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喜电子书 > 穿越未来电子书 > 丝路大亨 >

第26部分

丝路大亨-第26部分

小说: 丝路大亨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将吏,这倒也怪不到你头上,这样吧,你的人便在盐仓门外驻扎,那里距离三江口很近,正好屏护府城,粮食柴草本官都会派人送去,只是住处就只有请贵部克服下了!”

    “多谢知府大人!”胡可赶忙躬身拜谢,退了出来,他心里清楚浙江许多地方官员对朱纨的海禁政策并不支持,甚至颇有反感,朱纨身负朝廷钦命他们没有办法,自己一个小小千户他们可不怕。莫说是几句难听的话,便是更过分的事情也不是做不出来的。

    “大人!”一个声音将胡可从遐想中惊醒了过来,他抬起头来。亲兵气喘吁吁的对他说:“有倭寇的消息了!”

    “在哪里!”胡可的精神立刻就提起来了,不管怎么说他的前途、富贵和命运都已经和那位朱纨朱大人联系在一起了,既然上了这条路,就必须走到底。

    “在洋塘,距离这里有一百多里!”那亲兵沉声道:“那里有河可以直通大海,倭寇上岸之后便把那里当做巢穴,四出劫掠,抢来的东西就都屯在村子里。有个汉子逃出来,到城里报官,让我遇到了。”

    “好,快把人带过来,我要问他的话!”

    “军爷!”那汉子紧张的看了看胡可,跪下磕了个头:“倭贼有大约有一百多人,其余的都是海贼,他们干了许多坏事情!我有一头牛,被他们抢走了,我的女儿也给抢走了,牛给他们吃了,女儿——哎!”他的脸因为愤怒和羞愧而涨的发红,泪水从眼眶里流出来。

    “嗯!”胡可粗略的估算了下敌人的战斗力,他很清楚绝大部分海贼中能打仗的只有倭人,华人海贼一般只能承担引路、抢劫等事情,并不敢与官军厮杀,他现在手下有三百人,算起来有一倍以上的优势,他又询问了几句敌人的设防情况和武器装备后,决定抓住机会一鼓消灭这股倭寇。

    “你带他下去吃点东西,休息会,我现在就去见知府大人!”胡可吩咐了亲兵两句,就转身往后堂而去。

    “小人参见知府大人!”周可成恭谨的将那张林希元家管家给自己的名帖奉上。一旁的幕友从周可成手上接过名帖,转交给知府。知府看了看帖子上的名字,脸色一下子变得和缓起来:“既然是茂贞公介绍来的,便坐下说话吧!你与茂贞公有什么关系吗?”

    “多谢大人!”周可成向知府做了一个长揖,方才小心的坐下,他拿出这种名帖本来也只是抱着一个试一试的态度,却没想到这么有效,心中不由得暗自欣喜,小心翼翼的答道:“小人家里与林家乃是同村,称林翁一声世叔,”

    知府捋了一下颔下的胡须,面带笑容,与方才见胡可时的声色俱厉形成了鲜明的对比:“原来是乡梓呀,家父与茂贞公乃是同年,算来本官也要叫他一声世叔,上次见面已经是十五年前的事情了,不知道他身体可还好?”

    “有劳大人问候,林翁的身体倒还安泰!”

    “嗯!”知府笑着点了点头:“积善之家必有余庆,茂贞公为官时为民做事,卸任后又造福乡里,得享高寿倒也正常。你此番来宁波有什么事情吗?”

    “是这么回事!”周可成笑道:“小人家里世代是造船的,听说此番朝廷禁绝双桅以上大船,江浙这边不少船厂都倒了霉。小人也知道这边工匠手艺精巧,胜过闽南那边,便想来这边招募些工匠回老家去。”

    “嗯!”知府笑道:“那方才在关帝庙那边舍饭团的便是你啦?”

    “正是小可!”

    “好,好!”知府笑道:“经商之人最要紧的要有一颗善心,切不可唯利是图,置道德良心于不顾!眼下宁波多事,流离失所,孤苦无依之人甚多,你愿意拿出自家粮米来,给人一条生路,便是大善!”

第六十三章行贿() 
周可成也没想到这知府这么爽快,毕竟朝廷一边严查海禁,自己却说要扩建船厂,要说自己和朝廷对着干也不是说不过去,看来那张帖子的作用不小,赶忙陪笑道:“大人谬赞了,小人哪里明白这么多道理,只是看到关帝庙里那么多人衣食无着,就指着那点稀粥吊命,着实可怜得很,又听说他们多是船匠,前几日被倭寇一把火烧了船厂,才落得这般田地。小人家里世代都是造船的,看他们这样子心里也难受的很,出点银子权当买个安心,接下来回福建的路上也好求关帝爷爷庇佑!”

    知府听到这里,连连点头:“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好,好,与人有怜悯之心,百神自然护佑,说吧,有什么需要本官帮忙的?”他也不是傻子,自然知道周可成拿着帖子上门肯定是无事不登三宝殿,便径直问出来了。

    “多谢大人!”周可成斟酌了一下词句:“这次我来宁波,原本只想招募工匠,但看到城下的样子,若是只将工匠招募走,留下来的家人孩子恐怕也活不下来,岂不是做了离人骨肉的恶人?于是便连家人一同招募了去,约有三百余人,加上采买的一些器具、材料,若是走陆路就麻烦了,便想走海路回福建!”

    “嗯!走海路!”知府皱了皱眉头,旋即笑道:“无妨,朝廷海禁防备的是奸人为非作歹,只要你船上没有违禁的东西,这禁令自然落不到你头上!”

    “大人,不光是走海路的事情!”周可成压低声音道:“我这次来原本只准备了一条大船,可连工匠的妻小都一同招来了,那船便装不下了。”

    “哦?那你想要如何?”

    “我听济源号的东家说,他有条刚造好的双桅大船,因为官府的禁令被收了去——!”说到这里,周可成稍微停顿了一下,偷偷看了看知府的脸色,确认对方脸色甚和方才继续说了下去:“小人想若是这些船官府有用也就罢了,若是暂时用不上岂不是白白停在那里任其腐烂,不如——”

    “哦,这么说来你的主意打到这几条船上了?”那知府脸上神色淡淡的,看不出是喜是怒,周可成赶忙低声道:“大人,不管怎么说这船既然被官府收了去,便是官府的公产,小人岂敢白白拿了去,小人的意思是何必将其发售给小人,一来小人也能得个方便;二来官府也能得了一笔钱来赈济受灾的百姓,岂不是一举两得?”

    听了周可成这番话,知府半响没有说话,周可成也不敢催促,只能垂首危坐,眼观鼻,鼻观心,约莫过了半盏茶功夫,那知府方才叹了口气:“也罢,自从海禁以来,宁波百姓有倒悬之苦,我这也是无奈之举,张师爷!这件事情就交给你和这位周掌柜商议吧!”

    “是,老爷!”那位一直沉默不语的幕友站起身来向知府欠了欠身子,周可成赶忙也站起身来,向对方拱了拱手:“劳烦张师爷了!”

    “不敢!”那幕友微微一笑,正要说话,却听到堂下传来一阵争吵声,随即便看到胡可上得堂来,一名家仆紧跟着跑了上来,看到知府赶忙跪下磕了个头:“老爷,小人明明说您在里面有客人,他却不听,硬闯进来了!”

    “你先下去吧!”知府的脸上蒙上了一层阴影:“胡千户,有什么事情要这么匆忙?”

    “末将失礼之处还请大人恕罪!”胡可从知府的声音里听出了一丝怒意,赶忙躬身行礼谢罪:“只是有紧急军情,需要向大人禀告!”

    “紧急军情?”知府的眉头又紧皱了起来,虽然他并不喜欢眼前这个武夫,在他看来两浙眼前的乱象完全是朱纨无事生非的结果,用军队加强海禁只会把问题越搞越大,作为朱纨的亲信部下,自然也连带着上了。但作为宁波的父母官,他有义务听取对方的汇报,因此他向师爷与周可成微微点了点头,示意其退下,又伸手指了指一旁的圆凳没好气的说:“胡千户,坐下说话吧!”

    周可成随着张师爷出了门,他的心神还停留方才那军官的身上,胡可刚进门的时候他就认出了此人便是当初在双屿岛上当细作和在海上截击自己的明军军官,想不到在这里又遇上了,当真是凑巧的很,不过看对方的样子,应该不记得自己的模样。

    “周掌柜!”张师爷的声音将周可成从思绪中惊醒了过来,他抬起头,看到对方正笑吟吟的看着自己,赶忙笑道:“张师爷,我方才突然想到一点生意上的事情,让你见笑了!”

    “无妨!周掌柜的家大业大,一时间没法都顾过来倒也正常!”张掌柜是个胖乎乎的中年人,留着一缕山羊胡子,脸上有事无事总是带着三分笑意:“既然东家把这件事情交给我了,我就斗胆问一句,周掌柜你要几条船?”

    “几条船?”周可成闻言一愣,他原本只是想把杨彻替自己造的那条新船给弄回来就不错了,毕竟对于自己来说眼下正是百废待兴的时候,光是要将这三百多人和许多造船的工具运到台湾淡水仅凭那一条船是不够的,他来知府这里也就是打着碰碰运气的主意,可听这张师爷的口气好像自己除了把自己那条船弄来,还可以弄几条其他船似的。

    “怎么了?周掌柜你花了这么大力气,拿着茂贞公的帖子不会就只想把济源号那条怪船弄走吧!”张掌柜的脸上露出耐人寻味的笑容:“若就只是这等小事,敝东家又何必这么弄得这么麻烦呢?”

    确认了对方的态度,周可成心中暗喜,他赶忙笑道:“张师爷,你看也差不多到了吃饭时间了,要不我们一起找个地方,一边喝酒一边细谈可好?”

第六十四章洋塘() 
知府衙门后堂。

    “胡千户。”知府意味深长的看了胡可一眼:“这么说你打算去攻打那支倭寇了?”

    “不错!”胡可恭谨的欠了欠身子:“这队倭寇上岸之后,为祸甚广,宁波不过是其中之一罢了。据逃出来的百姓所说,这伙倭寇在洋塘村挖掘壕沟,修筑壁垒,有长期据守的打算,若不将其尽数消灭,待其根基稳固,只恐遗祸无穷呀!”

    知府并没有说话,只是意味深长的打量了胡可一番,胡可惴惴不安的低下头,不知道自己的方才说的哪里有毛病,过了好一会儿,知府问道:“胡千户,那伙倭寇有多少人?”

    “真倭约有百余人,其余皆是假倭!”

    “嗯!”知府点了点头:“你既然身为千户,麾下的士卒应该不会超过五百人吧?本官虽然未曾领过兵,但浙江这些年卫所的情况也还是有所耳闻的,武备废弛,卫所士卒平日里为军官役使,终年不得歇息,苦不堪言,视战场如畏途,甲仗军器恐怕也多有缺额,名义上虽然有千人,实际上可战之兵不会超过百人。胡百户,有求战之心是好事,但出战之前还是要再三筹划吧?”

    “大人教训的是,不过下官麾下这三百人,都是平日里教训熟了的,并非卫所里那些疲敝之兵。倭人虽然凶悍,但自上岸以来,屡战屡胜,竟然公然在洋塘筑寨屯守,已经是骄兵,又不知我方军情,以有备攻无备,下官已有胜算!”

    知府见胡可话说的满了,虽然心中颇为不悦,但自己毕竟不是对方的直属上司,并无指挥之权,只得点了点头,冷笑道:“既然你已经有成算在胸,那本官也就不多言了,粮秣柴草民夫,自会准备停当,不过本官丑话说在前头,兵凶战祸,还请胡千户好自为之。”说到这里,他拿起茶碗,喝了一口。胡可赶忙站起身来,躬身道:“多谢知府大人,下官告退!”

    “请,请!”周可成小心的将张师爷的酒杯斟满,笑道:“张师爷,这宁波下官是头一次来,人生地不熟,”说到这里,他从腰间的鹿皮口袋中摸出十余枚碎金块来,放到桌面上推了过去:“若有做不到的地方还请多多提点!”

    “哦!”看到金子,张师爷的脸色微变,他随手拿起一块,凑到窗口看了看,又用牙齿咬了咬,看到上面的齿痕,脸上的笑容立即变得生动起来:“周掌柜,这金子成色不错呀!”

    “废话,都是老子亲自动手重新熔炼过的,当然成色不错啦!”周可成肚子里骂道,脸上却笑道:“都是东番里来的金沙,重新熔炼过的,十足的真金!”

    “好,好!”张师爷说了两声好,也不知道他说的是金子好还是周可成送金子给他好,待到他将金子纳入袖中,抬起头来,平日里脸上的笑容已经全没了:“既然周掌柜如此爽快,那我也就不拐弯抹角了。好船、大船官府有的是,也就是知府大人一句话的事情。俗话说火到猪头烂,事情办不办的成就看周掌柜你的诚意了!”

    “那敢问一句张师爷,这个诚意具体要怎么算呢?”

    “八百两纹银!”张师爷伸出一根手指来晃了晃:“从上到下我便替你打通关节了,然后里面的船便随便你挑,每挑一条走你再出五十两!”

    “这样也可以?”周可成大吃了一惊,他穿越以来没少在造船业花功夫,以当时的行情,一条二桅违式海船,五百料,载重大概一百二十吨左右的造价大概五百两纹银上下,依照张师爷的要价,周可成要两条船就可以不赔,三条以上就是纯赚了。

    “那不知小人可以挑多少条船走呢?”周可成小心的问道。

    “官府里现在扣下的船有三十多条吧!”张师爷喝了口酒,笑道:“要是周掌柜想挑走自然是不成的,知府大人也不好向上面交代。”

    “那是,那是!”周可成赶忙点头,他到也还没这么贪心,再说即便官府随他开走,他手下也没有那么多船员来驾驶这么多船呀。他从口袋里又取出几小块金子,递了过去:“还请张师爷提点!”

    “三分之一吧!这个应该问题不大!”张师爷看了看金子,把原本准备出口的数字又往上调高了三成:“只要不超过十条,就问题不大。”

    “这么多?”周可成被张师爷吐出来的这个数字吓了一跳:“这么多船一下子都没了,若是上司查问下来,知府大人怎么应付呢?”

    “呵呵!”张师爷笑了起来:“想不到周掌柜这么实诚,你难道忘了就在前两天倭寇刚刚将盐仓门外烧掠一空了吗?少了的这些船自然是被倭寇一把火烧了,又能怪的了谁?”

    “多谢张师爷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