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喜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卧唐 >

第14部分

卧唐-第14部分

小说: 卧唐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娘,八弟这趟差事,可是要细细斟酌的。”其他人还没发话,二郎却来了这么一句,似乎与老太太所问不搭边儿。

    “二郎,有话就说,娘知道你心细,见的人情世故也多。”老太太看到二郎严肃的样子,知道他有些话要提点一下。

    “儿观此事前后,八弟若做好了,奖赏前途不在话下;即使没做好,也有贵人相助,不会有一点儿责罚。”说道这里二郎顿了顿,这是大家都知道的。

    “然而人之一生,名与利伴之左右,八弟一人揽了这其中好处,难免有人眼红。不若给别人也分点甜头,有利共享,这事儿才可以做的漂亮,做的长久,也不怕有人暗地里下绊子。儿想,不妨去找村正,他膝下几个儿子,哪个愿与八弟做个相随跑腿,最后必然得利,也能在明公面前混个眼熟,以后也好办事。然后我们家中再出一人,一些机密之事也方便去做。不知此法可好?”二郎一口气说完,看着大家。

    没等老太太回话,欧阳宇先站了起来,一揖到底:“小弟这里多谢二哥,二哥这话出自肺腑,而且是做事做人的大道理!小弟受教,获益良多,谢谢二哥!”

    “哎,哎,你快不要如此,你我本一家,何必如此?”说着二郎起身扶起欧阳宇。

    “兄弟齐心,其利断金!为娘真的很开心,真的很高兴!不知道多少人家为了这名利二字骨肉相残,却不想你们兄弟如此相爱相助,娘即使今日去了,也可以安心了。”说罢眼角掉出了眼泪,嘴角却挂着微笑。

    “娘,你这是做什么。别哭啊。这是好事。”云娘就在老太太身边服侍,赶紧起身相劝。

    “云儿莫劝,娘好久没有这么开心了。大家继续议事,别让娘把正事耽误了。既然准备村正那儿出一人,咱们家中谁有中意人选?”老太太拉着云娘的手,向众人问道。

    还真不好选,一家人都在思考。

    “娘,云儿到有一人,就是不知道能不能行。”云娘见众人都不言语,心中一动,有了人选。

    “哦,说来听听。”老太太问道。只见云娘俯身附在老太太耳边,叽叽喳喳言语了一阵,说罢,老太太连连点头。

    众人都是不明就里,这人选还需要如此保密么?

    “云娘所选,甚合我意!这另外一人就选云娘幺妹萧晗曦,此女能书能算,心也算细。又是自家人,用来也放心。就跟在八郎身边走走吧!”老太太不待众人商议,直接定了调。

    众人一听,都是明白人,笑嘻嘻的看向欧阳宇。

    “娘,您这是?女孩子家家的,跟着我身边不方便啊!”欧阳宇也明白了过来,这是要撮合他和晗曦二人。

    “山中村里,哪里有什么方便不方便,没有那么多讲究。况且我大唐之风本来开放,女子就不能随你出来做事了?”老太太佯怒道。

    “娘,这。。。”还没等欧阳宇再说,老太太起身回内屋去了,云娘则转过头来嘻嘻一笑。

    哎,嫂子呀,你害苦我了,那个可是我的克星啊!欧阳宇暗自想到。

    注1:唐朝称县令叫“明府”,称县丞等叫“少府”,也可统称县令、县丞二人为“明公”。没有在官后加“大人”一说。

【024】定策(二)(精修)() 
欧阳宇当日就去了村正家中,土墙三围,木屋几间。倒是比村中大部分人要好上一些。

    被村正迎到厅中,把想寻一个相随的事细细和村正说了。村正哪里有推却的道理,知道这是欧阳宇送好处来了。天上掉馅饼,求之不得。

    村正让欧阳宇少待,急急转回后院,招来一众妻妾儿子商量人选。稍后只听得后院如同菜市场般,唧唧喳喳吵的好不热闹。待得安静下来,王村正独自走出。

    “让小郎你多等了,小老儿之过。”村正赔罪道。

    “村正哪里话,不妨事的。”欧阳宇笑着回道。

    “咳,小郎,这人选实在难。不如你亲自去后院吧,某有三子,也不和你具体说了,你看上谁就选谁,可好?”村正尴尬说道。

    其实刚才村正回到后院,将自己的一妻两妾还有三个儿子召到一起,把欧阳宇想找一个相随办事的人说给了他们。刚开始一听,都知道这是个在县令、县丞面前混脸熟的机会,说不定还有封赏。为此,几个妻妾当即开吵,发妻本是大妇,却在村正纳妾后不得宠,话语权少了许多,才造成了这个局面。这就是欧阳宇听到刚才后院如同菜市场的原因。

    听到村保为难,欧阳宇不好强求,只得跟他来到后院。只见三个年轻人都在门前而立。不见了村正妻妾。

    细细而看,第一人宽额方脸、浓眉大眼,长的八分似村正,然而见了欧阳宇却轻轻的扬着下巴,负手而立,欧阳宇心中好笑,是你挑我还是我挑你,如此倨傲,直接略过。那第一人却转过脸来轻轻地“恩”了一声,似是不解。

    “笨小子!”一声杀猪般的喊声从旁边厢房传来,想必就是这个青年的母亲。

    欧阳宇心中想笑,怎么感觉着都像选秀了?

    第二个青年却没了倨傲的样子,模样也端正,身上穿的朴素,其他两人穿戴都要比他好很多,只是两眼定定的看着欧阳宇,似有渴求。

    欧阳宇问道:“兄弟可否将姓名告诉某?”

    “某,某叫,叫,王辰。”说完,这人憋的脸色红了起来。

    原来有口吃啊,欧阳宇想了想也不说行与不行,走到下一人处。

    还不待欧阳宇张口相问,这人笑嘻嘻说道:“某乃王星,见过欧阳小郎。”一脸的马屁样。

    欧阳宇笑笑不言,作了个揖。只听得厢房中一女子喊道:“选中了,是我儿!是我儿!”声音中透出窃喜之意。

    那第三人也以为欧阳宇选中了他,正待说话。却见欧阳宇微笑摇摇头,楞在了那里。

    欧阳宇转回第二人处,又问道:“你可愿随我一起办事?辛苦不提,要三月方能见功,可能耐的住?”

    “愿,愿意!能,耐,耐住的!”这人虽是口吃,却字字铿锵,脸现诚意。

    “那好,你叫王辰是吧,一会便随我走吧,今日要走不少地方。”欧阳宇笑着拍拍他的肩膀。

    “多谢!”王辰这个词倒是说的爽利,几步走出,随在欧阳身后。

    “啊!”的一声轻呼从厢房中传来,显示出乎意料。“怎么选了他,真是。。。”又一女子声音传出,透着不理解、不甘心的味道。

    “咳,既如此,辰儿你跟在小郎身边要细心办事,不得大意。”显然欧阳宇的选择也是出了王村正的意料,他细细叮嘱自己的儿子。

    “王村正,小子这就告辞了,时间很紧,不能多耽搁。”欧阳宇见人已选好,带着王辰走出。

    “小郎有什么需要直说,县丞已差人相告于我,我必全力支持!”村正又说了一句,举步相送。

    “王辰,你不用紧张,咱两人年龄相仿,不必拘礼。就当是和我一起去玩耍就好,不过办事时要细心就行了。不知道你多大了?还有能告诉我刚才那两人是你的哥哥么?”走出村正家中,见王辰有些拘谨,欧阳宇出言安慰道。

    “不,不紧张。我今,今年十七了,排,排行第三。我和母亲在,在家中不太,不太如意。”待王辰说完,欧阳宇便知道他应该是庶出,母亲是属于受气的那种,所以地位不高,想必那“啊!”的一声轻呼便是从他母亲的口中喊出的。

    “欧阳哥哥!欧阳哥哥!等等我!”欧阳宇正在想事,突然听到一女子呼喊。扭头一看,不是晗曦还能是谁。只见她快步走来,红红的小脸流着细汗,也不去擦,只是边走边向欧阳宇招手。

    头大啊!欧阳宇无奈的想着。“晗曦,你不必这么急的,这两日找我也行,怎么急急赶来?”

    “欧阳哥哥,你这话说的不对,受人之托,忠人之事!这个道理我还是懂的,姐姐传话给我,我就来寻你了。”说罢,轻轻偎在欧阳宇身边,巧笑嫣然。你不要离我这么近好不好,引人犯罪啊,欧阳宇心里想到。

    待引的王辰和晗曦认识后,欧阳宇说道“走吧,王辰,咱们先沿村转转。”起步先行。

    “走四方路迢迢水长长

    迷迷茫茫一村又一庄

    看斜阳落下去又回来

    地不老天不荒岁月长又长

    走四方路迢迢水长长

    迷迷茫茫一村又一庄

    看斜阳落下去又回来

    地不老天不荒岁月长又长”

    欧阳宇边走边唱,全然忘了这个时代是没有这样的曲调歌词的,只是他喜欢唱歌罢了。旁边的晗曦和王辰听得一呆,这是什么歌啊?从来没听过这样的调子,不过歌词很自然、很铁骑,歌里透着说不出的味道。

    “欧阳哥哥!这是什么歌,挺好听的,咱们大唐还有如此的歌曲,当真奇了!”晗曦仰头蹙眉,似疑惑似喜欢。

    “哦!是家乡的歌。有点想家了。”来了许久,偶尔夜间梦到前世家人,不想现在晗曦这么一问,带起了思念,脸色黯然起来。

    “欧阳哥哥,不难过,这里不是有家人么,还有我呢,难道你不开心吗?”晗曦一脸的疼惜模样,如葱玉指轻轻扶着欧阳宇的一臂,似乎并未感觉有何不妥。

    “走吧,咱们看看,怎么样才能叫咱们的村子变的美好起来,这才是关键事儿!”欧阳宇赶紧转移话题,不着痕迹的甩了下臂膀,表面上风轻云淡,其实心头已经小鼓敲的咚咚响,这美人近身却心中不受,煎熬啊!

    三月的天气已经这般酷热,又是许久不雨,连日来的暴晒,路边房中的树木都带了焦黄模样。

    “这不是欧阳小郎么?怎的,今天有空出来玩耍?”一村民在房顶看到欧阳宇,出声询问。欧阳宇在村中已经是家喻户晓的人物了,故而有人和他打招呼很是正常。

    “阿叔,我就是随便走走看看,天天憋在家可不是事儿。呵呵。您忙什么那?”欧阳宇看着村民拿着茅草一层层的铺着。

    “嗨,还能忙什么!补下房顶,这鬼天气,多日不雨了,想必老天爷憋这呢!这人憋久了还受不了,那雷公憋着,岂不难受?现在不补这茅草顶,等下雨时可是家外大雨,家中小雨了!早些备着啊!”村民知道欧阳宇待人平和,所以和他开起了玩笑。

    “是啊,欧阳哥哥,往年下雨的时候可讨厌了呢,特别是下暴雨,还有雹子雨,家里房顶可容易漏了。不过今年可好,已经近一月不见雨了,说起来也真是奇怪呢!”晗曦也在旁边抱怨着老天爷。

    “今,今年,雨水少,少很多,家中井都,都不好上水了。”王辰也在旁边插话。

    “去年可曾听说大涝?”欧阳宇听到王辰的话,急急问起面前三人。

    “听说好像是有大涝,还死了不少人!可怜啊!”村民想想答道。

    627年,大涝!628年,大旱!他之前根本就没注意到这几个字眼,要不是王辰的提醒,他脑子还想不起来这段历史!

    贞观二年乃是大旱之年,京师蝗虫满天飞!

    注1:《走四方》演唱者:韩磊。词曲:佟有为,马树春

【025】定策(三)(精修)() 
太极宫御书房,一人身着黄色龙袍静静的坐在桌前看着奏折,只见他胡须微卷、眼窝深陷、身形矫健、英俊而不失勇武,年约三十上下。此人正是当今皇上李世民。

    一本奏折还没看完,轻轻的放下,又取出一本翻开粗略的看了看,放在一旁。李世民眉头皱起对身前二人问道:“玄龄、克明,这究竟怎么回事?朕连看了几本奏折,都是京都附近起旱!朕登基之年先是大涝,今年又是大旱!叫朕空有雄心,却无力使。难道朕不勤勉、不爱民?这上天要惩罚于我?”声音已有些激动。他真的不明白,才登基两年,竟然两年连续天灾。

    杜如晦看了旁边的房玄龄一眼,心想,你还真和木头人一样,都这时候了也不答对。杜如晦趋步上前道:“皇上,以臣观之,非是人之罪,仅仅是天灾而已。皇上自登基以来,日日勤勉,爱民如子,何有天罚之说?”

    李世民听到杜如晦的话,脸色稍微好转些。砖头看到房玄龄仍像个木头般立在那里,眉头复皱起。沉声问道:“玄龄,为何不言?”

    房玄龄这才行礼道:“皇上,非是臣不答,臣方才是在想大旱的应对措施。”

    听到房玄龄这么说,李世民顿时来了兴趣,能先人而前者,足见眼光。轻声问道:“有何良策?”

    “皇上,无非是开仓放粮,赈济灾民而已。臣真正担心的是怕大旱起蝗灾!”

    李世民听到这里,脸现苦涩,叹道:“朕也是怕这个!”

    如果欧阳宇有幸听到这段对话,必然知道这就是“房谋杜断”的二位主角。

    盘山村,将至正午,吸进的空气都能把内脏融化,只是这路上的三人似乎毫无所觉。

    “欧阳哥哥,你怎的了?这半程行来,却不见你说一句话?”晗曦看到欧阳宇有点发蔫儿,听到去年大涝之后就再不言语,轻声问道。

    “没事,只是担心罢了。”欧阳宇随口应到。

    那边的王辰却是低头不语,把他们两人一字一句放在心里咀嚼着,自己口吃,少言多思是他的处事之道。

    “欧阳小、小郎,咱们村、村中井水、水少了!”王辰不轻不重的道出一句。

    听到王辰这话,欧阳宇心中一紧,剑眉蹙起急问道:“哪口井?可能带我去看看?”这王辰虽然说话有口吃之病,却极心细,这不轻不重的一句话其实和他想到一个地方:旱灾!

    三人急急而行,顾不得这闷热的天气。王辰领着二人跑了村中三口井,直把井口吊筒的拉绳放尽才能打到满桶水。欧阳宇轻捧出一口水,仔细观看起来,水很浑浊,略略带着淡黄的颜色。“水位太低、下层已经没有太多的自流地下水了!这大都是湿润的土壤渗出来的!”欧阳宇想到这里拳头紧握,手中井水“啪”的化作水花,溅落在脚下的黄土上,瞬间入土不见湿痕。

    旁边二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2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