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喜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大明雍王 >

第445部分

大明雍王-第445部分

小说: 大明雍王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即便是现在沈希仪也印象深刻。

    他在训练军队的时候,很多地方都照着东雍军队学习,比如佛郎机炮,沈希仪训练的数万士卒,火器的装备率相当之高,而装备最多的,就是佛郎机炮。轻型佛郎机炮,让士卒抬着,在阵前作战的时候,先佛郎机炮一阵乱轰,然后步卒冲锋,冲不下来,再炮轰,然后再冲。

    这种手法就是沈希仪从东雍那边得到的灵感。

    正因为了解,才知道雍军绝对不是那么容易对付的。

    “沈将军何意?”杨一清说道。

    沈希仪说道:“下官与雍军交过手,知道雍军精锐非常,雍军八营,每年训练三百余日,简直是一日一操,风雨无阻,下官训练的浙军恐怕不是雍军的对手。”

    杨一清说道:“雍军才区区八营,何足道哉?”

    杨一清并非不知道雍军的离开,只是他对雍军有多厉害认识不足。毕竟杨一清只是文官,他即便再怎么号称知兵,也不会真正上阵杀敌,岸是有辱士大夫的传统。很多东西,不经历根本不明白其中的含义。

    比如东雍部队的训练水平。这个时代的军队很少有全训的,即便五日一操,就已经可以当成精锐来用了,浙江的训练也打不到全训的程度,要知道训练是花钱的,花大把的钱财,文官捏着后勤,他们很容易将训练经费给扣下来。当然了上面很可能根本不会给训练经费。

    似乎对于军队来说,只需打仗的时候多洒一带银子,等不打仗的时候,半调子养着就行了。花钱也是浪费。

    杨一清觉得沈希仪有怯战之嫌,只是现在没有人可以替换沈希仪,否则杨一清就将沈希仪当场换下。

    不过,沈希仪也是在官场之中厮混过的人,一听杨一清的话音,就知道情况不对了,立即说道:“末将明白了,末将愿意为大军先锋,先攻东雍岛。”

    杨一清说道:“半洲啊,如今储备足够一场大战吗?”

    张经说道:“大人,我会亲自下去巡查一边,一定不会耽搁军国大事。”

    杨一清之所以问,也是有原因,反正杨一清从账目上看到的是绝对足够,但是下面到底是什么样子,杨一清也是老手了,怎么会不知道他账册上的数目是万万信不得的,谁信谁死。张经也明白这一点,所以大战之前的第一项准备,不是别的,就是巡查仓库。

    杨一清对张经还是放心的。说道:“大军渡海所需要的船只够吗?”

    “大人。”徐海说道:“渡海是足够了,但是雍军水师厉害无比,末将恐怕不是对手啊?”

    杨一清说道:“无妨,雍军主力都在南洋,你不是也说过,倭寇大部分都去投奔雍王了?”

    徐海心中暗道:“我说的不是东雍主力舰队,仅仅是东雍在大员的二三十艘战舰,我就不是对手。”

    但是徐海也不敢说出来。

    因为他的根基比沈希仪还要浅薄,全靠攀附杨一清才能站稳脚跟,才有现在的位置。他怎么敢在杨一清面前说一个“不”字。

    “即便是如此,海上瞬息万变,也不能保全登陆舰队的平安。”徐海大脑一直在转,一个借口就找了出来。

    杨一清说道:“你只需让军队送上岸,剩下的事情就不用你管了。”

    徐海这才松了一口气。觉得这事情,还是可以办一下的。

    杨一清一拍手,立即有人拿出东雍的地图出来。却见这地图特别的详细,上面还有等高线,经纬度等等。整个东雍简直是一目了然。

    “合该,东雍灭亡,这么精细的地图,居然被盗出来,东雍不亡简直是没有天理了。”杨一清说道。

    杨一清的思路很容易理清,在他看来地图,特别是如此精细的地图根本就是军国重器,这么容易就失窃了,就能看出东雍的水平了。

    但是他不知道,东雍对地图与大明对地图是两个概念。

    朱厚煌习惯后世了,即便是寻常百姓家都挂着地图,从来不将地图当一个玩意,但是这个时代地面的印刷也是有一点困难的,需要雕版套印,才能有种彩色的地图,而寻常百姓也没有需要,所以在军中地图太过普及了,凡是军官都有,如果是营部,更是各地的地图应有尽有。即便是现在,东雍各地驻军有一个特别任务,就是绘制当地的地图。送到枢密院,枢密院统一整理各地地图。

    戚景通成为枢密使之后,对地图的管制严格了一点,但是任何东西都是物以稀为贵,东雍的地图太多了,戚景通对地图的限制也不多,不过是,只有官员才能收藏地图。所以根本没有什么保密不保密的,当然公开发行的地图,与军方的地图还是有差距的。

    杨一清的地图就是从一个叛逃的东雍官员哪里得到的,杨一清看了之后,简直是惊为天人。比大明制图之法,强了不知道多少倍。杨一清从来没有见过这样的地图。

    说起来,雍国的地图制作之法,还真是当初大内所有制图高手总结出来,朱厚煌学了出来,又加入很多数学公式,再军中传播,一代代改良修正出来的,到了现在,早就青出于蓝而胜于蓝了。

第八百二十二章大明v东雍四() 
第八百二十二章大明vs东雍四

    地图的话题并不是重点,杨一清只是感叹一句,直接说战事。

    “东雍的要害,就在此处。”杨一清重重的点在地图上的一点,正是北港。

    “这里有东雍最大的铁作,也有最大的炮作,不管是火炮,还是刀枪都是从这里产出的,一旦北港有失。整个东雍就没有兵甲可以用了。”杨一清说道。“所以我们这一次进攻的目标就是这里。”

    不得不说杨一清的眼光很毒。他说的不错。

    铁矿已经是限制东雍发展的瓶颈之一。

    北港的铁矿储量并不大,而从东雍开采以来,这一处铁矿供应了东雍所有的铁器,甚至一段时间之内,甚至让东雍以铁器为商品大量出口。开发的越大,这些铁矿就消耗的越大,当然了,这个时代的铁,再怎么消耗,让一个铁矿全部开采出来,还是很困难的。

    因为冶铁工艺的问题。

    朱厚煌重赏之下,很多冶铁技术更新,让铁大量出产,但这里的大量,不过是与之前散漫的冶铁业相比的,实际上,北港的铁产量,一年也不过一万吨上下。要消耗完一个铁矿,好需要一段实际。

    第二个原因,就是采矿的技术限制,很多时候,并不是有多少矿产都能开采出来的。因为不划算。

    不过,杨一清的问题朱厚煌也知道。不过令人遗憾的问题,东雍境内只是在安南找到大铁矿。由于安南在东雍体系之内的种种问题,让朱厚煌有些犹豫,要不要在安南境内大兴炼铁。安南本身的冶铁业被北港冲击的不成样子了,毕竟规模化的冶铁业,要比零星的铁匠铺要强的多。

    北港一时半会儿,也开采不完,这事情也就耽搁了,不像采铜,早已在吕宋找了好几个矿苗,不过还没有找到大矿。而吕宋与安南相比,简直就是荒芜之地,没有足够的人口,干什么都不行。

    不过,现在情况好一点了,东雍的官奴制度让开矿的进度一下子有很大的进展。不过,杨慎已经决定在南都附近建立一座如同北港一样的城市,还没有选好址。这也限制住东雍冶铁的发展。

    不过,杨一清的目光毒,并不意味着,这个事情就好完成了。

    杨一清只是轻轻在地图上一点,但是要完成这个人任务,却需要大量的规划。

    比如从什么地方出发,从哪里登陆,派多少人,等等问题。

    杨一清做好一个协调者,比如渡海的方略,就要徐海想办法,不过徐海只要完成任务,他提出的任何条件,杨一清都一口答应下来。而攻陷北港需要什么,只要沈希仪提出来,杨一清也会一口答应下来。

    这就是杨一清所谓的知兵。

    杨一清当三边总制的事情就是这样的,一方面往下面参沙子,让下面没有任何事情能瞒过他的。然后提出目标,分割任务,将专业的事情,交给专业的人去办,他只需做好后勤工作便是了。然后再根据完成任务的多少,论功行赏,如果失败,则大力处罚便是了。

    就是这个办法,让杨一清获得知兵之名。

    说来也对,在这样的上司下面打仗,恐怕已经是大明武将们梦寐以求的了。

    这一次会议,不过是一个碰头会。是一个开始。

    毕竟渡海作战,很多情况都是非常复杂的。

    就连徐海,沈希仪两人一时间也不知道要注意到什么,他们回去之后,立即收集情报,比如说收拢船只之类的动作。只是他们不知道,自从杨一清南下之后,杨一清所在之地,就是绣衣卫关注的重点。这些种种异动,迅速汇总之后,传到了东雍。

    东雍方面立即确认,杨一清的动作很不寻常。这个消息很快,从东雍传到来了朱厚煌手中。

    朱厚煌只觉得手中好像捏着万斤重担一样,一时间不知道该怎么面对这个结果。

    正如嘉靖所认为的,这是一个好机会。

    东雍的主力一部分陷入爪哇,一部分在看着佛郎机人与亚齐人的战争之中。还有大部分船只都是南都。对东雍的布防也是有些缺陷的。

    而且这样的布局,并不是一时半会儿,能够更改过来的。

    比如淡目国,椰城一战,淡目国伤亡惨重,此刻大军压上,一点点逼迫过去,一两之内,就能让淡目国灭国,而一旦撤军,就会前功尽弃,甚至下一次过来,需要投入的资源就远远超过了这一次。让朱厚煌现在就撤,他不甘心,而西金洲那边,也是如此。

    佛郎机人是朱厚煌面对最危险的敌人,现在朱厚煌将佛郎机人赶出了东南亚,只剩下亚齐一地,佛郎机人与亚齐人之见的战争还在继续。不过朱厚煌很清醒,佛郎机人一向以贸易为主,不会占领大面积土地,只是想赚钱而已。现在与亚齐之间的矛盾,虽然掺杂于宗教战争之中,但是彼此之间并没有不可调和的矛盾。

    一旦有亚齐一方,有一个强势的君主,割让一个港口,并给佛郎机人一点优惠,佛郎机人是有罢战的可能的。当然了佛郎机扶植出信仰基督教的部落,让这个部落代替佛郎机人与信奉回回教的部落战争,将佛郎机人与亚齐人之间的战争,变成亚齐人的内战,也是一种办法。

    总之,防备佛郎机人,时刻不能掉以轻心。

    所以南边的雍军力量,一点也不能调动。一时间朱厚煌也不知道该怎么办?朱厚煌一面暗骂自己贪心,一边立即召集吴明,与杨慎,许松,吴凤仪,刘老刀,等众人商议。

    朱厚煌也不多话,直接让吴凤仪将消息传递给他们,直接提出议题,现在东雍该怎么办?

    朱厚煌看着吴明,心中悠悠一叹。暗道:“戚景通还是离开的太早了,否则现在就是该咨询戚景通的时候。吴明远远不如戚景通。”

    的确如此,吴明的底子太薄了,即便是吴明一直在学习,但是进展也不大,所以吴明一直在所有会议之上,三缄其口。轻易不发表意见。而戚景通却不是这样,不用朱厚煌去问,他就提出很多意见。

    不过,朱厚煌早就知道这一点,不就是因为吴明比戚景通听话吗?不过这个时候,朱厚煌也顾不得其他了,立即准备会议一结束,就去派人传见戚景通。

    也幸好,戚景通封地的条件太差了,戚景通一双腿又不能见风湿。所以只有等戚景通封地之中的宅院建成之前,他是不会离开南都的。

    “殿下。阳明先生在的时候,不是已经布置好了吗?”杨慎淡淡说道:“殿下可以用此策。”

    朱厚煌皱起眉头说道:“你的意思是,让杨一清攻东雍?”

    这是王阳明提出的后发制人之策,不过,朱厚煌也知道,王阳明之所以这样说,很大程度,是他不愿意让东雍与大明翻脸,秉持能拖就拖的原则,想拖下去。

    东雍岛对朱厚煌太重要了,不说别的,只说雍军军官的籍贯,百分之八十都是东雍两府的,这里面有很多政策倾斜,东雍岛是朱厚煌的根本,是绝对错不了,如何东雍岛失陷,雍国能不能打下去,先不去提,单单说雍军上下,立即就变得不可靠起来。

    而雍军是支撑朱厚煌王座最粗的一根柱子,一旦雍军的可靠性动摇了,朱厚煌的王座立即会受到很多方面的挑战,东雍内部的事务,就让朱厚煌焦头烂额了,那时候不要说什么北伐了?

第八百二十三章对策() 
第八百二十三章

    对策

    “殿下,”杨慎岂能不知道东雍对整个雍国的重要性,即便是现在的南都地带,也无法代替东雍在整个雍国的重要位置。“天下之争,不但在军力,也在人心。”

    “朝廷兵势远远不如先帝之时。但人心稳固,却远胜先帝之时。”

    正德在时,哪里什么人心稳固的说法。文官与正德激烈对抗,否则最后也不演变成,杨廷和为首的一些人强烈反对朱厚煌登基了。不管怎么说文官士大夫的短处,但是有一点却不能否认,大明天下,是皇帝与这些士大夫共天下,而正德就是想反对这个事实,他想恢复国朝前期,皇帝与勋贵共天下的格局。

    “天下士大夫,恐怕皆不愿意,见入主京师,故而殿下欲得天下,不仅仅要军力胜过朝廷,也在在大义上胜过朝廷。无罪而被攻伐,首祸者,并非是殿下,这就是殿下的大义。”

    朱厚煌有些迟疑道:“那些士大夫不会待见孤,这些虚言,又有什么用处?”

    杨慎说道:“这些,并不是让的他们听的,而是让东雍百姓听的。”

    东雍的政治结构,根本没有那些文官的立身之地,自然不会被那些地方官喜欢了。

    所谓的士绅在雍国的政治结构之中,根本就没有。在地面真正有面子的,是有爵位的人。之前朱厚煌还想打击地方的豪强,不过,看现在的情况,这地方上的空子,是无法避免了。所以放开了限制,不过,能在地方上有影响力的,都是有爵位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