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喜电子书 > 穿越未来电子书 > 丝路大亨 >

第82部分

丝路大亨-第82部分

小说: 丝路大亨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呵呵!”胡可笑了起来:“周兄到底是商贾出身,几句话就提到银子了。我大明富有四海,所要之物应有尽有,水师之费又算得了什么?只要你弃暗投明,莫说十条,二十条,便是几百条也不过朝廷一纸文书的事情!”

    “是吗?胡大人到底是吃朝廷俸禄的,不当家不知柴米贵呀!”周可成笑道:“谁说朝廷不缺钱的?天底下最缺钱的就是朝廷了,大明富有四海不假,可是又有多少银子当真是朝廷动得了的?你莫要不信我,双屿你应该知道吧?”

    “你是说原先许家兄弟占据的那个双屿?”

    “不错,便是那个,那地方地势险要,通往倭国、南洋都十分方便,又可屏障两浙,为何朝廷剿灭上面的海贼之后,却又将港口堵塞后便弃之不顾?”

    “这个——”胡可顿时说不出话来,他自然知道为何朱纨下令将双屿港口用沉船堵了,说白了就是没钱维持那里的卫所,所以与其留下来成为海贼的巢穴,还不如干脆堵塞了。

    “胡大人!”周可成见状,便用一种比较和缓的语气说:“我也知道你身为朝廷命官,来见我这种身份尴尬的人是一番诚意。但这世上有些事情不是嘴巴说说就成的,我就举个例子吧!”说到这里,周可成指着远处江面说:“您看清那条白帆黑船吗?”

    胡可顺着周可成手指的方向看去:“嗯,就是那条两根桅杆的吗?”

    “不错,那就是我的座船,叫白鸟号。当初造下来大概花了五百两银子,加上火炮、弹药、杂七杂八的下来大概要八百两银子吧;旁边小一些的便宜点,大概也有五百两银子上下。我这次来了一共一条大船、九条小船,一共五千三百两银子,这可不是一笔小钱呀?”

    “对你来说自然不少,可对朝廷来说又算得了什么?”胡可傲然道:“再说我大明有那么多作坊工匠,何须花那么多银子?只要向船厂发一封文书,让其照样打制便是了!”

    “呵呵呵!”周可成闻言突然大笑起来:“您难道没有想过吗?为何朝廷发给各军的甲仗、火器、船只多朽烂破败?不堪使用?而在民间出售的却坚固耐用?”

    胡可顿时哑然,他世代从军自然知道周可成说的是事实,朝廷配给各卫所的武器、船只、衣鞋质量都非常差,而同样的货物在市场上却是另外一回事,甚至许多货物都是由一家作坊出产的。对于这种现象他也曾经痛骂过无商不奸,此时听周可成这般说却像是另有深意。

    “莫非这与朝廷和买之策有关?”

    “那是自然!我打个比方,一张角弓材料加上人工一共需要二两银子,坊主人还要赚五钱银子,所以一张角弓的市价是二两五钱银子,你买了弓,坊主人有钱赚,工人得了工钱,大家都欢喜,所以作坊自然会尽心竭力为你制作好弓。但现实是朝廷拿一两银子的价去和买,这一两银子要拿到手还得千难万难,最聪明的办法是掏一笔钱去贿赂小吏,将和买的事情推到同行的身上,这样一来即避免了损失,又打击了自己的冤家;笨一点的呢便是用些粗劣的材料,胡乱把弓做成了,再掏一点银子贿赂了来收货的人,胡乱把差使敷衍了了事,像这样的可以少赔些。”

    “那最后的法子呢?”

    “最后的法子自然是老老实实的照老样子制弓,这固然对朝廷有好处,可这样一来没做一张弓就至少要赔一两银子,做得越多便赔得越多;做买卖的折了本钱,这样下去岂能时日长久?”

第五十五章矛盾() 
“是呀!”胡可叹了口气:“时日一久,那些老老实实替官府做事的作坊自然都完蛋了,剩下的都是第一种或者第二种的,军中的器械自然也越来越差,周兄你说的不错,这和买之事的确是遗祸无穷!不过只要朝廷给足银钱,工坊自然也会用心建造的。”

    “事情哪有这么简单的!这船与其他器械又有不同,打个比方吧,刀矛弓弩制好了,每年春秋两季操练几趟便可收入武库之中,只要小心保养了,几年后需要时拿出来便可以用了。而船只又有不同,就拿白鸟号为例,一条船上至少也有二十余名水手:舵手、木匠、引水人等等各司其职,若是平日里不操练熟了,关键时候便要抓瞎,而这些人都是要发饷的;再说这船一出海,缆绳、船帆破损,虫蛀等等也都要花银子定期保养。像这样一条船,一年下来少说也要花三四百两银子,这个钱官府恐怕出不起吧?”

    胡可恼火的握紧了拳头,他虽然没有学过会计学,但一次性支出和经常性支出的区别还是分得清楚的,前者只要确实有必要朝廷还是能咬牙挤出来的,但后者就是另外一回事,大明的官儿今天在位置上说的话,明天新官上任就未必会认账,到时候船是造好了,可船员薪饷、船只修补的银子没了,那怎么办?他急中生智,问道:“周兄,你方才说的倒是头头是道,可你哪来的钱发薪饷,修船的呢?难道你比朝廷还有钱不成?”

    “我当然没有朝廷有银子。可与朝廷不同的是对于我来说这些船是赚钱的工具,跑上一趟倭国,就能赚两三条船回来,船越多,赚的银子就越多;而朝廷厉行海禁,若是不打仗,船就只能停在船坞里白白烂掉,船越多,花的银子就越多,又怎么能一样呢?”

    听周可成说到这里,胡可脸色黯然,良久之后他慨然叹道:“若是这么说,我大明水师当真是没有指望了吗?”

    周可成张了张嘴,却说不出话来,其实胡可的问题并不难回答,正如任何大力士也无法提着自己的头发让双脚离开地面,即便是像大明这样幅员辽阔的帝国,也不可能在施行海禁政策的同时建立一支强大的水师。繁荣的海上贸易与强大的舰队本来就是一块硬币的两面,不可能只选择其一。而海禁政策并非某个皇帝的疯狂,而是有其内在合理性的,鉴于数千年来东亚大陆的地缘政治,帝国最主要的军事威胁是来自北方草原上的蛮族,因此最主要的军事资源也必然集中于北疆,为了确保对军事力量的控制,帝国的首都必然是位于某个偏北的位置,南方就承担了提供资源的任务。所以从唐到清,都一直有以东南之财赋养西北(东北)之士马的说法。任何可能威胁到这一利益格局的势力都会遭到帝国毫不留情的打击。假如某个皇帝出于偏爱在南方建立了一支强大的舰队,这不但会分薄北疆的军事资源,而且还有可能使得南方有可能利用其力量摆脱原有的向北方输血的位置,成为帝国分裂的隐患,最后只会人亡政息。

    “当然,这只是我一个人的看法,并不一定正确!”周可成低下头,尽量避开对方的眼睛,虽然从某种意义上讲,对方与自己是处于敌对位置的,但出于某种特殊的感情,他还是不愿意把那伤人的实话说出来。

    胡可看着周可成,叹了口气,突然笑了起来:“也罢,我们不谈这件事情了。周兄,你接下来有什么打算?”

    “接下来?”

    “不错!”胡可的脸上露出“你别想瞒我”的笑容:“莫敬典这一仗能赢的这么漂亮,全靠周兄你突破了范子仪的水军。眼下安南分为南北两朝,他们莫家只具有半个安南,接下来要打的仗还多着呢,岂会不高官厚禄挽留你?”

    “不错!”周可成稍一思忖,便决定在这件事情上不必隐瞒对方:“莫敬典的确有这个意思,不过我不打算应允他。”

    “哦?”胡可脸上闪过一丝喜色,旋即又疑惑的问道:“你为何不答应?我看此人是个豪杰,像周兄这样的人才,他不会吝啬官爵封赏的。”

    周可成微微一愣,发现自己还真拿不出什么能让对方信服的证据来,毕竟在当时人看来安南的爵禄封赏虽然及不上大明的,也远远胜过海上漂泊不定的海商,即便是当时的西欧冒险家们,功成名就之后也是买庄园当贵族,更不要说东方了。

    “也许是因为我的膝盖有点毛病,不习惯向人下跪吧!”周可成笑了笑:“胡大人,你用不着担心安南这边,如果我没有猜错的话,数十年来他们南北两朝是打不完仗的!”说罢,他便笑着转身走开了。

    夕阳西下,号角声响起,惊起芦苇丛中的一群水鸟,它们扑打着翅膀从众人头顶飞过,只留下一片惊叫声。

    刘沿水没有抬头,如果是在平时他早就琢磨着如何才能打一只下来了,而此时他的目光一直凝视在前方的大柴堆,周可成下令将收集到的船只残骸劈成碎片,作为接下来仪式所需的燃料。

    号角声平息了下来,取而代之的是鼓声,皮鼓的节奏很慢,一下下的仿佛敲在每个人的心头。士兵抬着担架走了出来,每副担架上都放着一具尸体,尸体都已经被清理干净,撒上香料用白布包裹,看上去宛若生人。人群中传出隐隐的抽泣声,刘沿水也禁不住两眼发酸,他最好的朋友王胡也在其中。

    一具具尸体被放在柴堆上,很快就摆放停当。打完仗后,周可成下令尽可能收集每一具尸体,并将其妥善清理。一共有三十七人,摆放在在柴堆上。此时哭声更大了,人们想起不久前的激战以及与同伴度过的日子,都禁不住低头垂泪。

第五十六章仪式() 
鼓声平息了下来,西边的天空只剩下一丝红色,当天的白昼已经到了尾声。周可成走到柴堆前,高声道:“诸位,这些死去的人们是我们的同伴,他们曾经与我们一同欢笑、一同歌唱、一同划桨、一同战斗,与我们分享同一块鱼干、一壶酒、一条毯子、一顶帐篷。我们一同建立了击败了强大的敌人,建立了伟大的功勋,赢得了丰厚的报酬。但由于命运的安排,他们先我们而去,离开了这个世界,但这并不意味着割裂了我们与他们的关系。我们是伙伴,过去是,现在是,将来还是!死亡并不是我们活下来的人拒绝履行义务的理由,作为同伴我们必须将他们的尸骨带回家乡,将他们辛劳的酬劳带给他们的家人,并告诉他们的家人,他们在远方的英勇和功勋!”

    人群一片寂然,每一个人的眼中都满含泪水,刘沿水想起一路上的辛劳和危险,喉咙已经哽咽。

    “把火把给我!”周可成的声音肃穆:“都单膝跪下!”

    人群都跪了下去,周可成将火把投入柴堆,浇了鱼膏与油脂的柴堆顿时火焰飞腾,将尸体吞没。周可成也退到一旁跪下,约莫过了一顿饭功夫,火焰渐渐平息,人们上前将骨灰倒入事先准备好的陶罐之中,标记上名字。这些陶罐将被送回战死者的家乡,假如家乡已无亲人的,则会埋葬在圆堡不远处的公共墓地之中。

    当完成这一切之后,开始发放薪饷,每个人都得到了三个月的薪饷,战死者加倍,除此之外,每个人还分到了一个奴隶,按照安南的法律,除非家人出钱来赎买,那么被俘者将沦为胜利者的奴隶。那天的战场上,大量跳水逃生的叛军士兵都沦为了周可成的俘虏,士兵们可以在升龙城将其出售也可以运回淡水,那里的劳动力十分紧缺,无论是出租给种植甘蔗的糖庄,还是让其为自己开辟田地干活都获利匪浅。不过赚的最多的还是周可成自己,除去莫敬典给予的粮食、煤矿和其他恩赏之外,他还俘获了大小三十多条敌船,上面的武器、军资都为其所有,而且当时安南人还有一个风俗,他们习惯用金银等贵金属装饰战船的外表,以此来炫耀武力,威吓敌人。打完仗后周可成搜集了不少船只的残骸,从上面回收了不少贵金属。

    “周先生,多谢您的慷慨!”西拉斯深深的向周可成鞠躬。

    “这是你们应得的酬劳!”周可成笑道:“如何,在我手下干不比为你们国王效力差吧?”

    “当然,我还没有见过像您这么慷慨大度的君主!”西拉斯心悦诚服的低下头,刚刚周可成给他一口气发放了半年的薪水,六百金杜卡特,这相当于一个出色的船长两到三年的薪酬,而他不到一个月就挣到了。

    “我交给你一个任务!”

    “是,大人!”

    “这一战我们有十几个伤员,我估计他们也不能再打仗了,我把他们交给你,再留给你一条小船,成立一个兰芳社驻安南办事处,你就是这个办事处的主任!”

    “办事处主任?”西拉斯茫然的抬起头,他完全不明白周可成刚刚说出来这一连串新名词的含义。

    “就是商站的头!”周可成解释道:“将来每隔两到三个月我就会有几条船来升龙城,你平时要搜集各种情报,然后交给他们带回淡水同时维持好与莫敬典的关系;还有,如果你发现有特殊的人才,比如欧洲铸炮匠、天文学家、星象学者、船长、懂得使用火器的军官,你就替我招揽过来。还有”说到这里,周可成从袖中取出一张纸条,递了过去:“这张纸条上列出的植物种子,优良种畜,只要遇到线索的,不论价码,尽量收购!”

    这下西拉斯兴奋起来了,他立刻明白这是一个极其有油水的位置,他恭谨伸出双手接过清单,小心收好,低声道:“是,大人,我一定不会让您失望!”

    升龙城,码头。

    码头上人声鼎沸,人们驱赶着牛车、大象,将一只只装满稻谷的草袋、装满战利品的木箱运上船,士兵和水手个个行囊饱满,落在最后面的是被绳索系住双手和颈部的奴隶,这些不幸的人们将被运到淡水作为即将开辟甘蔗庄园的劳动力。围观的安南人用好奇的目光看着这些奇异的船只,他们都知道莫敬典就是凭借这些被称为兰芳社的雇佣兵击败范子仪的。

    “周,这些奴隶你打算投到新的种植园去吗?”米兰达艳羡的看着被赶上船的奴隶,仿佛这是一群移动的小金人,作为集团的高层他知道周可成已经在浊水溪南岸开辟了一块实验性的甘蔗种植园,收获极丰,相比起淡水河流域的台北盆地,土质肥沃,气候炎热的台南平原地区更适宜甘蔗的种植。

    “不,暂时还不打算!我打算把他们安置在淡水河两岸,教授那些土著人种植水稻,如果他们好好工作,十年后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