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喜电子书 > 穿越未来电子书 > 非一般倾城:朝颜皇后 >

第22部分

非一般倾城:朝颜皇后-第22部分

小说: 非一般倾城:朝颜皇后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见我衣着普通大概是个宫女,有些大臣就用不赞同的目光看我,认为我太没规矩。
  我一路扫过去,从官员朝服簪缨上的差别分辨这些人的身份。
  这一看之下,不禁暗暗惊奇。看来支持白夕煌的大官也不少,至少比想象中多,而且这十几个人大多数是一至三品的大官,想必在朝中势力也不小。
  这些人包括左相中书令冯邺,吏部尚书赵岳群,户部尚书黄兆维,兵部侍郎董秘,御史中丞郞昀,大理寺卿、太常寺少卿等等。
  初露锋芒(2)
  基本上朝中的政要部门,都有白夕煌的人。
  “你有什么事?真没规矩,没看见皇上和我们正商议大事吗?”那兵部侍郎是军人出身,比之其他文臣,性格更为耿直,用不屑的视线打量我,厉声呵斥。
  我心里瞬间明白,这些人大概以为我是白夕煌的宠姬,恃宠而骄,不守规矩闯进上书房。
  董侍郎一开口,上书房的气氛顿时怪异起来,大臣们都在目不转睛看着我,眼里含着探究意味,等着我的回答。
  我尴尬万分,既不能让白夕煌在这群臣子中失面子,更不能让臣子们认为他们的陛下还是纵情酒色。
  该怎么办,我不由自主望向坐在案后的白夕煌,他靠着白狐皮背垫,脸容怠倦,雪白的狐皮映照得他的脸格外苍白,浑身都像累透似的绵软无力。
  见我被兵部侍郎斥责,他皱起的眉头更深了,向我安抚一笑,嘴一动,打算帮我解围。
  我怕白夕煌为了维护我,做出不恰当的事,一急,脑子顿时灵光咋现。
  我大声说:“臣女是皇后身边的女官,向皇上和各位大臣请安。”情非得已,景雁只好借你身份一用。
  大臣们听了脸色稍微好了点,却仍是用不满的目光看我,如果我不能掰出一个合情理闯进来的理由,他们依然会觉得白夕煌纵容内宫。
  白夕煌听我这样一说,微微失笑,不过还是配合着我问:“皇后派遣你来,有什么事?”
  我用忧心忡忡的眼神看着那些大臣,装模作样开始掰:
  “皇后娘娘知道皇上正和各位大臣商量重要的国事,所以晚膳时分也不敢打扰,但皇后眼见已经过了晚膳两个时辰,各位大臣必定饥肠连连,若要回府后再吃晚膳,怕是对肠胃不好,皇后担心皇上和各位大臣的身体,故要我务必把懿旨传到。”
  我鞠躬对大臣们笑着道:“我家皇后体恤各位大臣辛苦,特意在东宫设下晚膳,招待各位大人。”
  初露锋芒(3)
  这个借口掰得很完美,既把我闯进来的理由解释清楚,又体现了皇后的贤惠,我发觉我说谎的本事越来越高了。
  大臣们被我一提起晚膳,多数人都感到饥饿了,连声感谢皇后恩典。
  那左相冯邺敛袖对我拱手行礼:“老夫谢皇后赏赐膳食。”然后用仁慈又赞赏的目光看我。
  我心里暗暗惊奇,这冯邺似乎识破我身份,不过他并没有点破。
  我笑:“一定替左相爷转告皇后娘娘。”
  左相又对白夕煌说:“皇上,关于改革的事,臣等领过皇后晚膳,再回上书房与皇上商议。”
  左相带着群臣离开。
  我立即召来宫女,叫御膳房火速在东宫开一宴席。然后开始替白夕煌施了针,白夕煌很配合,或者说他现在不配合也不行,中毒后的他像个软脚蟹,就是任我蹂躏也反抗不了。
  “喂,你在忍耐什么?你该不是想趁机报复吧!我发觉你下针越来越痛了,哎呦,轻点,我又不是刺猬。”白夕煌不满嘟哝。
  我拈起一长针,刺入他胸口穴位中。
  “少瞧不起人,我才不会乘人之危,等你好了我再让你尝尝当刺猬的滋味。”想到以后,我还有这个机会吗?不禁难过起来:“你痛是因为你中毒越来越深……”
  “错过了这次以后就没有机会了。”连白夕煌的口气也染上淡淡的落寞。
  “好人不长命,祸害遗千年。你狡猾、卑鄙、无耻、任性、荒唐……坏毛病一大堆,这样的坏蛋怎可能轻易死掉,老天爷也太开眼了。”我咒骂着,却没留意脸上一片冰凉。
  白夕煌罕见温柔起来:“那你该高兴,我这个一大堆毛病的祸害终于被天收了,为什么反而掉眼泪。”
  “我太高兴了,不行吗?”我慌忙擦干眼泪,歪过头轻哼。
  “怎么不行,我希望你记住我,但如果代价是让你伤心掉眼泪,那就把这里一切当做一场梦吧,而我只是你梦里一个影子,生死与你无关。”
  初露锋芒(4)
  “怎么不行,我希望你记住我,但如果代价是让你伤心掉眼泪,那就把这里一切当做一场梦吧,而我只是你梦里一个影子,生死与你无关。”
  无关吗?可是我已经忘记不了你。
  “好,我一定会忘记你。”
  ……………………………………………………………………………………………………………………
  施完针后,白夕煌脸色好了点,不过身体仍然疲软乏力。这人还死撑,要把我书桌上的文书拿给他。
  我随意往文书上一瞄,大吃了一惊。
  “你打算实施改革?你到底想干什么,难道你以为在短短几天里可以完成这种翻天覆地的大事吗?何况你一死,改革必定被太后搁置。”
  “小喇叭,你不明白,我白夕煌从来都不是个窝囊废,这些年来我政权不稳,被太后派一直打压着,我无法施展我的抱负,如今人都要死了,没有什么好顾忌,我尽力让世人看看我白夕煌的才华。白夜钰不是蠢材,有利的改革他不会因为是我实施就废除,我这也算为秦国百姓做一次好事,虽然我一向不喜欢做好事。”
  白夕煌说这些话时,脸上发亮,目光自信中带着无以伦比的锐气。
  我心酸,他一定很不甘心十年来被世人视为无德无能的昏君,可惜当他想努力时,给他的时间却只要短短的几天。
  “我可以看看吗?”或许我能帮得上小小忙,毕竟大学时主修政治所下的功夫不是白费的,
  “小喇叭,你看得懂吗?”
  “少瞧不起人,大秦七千六百个常用字,我全都认识。”
  “……”白夕煌无语。
  我在灯下仔细研究文书上所写到的改革方案,改革分别从税赋、私田制和藩镇募兵几个方面进行。
  大略的实施方法也列明,改革的方案周详而完备,并充分考虑到改革对百姓的冲击,做好防范商肆动乱、安抚民心的措施。
  初露锋芒(5)
  这几个问题确实是大秦社会的弊端问题。
  难得的是白夕煌居然能一针见血地指出,并想到应对策略。
  比如大秦有封地的臣子或买得大量田地的商贾,可以对租用自己土地的佃户制定田赋,这些人偏偏贪得无厌,加重田赋,让封地内的百姓苦不堪言。
  白夕煌打算大秦田地分级统一税赋,所有田赋上缴朝廷,再由朝廷把各封地所得税钱分给封地主人,杜绝封地内乱征税的现象。
  白夕煌见我看得聚精会神,奇了:“你还真看懂了?”
  我合起文书,由衷佩服:“以我这等平民百姓的角度,我觉得税赋、私田制和藩镇募兵这几方面的改革方案,都是有利于民、减轻百姓负担的改革,相信百姓都会为之欢呼,你这次真的做了一件大好事,值得称赞。不过我觉得还有一个很重要的改革更为迫切。”
  白夕煌提起精神,目光炯炯注视我。
  “什么改革?”
  我道:“官僚改革,从前代流传下来的察举制选官种种弊端已经很明显,并且给大秦的政治带来不少的危害吧。大秦现在的官员选拔混乱,察举制由各州郡的官员进行推举,条件是孝仁,但是真正按这个标准选拔的有多少,有钱的走后门买通官员,有权的推举自己家族子弟。”
  “正所谓‘上品无寒门,下品无势族’,选上来的人草包纨绔子弟居多,相反不少贫穷却有才华的人被埋没。试问由一班庸才治理下的国家,能有什么大发展,即使你实施了改革,下面的官员阳奉阴违,改革就成了句空话。以史为鉴,清明政治的朝廷带来太平盛世,庸碌当道的朝廷只会令国家一日一日走向衰落。”
  白夕煌点点头:“你说的不无道理,现在大秦庸官太多,上不能报效朝廷,下不能为民办事,整天想着收刮民脂民膏。我早就有心治理,但是这样错综复杂的官僚,想找出一个选拔人才公正廉明的方法并不容易,而且我也快死了,纵使有心救国也无力回天。”
  初露锋芒(6)
  白夕煌提到这个问题,悠长叹息,不无遗憾。
  “白夕煌,我有一个建议,你要听听吗?”我屏住呼吸,小心翼翼打量着他的神色。
  根据历史的发展,察举制已经不适应潮流,科举制应该横空出世。
  这里不是中国历史的朝代,那么隋朝出现的科举制,我移花接木到这边,也算为国为民,不会影响历史进程。
  只不过我这样做,白夕煌对我的身份会更加怀疑。
  “你说吧,若是有价值,说不定我会采纳。”白夕煌用一种半开玩笑的语气,他大概还是不相信我能提出些好建议。
  事实上以我的头脑确实无法想出科举制度,这种复杂而庞大的考试系统,但好歹我也是穿越女一枚,再没脑袋也懂得借鉴先人成就。
  “既然怕察举制容易徇私舞弊,那不妨借鉴下太医署医官的入署考试,我们太医署的入署考试,是通过考察医学徒对药理和治病的理论知识和实际看诊,来给学生评分,按名次录用。”
  “而选拨官员也可类似制定选拔考试,出题考察考生对时政的看法,或处理政务的能力,通过严格的出题和考官审核,以此来选出有真才实学的人。考生只要能够通过考试,无论出身贫富,都有资格为官,这样也不会埋没出身低微的有才之士。”
  白夕煌精神一振,终于坐直身子,神态中再无调侃之色,认真问:“那么该怎样具体操作?”
  我侃侃而谈,详细说明如何制定开科取士的规定。
  考生该如何参加州郡举行的乡试,到达条件后可上京参加礼部举行的会试,取中贡士后再参加由皇帝主持的殿试。
  殿试后由几位主考官阅卷,向皇帝推荐三甲人选,再由皇帝亲笔钦点第一甲录取的三名进士,分别是状元、榜眼、探花。除此三人外,其余登科者,第二甲赐进士出身,第三甲赐同进士出身。
  我又阐述如何进行出卷,安排考场、考官,制定规则防止舞弊。
  初露锋芒(7)
  我总结道:“选拔人才很重要,但培养人才更重要,如果能在各州郡建立学馆、书院,让平民百姓也能读书识字,必定能发掘出更多人才。”
  我长篇大论结束在余音袅袅的书房侧殿中。
  白夕煌的表情难以言说,大概可以用一个句话形容:无以伦比的震撼以及惊艳。
  “啪啪啪……”侧殿外的上书房传来鼓掌声,
  “皇后好才学,你所说的科举制选拨人才,老臣听了如醍醐灌顶,佩服佩服。”
  我听出这是左相冯邺的声音,心中一惊,这左相怎么比其他人早回来,还不经通报进来,看来白夕煌对他的信任十足。
  “进来吧。”白夕煌道。
  左相冯邺激动掀帘进来,后面居然还跟着满目震惊的齐韫。
  俺知道俺又要出名了~~~~他爷爷的,总是这么倒霉。算了,老是藏拙,让我也厌烦,兵来将挡水来土淹吧。
  “左相怎么一眼就认出我。”我镇定问。
  我打量着眼前这个年近古稀的老人,冯邺慈眉善目、须发皆白,脸色红润气度淡然,看得出是个非常注重修心养性的人。
  冯邺笑着作揖:“皇后娘娘,自有一股常人没有的气度,老臣七十有二,若不能看出皇后娘娘的身份,这辈子也算白活了。”
  气度,我自己上下瞥了眼自己,硬是看不出自己的气度在哪里。
  白夕煌惊讶之色已褪去,他举袖轻咳了声,问:“左相对皇后提出的科举制有何看法?”
  冯邺难抑激动之色:“皇上,老臣觉得皇后这个建议切实可行,我们大秦子太祖皇帝以来,历经三百多年,正因为这可以作弊的察举制,让官员竞相推举自己人当官,以至于世家大族如雨后春笋冒出,占据了大部分官位,拥有过大的权柄,严重威胁到皇权。”
  “老臣以为这科举制公平严谨,并且能真正选拔出有用之人,不限贫富,让百姓也有机会当官,这能杜绝士族一家独大的问题,也减少庸碌子弟当官危害百姓。”
  初露锋芒(8)
  “老臣以为这科举制公平严谨,并且能真正选拔出有用之人,不限贫富,让百姓也有机会当官,这能杜绝士族一家独大的问题,也减少庸碌子弟当官危害百姓。”
  冯邺说完又向我长长作揖:“老臣,多谢皇后为江山社稷做出如此大的贡献。”
  我忙扶起他:“受之有愧,我一个小女子如何能想出这样严谨复杂的科举制,事实上这是我师傅研究了几百年来的政治历史想出的。”
  “请问皇后师傅是何方高人。”冯邺大有结识之意。
  我脑筋一转,忍住笑:“我师傅叫Chinesehistory,通古博今,上知天文下识地理,乃旷世奇才。”
  我说我师傅是中国历史没错吧,反正没有它,我根本不知科举制是啥东西。
  冯邺越发神往:“踹你死嘿思得如,老臣孤陋寡闻,没有听过这位先生的名号,想不到世间竟然隐逸着这样一位奇才。不过这名字很长,难道皇后娘娘的师傅是外族人?”
  踹你死?我差点憋不住笑,这人肉声译机真是囧囧有神。
  “呃,可以这样说吧。反正不是我的功劳,你们不用谢我,你们有空就给踹你死师傅多烧几柱香吧,他就已经不在这人世了。”我撇清关系。
  齐韫突然意味深长说:“怎能不谢娘娘,你的师傅是旷世奇才,徒弟自然也不差,我们不能找到师傅,其实有娘娘这样记忆力好到能把细节一清二楚复述出来的徒弟也不错。”
  我笑容僵住,如果说齐韫这个老匹夫这句话不是别有用心说出来,打死我也不信。
  “嘿嘿,我记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