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喜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明末之逐鼎江山 >

第69部分

明末之逐鼎江山-第69部分

小说: 明末之逐鼎江山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可是苏景接下来又说道:“田大人说的善了,可是指你我二人坐下来,然后私底下商谈一下条件,将今晚此事就此揭过的意思?”

    田仰连忙点头,一边还对江源说道:“听到没有,还不快去为本官准备宴席?本官要好好招待苏千户和张都督!”

    江源是个商人,田仰和苏景他们的争执,对于他来说这就是神仙打架,其实他是最为难也是最不好做的一个,因为说不定一个不好,就引火烧身了。

    而这把火,江源可惹不起,谁的火他都惹不起。

    田仰这样说了,江源便打算照着去做,但苏景却拦住了他,问道:“江老爷,莫非到了现在,你还看不清楚这个田大人的嘴脸,还盼望着他能够帮助你们徽商吗?你错了,对于淮、扬来说,这个田仰注定只是一个过客,今夜之后,田大人的明天不知道是在去广东的路上,还是在去南京锦衣卫诏狱的路上呢!”

    江源一听,便明白了苏景的话,然后留在了原地。

    苏景很满意,对他点点头,说道:“常言道:识时务者为俊杰。江老爷,我相信你绝对是一个俊杰般的人物,你也应该看得清楚当前的形势,那么接下来你应该做,不用我多说了吧?”

    江源一拱手,答道:“苏千户,小民愿意作证,田大人现在的居所内就有一箱金条,这些都是他收受贿赂的证据……”

    “江源,你!”田仰用食指指着江源的额头,愤怒不已。

    苏景哈哈一笑,说道:“江老爷,此事不用你说,我们锦衣卫也知道。不过以田大人的名望和官威,只怕这一箱金子还是难以扳倒他的,张大哥,你说对不对呀?”

    张可大刚才虚惊了一场,现在正暗暗责怪自己错怪苏景了,当下便附和道:“对,不过要是这些证据不够,我这边很快就能搜出更多的证据来。”

    开玩笑,锦衣卫拿人,要证据还不容易?

    欲加之罪,何患无辞!

    可是苏景却摆摆手,说道:“其实不用这么麻烦,现场之内,就有现成的证据,不过……还有一个重要人物没来,不如我们继续欣赏歌舞,一边等等也行,估计他马上就来了。”

    接下来,苏景居然要求大家按照之前的活动,让大家继续饮酒作乐。

    田仰不禁怒了,大声说道:“看来今夜这件事情是不能善了咯,苏景,别仗着你是锦衣卫就妄想为所欲为,你要抓本官入狱,也得你有这个本事,哼!告诉你,本官乃是朝廷命官,没有知府的首肯,你南京的锦衣卫凭什么在扬州抓我?”

    “凭什么,等下你就知道了!”苏景也不解释,他对高路虎吩咐道:“让兄弟们守住介园,不许任何人进出,等杨总旗回来!”

    高路虎领命,便带着人看住了整个会场。

    然后苏景看向了舞台之上,指了指如月,说道:“你……”

    如月浑身一震,连忙答道:“贱婢不知是大人,所以冒犯了大人,还……”

    “还什么?”

    苏景询问着,如月不敢回答,苏景便摆摆手,说道:“算了,你且上台继续唱你的歌跳你的舞吧!呃,那位李姑娘,你请自便……”

    现在整个会场的人,全部都被锦衣卫给控制住了,虽然说今晚苏景和张可大带来的人都是便衣,可他们手里的刀却也没有丢弃,这些文人在拿着刀的汉子面前,也不敢再造次。

    苏景与张可大,理所应当就喧宾夺主,成了主人一般。

    张可大打趣道:“不移贤弟,你让人家李姑娘自便,可是别忘记了,今晚你打赏了李姑娘八千两赏银,这些赏银都够人家为自己赎身的了。莫非,不移贤弟你就早就打好了如意算盘,等待着佳人投怀送抱?要不然你为什么让她自便呀,岂不是说李姑娘她接下来想做什么就做什么嘛,要是来给你敬酒……哟,你看看,我刚刚说什么来着,看吧,这谢礼的酒就端过来了。”

    或许是张可大的话提醒了李贞娘,虽然很娇羞,但今晚经历了惶恐与害怕,心情跌落到谷底最后要豁然开朗的李贞娘,却是鼓起了全身的勇气,端着酒杯来到了苏景的前面。

    投怀送抱,这种事情李贞娘是做不出来的……要是她做得出来,那晚苏景喝醉酒留在她的房里便早就做了。

    李贞娘是听到张可大强调之后,也发现苏景的话里确实有这么一个漏洞的。

    这可是苏景他自己说的,让她自便!

第155章 只解沙场为国死() 
如此一来,尴尬的便变成了苏景。

    因为张可大这个家伙很记仇,他显然还记得他和春花一起被苏景取笑的样子,所以找准机会就唯恐天下不乱地怂恿着李贞娘。

    而李贞娘这个傻丫头,居然还真的就听了他的话。

    张可大是这样起哄的:“李姑娘,这谢礼的酒,可不能端着喝,得有花样,让不移贤弟抱着你,然后你喂他喝才行。”

    春花也跟着起哄了,她可是非常希望李贞娘能够如愿的。

    苏景很尴尬,又不好当众拒绝李贞娘,只得笑了笑,还真就让李贞娘坐在他的怀里喂他吃了一杯酒,然后看着张可大说道:“满意了吧?”

    其实,这个家伙的心里也在暗爽。

    这李贞娘的身躯,还真是轻柔……

    咳,罪过罪过!

    苏景老脸一红,便大声说道:“听闻今夜介园举办的乃是诗会送别,而且此次盛会来的都是扬州有名的才子,肯定会有非常让人瞩目的作品吧?让我来看看!”

    李贞娘很是善解人意,都不用苏景动她便起身了,还对苏景说道:“苏公子要是想看诗作,贞娘愿意为你斟酌挑选。”

    想不到这丫头,还是一个这么会‘多事’的。

    或许,她是打心里希望能够和苏景多一些交集吧!

    舞台上,被勒令继续歌舞的如月,现在见到李贞娘得到的待遇,真是恨不得找条地缝钻进去。

    之前她的市侩和俗套,以及后来苏景身份揭晓威压田仰之后,那战战兢兢的样子,真是一丁点风骨与典雅都不存了。

    如月知道,今夜的事情传出去之后,恐怕以后还会来给她捧场的人,会少之又少……

    想着心事,这表演便也落了下乘,差强人意。

    苏茂也是个官场的老油条,这个时候当然是死道友不死贫道的好,谁都看得出来苏景与张可大两人今晚是非要干一番大事不可的,最起码也得让整个扬州都震动,这个时候他非常果断的,就站了出来指着如月喝骂道:“亏你还是名家行首,歌舞简直不值一顾,明日之后,你便回教坊司为奴去吧!”

    如月闻言,霎时脸色惨白,瘫坐在舞台上。

    对此,苏景根本就像没看到也没听到似的。

    苏景不表态,便是默认,苏茂就知道自己是对了,于是他大手一挥,对身边的随从说道:“带下去!”

    如月被苏茂的随从给押走了,也没有人敢出来质问。

    今夜的扬州,似乎安静得可怕,就像暴风雨即将到来一样。

    在场的一些士子,有的身上有功名的,有的却没有,可是在只手遮天的阉党面前,这些人也不敢做这样一个出头鸟。

    关键是田仰并不是在扬州为官,所以和他们也不是很熟。

    之前大家附庸风雅,互相吹捧巴结,那是风气使然,现在田仰很显然要被人办了,这个时候再送出来不是给自己找不痛快嘛!

    这些才子的心思,现在都落在了李贞娘的身上。

    他们都希望李贞娘,能够看中他们的作品,好趁机扬名扬州。

    介园盛会的名头本来就被吹捧得很高很大,现在又有了这样一出,相信明天一早就会传遍整个扬州了,所以这也是他们出名的一个机会。

    可惜,李贞娘让大家失望了,她在现场的诗作中浏览来去,最后居然空着手来到苏景的身边,说道:“大人,奴婢觉得这里面的诗作,都不及大人你……”

    此言一出,满座皆惊。

    顿时,许多人都不满了。

    他们可以容忍苏景利用锦衣卫的职权和威武来压制田仰,可是却不能容忍李贞娘这样说话,所以不等李贞娘说完,便有许多人开始抗议。

    苏景暗暗摇头,心道:这个李贞娘,还真是傻乎乎的,痴得可爱。这样的场合,那些才子怎么可能容忍得了你这样说呀?

    李贞娘也知道自己犯众怒了,便连忙用央求的眼神看着苏景,意思是让苏景赶紧帮帮她。

    苏景还没说话,张可大却开口了,他怒吼道:“你们都抗议什么?自己的作品入不了李姑娘的法眼,还说李姑娘不公正是吗?哼,你们可曾听说过‘引刀成一块,不负少年头’这样的诗句?告诉你们,这首诗就是你们身前这位苏千户写的。看看这首诗,再看看你们写的那些艳情烂词,你们不觉得害臊么?眼下国家正值多难之际,南有海贼蛮夷肆虐,北有建奴女真作乱,你们却在这里‘商女不知亡国恨’般戏耍,居然还敢不服气……不移贤弟,你现在就来一首,让他们,也让老哥我再看看眼界!”

    这个张可大,明明是个武将,可是对于好的诗词却也是非常痴迷的。

    没办法,在文风盛行的时代,就是这样。

    这下苏景可是骑虎难下了,面对着一众敢怒不敢言眼里都差点喷火的士子,苏景只好说道:“行,我现在就来一首……咦,这句‘歌舞升平扬州乐’貌似就是出自田大人之手吧?嗯,扬州乐,很好,我就借这一句开个头吧,有了……”

    苏景提起笔,便在纸上写。

    众人都凑了过来,想看看被张可大吹上天的苏景,才名不显的一个家伙,而且还是一个锦衣卫,能够写出什么好的诗出来。

    然后便见到苏景果然,就照着田仰那首诗的最后一句,给抄写下来。

    歌舞升平扬州乐!

    这一句,没有任何悬念。

    有人读了出来,便好奇地问:“这要如何接呢?”

    苏景立马就给出了答案:烽火战报宁远传。

    宁远便是指宁远之战,此时刚刚过去不久,这一战大明将士非常勇猛,取得了一场大捷,苏景写在这里也非常的应景,而且还能和田仰那一句对偶。

    只是,后面呢?

    这两句写下来,基本上已经定型了,你写到了边疆战事,接下来总得表达一点什么吧?

    苏景显然是早就胸有成竹,只见他提笔一蹴而就,便端起茶杯喝了起来。

    周围,一大片倒吸凉气的声音。

    只见纸上白纸黑字分明写着两句非常大气悠远的诗:只解沙场为国死,何须马革裹尸还!

第156章 要么顺从,要么试试我的手段() 
仅仅两句诗,便让苏景这首诗的档次,和田仰等人的作品提高了不止一档!

    刚刚张可大还在说这些人不关心国家的命运,还在这里花天酒地,苏景马上就来一句‘只解沙场为国死,何须马革裹尸还’让这些人自惭形秽。

    这首诗一出来之后,现场的人全部都沉默了。

    时下正值国家边境多事,而且天灾肆虐之际,可是在江南,人们却还是热衷于玩乐,作为士子来说,这些人确实应该感到惭愧。

    枉他们自诩通读诗书立志修身齐家治国之人,可是这样一首借战事咏志的诗却是出自一个锦衣卫千户之手,在一定的程度上,这也算是对他们这些文人的一种讽刺!

    “好一句‘只解沙场为国死,何须马革裹尸还’!”张可大是个武夫,但他却是一个懂得欣赏诗词和热爱文学的武夫,所以他立马就读出来苏景这首诗里面的味道。

    苏景先是以扬州的歌舞之乐来对应辽东的宁远大捷,然后又借此抒怀,写出了足以名垂青史的一句诗来,这让张可大也倍感有面子,所以他立马就开始称赞。

    这样一来,现场的文人士子更加难堪,但他们也不得不承认苏景的诗作不论是气势还是立意,完全都压倒了他们。

    自古以来文无第一,可是这一次大家却是对苏景心服口服。

    不是因为苏景的权势,这些人是真的完全服气了。

    就因为苏景身处花天酒地的扬州欢场,也不忘记忧心国事,还高喊‘马革裹尸’这种精神!

    有人心悦诚服地对苏景说道:“苏大人此诗,当名垂青史,永世不朽!”

    这样的夸赞,倒是有些过分了,苏景他自己也觉得不太好意思,因为这后面两句诗,完全是他抄袭得来的。

    不过这个秘密只要苏景不说,也不会有人知道……或者就算苏景承认了抄袭,别人也不会相信,因为这个时候还没有这首诗出来。

    没有人写过,苏景第一个写了,那不是他写的还有谁?

    真要搬出几百年以后的人物来,别人还当你是傻子呢!

    再者,因为这首诗极高的立意,也让许多人对于整首诗是否足够严谨,也没有去仔细考量了,剩下的士子也都表示彻底对苏景服气。

    苏景也名正言顺的,被满心欢喜的李贞娘欢呼着,取为本次介园盛会的首名。

    对于这样的头衔,苏景倒不是很在意,因为还有更多重要的事情,在等待着他去做。

    比诗只能算是一个小小的风波,但对苏景来说也不是完全没有用途,最起码苏景他今后在淮、扬一带的士子心中,地位就低不了。

    苏景是锦衣卫,你能想象一个在文人士子集团中地位崇高的锦衣卫,究竟能够发挥出什么作用吗?

    目前来看,似乎并没有什么作用,可要是经营利用得好呢?

    身在局中,苏景难免要考虑许多,以让自己未来的道路更加通畅……

    刘铎终于来了,这就是苏景一直等的人,也是将今夜介园盛会推上一个真正高潮的人物。

    当刘铎来的时候,正好是李贞娘宣布完苏景为盛会第一,不过刘铎这个时候是心乱如麻,根本就没有心思去欣赏苏景的诗作。

    他一来,就见到了如丧考妣的田仰。

    “刘大人!”田仰深知自己惹上了不该惹的人,所以现在是急着要抱大腿,见到刘铎之后也不管之前自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1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