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喜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民国之铁血少帅 >

第284部分

民国之铁血少帅-第284部分

小说: 民国之铁血少帅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中华这个建议就等于让他们的物品提前估算成相对等的华元,然后购买物品时,直接就可进行交易,仔细思考之下,他们觉得这个方法很好,效率很高。

    至于商业银行设点,或者对于他们没什么区别,但是对于各国的商人都有很大的便利了,毕竟他们不可能像政府那样,借助中华来以物易物,特别是各国的货币都不值钱,也不可能用货币来购买或者结算,所以每次交易都为此伤透了脑筋,现在就好了,直接在本国换取华元,方便多了。

    于是,他们几个纷纷表示赞同,当然,这只是口头的应予,正式的合作协议还需要各国总统点头,以及政府专门的商业机构进行衡量。

    不是光说货物换算华元这么简单的,正如现在各国的货币贬值一样,原本可以以货币对货币,只需要将各国的货物折算成相对应的各国货币即可。

    但是现在不行,原本价值十万马克的东西,或许现在用一百万、一千万都买不到,这就是价值不对等,可在中华民国,十个华元能买到的东西,现在只需要六个华元,货物还是一样的货物,只是货币的价值提高了。

    这中间就有一个所谓的差额,当然贸易差额必然存在,除非两个国家的货币是一比一的比率,否则绝不可能消失的,人类的作用就是为了尽量消除这种差额,或者减小的最小。

    从德国、土耳其、白俄、巴基斯坦的立场上来说,他们既不可能真的把这个误差减少的最低,也不可能不改变误差,所以需要经济学家从中选择一个适宜的数字。

    肯定不可能再继续以前那种以物易物的局面了,人家欧美实行自由市场,而我们还恢复了原始社会的经济状态,这合适吗?

    但是,以现在各国的处境而言,自由市场只适合中华,且对英美更有利,这对于德俄土巴没半点用处,所以也不能用,只能选择这么一个类似于折中的路子。

    从冯庸的角度来说,这并不全是为了其它国家好,更重要的是,在这种潜移默化的兑换中,逐步树立华元在经济市场中的地位,不管是中德还是中俄还是中土还是中巴,通通用华元来结算。

    那么在国际贸易中,华元的价值自然上升,那各国商人是否会在五国的贸易往来中,也采取华元做为唯一交易货币,这样的话,不知不觉间,中华民国已经成了五国的经济龙头。

    接下来,中华民国就会照猫画虎,也要求其它各国在与中华交易之前,把所属国家货币提前兑换成华元,而且中华在他们国家都设立了分行,他们完全可以在本国兑换成华元,然后再来中华交易,岂不方便多了。

    这种货币挂钩可比英美那种的快多了,在战争结束之前,以华元为主的货币体系就已经确定了,何须再来运作,到时候,中华的经济肯定会遥遥领先,龙头之位根本无法被动摇。

    事实上,这对于中华的好处也是很明显的,要知道中华民国在1921年就实施了资源战备储蓄方案,即进口外国的石油、有色金属甚至是橡胶。

    而本国的继续开采,但是处于资源节约原则,中华本土省份的资源一律不允许开采,开采的资源基本上都是漠北、漠南省、哈萨克省、西域省、马六甲省的。

    进口的石油、木材和有色金属数量很大,我国出口的粮食、武器弹药、军用物资也不少,双方这种往来很密切,不可能每次都是你多少换我多少,毕竟行情时好时坏,所以这个办法势在必行。

    如果被后世的经济专家发现了,必将感叹,这个时代居然有一个‘天才’提前布局把本国货币变成了世界主导货币。

第六百五十七章 小弟() 
三月十五日,京城少帅府的会客厅内,平时不见人的地方今天却坐的有点满,总参谋长张孝淮,陆军总司令蒋百里,海军南洋舰队司令蒋文滔,外交部长陆征祥,从份量上来说,这个阵容已经是仅次于最强阵容了,可见今天这番会议有多重要。

    中华高官对面坐着一群黄种人,只是看起来矮了点、黑了点,一看就是东南亚裔,一个个坐的笔直,从头到脚一股子生硬的军人味道。

    最引人注目的莫过于他们几个,一个穿着纯黑色军装,一个穿着亮白色军装,另一个穿着天蓝色军装,样式跟中华军服很像,只是颜色有些区别。

    当然,他们的军装看起来有些华而不实,哪里有一整件黑不溜秋的军装上面还有金色镶边,这站在战场上都浪费了军装的伪装作用,而且那金色的军衔标志,贼亮。

    这几位倒是有些军人样子,站有站姿、坐有坐象,身上也有股子见血的味道,眼神蛮犀利,但是边上那个穿着金黄色衣服的家伙看起来有点不正常,样式跟他们身上的差不多,只是衣服上绣上了大象,比格蛮高!

    事实上,他们的确是以那位穿着金黄色华丽军装的男子为首,这些人都是暹罗的军官,且位置都不低,海陆空三军上将,位置仅次于三军大臣,好家伙,也不怕被一锅端了。

    那个看着比格很高的男子其实是一个王爷,准确点来说,他是暹罗国王拉玛六世郑宝的弟弟,暹罗海军大臣哈帕里亲王,最受郑宝看重的弟弟,要不然也不可能派他前来中华。

    早在1920年,暹罗就已经在拉玛六世的指示下臣服中华民国,虽然,这位拉玛六世是暹罗皇室唯一一个出国留学的国王,他也想像日本一样,把自己国家变得强大,推翻英法美的压榨,夺回曾经属于暹罗的地盘。

    但是,这个梦想在现实面前不堪一击,的确他也曾做过非常多的努力,例如却克里改革,把暹罗军队变成了一支现代化正规部队,甚至在巴黎和会上做为战胜国获得了自己的利益,得到了大部分的关税自主权。

    但是,想比于曾经的藩主国…中华来说,这并不算什么,尽管中华在巴黎和会上什么都没得到,甚至被英法美日压榨,可人家根本不需要什么国际干预。

    你分割利益又怎么样?还不是谁拳头大谁就厉害,中华民国在在巴黎和会结束之后,吊打日本,不单单把以前失去的国土收回来了额,更取消了所有外国租界。

    这让拉玛六世很是羡慕,想想本国,暹罗比中华更早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国家,但是在三代国王的努力之下,愣是将水深火热的暹罗变成了资本主义弱国,但是直到1920年,它们还只是能勉强维持独立地位。

    这让他很是尴尬,事实上,他的条件要比中华少帅的好很多,毕竟在他上位之后,暹罗已经完全富裕了,且领土主权完整,所以他才能把暹罗军队变成一支现代化的正规军。

    可少帅冯庸呢!在1917年,他还只是一个小军阀少爷,但是在短短两年之内,人家愣是在什么都没有的条件下,统一了中华,并且踩着日本、俄国乃至英国、法国的尸体踏上了陆军强国的宝座,怎么能不让人钦佩。

    在中华没变得如此强大之前,郑宝心中也想过对付暹罗第二大人种也就是华人,毕竟他们不但严重影响暹罗的经济还有政治,是个国王都忍不了。

    甚至他都计划好了怎么样出台一系列的措施,先限制华人的经济、政治权利,接着再继续钝刀子割肉,限制中华文化在暹罗的传播,毕竟一个弱国的国民不应该拥有这么大的权力,要是被人知道了东亚病夫在暹罗混得风生水起,那让他的脸面放哪里。

    可就是巴黎和会那么突然的一下子,让暹罗对原本的藩主国开始关注起来了,好家伙,不知不觉间,中华居然做了那么多大事,就连他们想了很久却依旧没动手的计划都实施完了,法属印度支那彻底变成了中华的一个省。

    中华军队击败了那个不可一世的日本,要知道日本是踩着俄国上位的,而中华则是踩着法国、日本上位的,这其中的含金量谁都看得明白,并且就在暹罗边上,中华拿下了缅甸,进攻了印度。

    这让郑宝瞬间把心里那点不合理的想法全部掐断了,只得坐着看看,这一看愣是看出了味道,毕竟暹罗是受英国和法国控制的,中华吊打了法国,并且把法国的势力驱除出了远东,这难道不让他们开心吗?毕竟少了一个太上皇。

    可他们没想到,紧接着,中华跟英国怼上了,先是把分裂的缅甸吞了,接着蛊惑印度分裂,暹罗看得那叫一个胆战心惊哪!毕竟他们与中华已经接壤了,生怕被吞掉,这小胳膊小腿哪里挡得住如狼似虎的‘天军’。

    果然,中华真的派出了使者,但是这不是吞并暹罗的要求,而是借过的打算,暹罗不知道中华要干什么,只能是答应,没想到中华用了两天的功夫,把英国佬的马来亚全部占领了,这下好了,整个暹罗都被中华包围了。

    暹罗国王为此提心吊胆,但是,中华似乎忽略了他们,除了借过之外,愣是没理他们,于是暹罗继续苟延残喘,就连原本计划好的控华计划都放在一旁。

    其实也不怪郑宝敏感,要知道这个时候的中华对暹罗的影响还是很大的,单单是1912那场声势浩大的辛亥革命就传到了暹罗,真可谓是祸从天上来。

    也不知道暹罗军队抽了什么风,一部分中下级军官学习中华的组建了革命团体,试图发动武装政变推翻拉玛六世,建立民主共和国,尽管被他掐死在摇篮里,但是谁敢保证没有下一次。

    而且。郑宝特别怀疑这后面是不是有中华在撑腰,要不然怎么这种趋势弥漫的这么快,当看见了缅甸叛乱之后,再看见中华趁势收了缅甸,他更加确信了这个想法,所以才会如此恐惧。

第六百五十八章 暹罗来客() 
于是,暹罗六世这些年一直源源不断的向中华示好,甚至恢复了那所谓的朝贡,这还真不是传统的朝贡,毕竟只有他们送东西,而没有中华回礼。

    但是,借着这几年的东风,暹罗虽然没有得到中华的支持,可购买了不少中华制造的先进武器,就连飞机、军舰都有,尽管都是一些小吨位的巡洋舰,可性能是真的优秀。

    这让他们心中的小九九更加强烈,这些年,看着巴基斯坦、日本得到中华的支持之后,一步步成为强国,他们难免有些感触,日本就不用说了,谁不知道现在太平洋是美国与日本说了算,就算是美国人都不敢对日本海军出手,可见其强大。

    至于巴基斯坦,暹罗与印度就差了一个印度洋的距离,他们当然清楚这是怎么一个情况,原本巴基斯坦地盘不过印度的四分之二,可在中华的支持下,那些穆斯林教徒逐渐占据了印度的一半,且现在与英国支持的印度分庭抗礼。

    他们看着英国源源不断地增兵印度,可换来的的是什么?是巴基斯坦两百万武装到牙齿的大军,以及那些占据了印度三分之二天空的空军,还有分润了半个印度洋的巴基斯坦海军,这难道还不令人心动吗?

    所以,今天,暹罗以哈帕里亲王为首的代表团正式访问中华,并觐见少帅冯庸,在这之前,他们朝中华民国主席冯德麟、副主席冯国璋、段祺瑞那里送了不少东西,而三人都收下了。

    本以为今天这趟算是成功了,可没想到,冯大少帅通知他们今天来见面,没曾想这都快十点了,冯庸连面都没露,差点以为少帅冯庸耍他们玩呢!但是形势比人弱,就算被耍也只能兜着。

    哈帕里亲王或者说郑理都有些心累,突然看见门口出现了一个人影,紧接着中华那些高官都站了起来,,他似乎明白了,也立马站了起来。

    只见门口出现一个穿着唐装的青年,远没有描述的那样青面獠牙、身高十尺,看着一米八的身材颇为俊朗,面相也很是清秀,看着挺温和的。

    “我说孝淮兄,你这就不厚道了,你说他们几个不常来我家,那就算了,可你平日里天天过来,怎么今天就不知道过来把我捎上呢!唉!”

    本以为中华少帅是很严肃的一个人,没曾想看见了一个长得那么俊朗的青年,哈帕里亲王有些失望,紧接着这番话却是更让他大吃一惊。

    做为中华曾经的藩属国,国内又是华人占据第二大人种位置,暹罗高层没有哪个不会说中华话,再说了,暹罗王室本就是华裔,要不然怎么会有中华名字,也正是因为他听得懂,所以有些懵逼。

    这话要是放在别人身上,一准以为这个中华民国少帅要发火呢!可郑理却是听得清清楚楚,那话里藏着的玩笑之意,也正是这样,才让他更加吃惊。

    果然,中华三军总参谋长张孝淮也微笑着说道:“少帅这就冤枉我了,你问问百里兄,我们两可是亲自去你府上请你呀!你家卫兵说少帅和夫人正在睡觉,那我总不可能进去掀被子吧!这不合适,你说说,这怎么个理,百里兄,咱们连顿早饭都没吃上,还背了个不厚道的名声,唉!”

    在场中华其它高官听了这话,纷纷大笑,外交部长陆征祥一脸正经的说道:“孝淮兄,这我就得说你了,人家少帅血气方刚,不比我们这些老头子,难免夫妻生活热烈,多睡会怎么了,你怎么能这么不近人情呢!”

    “哈哈!”一听这话,满脸哄笑起来,男人间的话题总是那么有趣,就连暹罗一干人等都有些笑意,只是碍于颜面,假装严肃。

    “咳咳咳!”只见冯庸一本正经的说道:“误会,误会,天大的误会,我昨晚在书房看书看了一晚上,这不,睡得晚了些,所以迟到了。”

    这家伙,不知道的还以为他真是在看书呢!还好在场所有人都知道少帅没皮没脸的,要不怎么能娶到两位夫人,且都是高官子女。

    “嗯!没错!的确是我们误会了!”蒋百里也随之说道,他不说还好,一说,大家原本忍住的笑又忍不住笑了出来。

    冯庸一看,不禁轻叹了一声,无奈的看了看他们,自己还能说什么呢!

    几分钟后,笑也笑完了,众人忙回到自己位置上,冯庸直奔上首,似乎无视了暹罗众人。

    只见外交部长陆征祥引见道:“少帅,这位是暹罗哈帕里亲王,是这次代表团的团长,他边上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2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