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喜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宋末三国 >

第25部分

宋末三国-第25部分

小说: 宋末三国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李处温也不计较,便命人前来取过文书,当众展书宣读。

    童贯此书正是问责耶律淳废帝自立之罪,只言宋辽两国乃兄弟之邦,今辽国不幸,出此逆贼,欲要亲提大军北上,奉天用命,讨伐不臣,替天赐帝除此逆贼。

    殿中众文臣听完,自然又是人人气愤不已。

    文官嘛,最擅长的就是嘴炮!

    闻听得此言,李处温便站了出来,欲要同张宪嘴炮一场,若是不敌,再使出流氓招数不晚。

    当下李处温便开口道:“童宣帅何出此言!天祚帝败于金人之手,生死未知。国不可一日无主,故我朝另立天赐帝。如此又有何罪?何况此事贵国亦有先例,唐朝安史之乱,明皇幸蜀之时,便有唐肃宗于灵武自立,且史书谓之忠孝两全。”

    轮到嘴炮,宋国是祖宗!

    张宪示意下,王衙内便开口道:“为天下计,为社稷计,肃宗登基自立,总领天下兵马,以扫清顽敌,恢复河山。此谓之忠!为人伦计,为亲情计,肃宗登基后,遥尊明皇为太上皇,以儿臣自居,事亲之礼,未尝有差。此谓之孝!故肃宗虽自立,而史书谓之忠孝。然贵国秦晋国王篡位后,遂贬天祚帝为湘阴王。此非谋朝篡位耶?二事何得相同?”

    李处温不能答,便转头同天赐帝示意。

    天赐帝性子本来就软弱,否则老早就死在天祚帝的屠刀下了,也活不到现在。

    前面闻得童贯文书,如今又见宋使相逼,便不由得流下泪来,扶着宋真宗、宋仁宗二位的画像,哭道:“宋辽两国自真宗以来,便有誓约,两国约为兄弟。仁宗之时,重又盟誓,誓言互不相侵。朕初登大宝,便命使者南下,去尊号,弃岁币,自降一辈,奉宋君为叔父。如今真宗、仁宗誓言犹在,盟书未干!奈何叔侄之间,竟已凌迫致此。未知童贯死后,复有何面目见真宗、仁宗于地下。”

    嘴炮大胜,张宪自有几分得意。

    且未见到萧干在场,张宪便要乘胜追击,又是低头吩咐了王衙内几句。

    王衙内正要再度开口,便见两旁侧殿内,各自走出来一队宫女,于宋真宗、宋仁宗等身画像下站定,朗声开始诵读起当初宋辽两国结盟时的誓约来。

    闻听得宋真宗、宋仁宗的誓约响起,包括张宪同王衙在内,殿内众人均当束手而立,以示恭敬。

    李处温不安排座位,便是为了省去辽国君臣离坐起身的尴尬。

    殿内的辽国文臣表面上虽肃手而立,心中却均是狂笑不已。李处温这一招实在太狠了,简直是当着和尚骂秃驴,人家还根本没法还嘴。

    特别是当初檀渊之盟时,宋真宗为取信辽国,赌咒发誓后世子孙亦永不相侵的这一段“自此保安黎献,谨守封陲,质于天地神只,告于宗庙社稷,子孙共守,传之无穷,有渝此盟,不克享国。昭昭天鉴,当共殛之!”实在是太经典了!简直便是宋真宗指着当今宋国皇帝的鼻子在开骂!

    殿中的张宪闻听得真宗盟约,也是羞的脸色赤红,却也不能开口反驳,否则便是大不敬,唯有硬着头皮听着。

    待到宫女们诵读完两段盟誓,张宪瞅准机会,便准备让王衙内继续发难。

    却没想到李处温这货实在无耻,不待王衙内开口,宫女们又开始重复诵读盟约。

    如是者再三,张宪到是还能忍住,奈何王衙内又是什么人?岂肯被这样戏耍!

    待到宫女们诵读到第五遍,王衙内火上心头,也不管不顾了,便朝着天赐帝开口喝道:“汝既无子,留此皇位又不能传后,何不早降!”

    已经被欺负成这样了,又被人指着鼻子骂老绝户,天赐帝眼泪顿时更是哗哗的。

    辽国文臣见到天赐帝受辱,更是义愤填膺,所谓主辱臣死,正要扑上来拼命。

    却听得殿外一声暴喝:“何人胆敢辱我天子?”紧接着哗啦哗啦一阵铁甲声响起,也不待人通报,萧干便领着十来位军中大将全副武装的走了进来。

    一股肃杀之气弥漫开来,殿内的温度瞬间下降。

    见到萧干到来,王衙内倒是还不知道害怕,张宪却已经两股战战。

    和辽国文官嘴炮没关系,和武将嘴炮,就怕人家直接动刀。

    萧干进得殿内,草草的朝天赐帝行了一礼,冷冷的用目光在殿内扫了一圈。

    天赐帝赶紧还礼,殿内宫女也早就收了声,辽国文臣们更是一声也不敢吭。

    见得殿内君臣都是战战兢兢,萧干自是十分满意,接着喝道:“既有人凌辱天子,何不早斩之!左右!将此人推出殿外,斩讫报来!”

    殿外转进来数位甲士,夹着王衙内便往外走去。

    死到临头,王衙内这才知道害怕,一边胡乱挣扎,一边乱喊道:“吾爹乃王黼!”

    经过张宪身边之时,王衙内又一把扯住张宪衣服,赶紧求救道:“张朝奉救命!”

    张宪此时已被吓得浑身无力,被王衙内一带之下,便也相跟着倒下。

    众将中却转出一位中年文士模样的将领,在萧干耳旁悄言了几句。萧干会意,当下便指着王衙内改口道:“此人不过是传声筒而已,斩之何益!欺我辽主者,另有其人!”然后指着张宪道:“速将此人推出斩首!”

    求生本能之下,张宪瞬间清醒了过来,赶紧喊冤!自己不过是同李处温嘴炮而已,骂天赐帝老绝户的实在不是自己啊!

    然而萧干只是充耳未闻,殿内辽国君臣也不敢做声。便有甲士前来,将张宪拖了出去。很快,殿外便传来一声惨叫。

    杀了张宪,萧干又命人将首级用木匣装好,让王衙内带回宋国,转送于童贯。

    天赐帝见得宋使被杀,当下也顾不上哭了,赶紧拉着萧干的手开口道:“奚王,既杀宋使,宋军必北上报仇,又当如何是好?”

    萧干轻轻一笑,开口道:“此乃耶律大石之事,却于臣何干?如今金人虎视眈眈,微臣当即刻赶回蓟州以作防范。至于宋军,自有大石林牙挡之。若是不能,紧急之时,微臣自当率军回援!陛下勿忧!”

    说完此话,撇开了天赐帝的手,萧干便领着众将翻身上马,直往城外而去,留下天赐帝以及满殿的文臣面面相觑。

第42章 炸锅了!() 
萧干等人杀完宋使,抖抖衣袖,轻飘飘的就出城回了蓟州。

    紧接着析津府内,便连续不断的飞出快马,将此消息火速往四方传去。包括童贯、耶律大石、各地豪强在内的势力,多少都会在析津府内安排有探子。

    宋使悍然被杀,那便是天大的事情,白沟河对岸已经有了十五万宋军虎视眈眈,就等着动手的借口。可想而知,接下来必然会是一番风起云涌,甚至关系到辽国的存亡。故此,各方势力的探子都在拼命的往回赶,第一时间将消息送回,好给自家主子争取更多的反应时间。

    跑在第一位的,自然是耶律大石的探子。

    于南京道而言,耶律大石好歹也是地头蛇,何况早就猜到了张宪必死。早上得知宋使前往太庙觐见天赐帝之时,耶律大石府上便有亲卫准备好了行装,收拾妥当了坐在马背上等候。

    这边张宪人头刚落,那边便得到了消息。亲卫一挥马鞭,便飞奔起来,直往新城而来。端得是干净利落,衔接得天衣无缝。就连出城门的时节,也就比萧干这位亲历者迟了半柱香功夫。

    闻听得宋使被杀,耶律大石欣喜若狂。等了这么久,许多事情都无法发动。如今好了,终于实锤了!

    吩咐亲卫请来了王叶,还不等落座,耶律大石便火急火燎的开口道:“贤弟,大事!宋使已死!”

    天下大事,果不出我之掌握,王叶闻言便得意得哈哈大笑起来。旁边的耶律大石也是同样的心思,相跟着也大笑起来。

    稍后,王叶便开口道:“此事想必童贯尚未知晓!眼下正是以表林牙投降诚意之时,学生当火速过河,向童贯禀报此事。且扰乱西军之计,也正是时候发动。”

    耶律大石便开口道:“贤弟所言之扰乱西军之计,莫非是散播夏国已经入侵的风声?”

    王叶点了点头,开口道:“正是如此!西军闻听得家乡被攻打,必定急着回防。童贯闻听得宋使已死,正是天赐伐辽良机,又岂肯撤军?如此一方急着要撤,一方下死令要留,双方必起龃龉。即便西军不敢违抗童贯军令,亦必与童贯离心离德,争战之时必不出力。”

    耶律大石一拍桌子,开口道:“好!事不宜迟,还请贤弟火速动身。至于为兄这边,又需做何准备?”

    王叶便开口道:“林牙但耐心等候即可,不出数日,必有喜讯传来。如今宋使已死,童贯必上禀宋国朝廷,借机请求朝廷准许开战。为说服宋国朝廷同意,童贯必将已经招降林牙之事报上。一旦宋国朝廷闻听得此事,林牙诈降之事便由不得童贯做主。待到那时,咱们自可予取予求,童贯骑虎难下,必不敢拒绝。“

    耶律大石闻言便笑了起来,为表投降诚意,前段时间自己一直装孙子,憋屈的很!风水轮流转,很快就轮到童贯表一表招降诚意,尝尝装孙子的味道。

    事不宜迟,王叶也顾不上收拾行装,便领着韩德过河而来,却没有直奔雄州。

    散播夏国入侵的风声,自然得在宋军军营之中。你要是在雄州散播此消息,估计还没传出去便被会童贯封锁。夏国入侵的这么大的事情,就不信童贯不知情,不过是封锁得好,一直瞒着西军而已。

    如今身份非比寻常,且有紧急军情在身。二人过河之后,随便拦下两骑宋军,要过坐骑,翻身上马就往前锋营飞奔而来。

    到得军营前,二人也不翻身下马,远远的韩德便是一声暴喝:”速开营门,紧急军情!“

    王叶往来这么多次,次次都带着营内军汉们去雄州快活。守营的士卒忘了自己老爹是谁也忘不了王叶,见得身为文官的王叶也在策马狂奔,心知必定是出大事了,赶紧打开营门。

    旋风般冲进大营,二人在大帐般翻身下马。

    帐内和诜早听得外面动静,赶紧迎了出来。两人一相见,顾不上叙礼,王叶便赶紧开口道:”和监军,出大事了!“

    和诜看了看王叶风尘仆仆的样子,心中自有几分欣慰,当初自己下手招揽果然没走眼,不愧是一起坑过种师道的。出了紧急军情,这王叶不是急着去雄州禀报受赏,还知道先来告知自己一声。当下便开口问道:”出了何事?“

    王叶正要坑这货,便装作看了看四周,露出不肯相信的样子,开口道:“还请借一步说话!”

    和诜倒是不以为意,除了自己外,周围全是西军军汉,帐内说帐外说都是一样。且自己正要尽收前锋营军心,又岂肯露出不相信周围军卒的意思,扫了周围护卫一眼,便开口道:”此地又无外人,军营之中俱是国之虎贲,又有何人肯透露机密。你且说来便是!“

    王叶便开口道:”宋使张宪已为辽人所杀!”

    童贯派人出使得事情,和诜倒是知道的,只是不知道童贯派张宪去送死的用意。闻听得张宪已死,和诜到底是文官,倒是吓了一跳,却没有明白过来背后的意思,反而开口道:“这张宪倒是可惜了!”

    王叶便开口提醒道:“监军!杀使必开战啊!“

    和诜又是吓了一跳,没想到战争不声不响就离自己这么近了。紧接着又是高兴起来,终于赶上了!若要升官快,自然要靠打仗。自己身为文官,被童贯借调来军中。若是此战大捷,自己没有功劳也有苦劳,估摸着也有个三五级好升。

    王叶却又接着开口道:”监军,还有一件紧要消息!“

    和诜如今正高兴呢,赶紧开口道:”快快说来!“

    王叶又是迟疑了一下,装作不便开口的样子。

    和诜这次更没有迟疑,赶紧催促道:”但说无妨!“

    王叶心下大喜,这黑锅你便背定了,乘机开口道:”据下官从耶律大石身边得到的消息,夏国十万大军大举入侵永兴军路,且如今正在加紧攻打清涧城。“

    “夏国大举入侵和我毛关系?“和诜还没反应过来,便听到周围护卫”嗡“的一声便炸锅了。

    虽然在辛兴宗的带领下,大家背叛种家自立门户,到底都是西军出身,父母妻儿多在永兴军路。如今听到故园被夏国攻打,亲人被夏人屠杀,这群兵痞哪里还忍得住?

    轰的一声,护卫们便往四处散去,各自通知自己的猪朋狗友。很快便有大批大批的前锋营士卒围了过来,开口询问战事详情。

    这种事情越不清楚情况越担心,王叶自然不肯说明白。只托辞要赶紧去雄州向童贯禀报,问和诜要了几十名护卫,策马扬鞭出了军营,往雄州而来。

    出营之时,便见前锋营内不断窜出士卒,往旁边各营而去,想必是前去通报此消息。

    很快,宋军营盘一个接一个乱了起来。士卒们纷纷围住营中低级武官,向其求证此消息的真伪。传的人多了,底下带兵的低级武官也忍不住了,向上围住营官打听消息。如此一层层的往上而来,很快便到了种师道面前。

    和诜此时才知道自己惹下了大祸,却一点办法也无。王叶当初可是不肯明说的,自己一再要求,王叶再三确认,这才当众说出了此事。旁边这么多人为证,哪里灭得了这么多口?这个锅,自己不背也得背!

第43章 一句话,便乱了我十万大军!() 
王叶看似无心的一句话,便惹得宋营十万大军开始沸腾。

    自去年方腊作乱,旬日间连下江南二十六城,当地的厢军抵挡不住,朝廷便派了禁军前去,结果又是一败涂地。不得以之下,便将西军精锐征调一空,命童贯统率着前去平叛。

    西军果然英武,一年时间不到便将乱贼杀了个精光,眼见着便可以回乡歇息,却又被童贯拉来了燕地。

    离乡背井一年多,西军上下思乡之情本已十分浓厚。如今猛听得家乡正被夏国攻打,还不得炸了锅?

    种师道的帅帐之中,眼下已经被挤的满满当当。王禀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2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