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喜电子书 > 穿越未来电子书 > 丝路大亨 >

第159部分

丝路大亨-第159部分

小说: 丝路大亨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堆也堆死他们了,大伙儿说是不是呀?”

    “不行!”董大直接打断了戴二的话头:“这不是船多船少的事情,我是和他们打过的,当时就算我的船再多个两三倍,也不是对手。”

    “呵呵!”戴二笑了起来:“想不到董大你竟然让那伙贼人吓破了胆子,说出这种话来,当真是丢尽了你们粤人的脸;若是按你的说的那伙贼人这么厉害,干脆大伙也都不要打了,直接投降让他当我们的大当家就是了!”

    “你——”董大强压下怒气,冷声道:“不清楚这伙人的来历,也不知道他们的用意,不过看他们作为,应该是来者不善,投降是不成的!”

    “打打不赢,投降也不成,那你说要如何?”

    “走,走还来得及!”董大高声道:“贼人的船快,我们乘着天黑,分散逃走,待到天明早已走远,就算他们要追,也没法都追上!”

    “放屁!”戴二跳起身来:“就十来条船,我们就得分散逃走,传出去后我们大伙儿还怎么在海上混?你董大不要脸,我们还要脸呢!”

    “要脸你还是要命?”董大问道:“我是和他们交过手的,数百步外一炮打来,半尺厚的榆木板子打的粉碎,怎么抵挡?你再多人船靠不上去又有何用?”

    “这个——”

    “我倒是有个办法!”

    戴二正张口结舌,听到一旁有人应道,他就如同溺水之人抓住一根稻草,赶忙说:“有什么法子,快说!”他这时才注意到说话的是曾一本,脸上不由得涨红起来。

    “列位都看过三国吧?”曾一本脸上露出神秘的微笑:“火船!”

    “火船?”

    “对,准备二三十条快船,上面装满干柴鱼膏硫磺,冲上去点着了,任他铁打的也烧成灰!”

    “对,这倒是个办法!”

    “不错,就用火攻!”

第两百四十三章叵测() 
众海贼听了曾一本的建议,不由得连连点头,火船可谓是当时海上以弱胜强的大杀器了,即便是再强大的舰队,遇上这招玉石俱焚也颇为头疼。尤其是他们对当地的海况、气候情况十分熟悉,用起火攻来更是事半功倍。

    董大见众人听不进自己的话,只得叹了口气,转身退出屋外,身后传来一阵哄笑声,想必是嘲笑自己的,忍不住长叹了一声。

    屋内曾一本冷眼旁观着众人热火朝天的商议如何用火船对付那伙不速之客,却没有掺和进去。他小心的站起身来,不动声色的偷偷离开,出了屋外,他挥手招来随身亲信,低声道:“你马上去把那个倭人,就是叫中村的给我找来,就说我有要紧事找他!”

    周良仲穿过海滩,目光警惕。越是接近胜利,就越要小心!他告诉自己,从旁人的口中他已经得知那场胜利的消息———大殿的舰队已经来临,胜利就在不远的地方,触手可及,自己一定要谨慎从事,完成自己的任务。

    码头就在前面不远了,我要亲眼评估一下那场袭击的后果,这对下一步的行动十分必要。周良仲一边暗自盘算着,一边穿过一片灌木丛——这样可以快一点。突然他听到身后传来一阵窸窸窣窣的声音,他赶忙转过身按住佩刀,几个随身的武士也拔出刀,准备迎战。

    “是中村殿下吗?”一个褐衣汉子气喘吁吁的喊道:“果然是您,哎呀,您跑到哪里去了,我去了你的住处也没人!”

    “你是——”周良仲警惕的打量了下来人,有些面熟,但想不起来到底是谁。

    “我是曾大掌柜的随从!”看到倭人手中锋利的刀刃,褐衣汉子识趣的停下脚步:“大掌柜的找您有事,想请您去一趟!”

    “曾一本?”

    “没错,就是我们大掌柜的,小人就是带个话!”看到倭人的警惕,褐衣汉子的语气也和缓了不少。

    “嗯!”周良仲向手下点了点头,示意其放下武器,脸上露出笑容:“不好意思,我有点事,一大早就出门了。大掌柜在哪里,我随你去!”

    “就在酒馆里!”看到对方放下武器,褐衣汉子松了口气,他赶忙向周良仲殷勤的笑了笑,做了个请的手势。

    周良仲随那汉子走了一会儿,进了那酒馆里面,只见曾一本坐在桌前,面前放着几幅已经吃干净的盘碟,笑道:“中村殿下还没有吃午饭吧,来,一同坐下和我一起吃点!”

    周良仲看了看曾一本满是油光的胡子和双手,走到木桌旁坐下,笑道:“多谢大掌柜的,请问您找我来有什么事情吗?”

    “快,快上菜来!”曾一本并没有回答问题,而是高声催促里面的厨子,片刻之后一个侍女送来两只盘子上来——一个是芋泥烧鸭;另外一个是脆皮烧肉。曾一本夹了一筷子脆皮烧肉也不蘸酱便塞进口中,一边咀嚼一边笑道:“来,我这厨子是潮州永丰楼的,一手烧腊便是放在广州城里也是数得着的,来,快吃一块!”

    周良仲皱了皱眉头,不过还是夹了一块脆皮烤肉吃了起来,果然是又脆又嫩,他点了点头:“确实不错,大掌柜的今日叫我来就是为了吃饭吗?”

    曾一本一边劝菜一边笑道:“来,来,来,俗话说入乡随俗,你既然来了我们大明,不妨就先学学我们大明的规矩,先吃饭后谈事,吃完了肚皮饱了,才好说事情,是不是呀!”周良仲推脱不掉,只得吃几筷子,便放下筷子:“我已经吃好了,大掌柜有事情便说吧!”

    “好!”曾一本放下筷子,笑道:“我请你来是想要让你帮我杀个人!”

    “杀人?我不是已经帮你杀过了吗?”

    “没错,不过一码归一码,上次的报酬我不是已经给过了?这次是另外的人!”

    “谁?董大?”

    “不,董大已经是个死人了,何必杀他?”曾一本笑道:“我请你帮我杀戴二。”

    “戴二?他不是你的二当家吗?”

    “此一时彼一时,他那是是我的二当家,而现在已经不是了!”曾一本笑道:“如何,以你的实力,这个应该不难吧?”

    周良仲看了看曾一本,烛光照在他的眼睛里,明晦不定。我不知道这个男人心里想的什么,周良仲告诉自己,他决定还是先试探一下对方。

    “我想知道原因!”

    “原因?”曾一本笑道:“很简单,他挡住我的路了!一千两银子,先付一半,如何?”

    “两千两,先付一半!”周良仲摇了摇头:“要么答应,要么拉倒!”

    “好,两千两就两千两!”曾一本笑道:“来人,先拿一千两银子!”

    周良仲清点了一下银子,站起身来:“我会尽快解决掉那个人的!”便向外走去。看着对方离去的背影,曾一本冷笑了一声:“有命赚钱无命花钱的倭狗!”

    长须鲸号。

    “你是说大获全胜?”周可成听完了米兰达满脸得意的报告,沉声问道。

    “是的,一场完全的,彻底的,光辉的胜利!”米兰达的脸几乎在放光:“击沉了四条船,重创了三条,俘获七条,还有三百四十五名俘虏,打死落入海中的敌人更是不计其数。而我们一方死伤大概不会超过二十,有人失足落入水中,还有被流矢射中的,不过最倒霉的是两个搬运炮弹的蠢货,他们的脚被实心铁球砸断了!”

    米兰达的话语引起了众人的哄笑声,胜利就好像醇酒一样,让人沉醉,每个人都张大嘴巴,露出了笑容,即便是之前想要表现的矜持一点的吴伯仁听到俘虏的船只和海贼数目后,也禁不住连连拍打着大腿,口中发出啊呀啊呀的惊叹声。

第两百四十四章美名() 
“爵爷呀!”

    周可成的叹息打断了众人的笑声,人们赶忙屏住呼吸,向米兰达投以艳羡的目光,无论是东方西方,对于旗开得胜都会给予首功的重赏,而米兰达则赶忙挺起胸脯,准备接受丰厚的赏赐。

    “你叫我怎么说你呢?”周可成的声音里满是惋惜:“难道你忘了吗?临别时我不是希望你把曾一本引到外海来的吗?”

    “怎么了?”米兰达闻言一愣:“我正是依照您的命令,将海贼引到了外海,才大获全胜的呀!”

    “可是你引到外海的只有一小股海贼!”周可成的脸色变得十分凝重:“我只给你几条单桅和双桅纵帆船,就是不希望暴露实力,曾一本躲在内海不出来,最后不得不让三层甲板大船进入内海冒险。你这一仗打赢了是好事,可这样一来要想曾一本来外海就更难了!”

    “那我们可以封锁贼人的出海通道,然后——”米兰达话刚说了一半,就停住了,对于兰芳社来说这些船不但是武器,还是维持运转所必须的条件,为了进行这次远征,周可成已经尽可能的抽调了淡水到礼成港、淡水到堺港、淡水到佐渡以及南千岛群岛的船队,这对兰芳社的营收已经有了相当的影响,如果战事拖延下去,兰芳社现有的财政能力是无法维持的。

    “长时间封锁是绝对不可能的!”周可成道:“这不光是时间的问题,我们的船太少了,也太大了,这一带有太多我们不熟悉的浅滩礁石,我们没有能力执行封锁计划。明天早上就进入内海!三天内解决战事!”

    “请原谅!”米兰达上前一步,想要说些什么,却被周可成打断了:“不要说了,战争不是戏剧,不可能总是依照剧本进行,我们必须随机应变。我的爵爷,我希望你能够记住我付给你一年两千五百金杜卡特不只是让你做一个冲锋陷阵的武士,你还需要考虑一些战场之外的事情!”

    “是的,大人!”米兰达惭愧的低下了头。

    “先生们!”周可成拍了两下手掌:“现在你们都回到自己的岗位上去,明天我们的舰队即将进入内海,与海贼们做最后的战斗。现在我们必须勤奋的工作,确保明天早上前一切都准备好!”

    “是!”众人齐声应和,纷纷离去,很快长须鲸号的艉楼已经空空荡荡,只剩下周可成和吴伯仁两人。周可成向对方投以含有歉意的笑容:“吴公子请见谅,我方才事情太多,怠慢了!”

    “无妨!”吴伯仁满不在乎的笑道:“周大掌柜,我这趟还真是没有白来,昔日读《左传》、《史记》里面大战之前调配诸将的章节,我总是叹息不能像左丘明、太史公一般著青史,留名于后世,今日得见,算是了却了平生的遗憾了!”

    “哦?这么说来吴公子是打算要将我这次的事情著于史帛了?”周可成笑道。

    “不错!”吴伯仁得意洋洋的从袖中取出一份小册子来,递给周可成:“您看,这是我这些日子来的手抄,每日都有,回去后我加以编著之后,便是一篇好文章。”

    “嗯!”周可成接过那小册子翻开一看,不由得暗自点头,只见上面用一丝不苟的蝇头小楷记下某月某日,在某地某人说了什么,做了什么,周围环境如何,后果如何。文字精炼,往往寥寥数语便将情况描绘得生灵活现,自己这个当事人仿佛亲眼所见一般。将来只要稍加整理润色,便是一本很不错的战记,看来这吴伯仁刚刚弱冠之年就能考中举人绝非仅仅是运气好,光这一手字和文字功夫都是十多年的功夫。周可成将这小册子交还给吴伯仁,肃容道:“周某百年之后得以不朽,皆为吴公子之德。吴公子此书若是成了,雕版印刷之费用包在周某人身上!”

    “呵呵,那就多谢周大掌柜了!”吴伯仁他家资殷实,印书的费用他也没放在心上。其实他写这本书一方面是由于兴趣,还有一个原因是为了扬名。到了明代中叶,虽然朝廷采用了一切尽可能的办法来加强科举的公正性,但各种考试外的因素还是越来越深的影响了科举。士名就是其中之一,享有盛名的士人在参加科举考试中占有很大的优势,考官也希望将这些拥有盛名的考生揽入自己门下。因此许多士人都前往两京、江南等文风鼎盛的地区与其他士人交流,以博取盛名。而若是吴伯仁这本书印刷出来,他除去可以得到文名之外,还可以得一个知兵的名声,毕竟他可是亲眼目睹了周可成平定大寇曾一本,要说有“赞画运筹”之功也不是说不过去。眼下倭寇乃是朝廷的心腹大患,有了这个“知兵”的名声,不光是科举可以占便宜,就连将来授官,升迁都是一条好路。

    而周可成则想的更多一些,他前世没少和人在军事论坛上打嘴炮,大家吵到最后都会说“拿干货”出来说话,这个“干货”就是原始史料。这样一来就是有写回忆录的一边占便宜了,说白了即使是历史上著名的战役,在史书里面也只有短短几句话而已,具体的细节是不会有的,只能倚靠当事人自己留下的回忆录,所以后世的历史学家或多或少都会采信回忆录里面的内容,何况有些年代久远的史书早已散失,后世的史书只能把流传下来的内容照抄一遍。于是就出现了能打的不如能写的,能写的不如有笔杆子替他写的。

    比如汉武帝时代最出色的将领无疑是卫青和霍去病,但有太史公这个大文豪粉丝,飞将军李广的名声远远凌驾于这两位之上;曼施坦因的那本《失去的胜利》从头到尾可以“一切都怪小胡子”这七个字来概括,因此在后世的军事论坛也得了个“曼不群”的雅号。这一点在古代西方将领倒是有渊源,将领身边无不带个书记官,替其整理材料下野后就写战记流传后世,亚历山大大帝东征就带着一票知识分子,留下了丰富的原始资料,后世阿里安就是根据这些材料写下了《亚历山大远征记》;小西庇阿的密友兼书记官就是著名的古希腊历史学家波里比阿,他的著作《历史》里面就把第二次和第三次布匿战争中的大西庇阿和小西庇阿吹上了天;笔杆子好而且有时间的干脆自己操刀,其中的翘楚就是凯撒的《高卢战记》和《内战记》,;色诺芬的《万人远征记》、修昔底德的《伯罗奔尼撒战争史》也算得上这种类型。

第两百四十五章入湾() 
既然前辈先贤如此,为了自己后世的名声着想,周可成早就下定决心不落人后一定要在回忆录,战记上下番功夫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