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喜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回到明末当帝王 >

第381部分

回到明末当帝王-第381部分

小说: 回到明末当帝王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本章完)

第850章 屯兵山海关(二更)() 
    旧历的新年更像新年。

    纵是瑞雪普照,大江南北一片粉妆玉砌,大河上下顿时失滔滔,遍地冰封,但是大明朝繁华的大城市,如北京,南京,凤阳,西京等,别看那时候没有电和烟火,但是古人照样用他们的勤劳和睿智,装点着自己美丽的家园,张灯结彩,敲锣打鼓,庆祝节日,到了晚上,火树琼枝,煞是好看。

    这种繁荣昌盛的过节景象,在明末乱世实属罕见。

    此时,大明朝的京城北京,更是盛装缤纷。

    外面滴水成冰,勤政殿内温暖如春,身披貂绒棉龙袍的朱由崧正在大殿召对高宏图和王铎,兵部尚书刘肇基和提督东厂的卢九德也在旁边伺候。

    朱由松看了一眼,张灯结彩的皇宫一眼道:“今天是大年三十了,连着这几场雪下得可不小,各地可有严重的灾情?”

    高弘图躬身施礼道:“回陛下。入冬以来,山东连降大雪,又遭遇大风,有几个村镇受灾较重。微臣已命巡抚山东的吴骏公吴大人,加紧赈灾救济,民房抢救已完毕,赈灾款业已拨付,他们过年肯定没问题。”

    “那就好。今秋入汛以来,黄河孟津段泛滥,造成归德的和开封一带灾情较重,还有长江在襄阳决口,这几地的灾民赈济的如何了?”

    王铎赶紧出来施礼:“陛下容禀,河南的赈灾已经与半个月前结束了,河南的正式奏折还未到,灾区的难民已经全部搬进了新房,赈济的粮食钱款也已经分到户,除了洪水泛滥时的死伤外,无一户流民离井背乡。至于长江一带的灾情湖广总督也于十天前传来了塘报。决口已及时填堵,难民已妥善安置,赈济粮款,衣物已到户。详尽的正式奏折尚未传至京师。”

    “嗯。”朱由崧点了点头,对两位内阁大臣的回答比较满意,又道,“可有私吞赈济款物之贪官污吏?”

    “回陛下,至今为止监察院尚未报此案例。不过以微臣来看,自李国辅赵公公和国舅案以来,上至公卿大臣,下至驿卒小吏,无不反躬自省,应该少有作奸犯科者。”

    这时高宏图再奏,“陛下,河南睢州推官梁裕上疏条陈,大河连年泛滥,堵不如疏,河面宽,流经广。制河官役力量有限,可发动河岸民众共同制河。”

    “准奏。”

    “陛下心系民众,从谏如流,实我大明之福也。”

    朱由崧又道:“国库几何?粮食兵备几许?”

    高宏图道:“启奏陛下,近岁按陛下旨意,赋税徭役已经减了三成,商税增加一成,各种税赋收入,加上南洋等国互市收入,以及荷兰红毛子的通航费及战争赔款,减去官役军需,赈灾支出,抵冲内帑等各项支付,目前国库盈余折合白银1600万两。”

    朱由崧点了点头,还比较满意。国库盈余一千多万两数目不大,但是这对明末连年亏空,崇祯时代穷的底朝上的国库,已经是不可思议的天文数字了。

    这时兵部尚书刘肇基奏道:“军粮已经储备了400万旦,刀矛器械,弹药,马匹甲仗等无算,初步估算,等共计30万元征军至少六个月的军需。”

    朱由崧听到这里非常高兴,万事俱备,只欠东风。别说六个月,过年四个月之后,夏粮就能收上来,再加上各种税收款项,开启远征之旅,根本不需要增加赋税和徭役,军饷粮商等均需充足,安全可以放心开战。

    朱由崧立即开始运筹两个月后远征大清之事。

    其实追根溯源,大清国土及臣民,皆是大明固土及附庸,因为努尔哈赤还是李成梁手下的小兵,努尔哈赤建立的后金,以及皇太极建立的大清,绝大部分都是大明的故土。只不过近几十年,他们闹独立分裂了,现在朱由崧要收复故土,荡平关外的鞑虏,那也可以算成大明远征的第一步。

    新年过后不久,驻守山海关的黄得功便接到了朱由崧的旨意,让他带领本部人马西移至喜峰口和承德一带待命,驻守承德的马保和喜峰口的祖克勇的一万多人马也编入到他的麾下。

    黄得功是江北四镇的军阀大佬唯一一幸存者,被朱由崧征服之后,对大明朝忠心耿耿,现在驻守山海关已经五年了,突然接到这样的指令,知道陛下有大动作了。

    此前他也听说陛下训练远征军的消息,这几年鞑子大小股的鞑子经常来骚扰,去年多尔衮亲自带了十几万人大举来犯,陛下一直没有出兵收拾他们,只是让坚守关城,接下来恐怕要跟他们算总账了。

    黄得功不敢怠慢,麾下6万多人马,包括一片石的几千人,全都做好了换防准备。

    数日后,春寒料梢。远征军的前锋部队开到了,正是李自成手下的大将刘文秀,带着5000铁骑开到了。

    黄得功和刘文秀相互见礼之后进行交接,然后黄德功带着6万多人马拔营起寨,移师喜峰口和承德军所。

    数日之后,马保和祖克勇与黄得功会师一处,他们这支人马超过8万。很快,黄得功又接到一道旨意,朱由崧在山海关出兵之日,就是他们向北攻伐漠北蒙古之时。

    这一下黄得功等人知道陛下的打算了,对大清要两路用兵,陛下打算亲自出征,而让他们这支马作为偏师。

    黄得功立即动员备战,他的人马几年不出征了,不过他的人马作为边军,拉出去就能打,有了远征军,还以为他们没用武之地了,没想到这次陛下让他们打出国门,黄得功手下的几个总兵官,黄名,陈献策,丘钺,以及马保和祖克勇等,个个摩拳擦掌,迫不及待,他们知道好男儿建功立业的机会又来了。

    刚进入旧历的2月份,北疆还会飘雪,朱由崧就又开始御驾亲征了。作为马上帝王,朱由崧向来不喜欢呆在皇宫听奏报,满打满算,距离上次的亲征班师,还不到一年的时间。

    朱由崧亲自督师30万远征军,李自成和张献忠分别为左军和右军统领,高桂英率四千御营新军作为中军,远征军的马军,步军,炮营,特战兵,以及后勤补给营全部出动,30万人马,骑兵在前,步卒垫后,带着粮草辎重,浩浩荡荡,离开京师开往山海关。

    (本章完)

第851章 多尔衮出兵(三更)() 
    苏麻拉姑的背叛对大清的这三位大佬打击太大了,这位大佬当然是孝庄皇太后、尚未开始正式亲政的顺治皇帝和摄政王多尔衮,特别孝庄皇太后一下子病了一个多月。等她病好了之后,这个传奇女人一下子好像悟透了很多道理,发生了很多改变,立即和多尔衮商议之后,下道诏旨,净牢大赦!

    鞑子们的本性嗜好杀戮,以征服异族为快。努尔哈赤和皇太极无不是如此,只是后来他们觉得杀戮式征服并不可取,在宁完我和范文程的进谏下,他们的野性有所收敛,渐渐认同了大汉文化的博大精深,开始拉笼重用汉臣,努尔哈赤和皇太极前期,抢掠过来的汉奴和蒙古人像牲口一样统统杀掉,后来他们也不杀了,想办法为他们所用。

    特别大清进关失败以后,大明又复国了,孝庄和多尔衮认为这些汉人太不好征服了,只靠他们这些鞑子的力量怕是难以扭转乾坤,为了缓和民族矛盾,他们在大清推行了怀柔政策,首先发型变了,既不用汉人的束发型,也不用满人的金钱鼠尾发,而是改用现在的“半光半留”,当然长辫子必须要得的。然后重用汉臣降将,经济上给他们优厚的俸禄,消除政治歧视,给于足够尊重,如上朝时不再区分鞑子列和汉臣班,另外学习汉人的科举制,鞑子和汉人都可以“学而优则仕”。更重要的是他们开始认识到了发展经济,稳定民生的重要性,而不在是单一的在马背上过日子,也可开始农耕以及互市等。

    因此这几年大清汉化很快,发展也很快。漠北蒙古和辽东汉人及一些逃亡和抢掠过来的朝鲜人,还有很多被他们带出关的汉奸兵将,已经被他们融合得差不多了。

    表现在他们招兵买马扩军备战上,现在大清的兵员大大增加。五年前第一次入关时满清的八旗军总共只有十多万人,可是现在连蒙古鞑子和满洲鞑子算上,军队数量上翻了一番,也就是说八旗军已经达到了二十多万人。

    另外他们还从无到有创建一个新兵种——“绿营兵”,这些绿营兵大都是汉人,有一部分是当地的辽人,还有一部分是大明的汉奸军将,另外还有一部分朝鲜人,因为现在的李氏王朝是大清的附庸国,绿营兵也达十几万,这些绿营兵训练有素,战斗力仅次八旗铁骑,成为大清赖以生存一支中坚武装力量。

    但是尽管如此,由于鞑子的高压奴化政策的本质没有变,反对他们的人仍然不少,也就是说大清监牢里的犯人很多。现在多尔衮突然宣布净牢大赦,各种各样的犯人全部无罪释放。

    这些人免于牢狱之苦,有的甚至面临砍脑袋、甚至灭门抄族的大罪,突然就被宣布无罪获得自由了,他们真是做楚也不敢想,高兴得差点疯掉。

    但是按照孝庄太后的意思,可不是放了他们就完了。而是让他们入伍从军,直接带薪从军,战场杀敌可以立攻,而且根据军功的大小,与“学而优则仕”同等待遇,不管是文官和武将,一视同仁。这一点他们吸取了大明二百年来重文轻武的惨痛教训。

    这一招还真有效,短短的一个月,就有一万多赦免犯报名从军,孝庄太后让多尔衮把他们全部编入绿营,进行操练,现在经过半年多的训练,这些赦免犯组成的军队战斗力极强,一点也不仅于训练了几年的绿营兵,已经与以前的绿营兵融为一体。

    到了开春以后,除了官府差役和私人养的府兵,大清的正规军总兵力已经突破45万,其中八旗军二十一万,绿营兵二十三万。

    另外,大炮粮饷等军需用品业已准备充分,这四五年清军没打什么大仗恶仗,不但没受到战争破坏,经济还得以发展,因此等他们休养生息了好几年,这几年的战争储备当然也是兵精粮足。

    阳春三月,北国的冰冻也开始消融。四十多万军队多尔衮当然不能全部拉出去,除了边关守军(不止是明清边关,与西蒙古和朝鲜都有边关),各地还得留有维持大清这个国家机构运转的兵力,如守皇城和京师的人马当然不能少。

    因此多尔衮只抽调了二十六万人马,对外号称三十万,这二十六万人全部是精锐之师,包括八旗军十二万,绿营兵十四万,如果按马步军种来分的话,这二十六万人马也不再是单一铁骑,现在的大清也是复合兵种,当然以骑兵为主,其中铁骑八万,这八万铁骑都是八骑军,也是真正的金戈铁马,不但马上的清军是金属甲衣,战马也有甲衣,即战马按上铁蹄,身皮铁甲,带上铁面具。另外普通骑兵还有八万,以绿营兵居多,剩下的十万是步兵,包括两万炮兵营和一万后勤补给兵,这一万人专门押运粮草弹药等军需用品。

    随多尔衮出征的大将有洪承畴、索尼、岳乐,以及蒙古儿猛将贴尔木、铁黎等,多尔衮的亲信死党锡翰、巩阿岱留守京师,辅政顺治和太后。

    一切就绪后,多尔衮杀马祭天,九声大炮震天动地,二十多万人拔营起寨。孝庄太后和小顺治亲自送出京城,前锋部队是盛京的守备官现在为绿营三营统领的大将岳乐。

    数日之后,多尔衮的人马在锦州补给之后,很快来到了宁远城。宁远离大明的山海关只有一百多里,在宁远多尔衮接到战报,说大明增兵山海关,朱由崧的圣驾也到了山海关,据说明军有二三十万。

    多尔衮的铜锣大脸挤出一丝冷笑,“又是山海关?朱由崧也来了,来的正好,省得本王到关内找他了,五年前本王就是在那里入关的,这次本王也照样入关!”

    多尔衮在城中歇兵两天,也是为了等后面的辎重,两天之后多尔衮督师二十多万出了宁远城,清军铁流滚滚杀奔山海关而来。

    (本章完)

第852章 再战山海关(一更)() 
    山海关不愧是天下一险关,雄关如铁,坐落在长城末端,南临勃海,易守难攻,历来为兵家必争。不止是明清时期,隋唐五代,均是争战不休,明清时期更甚。最著名的一次大战莫过1644年,李自军、吴三桂和多尔衮的三方在此一战,这是清军入关的标志性战役,也是清灭大顺军的里程碑,更是冲冠一怒为红颜最高境界。

    那一战李自成输了,从此一败涂地,直至朱由崧穿越,才令李自成潼关一战中逆天站稳了脚跟,但李自成对那一战一直是耿耿于怀,渴望能够重来一局。现在山海关又成了大明和大清的火药桶,虽然吴三桂和刘宗敏已经作古,但是多尔衮和李自成这两个主角还在,李自成早就瞄准了多尔衮,上天对李自成不薄,机会终于来了,为了这一天李自成已经期待很久了。

    现在山海关内外包手一片石的九门关城,全是大明的远征军大营,朱由崧的御营就扎在山海关的关城中,四千御营兵包括三千御营铁骑和一千火枪营随时守护御营安全。

    李自成的人马驻扎在翁城、东罗城和南北翼城,张献忠的人马驻扎在西罗城、一片石的九门城等,特战兵营驻在关外的角山,炮营尚未开到,朱由崧的御营在这里刚驻扎下一天,就接到了多尔衮率大军出宁远杀奔山海关而来的消息。

    朱由崧原打算带着远征军出兵山海关直扑宁远城,现在清军既然来了,朱由崧就决定在这里等着他们,与多尔衮再战山海关。

    李自成迫不及待地来见朱由崧请缨,“陛下,贼军已经杀过来了,臣不才,请令首战,消灭多尔衮于关外。”

    这时张献忠也来了,施礼道:“陛下,这份功劳可不能让某些人独吞,也得有俺老张一份,这是早就说好的。”

    “张敬轩,你是成心跟我过不去是不是?”李自成的眼睛就瞪起来了。

    张献忠毫不相让,大胡子也撅起来了,“李鸿基,你也太自为是了,跟你过不去,你以为你是谁呀?这么难得的首战立功机会谁不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2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