莽夫,张献忠颇有韬略,而且手下除了四个文武双全的干儿子之外,还有几个智囊,像什么徐以显,潘独鳌等人也皆非寻常之辈。

    自己要先过他们这一关不太容易啊……

    李自成拉着队伍离开了太平,一路上一边走一边想,往夔州而来。

    四川成都,此时是大西帝王张献忠的京师。

    两年前,也就是1644年,跟李自成建立大顺是一年,张献忠占据四川就在此定都了,国号大西,年号大顺。

    设置了左右丞相和六部尚书,经过这两年的发展,政治稳定,地盘在四个干儿子的开疆破土下,以加速度的形式在扩大,现在他的大西国蒸蒸日上。

    云贵之地并入了大西版图,张献忠高兴了好一阵子。特别是他的二儿子李定国,率部东征,仅一年的时间便拿下了宜昌荆州武汉等等重镇,大半个湖广之地也并入了大西版图。

    现在的李定国战于九江,如果把九江拿下来,就直捣南京了。

    南京是南直隶的龙头,如果再拿下了南京,执住了这个牛耳,等于得到了半个天下,到时候谁还能与他张献忠匹敌?

    不怪张献忠得瑟,数月之前,连与他齐名的大顺帝王李自成也在巴结他了。

    竟然把亲生女儿李纳给了他做老婆,两家从此缔结了秦晋之好,共同对付大明朝。

    张献忠觉得上帝真的对他不薄,两家这一结亲,多了李自成这个死心塌地的帮手。

    更重要的是交了桃花运,那李纳才15岁,人样子就不用说了,文武双全,张献忠也好女人,称帝之前就已经有了十房老婆,但是这十房老婆,包括现在的三宫六院,跟李纳相比,全都黯然失色,李纳聪颖活泼,个性十足,常常把张献忠迷得神魂颠倒,继而是捋着大胡子,哈哈大笑。

    这样的桃花运,张献忠想都不敢想,乐的张献忠在被窝里直折跟头。

    从那以后,张献忠就泡在李纳的房间,两个人出则成双,入则成对,老夫少妻,百般恩爱,已到不惑之年的张献忠中仿佛一下子年轻了十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2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