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喜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民国之铁血少帅 >

第101部分

民国之铁血少帅-第101部分

小说: 民国之铁血少帅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短短一个月,振兴集团销售尼龙丝袜两亿双,获得六亿美元的纯利润。

    1918年二月,振兴集团麾下天使药品公司制造出‘磺胺’,这种药品在宣传中可是说:对流行性脑膜炎、肺炎,尤其是伤口引起的败血症有着奇特的作用。

    这个时代最需要的是什么?就是能救命的药,尤其是战争所需要的药品,要知道战争伤害引起的败血症是造成无数死伤的主要原因。

    历年来,治疗外伤,都只是酒精清洗包扎,这样并没有太大效果,造成士兵死亡的主要原因就是救治不力。

    但是现在有了这样一种药,无疑是给大战中的各国带来一剂强心剂。

    虽然他们不太相信这玄乎其玄的功效,但是仍对此抱有巨大希望,甚至购买了大量这种五百美元一盒,堪比黄金的磺胺药,毕竟有总比没有要好吧!

    事实证明,这种新出的药品无愧为特效之名,短短一个月,欧洲战场上数万士兵的伤势得到好转,并且这种药品的价格仅仅高于世面上那些外伤药一半。

    不少中级家庭都能够买的起,更别说各国政府了,单是协约国阵营一方就购买了两百万盒。

    当然,同盟国一方,也不甘落后,振兴集团更是在德国设立了分公司。

    就这方面,协约国也没有限制他们,毕竟在这个讲究人道主义的时代,限制振兴公司出口药品给同盟国,无疑是在世界大众面前破坏自己的形象,自喻为文明绅士的英美法自然不会去做这种傻事。

    德国算是比较重视士兵的生命,一下子就购买了一百万盒,其它国家也相继购买,短短两个月,振兴公司销售出五百万盒磺胺。

    振兴公司足足赚了三十亿,而且是纯利润,当然这只是前期销售,而且伴随着特殊条件,如果不是有欧洲战争,他们的药品也不会卖的这么好!

    至于中国一方,振兴公司的幕后控制人冯盛,特地和冯庸打过招呼,由东南自治政府出面购买‘磺胺’,当然价格方面不会是五百美元一盒。

    对国内销售定价为一千大洋一盒,而且每个人限购两盒,这是为了防止有人囤积居奇,毕竟不发分子很多!

    至于为什么定价那么高,也是为了不让人怀疑到东南自治政府头上,毕竟匹夫无罪、怀璧其罪。

    而中国平民的话,只需要前去东南下属的医院,就可以获得免费治疗,当然,医院不可能告诉他们这是磺胺。

第两百二十九章 盛会不断() 
1918年三月初,在美国宾夕法尼亚州费城,新成立了一家爱国集团,主要由飞扬摩托车公司以及迅雷汽车公司、橄榄发动机制造公司三家组成。

    当然这是在收购费城原有的几家小公司再建立的,毕竟徒手创办的难度更高。

    由于这种机械产品的生产成本高,虽然很早就根据冯庸的资料,研制出来了,但是仍然没有立刻大批量制造投入市场。

    而是等到1918年一月,振兴集团的尼龙丝袜大卖之后,从振兴集团转出三亿美元,做为爱国集团前期的生产费用。

    于是在1918年三月,这家集团才开始在美国商业社会上崭露头角。

    三月二号,这是一个值得纪念的日子,因为在这一天,爱国集团在全美各大城市的旗舰店开张了。

    随之而来的就是铺天盖地的广告,不管是军事报刊还是娱乐周刊,都将头版头条让出来了,在美国,在金钱攻势面前,没有什么是不能的。

    同时,爱国公司请了华盛顿最着名的摄影公司,为新生产的摩托车拍照,将这些照片洗出来,做成一张张宣传单,并且在全美各个城市,雇佣人员四处散发。

    不到一周的时间内,飞扬摩托车这个名词在美国人尽皆知,而它的造型更是被人们推崇,不同于以往简陋的摩托自行车,迅雷摩托车特地填充了整个框架,将油箱、烟管等物品同框架紧密的结合在一起,使整个车型看起来更有流线感。

    在美国街头随处可听见这样的对话。

    “嘿!早上好!霍华德!”

    “你好!琼斯!”

    “是的!我很好!对了!你听说了爱国集团的飞扬摩托车吗?”

    “哦!是那个像野兽一般的自行车?”

    “对!没错!就是那个!哦!我的上帝呀!那家伙看起来的确很像北美平原上奔跑着的猎豹,矫健而优美!”

    “是不错!我喜欢的那种野兽般的,看起来很霸气,很适合我!”

    “哦买噶!老兄!你落伍了,那叫男士摩托车!不过我也喜欢那款!我打算等它一开售就买一台。”

    “是吗?我也是这样想的,不过我需要两台,因为我的老婆说喜欢那款小巧玲珑的,不过我实在不明白,为什么她喜欢那款,看起来跟小绵羊一样!”

    “嘿!老兄!这就不懂了吧!女人都喜欢美丽的事物,那款摩托车正是为了她们而制作的。”

    “也是!”

    没有一个人不对这款跨时代的摩托车影响深刻,男款摩托车几乎是全金属的,让人看起来有一种永恒的感觉;而女款的塑料外壳,使得她整体看起来精致小巧。

    并不只是外形美观,飞扬公司还在宣传海报上简洁明了的介绍了它的性能。

    ‘性能优越、使用方便、灵活快速’这十二大字更是用特殊颜色加粗加大,给人的印象就像科在脑子里那样深。

    不只这样,飞扬公司的骑行队伍,更是每天在街头呼啸,如果不是这个时代的交警管制不严,恐怕光是罚款都够吃一壶的了。

    效果的确出人意外,要知道海报做得再生动也比不上实物,每天看着一辆辆造型优美的摩托车从你眼前飞奔而过,就像是猫爪子在心尖挠过,痒痒的,让人欲罢不能。

    显然这种宣传攻势,耗费了巨额金钱,才能制作出来,而这就意味着摩托车的价格比起其它公司来偏高。

    两个礼拜之后,也就是三月十五号,全美各地的飞扬摩托旗舰店如期开业,爱国集团在美国五十个州,开设了至少一百家飞扬摩托车旗舰店。

    这样做的最大好处就是,将美国所有客流量大的地区抓住,带来的顾客群也是相当庞大的,除了实在偏远的山区、雨林,恐怕就不会出现有人想买而买不到的情况。

    “嘿!老兄!买摩托车?”

    “额!难道你不是吗?”

    “哈哈!也对哦!我叫迈克!你呢!”

    “我叫彼得!”

    “老兄!我准备买两辆摩托车!你呢!”

    “我准备买四辆!毕竟这次错过了,不知道还要等多久呢!我可一刻都不想等!”

    “也是!我也等不了那么久,只是老兄!你能骑得了这么多呀!”

    “不!我自然只能骑一辆,但是我父母各一辆、老婆也要一辆!”

    这就是飞扬摩托车的魅力所在,无论男女老少都通吃,要知道后世,你走在美国街头,可以看到许多美国人从年轻的时候直到年老都驾驶一辆哈雷摩托。

    美利坚有别于其它国家的历史渊源,让他们极具冒险精神,而摩托车这种飘逸、飞扬的交通工具,显然比四四方方的汽车更得人心。

    不得不说,飞扬摩托车的价格很昂贵,一千五百美元一辆,要知道这个时候的美国,三美分一个汉堡,五美元足够一个人潇洒过一天。

    稍微会划算的人,这一千五百美元,足够满足他们一年,甚至一年半的开销,在贫民窟,这点钱更是能够支持一个五人家庭生活三年。

    尽管这样,还是抵挡不住美国人购买的热情,因为他们不同于于中国甚至世界各国,相比于储蓄理念,他们更欣赏自己的预支消费观念。

    保守一点的人会选择即时消费观,赚到的钱立马用出去,而年青人更多选择透支消费观,将未来的钱都用出去,当然这些钱的用途各种各样。

    所以一千五百美元对于美国人来说,还是能立刻拿出来的,毕竟他们有多种多样的贷款方式。

    换做是中国人,恐怕就是再喜欢一样东西,都需要仔细斟酌,购买途中经过货比三家,最后才会决定要不要买。

    这只是手中有钱的情况,如果没钱,他们不会选择透支消费,而是默默地攒钱,等攒够了,再去买。

    这是东西方文化有所差异的地方,也是为什么冯庸不在中国建立摩托车工厂、汽车工厂的原因,因为中国的消费能力和消费观限制了市场。

    而中国的道路情况也限制了这种先进交通工具的使用。

第两百三十章 ‘坚持’或‘理想’() 
这次飞扬摩托的销售招数,跟尼龙丝袜简直是如出一辙,在全美各大城市开旗舰店,同时签订代理商,这些代理商只允许在次级城市进行分销。

    可以说将全美的客户流很好的利用起来,只要有城市,那就有卖飞扬摩托的地方,而且这种店铺密度从一城一家,逐渐扩大,变成一城多家。

    前期主要是资金不够,所以不能大手大脚的进行销售工作,而是将精力更多的放在宣传工作上。

    事实证明两千万美元做出来的宣传效果,简直震惊了整个美国,无数美国人在开售前齐聚旗舰店门口,队伍排成一条长龙,美国纽约甚至派出的警察前来维持秩序。

    尽管飞扬公司的管理层提前做了准备,但是当真正开售的时候,又是另外一回事,就像是前些时候的尼龙丝袜一样,简直是让人疯狂,一天之内就断销,你敢信?

    当然,美国其它的摩托车公司,例如哈雷戴维森公司、印第安公司,对这个飞扬摩托车有所耳闻,毕竟爱国集团的广告打得那么嚣张,生怕别人不知道。

    其实最开始他们并不以为意,毕竟从上个世纪末,这个世纪初,世界上存在过的摩托车公司没有一百也有五十家,但是就像美国一样,存活下来的只有哈雷和印第安。

    但是看到爱国集团各个飞扬摩托旗舰店,派出大批的骑行队,在大街小巷奔驰,想象永远比不上亲眼看见,那种流线型的优美外观,简直亮瞎他们的钛合金狗眼,他们的摩托车跟人家的一比,那就是穷屌丝跟高富帅的区别。

    原本就做好了接受人家统治摩托车市场的准备,可是真正看见飞扬摩托车供不应求的销售情况,不免心里有些苦涩。

    毕竟主动接受现实,和被动接受现实不是一种感觉,虽然都是接受现实。

    。。。。。。。

    美国密尔沃基哈雷戴维森公司总部。

    就在刚刚,销售经理将飞扬公司的日销售情况总结出来了,并且给他们念过,数据很清晰的表露出一个信息,那就是摩托车的巅峰——飞扬时代即将来临。

    “威廉你怎么看这件事?”戴维森问道。

    威廉嘴角露出一丝苦笑,无奈的回道:“事实已经摆在我们面前了,不得不说,这段时间我们生产的摩托车恐怕要堆在仓库了!”

    三月是个好时候,正是“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的春天,当然也是摩托车出行的最佳时期。

    但是现在,戴维森和威廉一点都不像春风得意样子,倒像是被霜打了的茄子,也难怪,准备好的十万辆摩托车,现在彻底没了用武之地,至少在美国是卖不出去了。

    就算哈雷公司在欧洲乃至世界先进国家都有分公司,但那能销售多少呢?欧洲屈指可数的大国,英法德意俄奥都陷入战火之中,穷得卖裤子,还有谁买你的摩托车,至于军方,那就更不可能了,你的摩托车还能比得上人家军用的不成?

    要知道世界上不只有美国哈雷一家摩托车公司,人家德国才是真正的摩托车母国,1885年,德国的“汽车之父”特利布戴姆勒制成用单缸风式汽油机驱动的三轮摩托车。同年8月29日他获得了这一发明专利。

    而德国的摩托车产业更得到了皇室的支持,不但在民用方面混得风声水起、就连军用方面也不错,这也是为什么哈雷在德国寸步难行的原因之一。

    然后还剩下瑞士、希腊、西班牙、葡萄牙等国家,不说别的,光是人口基数都不够,而且他们对摩托车的兴趣明显没有美国人那么强烈,最后亚洲的日本就不用说了,人家的摩托车靠盗版也学得七七八八,才不会买你的呢!

    “不如我们也学日本方面的作法?”戴维森提议道。

    哈雷皱着眉头回道:“剽窃?”他是一个不择不扣的老好人,从不在商场上耍什么小手段,所以对此感到不屑。

    但是哈雷公司眼前的困境又让他很纠结,要知道仓库里面那十万辆摩托车耗费了他们百分之八十的资金,整个公司看似很大,原来的销售情况也不错,获得的利润很客观。

    但是就在去年春,哈雷公司提出了一个扩大计划,花费了巨额资金在世界各地建立分公司及工厂,这就让他们的资金方面有了一点窘迫。

    如果这批无法按时出售,那么他们在各地的分厂也没有资金进行生产,到时候就只是空壳子,哈雷公司无疑会面临破产的情况。

    “不!应该是学习,你看日本方面学习了我们的摩托车技术,现在,在世界上的名气比我们也差不到哪里去,而且经过技术人员的研究,我们的摩托车完全可以在短时间之内改装成飞扬摩托车那样,这样就意味着仓库里的那些能够按时上市。”

    戴维森越说越兴奋,“要知道飞扬公司现在只是在全美展开业务,而我们的扩大计划已经完成,世界各地都有我们的工厂,到时候,这种新款摩托车绝对会大卖,就像现在的飞扬摩托车一样。”

    百般思量之下,哈雷还是赞同了他的建议,毕竟在坚持与理想之间,他更偏重理想。

    如果连哈雷公司都没有了,那他的坚持还有什么意义呢!说句不好听的话,他受够了以前那种贫穷的日子,也绝对不会想再回去。

    可是他们没想到,固然戴维森算盘打得再响,也不可能得到他预想的那种效果,的确,外形可以剽窃。

    但是有些东西是无法抄袭的,例如设计理念和生产技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2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