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喜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大明雍王 >

第291部分

大明雍王-第291部分

小说: 大明雍王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兹事体大。孤要与重臣商议一下。”朱厚煌不能立即下决定,他准备咨询一下,身边的臣子。

    郑绥退下去了。

    朱厚煌将王阳明,阮润臣,俞大猷等人全部找来,将郑绥的意见说出来。朱厚煌问道:“王师意下如何?”

    王阳明说道:“存亡继绝是圣人之意,如此正好,安南民风彪悍。殿下想掌控安南,恐怕耗时良久,这才是臣最为担心的,重立黎氏,则殿下去其名而得其失。”

    “只是………”朱厚煌有些犹疑说道:“只是如此一来,将来安南有反复,当会如何?”

    朱厚煌对东雍的力量有着清醒的认识,平定安南之后,朱厚煌对安南的控制也强不到什么地方,必须拉拢安南人士为自己所用。以安南人治安南之法,统治安南。如果朱厚煌得了名分,将安南纳入东雍的版图。朱厚煌有名分大义还好一点。如果连名分都没有,这些安南人凭什么为朱厚煌效力啊。

    一旦东雍有个什么闪失。安南恐怕立即就有反复。

    如此的安南要与不要,又有什么区别吗?

    王阳明说道:“殿下,臣以为数年之内安南是不会反复的。安南从圣宗皇帝之后,战乱不断,正是民心思定的时候,殿下只要能安堵安南,应该没有人会反对殿下,不过时间一长就不好说了,不过,只要数年时光,安南对殿下就不是重心所在了。不知道殿下有没有这个信心?”

    朱厚煌心中一松,说道:“没错。”

    朱厚煌出镇东雍到现在,不过三四年而已。就拥有了这么大的版图,等数年之后,别的不说,在南洋的都城就能建造起来了吧。以都城为中心,朱厚煌必定深扎根本,到那时候安南给朱厚煌带来的利益也就不大重要了。

    一想到这里,朱厚煌心情放松起来,说道:“孤不过需要暂借安南数年而已,如果黎氏老老实实的配合,孤待小皇帝成年之后,还政于黎氏也没有什么大不了啊。”

    阮润臣忽然说道:“殿下想还政。恐怕郑绥他们还不敢?”

    “哦?为何如此?”朱厚煌问道。

    阮润臣是朱厚煌集团里面唯一一个安南人,在讨论安南人的问题之上,阮润臣有比较大的发言权。阮润臣说道:“殿下,黎朝是安南数一数二的盛世,黎太祖对抗大明,黎圣宗变法开边,安南百姓对黎氏忠心耿耿,可以说民心在黎,士子之心,也在黎朝。郑绥等人是开国功臣之后,对此有深刻的体会,在现在的安南,背弃黎氏不会得民心,即便是各地乱民蜂拥,也必先尊太祖之后,而后起兵。,所以,他们一定要殿下答应重立黎氏。方才投效。而莫氏在根基上差了一点,他不大明白黎氏的名望,才有弑君之举。他们今日的举动为莫氏埋下了隐患。”

    黎圣宗是一位好皇帝。

    他为黎氏留下足够的遗泽,以至于现在安南百姓还在怀念他。

    “你的意思是……”朱厚煌微微一顿,说道:“其实,郑绥他们并不在乎谁掌控安南,如果孤掌控安南,又重立黎氏,名不正言不顺,就会更加倚重他们。这样他们才会得到最大的利益,其他他并不希望黎氏真正的掌权?”

    阮润臣说道:“正是如此。”

    朱厚煌这才算是揣摩到郑绥的想法。一瞬间有豁然开朗的感觉。如此一来安南不足为惧。说道:“王师代孤去见郑绥,与郑绥谈一谈,重立黎氏,孤答应了,不过,黎氏朝廷之上,到底该怎么划分。王师替孤争取一下。”

    王阳明说道:“臣定不负殿下所托。”

    王阳明立即去找郑绥商议了。双方进行了激烈的商讨,最后达成了一致。

    首先安南重立丞相一职,这一职由雍王任命。掌管安南所有事务。小皇帝只负责祭祀就可以了,并且黎氏送宗室子女十余人为雍王姬妾。王阳明也没有问朱厚煌的意思,大笔一挥收下来了。其实按照黎氏的意思,是希望黎氏女为雍王后。但是王阳明立即打了回票了,朱厚煌岂能为了此事而废后。

    不过这些来到朱厚煌身边的黎氏女,一旦有身孕定然一飞冲天,会有一个仅次于皇后的头衔。

    还有,王阳明确定,安南向东雍称臣,并且雍王有资格调用安南官员。

    这一条是王阳明加上去的。

    王阳明作为负责东雍所有政务的东雍长史,没有丞相之名,却有丞相之实。对东雍日益严重的人才缺口,不能无动于衷,所以他就将目标放在安南身上,安南也算是一个儒教化的国家,与大明的思想上并没有太大的差距。对于越南与朝鲜这样的国家,汉语读写是读书人最基本的功课,这些人才几乎能拿过来就能用,无法是语言有些方言味道。

    对,对于这个时代的越南语与朝鲜语,就是方言而已。

    不管怎么说安南是一个大国,有足够的人才储备,安南又是在乱世之中,重武轻文。如果从安南抽调足够的人才填补东雍的人才缺口,对东雍大大有好处。

    不过有一点让王阳明有一点忧心。

    之前朱厚煌在东雍的人才,几乎都是从大陆流过来,东雍本身并没有多少人才,从朱厚煌环南洋游荡了一大圈之后。南洋的人才,也成为了东雍人才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中佼佼者就是王九川。而朱厚煌与皇位失之交臂之后,大批人才从东雍逃离,脱离东雍的几乎都是中原士人,也包括王阳明一些弟子。

    这样一来东雍人才结构就有了很大的变化。

    原本中原士人占据绝对优势的局面,一点一点被动摇了。或许这个局面持续下去,最终会导致东雍的人才都来着南洋各地。这样一来,东雍与大明的和解就很成问题。

    如果东雍政权大部分由南洋士人组成,朱厚煌的政策也不得不向南洋各地靠拢,这样一来,东雍会不会化夏为夷?还有大比例的安南籍官员在东雍之中,东雍会不会安南化?这也是一个问题?

    不过有时间即便是饮鸩止渴,该喝的时候也必须喝下去。

    王阳明在忧心的时候,郑绥也在深深的忧惧。

    在王阳明的压制之下,郑绥勉勉强强的守住了底线。但是他面前的绝对是一份卖国条约,他的手颤颤巍巍的下不去笔,不过他想起现在的局面,已经清化的形式,不得不长叹一声,心中暗道:“但愿我的选择是对的。”

    这个结果,他已经反复思量过了,是他们唯一能走的道路。也是唯一的活路。

第五百四十六章第二次安南之战七() 
第五百四十六章

    第二次安南之战七

    与郑绥协议的达成。让朱厚煌的安南征服计划,进入了实施阶段。

    大量的东雍船只在海防停留,转向去了岘港,朱厚煌在视察了海防城之后,觉得海防城的防御能支撑到,大军回援,所以留下一支军队,也就是占城雇佣军。

    这一支占城军,已经被纳入东雍序列之中,被称谓占城营。

    朱厚煌来到岘港的时候,郑绥也回到了清化。

    清化是安南西都,也是后黎朝的龙兴之地。后黎开国君主,就是清化起兵与大明抗衡。虽然黎朝的政治中心,现在在升龙,但是清化在安南的政治版图上,有着不一样的地位。就如此北宋王安石变法,西都洛阳就成为了旧党盘踞之地。黎圣宗时期,清化也成为黎朝开国勋贵最后的据点。

    不过黎圣宗一去,黎朝变得混乱无比。清化更是成为世家勋贵集团的活动中心。

    郑绥虽然一直占据清化,其实清化并不是在郑绥一个人的手中。

    郑绥一回来,就有很多人来拜访,是各家来打听消息。

    郑绥恭恭敬敬的向一个老者行礼道:“阮公。”

    这个被称为阮公的老者,是这些世家之中能与郑绥抗衡的人物,阮在安南也是大姓,阮公这一脉也是开国功臣出身。资料老,子弟多,遍布安南,即便是莫登庸的麾下,也有阮家子弟。阮家绝对不容小窥,特别是郑氏在升龙的一支,被莫登庸连根拔起,郑氏的力量大损,这个时候,郑绥更不敢怠慢阮公。

    阮公拄着一根拐杖说道:“大家都想来问问结果,我说不用问,我代大伙来问问,郑大人与雍王殿下谈的如何?”

    郑绥长叹一声,将签好的协议递给阮公。

    阮公有一点老眼昏花,但是这样的机密也不能,也不敢假手于人,只好自己一个个的看下去,好一阵子才将所有的文字都看完了。说道:“还算可以。”

    郑绥说道:“我这算不算是引狼入室啊?”

    阮公说道:“什么引狼入室,北边那个渔夫什么也不知道,他已经引狼入室了。他与广西之间书信来往频繁,甚至还有大明使者从升龙出发拜访占城王,这种种情形已经确定了,大明与莫登庸之间定然有所勾结。要知道这大黎江山是谁的,是祖上从大明手中夺下来。莫登庸这个蠢货,他既然向大明求援,我们也必须引进雍王一方了。”

    阮公对大明的印象非常不好。并不是大明怎么对安南了,而是阮公年轻的时候为了强调他们开国功臣的功绩,对大明进行妖魔化宣传。说的时间长了,他们也都相信了。阮公自己也就相信,他是坚定的反明派、在他看来,莫登庸与大明的合作,定然不会有什么好结果,说不定大明顺口就将安南给吞掉了。

    郑绥说道:“可是雍王殿下不也是大明吗?”

    阮公冷笑一声,说道:“你觉得是吗?”

    郑绥不说话,自从嘉靖登基之后,但凡有点智商的人都知道。雍王已经不容于大明了。所以在阮公等人心中,都已经将雍王一方当成一个独立势力,并且与大明敌对的势力。

    郑绥说道:“即便是这样,大明有雄兵百万,雍王岂能是大明的对手。”

    阮公说道:“你有其他办法吗?”

    郑绥摇了摇头。

    郑绥所依仗能抗衡的莫登庸地势,就是两个方面,一个是清化地区,与义安两地,这两地虽然不如红河平原富饶,但是粮食足以自给。又有地势上的优势,才能抵抗北方的进攻。但是上一次莫登庸南下,就径直打到清化,清化附近已经残破不堪。兵员粮食都受到了极大的损失,而清化与义安之南,还有铁山伯的旧部。虽然实力不强,但是占据的地方还是很大的。也给他带来困扰,即便是莫登庸没有与大明联合,莫登庸再次南下的时候,郑绥也只能逃离清化,向南逃了。

    清化是郑绥的根本,清化一失,大事去矣。郑绥迫切需要外援。那么这个外援是魔鬼。

    郑绥说道:“只是如此一来,安南落入雍王手中,我等岂不是安南的罪人?”

    阮公冷笑道:“郑大人,如此想就不对,雍王白手起家不过三四年的时间之内纵横南洋之上,也算是一代英主。只不过雍王毕竟根基浅薄之极,被雍王视为根基的东雍,人丁也不足五十万。不过我国数府之地而已,一旦雍王入主安南,到时候雍王到底是大明雍王,还是安南的雍王,还是两说的?”

    戏法人人会变,但是变的好不好,却各有高下。朱厚煌在算计郑绥的时候,郑绥也在算计朱厚煌。不过,朱厚煌这边不知道罢了。此刻朱厚煌正式出兵,从海云关出兵,水路并进,海上的舟师。陆地上以俞大猷的刀锋营为前锋。住户自提大军在后面压阵。

    朱厚煌所有兵力有,雍军四个营之多,共有两万余众,后面来有一个营看看能不能抽调过来。除却这些兵力之外,还有俞大猷在岘港训练的府兵,虽然临时征召的,但是看上去也似模似样,这些府兵大概有两万之众,不过被朱厚煌留下五千。镇守岘港,其他一并出发,大越四万多,号称十万大军。以存亡继绝的名义,发出榜文,说要重立黎氏,还天下太平。

    也不知道是不是郑绥做好了功课,或许是黎氏在安南百姓之中,有着很高的地位,朱厚煌一路北上,几乎是一路顺风,根本没有遇见什么对手,几乎望风而降。

    王阳明与阮润臣跟着在朱厚煌身后招降纳叛,稳定地方。

    还好这里都是安南人眼中的莽荒之地,人丁是少了点,而且少量的平原夹杂在大海与高山之间。驻军并不多,再加上郑绥立即起兵相应朱厚煌,双方夹攻。所以这些小军阀几乎没有任何抵抗能力。

    朱厚煌大军进发,一路克顺化,洞海。根本没有接上几仗。

    郑绥与朱厚煌带何静会师,一时间朱厚煌大军再加上清化兵,有十万之众。在安南这已经是能决定国家兴亡的力量。

    郑绥早就找了一个三四岁的黎氏子弟,叫做黎熙。郑绥请朱厚煌在清化修整,并且准备黎熙的登基大典。

    朱厚煌水师一路乘船,并没有多少疲倦,但是陆军虽然没有打上几仗,但是千里跋涉起来,的确是需要好好的休息了。不过千里跋涉,对岘港府兵大有好处。岘港府兵毕竟是府兵所用的都是冷兵器。训练也很少,这千里跋涉就是最好的训练。

    一路上他们虽然累的够呛,但是不管怎么说都有的一点强军的成色了。

    就在朱厚煌在清化停留的时候。莫登庸在升龙也等急了。

    “怎么回事?大明那边还没有一点消息,再这样下去,雍王就已经兵临城下了,大明这边还没有商量出来一个所以然来。”莫登庸咆哮道。

    由不得莫登庸不生气,莫登庸重夺升龙之后,在稳固自己的统治的同时,第一件事情,就是派出是使者向大明诉苦,求援。但是却不想到,一点用处都没有,好像石沉大海一样。虽然与广西巡抚的关系没有断绝,但是一点用都没有,没有办法。连出使占城的大明使者,也是莫登庸求了不知道多少次,才求来的,即便如此他们也是以广西巡抚的名义,而不是大明朝廷的名义。

第四百五十七章第二次安南之战八() 
第五百四十七章

    第二次安南之战八

    面对这个局面,莫登庸也觉得无可奈何,他暗道:“不等大明那边的反应了。我必须采取行动。”

    莫登庸立即开始行动,他立即向海防派兵,并且试探进攻海防。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