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喜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三国争锋之铁血军皇 >

第646部分

三国争锋之铁血军皇-第646部分

小说: 三国争锋之铁血军皇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双方之间是无法调和的死敌。

    国人真的是非常容易陷入这样的死结之中,力图开放的一派的观点也许可以顺应时代的潮流,但是其中的理念,必然出现非常之多不完整的缺点。

    这世界上不可能出现完美的理念,什么绝对的真理,相信的人,那才是绝对的傻瓜。这点从二十一世纪的天朝的改革开放之后的社会出现的诸多弊端,足以说明这个问题了。

    所以,在一个开放与包容的社会之中,改革的同时,其实有必要同时吸取保守势力的理念,以促成双方之间的优势互补。

    但是非常遗憾,天朝的思维往往就是,对方不是你死就是我亡,学不会互相包容,总想着要唯我独尊,导致社会领域在任何一个方面的竞争,都陷入了异常残酷的死战之中。

    所以,刘禅这时候在蜀汉境内所推行的一些事业,其实也不可能完全都是正确的。他还需要以宽容的心态,去对待那些现在或者将来,会起来反对他的理念的人。

    只能够期待着,到时候刘禅不会如同历朝历代的统治者一样,忽然推翻前面的一切做法,然后为了维持自己的通知,在国内推行白色恐怖,大肆抓捕反对他的人。

    那么这样一来的话,他这些年的一切努力,可就完全是付之一炬了。

    当然,也同时期待着,刘禅能够给那些反对他的理念的人,提供足够的舞台,给他们以发出自己的思想的机会,让国内的居民,自己去做出属于自己的判断。

    而这种独立性的个人理念,不正是刘禅无论是在民间,还是在军队里面,一直在不遗余力推行教育事业,所想要取得的效果吗?

    这里,希望刘禅到时候,千万不要因为权力欲望的膨胀,而忘记了这些初衷吧。

    同时,这也说明了一个潜在的极大危险因素:当一个国家把自己的命运,寄托在某一个人身上的时候,由于人是会变的,到时候国家的命运则将可能发生逆转,对于一个国家而言,那绝对是再危险不过的一件事情了。

    而如果允许的话,这个观点,其实可以推广到一个掌握国家权力的团体身上,它也是可以变质的,不是吗?

    像新家坡那样的实行的一个党的专制的国家,虽然现在看起来非常繁荣安定,但是那是建立在国内经济的繁荣,民生安定的基础之上的。同时,它以公权力,极大地压制了社会的各种的自由度。好像整个国家,都变成了姓李一家的,他们一家人拥有无限的权威。

    这种情况绝对是危险的。可以预言,一旦有一天李氏一家出现某种弊案,或者李光药死后,当权威不再的话,你看民意会不会因此出现剧烈反弹。

    同时可以一提的,那就是印度的国大党,这个政,党一直长期把持着政权。他们的主席是谁,几乎一直都是甘地家族的人。圣雄甘地,当然全世界的人都会认为他是个伟大的人。但是伟大的人的后代,难道就一定伟大吗?

    事实上,甘地家族现在是印度社会最大的腐败蛀虫。

    但是他们利用手里的权力,任何人都动他们不得。因为他们牢牢地掌控着执政的那个国大党。

    这样的情况,难道不可能会是新家坡和李氏一家的明天吗?或者也许就是现在的今天,只是其中内幕还没有被引爆而已。

    上面的一些地方的词语,做了一些技术性的处理,大家都知道原因,但是应该还看得懂。

    话说回来,陆逊方面的作战规划细分方面的工作,已经在姜维的努力之下完成得差不多了,各个部队的作战任务,也已经被发布了下去。

    毫无意外的情况是,盖猛和熊平统帅的骑兵队,被任命为此次对曹魏并州展开行动的先锋部队。同时,治元多和伊健达两个人麾下的部队,也一并并入了盖猛的麾下,接受指挥,并且全军一起展开行动。

    因为陆逊早就已经发现,蜀汉军的骑兵队的指挥权,是分散于各个统兵的将军的手里的。这样一来的话,确实可以保证没有一支骑兵队的主将的个人武装力量,会变得太过强大,也就便于对军队进行控制。

    但是这样分散的指挥体系,其实并不利于战场上面的军队作战。历年在雍凉展开的作战,已经显示出了这种体系拥有的这种致命性缺点。

    所以,陆逊在没有统合军队编制的权力的情况之下,也就只好把军事的指挥权合并一下,这算是治标不治本,先度过眼前的这个时期再说吧。

    同时,陆逊这次也给了高时黎和西风飞雪等人以表现的机会,成为了陆逊麾下的中军部队。

    这几年来展开过的战争,骑兵队之中,大部分其实还是盖猛和治元多他们那边的人马在表现,高时黎他们则主要镇守境内的安全。

    而李胜元方面的骑兵队,则是因为驻扎在凉州境内,所以这次也就没有加入战斗序列之中。他们和马岱的骑兵队,都没有机会参与这次的行动。

    而姜维和庞德的那支骑兵队,联合陆逊的部分人马,则是作为后军。

    同时,陆逊另外又准备了五千人的预备部队,作为对部队减员时候的补充。

    这样一来的话,陆逊麾下总共的兵力,则是绝对已经超过了五万人的大关。而且,这是一个实际的数字。

    在蜀汉的历史上,真正统帅过超过这个数字的军队的统帅,应该只有两个人,一个是关羽,一个则是刘禅在对江东展开作战的后期,加入了山越人部队的时候。

    当然,陆逊的这次出兵规模确实是够大的了,但是注定这不是一次真正的北伐。他们的目的性很明确,一个拖住司马懿统帅的幽州部队的脚步,一个是为将来的北伐战争展开一次预演。

第1165章 曹魏各方(一)() 
蜀汉军在雍州方面的动静,实在是太大了一点。

    那么多支的军队,在偌大的雍州境内,全部向着一个冯翊郡境内接近,沿途之上要经过的地方那么多,还有各种军事物资的补给,也在同时向着冯翊郡境内运送,这样人仰马翻的情况,只要是有心人,肯定不难察觉得出来。

    何况,蜀汉军这次的行动,一丁点都不准备有想要隐藏自己的军事动向的想法。

    蜀汉军的意向,就是要通过并州方面,暂时拖延住幽州的司马懿所将要统帅的军队的后腿。所以,他们把动静闹得越大,并州方面就越容易发现,也许就会越感觉到紧张了。

    只要并州一感觉到来自雍州方面的巨大压力,毕竟要如同以往一样,首先要就近向幽州求援,然后才是向洛阳求援。

    并州这个地方真的是个多山区的地方,这个因素,能够保证并州成为一个易守难攻的地方。

    但是这同时也是一个缺点,那就是造就了并州极其狭小的地界范围,应该是天下最小的州之一。

    同时,并州的形状还有一个特点,南北狭窄,东西两边较长。这是一种什么的形状,有些类似于不规则的炸鸡腿吧。

    而很糟糕的是,更并州接壤的雍州,则是正好位于并州的南面。这也就意味着,并州其实是把地区纵深最浅的部分,直接暴露在了雍州的敌军的面前。

    与此同时,并州还有一个很要命的地方,那就是它的北面与幽州之间的边界,那里是著名的太行山区。

    并州境内太行山附近大部分城池,都是依太行山而建。故此不论大城、小城,都是易守难攻,而且并州境内还多关卡,虽没有蜀中关卡来的凶险,但拦下数万大军不是难事。其中以与冀州交接的壶关以及北面与幽州交接的雁门关最为重要。

    北面的雁门关是阻幽州与草原胡人的要地。而且由于地形狭窄大军难以展开,即便是十万人围攻,也只能分批攻打,每批数千人,故此兵力优势在雁门关前基本无用。

    要取雁门郡,雁门关是其中为重要一地。不过自古以来,雁门、云中以及幽州的代郡三地都是紧密相连。代郡属幽州,以拱卫雁门关与长城边境。

    如此一来,也就可以看得到了,蜀汉军一旦成功攻陷了并州的话,其实非常很容易利用太行山的险要地形,轻易阻止住从幽州方向,乃至于东面的冀州的曹魏军。

    这样的一个地方,绝对是一个会让曹魏充满忧虑的地方,一旦失去了,想要夺取回来,真的不知道又要花费多少力气。对于蜀汉军而言,这是一个攻取有些难度,但是防守方面却没有难度的地方,而曹魏方面的情况正好相反。

    所以,今后若是蜀汉军一旦北伐准备完毕之后,攻取并州最大难度的因素,那就是能不能及时赶在幽州的军队入关,然后就是冀州的曹魏的援军,这两个敌对的因素了。

    并州刺史郭淮,先前在三辅附近的蜀汉军部队有所动静的时候,他们的密探就已经及时把情报,送到了晋阳城了。

    当时郭淮对此并没有太过在意,只是嘱咐自己的手下,一定要加紧关注而已。

    但是后来随着雍州境内,几乎所有的军队都根本出现了异动,而且居然是全部向着冯翊郡集结,郭淮立刻就意识到事情可能要糟糕。

    冯翊郡那是直接跟并州接壤的地方,边界线几乎囊括了并州南面大部分地区,想不到蜀汉军沉寂了这几年之后,终于又要对曹魏动武了。

    事关自己的下辖治理的地方的生死存亡,郭淮当然不敢就此掉以轻心,随即传令曹魏潜伏在雍州境内的密探,全部都行动起来,一定要多多收集精确情报。

    同时,西河郡和上党郡两个边境的郡的驻扎的军队,也全部都行动起来,边境的所有斥候队全部出动,实行昼夜轮替出去侦查情况,避免出现边境被敌军突袭的情况。

    命令下达之后,郭淮立刻向洛阳上书,详细说明了雍州境内的蜀汉军的异动情况。同时也向洛阳城言明,虎牢关方面的动静不大,应该还是一直在由邓艾的军队在防守。可见,雍州方面应该没有想要向洛阳进兵的意思。

    其实,有些人这时候真的有些担忧洛阳的安危,它现在实在是太过靠近战争的前线了,大可以将都城迁移到邺城。那里自从曹操时代就已经开始营建,到了现在这个时候,已经是坚如磐石一般的城池,较之洛阳要安全多了。

    迁都的事情,确实有好几次被提上了议事日程,但是曹睿都没有同意。这方面其实是有教训的。这件事还要提到曹操和关羽。

    关羽当年从荆州发动北伐,差点就杀到了许昌去了,很多曹魏的大臣都被吓坏了,纷纷提出应该赶快迁都。但是这个动议,最终还是被曹操否定了,这样才极大的稳定住了人心,成为后来成功逼退关羽将军队退回襄阳郡的一个很重要的因素。

    曹睿这个时候,所面临的情况,其实跟曹操当年遇到的情况比较相似。他一旦同意迁都了的话,那就意味着他承认,雍凉二州的沦陷动摇到了曹魏的统治根基,人心必然因此变得浮动,边境的那些少数民族,也可能借故又开始变得不稳。

    其实,在曹睿看来,洛阳的防御相当稳固,不是个可以轻易能够被攻陷的地方。同时,蜀汉军想要北伐的话,也不可能走洛阳这个方向,最可能是走并州方向。

    即使后来洛阳遭受到了进攻,那么曹睿觉得自己再办到邺城去也不迟,甚至更近的许昌也是可以的。有这样的因素在,干吗着急着要迁都呢?

    所以,曹睿在看到郭淮从并州送来的文书之后,根本就一点儿也没有为洛阳城的安危担心,他最为担心的,其实还是并州本身的安全问题。

    曹魏为了保证并州,已经在那里投入了不少的资源。同时,也非常积极地鼓励那里的匈奴人加入曹魏军的军队之中。陈群之子陈泰,就是在并州出任护匈奴中郎将。

第1166章 曹魏各方(二)() 
但是曹睿是一个懂得大战的君主,这可绝对不是一个懦夫和无用的二世祖。他经过判断,觉得雍州方面的情况虽然看似很严重,但是动静似乎是太大了一些,也许就只是如同前年发生的,他们只是在进行大规模的军队调防而已。

    所以,曹睿只是要求并州方面一方作好作战的准备,同时也必须继续收集情报,并且及时上报给洛阳。

    因此,曹睿也就没有再召集更多的官员商议这件事情。

    应该说,曹睿确实是一个拿得起放得下的君主,要不是因为遇上了刘禅这个对手,他手下的军队,将会打更多的胜仗。可惜,历史是改变了。

    郭淮得到了洛阳的及时回复之后,自然是不敢有丝毫地松懈,同时就召见了护匈奴中郎将陈泰。

    陈泰现在的这个职务,其实就是管理并州境内被曹魏迁移入并州定居的匈奴人的部落。若是了解历史的话,历史上导致西晋灭亡的匈奴人,其实就是来自于这里。那个首先称帝的匈奴人刘渊,就是这里的匈奴的头领。

    所以,这里的匈奴人其实还是很有势力。这也是为什么刘禅至今还迟迟未认为,他们驻扎在雍州境内的那么多的军队,已经能够攻入并州的原因了。

    而郭淮在这个时候召见陈泰,应该说是一个很及时而谨慎的处置方式。他在暂时得不到幽州方面的帮助的时候,当然是要向距离最近的陈泰寻求支援。

    而陈泰很快就到了晋阳城,拜见了此时郭淮。

    这是因为,那些匈奴人的部落,其实就在晋阳北面不远的地方而已。

    应该说,让胡人的居住地距离一州的治所如此之近,不能不说是一件颇为危险的行为。

    这个时候,大家都认为匈奴人的实力,已经被极大削弱,同时他们的汉化也已经极为严重,不至于会再对汉人构成威胁了。

    但是,恰恰就是这种骄傲自大的想法,最为可恶,也是最为可能给自身带来致命性的伤害。

    陈泰方面,自然也是时时刻刻在留心着雍州方面的情况,所以对于陆逊之下的冯翊郡的大规模地调兵遣将也是有所耳闻。

    同时,陈泰个人对于冯翊郡也是极为关注。这主要是因为冯翊郡的太守,现在是由陆逊在担任。当年郭淮率军忽然杀入雍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2 2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