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喜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大明之末日守护 >

第78部分

大明之末日守护-第78部分

小说: 大明之末日守护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这些都是朝廷或者说是坐在紫禁城里那些个当皇帝的亲戚们的主意,防止外藩坐大。朱棣是外藩当上皇帝的,所以说对于外藩的防范越来越严格。

    对于这些,代王也就忍了。让他不能容忍的是大同城里那些个文官,这些人一个个紧紧盯着代王府,一有风吹草动,便会向朝廷打个小报告。以此邀功请赏。

    一群狗奴才,没有我太祖皇帝打下江山,哪有你们这些人的今天。

    如今代王府选个女婿竟然也敢指手画脚。

    刘公公成功的挑起了王爷的情绪。暗想,王俭王俭,咱家这也对的起你那三千两雪花银子了。

    只是还需要再加上一把火。

    “王爷千岁,所以老奴和刘长吏便都选了这个王俭,此人家世清白、年纪轻轻便有了卫指挥使的世职,难得的是面貌也竟然清秀干净,想来也会是郡主心怡之人。”

    王爷点了点头,只是他的下巴和肩膀几乎连在了一起,几乎看不到脖子,这个样子看起来确有几分滑稽。

    “差事办的好。”

    王爷说完,并没有直接拍板,而是传人去唤郡主。

    从相貌举止来看,似乎昏聩老朽分王爷似乎一点也不糊涂。这个事情还要征求郡主的意见。

    不一会,郡主来到,行了礼,站在一侧。

    “他们选了一个叫王俭的人,听说小小年纪就做了参将,还有卫指挥使的世职。”

    王爷嘟囔着,歪了下头,便算是转过来对刘公公说话。

    “你说这个王俭知道朝廷的规矩吗?”

    刘公公堆着笑容,回应道:“老奴亲自询问,这个王俭当着布政使司刘经历的面回答,为当我代王府的女婿,宁愿卸去参将的军职。”

    “好。”

    这个昏聩老朽的慈父点了点头,尽管看起来还是有些滑稽。

    离开王府,王俭便随着结拜兄弟陈国策去了酒楼。

    大同军镇和陈国策亲近的将领们来了十几个,这些被文官们视为丘八的将领却也豪爽,一凡胡吃海喝。

    就上了头,就有人开始赞叹王俭的少年英武。

    “王将军真是条汉子,为了郡主,竟然放弃了这大好前程。”

    终于一个醉酒的将领把话说了出来。王俭不急不燥,也没有回答。

    陈国策岔开话题,在众人要求之下,耍了一把大刀,引来一片叫好。

    喝醉了酒,右卫营来的众人住进陈国策的游击府。

    一直睡到第二日的中午。

    就在此时,一颗惊雷落进了大同城,引起轩然大波。

    吃过午饭,想再睡个回笼觉,将昨日的劳累和酒力全部洗去。

    陈国策引着一名官吏冲了进来。

    “终于找到了,王将军让下官好找呀。”

    莫名其妙的就被这名官吏拉走,上了一台小轿,忽悠悠的轿子跑的飞快。

    大同巡抚衙门。

    前衙后府,直接进了后府的花厅。

    “请王将军座。”

    与上次在巡抚衙门不同,高第笑容满面,破例给了王俭一个座椅。

    座椅虽然与厅中高第、顾欣怡和另一位官员的座椅不同,仅仅是一个没有靠椅的圆凳。

    但是,那毕竟是一个座位。

    也没有谦让,坐了下来。

    大同巡抚高第又开了口,一开口便赞扬王俭的作战英勇,忠君为国。接着又赞叹王俭年轻有为,前程远大。

    在一番滔滔不绝之后,高第步入主题。

    “王将军前程远大。奈何要去做个王府的仪宾?”

    原来是说客,确实没有想到,大同的几位朝廷大员会对自己的婚事反应如此强烈。

    “启禀大人,卑职承蒙各位大人错爱,理应上阵杀敌,报效朝廷,只是,只是……”

    上坐的顾欣怡见王俭犹犹豫豫,便直截了当的抢道:“有什么难处,就说出来。巡抚大人会为你做主的。”

    王俭挠了挠头,接着说了下去

    “只是卑职前一阵子做了一个梦。”

    等王俭讲述完毕,宽合厚道的高第哭笑不得。

    原来这个娃娃做了一场梦,梦中已经亡故的父亲告诉他,要娶一个郡主回来,这样在辽东成为孤魂野鬼的父亲才会瞑目。

    刚想说教,高第突然一愣,他发现这个娃娃说的事情很难反驳,毕竟大明是以孝治国。

    不仅是高第哑口无言,就是顾欣怡也是脸涨的通红。一个字也嘣不出来。

    真的,假的?这个娃娃到底心里面藏着些什么?

    “宣府的范国柱也开始募兵了,听说去广东的澳夷那里购买火铳。势头很猛啊!”

    情急之下,顾欣怡亮出了底牌。不过还有一件事,他不能讲。

    朝中孙承宗和王再晋吵了起来,吵得满朝皆知,更可以说天下皆知。

    辽东的战与守,是山海关还是前推到宁远卫,这些事情顾欣怡一点也不在乎。

    只是有传闻,孙承宗要督师辽东,而空出来的兵部尚书一职。朝廷内阁本来想要推出董汉儒,近来有人竟然推荐了大同巡抚高第。

    高第知兵,大同兵在高第的治下赢得敢战之名。

    高第知兵吗?顾欣怡比谁都清楚。没有王俭,高巡抚哪里会有知兵的名声。

    而高巡抚若是入京拜相,执掌兵部。那么自己也有希望升迁巡抚啊!

    顾欣怡的心思,王俭并不清楚,而宣府范国柱让他心中一紧。

第148章 二十九节无耻的御史() 
“这个娃娃是不是中了心魔?”

    七品官服而位居上位,不用猜,也能知道是新任的巡按御史郑三善。

    顾欣怡正在气头之上,心中将这个糊涂娃娃骂过几十遍,听到郑御史的话语,本来以为是御史大人无心之语。

    扭头一看,郑御史面色凛然,不像是句玩笑之语。

    仔细一想,恍然大悟。心中暗想,这郑御史看似年轻,实则手段老辣啊!

    “对,王将军印堂暗淡,本官也认为王将军中了什么心魔。”

    顾欣怡说完,与郑三善交换了眼神。两人连连点头称是。然后嘿嘿的笑了起来。

    王府选婿,身体健康当然是第一位的,巡按御史有审核批复的权利。

    既然王俭那个奇怪的梦,无法进行反驳和说服,那么更加充满想象力的郑三善,慧眼独具发现了王俭身上的问题。

    中魔了。

    一个中魔的人当然无法成为王府女婿,而且发现这个娃娃中魔的不只是郑御史,还有布政使,两位朝廷大员总不会都看错吧?

    当然在驳回文件上署名的还会有杨经历,这样就更加顺利成章了。杨经历是首位发现者,然后顾大人发现了,最后郑御史也发现了。

    众口一词,就可以说是证据确凿。

    莫名其妙的来,莫名其妙地被被送走。只是手中多了一包巡抚大人给的天麻。

    “太欺负人了!”

    代王府长吏手指颤抖着将一个折章递给了刘公公。

    “他们竟然说王将军是个疯子,王爷的勾选被郑三善驳回了。”

    刘长吏说完,牙齿咬的嘎嘎作响。

    王爷的勾选被巡按御史驳回,这也是合乎程序的。按照惯例,被驳回之后,选婿需要重新来过。

    不过这种事情毕竟是理论上事情,好像以前从未听说过哪家王府远婿被御史驳回。

    刘公公并没有像刘长吏那般气急败坏。

    他叹了口气,说道:“我们还是先不要惊扰王爷吧。”

    翌日早上,巡按御史府邸的下人们刚刚在院子里洒水清扫完毕,府门外来了三位客人。

    人未到,礼单先到。

    礼单中多是各地的特产,谈不上贵重,但在这大同地方,却也是难得。

    这种礼品选择的极为讲究,湖州的笔、徽州的墨、宣城的纸、端州的砚。

    如果拒绝这些礼品,会被人指责为不通人情,如果收下,也算不得行贿,无非是些笔墨纸砚。而这些东西却也值些银两,最重要的是在大同这个地方,备好这些物品,还需要花费心思。

    郑三善眯了眯眼睛。

    见过礼以后,王府刘长吏开始讲诉王府招聘女婿的过程,他详细说明王俭口齿清晰,耳聪目明,绝对不是得了什么失心疯或者是中了什么魔咒。

    随行的王府良医所的医师也给予了证明。

    “一个世袭卫指挥使的年轻参将,怎么会去应聘五百石的王府仪宾,他不是中了心魔,怎么做出此等事情。”

    郑三善不紧不慢,悠悠而然,说出的话来,呛到刘长吏哑口无言。

    “御史大人,本官可以对天发誓,王将军他……”

    情急之下,王府刘长吏竟然开始赌咒发誓。郑三善摇了摇头。

    这些代王府的人欺负那些黎民百姓倒是可以,可是若是与巡按御史争斗起来,他郑三善可不是好糊弄的。

    微微一笑,郑御史打断了刘长吏的话语。

    “刘大人不必多言,本官与布政使顾大人均已看过,这个王俭确实中了魔。刘大人若是坚持选聘此人,本官也不拦阻。”

    听到这里,刘长吏心中一松,哪知这郑御史后面的话,差点让他背过气去。

    “不过要等这王将军治好了心中的魔咒,本官自会核准此事。”

    王府选婿,巡按御史负责审核批准,郑三善很好的履行了自己的职责。而且给自己留了后路,如果朝廷真的来人查验,到时候就说这王俭刚刚病愈。

    心魔这个病,来无踪,去无影。没有人能抓到他郑三善的把柄。

    而这个王俭何时能够治好病,鬼才能知道。

    回到王府,刘长吏长叹一声。刘公公沉默不语。

    “简直是一群无赖!无耻,无耻至极!”

    刘长吏咬着牙,继续说道:“此事事关代王府的声誉,绝对不能受他们的欺凌。我们告御状好了。”

    告御状,代王有上奏章的权利,直接向天启皇帝写明情况,由天启皇帝定夺。

    这个办法倒也可行,宫中若是派遣京官和御医前来,刘长吏还是有把握赢了这场官司。

    刘公公点了点头。

    “向王爷千岁讲吧,这个官司要打下去。”

    代王府选婿的事情被无耻的拖了下去,而王俭被布政使兼兵备道顾大人赶回了五屯堡。

    “塞外的蒙古人蠢蠢欲动,王将军速速返回,加强防守。”

    王府选婿的故事很快在大同城里流传开来。成为官吏、百姓中茶余饭后的谈资。

    这种关于权贵、爱情、隐私、战争等混合元素的故事收到了大同官民上上下下的一致热爱。

    很快,各种传闻蜂拥而出。

    最为流行的是梁山伯与祝英台版本。说郡主与王将军从小青梅竹马,早已相识,并且私定了终身。王将军到辽东建功立业就说为迎娶郡主。

    而郑御史从小也相中了郡主,苦读寒窗,金榜高中,却发现郡主喜欢的人是王将军。于是横刀夺爱,致使有情人不能白头偕老。

    这样的故事得到了几乎所有人的喜爱。投其所好,大同茶楼里的说书人飞快的编出来一出新剧。

    一个夜晚,代王府良医所郑医师刚刚在茶楼里听完书。

    “武曲星大战贼奴酋。”这段戏说的是王将军辽东大战努尔哈赤的段子。

    郑医师意犹未尽的回到家中,便迎来了一位客人,青衣男子掏出一锭银子。

    “先生可是给右卫城的王俭检验过身体?”

    沉甸甸的一锭官银,足足有五十两,在油灯下发出淡淡的银光。

    郑医师点了点头,那青衣男子又掏出一锭官银。

    “先生,不要多虑,只需要给我讲讲,您看到了些什么?”

    油灯之下,银子的光泽印进了郑医师的眼中。

第149章 三十节反击() 
回到一所大宅里,青衣男子掌灯铺纸,开始写信。

    书信写完,嘴角之间流露出得意的微笑。相信这封信,会让东家手里又多了一张牌。

    武曲星下凡,击败奴酋,迎娶郡主,走上人生巅峰?

    跳的越高,摔的越狠。从天堂到地狱也许就是一步之遥。

    冷笑了一声,口中有些干渴,正想要茶,突然听到外间有狗叫声。

    有些奇怪,那只高大凶猛的狼狗咆哮,一定是来了生人,怎么只叫了两声就不叫了。

    院子里传来嘈杂的脚步声,很快,怒喝声、兵器的撞击声、扑倒在地面的声音纷杂而起。

    有盗贼。

    青衣男子从房内一张木案上拿起一把刀,这是一把与众不同的刀。

    细细的弯弯的刀身,不错,这是一把倭刀。

    倭刀在手,有了几分胆色。

    在东家的班底里,青衣男子是以谋略过人而获得东家的欣赏,而倭刀,则是拜了一位师傅,算是半路出家学了一些技艺。尽管是半路出家,却也有着天赋,再加上遇到一个好师傅,所以越来越有了自信。

    凭着倭刀具有的的优势,走南闯北,竟然毫不畏惧。

    外面的厮杀声很快消停下来,难道是宅子里的武师消灭了盗贼?

    不对,外面这短暂的宁静显得有些诡异。

    双手持刀,青衣男子将倭刀举过了头顶。只要门一开,第一个冲进来的人必能被他砍中。

    青衣男子十分相信手中的这把刀。

    村正妖刀。

    这把刀可是东家特意从京师为他买回来的,这是一把非常有名气的刀。要不是德川家不允许村正妖刀在岛国佩戴,那么自己也得不到这样的宝刀。

    不仅锋利而且速度极快,他试过,如果对手没有身披铁甲,他可以轻而易举的将对手半个身子劈开。

    不知道盗贼有多少人,估计不会太多,刚才外面的嘈杂声没有仔细听,应该还有三四个吧。

    有脚步声了,听起来很是沉重。这么沉重的脚步声,这是个人,还是一头狗熊?

    即便是一头狗熊,也能砍掉熊头。

    青衣男子用舌头舔了一下嘴唇,调整一口呼吸,有些僵硬的手臂感觉好了一些。

    咣当,门开了。

    一团黑乎乎的东西冲了进来。

    青衣男子大喝一声,村正妖刀劈过去。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2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