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喜电子书 > 穿越未来电子书 > 仗剑行 >

第16部分

仗剑行-第16部分

小说: 仗剑行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老人一连说了《道德经》、《孙子兵法》,俟几渊的眼睛随着老人所念的话越来越亮,到最后,俟几渊目光炯炯,朝着老人施了一礼,“先生大才。”
  老人摇动羽扇,说道:“吾名诸葛羽。”
  俟几渊再次拜服:“原来是诸葛先生。”
  “先生,我有事想请教您,……”
  俟几渊慢慢诉说他的困境,“先生,你看我应该如何应对?”
  诸葛羽略略思索,才问道:“将军知道那领兵之人是谁?”
  “当然知道,就是大宋风头一时无两的新任状元郎。”俟几渊说了他的名字,又皱眉说道:“这鼎鼎大名的状元郎,我派人查过他的来历,竟然一无所获。”
  诸葛羽听到状元郎的名字,眼神一闪。
  “诸葛先生,诸葛先生。”俟几渊连叫两声,诸葛羽都没有反应,不禁疑惑。
  “诸葛先生。”俟几渊凑上前提高声音,陷入思绪的诸葛羽才回过神来,“先生,您怎么了?”
  诸葛羽笑道:“刚才只是在想对付这个状元的策略罢了。”
  俟几渊凝神倾听,诸葛羽道:“我所想的计策就是空城计。”
  “空城计是?”
  诸葛羽解释道:“空城计就是在敌军到来时大开城门……”
  “这怎么能行。”诸葛羽还未说完,俟几渊就大声打断。
  “大开城门不就是让敌人白白进攻,这怎么可以。”俟几渊厉声说道。
  诸葛羽看着俟几渊质疑不信任的眼神,但笑不语。
  俟几渊看着老人面不改色,从容不迫地缓缓摇动扇子,看起来高深莫测。
  两人一时相对无言,终于俟几渊缓缓说道:“诸葛先生的计策容我再好好考虑。”
  知道俟几渊给个台阶下,他不可能轻易采取。诸葛羽微笑,我不怕你不答应,嘿嘿。
  “先生,我先告辞。”
  面对要走的俟几渊,诸葛羽只是说了一句:“面对困境,只有:不破不立,大胆行事。”

  第 30 章

  诸葛羽就此住了下来,大概是打过招呼的原因,这里的人都很尊重诸葛羽,人人都以礼相待,诸葛羽有什么要求都第一时间满足。
  俟几渊走进,向诸葛羽施了一礼,然后看着屋里摆放的古琴微微不解,“这是?”
  诸葛羽说道:“这是我预备对付敌军所准备的。”
  “就凭着这把古琴?”俟几渊惊讶,这古琴难道可以破千军万马?
  诸葛羽笑道:“没错,还需要准备几个童子,二十多个老弱百姓洒水扫地。然后空城计就准备就绪了。”
  “空城计到底是如何使用?”俟几渊平静的问。经过一天的时间,他现在已经不复昨天的激动。
  “空城计就是故布疑阵,故弄玄虚。待敌人大军兵临城下,本想带领将士们挥洒热血齐齐进攻,可是却看到大开的城门,这匪夷所思的事情,敌人一定不敢贸然进攻。你想想,有哪个正常人会在敌军进攻时大开城门呢。”
  “说的有道理,只是若是我遇到这种事情,一时不敢进攻,但我最终肯定会带领将士进攻,身为将军本就应该抛头颅洒热血,就算是刀山火海也要无所畏惧的勇往直前。”
  空城计对你不管用,不过我本来也不是要用空城计啊。空城计的成功实施那是要天时地利人和,你不是神机妙算,运筹帷幄的诸葛亮,他更不是知己知彼了解诸葛亮的性格多疑的司马懿。
  “空城计就是大开城门,派士兵假扮成老百姓扫街,然后带着两个童子,我坐在高高的城墙上弹琴唱曲。”
  “先生的计策虽然是妙计,然而我却不打算采用。”
  俟几渊紧紧看着诸葛羽,即使听到这番消息,诸葛羽依然神态自若,从容镇定。俟几渊实在很好奇,到底有什么依仗让诸葛羽这样的镇定呢。
  俟几渊没有看到诸葛羽焦急慌张和哀求劝解,不禁问道:“先生,你不着急吗?”
  “有什么着急的?”诸葛羽抚须微笑,镇定自若。
  俟几渊看着诸葛羽说道:“当然是先生的计策没有得到实行。”
  “我不用着急,因为将军一定会采用我的办法。”诸葛羽眼神自信,似乎十分肯定俟几渊到最后一定会采用空城计。
  “为什么?”
  “因为,我这个计策一定会做到。”诸葛羽毫不避让的直视俟几渊的眼睛,举起三根手指说道:“三天,三天内,我保证敌军一定不会进攻雁城。”
  “先生,拿什么来保证呢。”俟几渊慢条斯理说道。
  “我拿身家性命担保,项上头颅作证,我的办法一定会做到。”
  俟几渊沉默了一会,才说道:“先生的计策确实高明,只是我府上还有诸多事宜,就先告辞。”
  俟几渊一脸平静的说完,然后躬身行礼。整个动作俟几渊都是平心静气,从他脸上根本就看不出他的想法。
  俟几渊对诸葛羽的计策不可置否,身家性命,项上头颅,死了多少个弟兄们才拿下的雁城,岂是一个诸葛羽就可以赔得起的,别说一个,就是十个百个诸葛羽也不能和雁城相比。
  ……
  整个街道都挤满了密密麻麻的人头,纷纷赶来的平民百姓擦肩接踵,推推搡搡的围在街道两侧,人山人海的街道中间空出一条空无一人的小道,闻讯赶来迎接的太守也是翘首以盼,时不时期待的看了看那街道尽头。
  终于太守大人的视线终于出现了人影,而两侧的百姓更是激动的要涌上去,百姓激动的心情被勤勤恳恳恪守本分的士兵无情的镇压。
  一个队伍骑着马过来了。
  百姓激动看着朝廷的救兵赶过来,欣喜的望着那一个个穿着冰冷铠甲的士兵,太守大人的眼神却看向那当头领先的银色铠甲的人身上。
  大宋的状元郎,七万军队的主帅。
  太守大人李进比任何人都期望见到他们,因为守卫荆城的是他啊。想起这个吃力不讨好的差事,被所有百姓尊敬崇拜的太守李进愁眉苦脸,这真是不好办啊。
  外族入侵并且占领雁城,李进听到这个消息当时就砸了书房,不是气得是吓得。李进是太守,管辖的是一个靠近边关的一个郡,本来这个是个悠闲让人羡慕的差事,大宋多年和平,相安无事,李进只需要当好这个官,优哉游哉的过日子就行。可是突然起了战争,李进就感觉到头上的乌纱帽烫手了,外族入侵,雁城丢了。而丢了雁城的正是他的管辖范围,不知消息传回京城,大宋天子、满朝文武如何看他。
  若是把雁城罪责怪在他身上,丢官事小,身家性命不保那就是大事,李进只求京城的天子,朝中的贵人看在雁城总兵拼死捍卫,城破身亡,而他誓死守卫国土的份上不要降罪于他。
  李进对外族的挑衅视而不见,只是千叮咛万嘱咐的吩咐一定要守好荆城,不求有功但求无过。他还写信交给邺城将军,信中言辞恳切,求他不要意气用事,一切大局为重,面对侵犯我大宋国土的蛮夷一定不要理会他们的挑衅,做好本分守好城就好。
  面对来势汹汹的外族蛮夷,李进果断的上了城墙誓死和将士一起并肩作战。幸好,成功守住了;即使蛮夷有着荆城两倍的兵力,他们也不敢倾全力进攻,邺城还在附近,他们总需要派兵守卫雁城,幸好,有邺城;而那些凶狠残暴的蛮夷绑了无辜的雁城百姓威胁,李进连夜和手下们商量,最终采取手下的计策,战战兢兢上了城墙在所有人面前一阵慷慨激昂扬声和蛮夷势不两立,幸好,百姓没有离心,幸好将士对他更是敬重了。
  而邺城擅自行动烧了蛮夷的粮仓也如老天眷顾神灵庇佑,成功了;幸好幸好,李进说了无数个幸好,在听到七万大军到来的消息还是没忍住连连说了几个幸好;幸好,朝廷大军来了,在无数个夜里绷紧了神经,死死睁着眼睛不敢睡觉,唯恐蛮夷大军攻进来了。李进如释重负,他终于可以安心的舒了一口气。
  “下官参见沈大人。”
  从马上翻身下来的主帅,扶住李进弯下的身体,“太守大人不必多礼。”
  “沈大人来了,下官早已恭候多时,请。”李进做了个请的手势。
  主帅坐在首位,随行的士兵和李进坐在下首左右。
  “太守大人,这里的情况究竟如何?”
  李进赶紧站起身,将大致情况讲了一遍。
  沈漠看了李进一眼,赞赏地说道:“多亏太守大人当机立断,我们才不至于处于劣势,现在我们已经来援,太守大人可以放心了。”
  李进听了心里舒了口气,不过面上不敢放松,说道:“大人太高看下官了,下官只是守好了城,百姓的赞誉下官实在不敢当,职责所在,职责所在。”
  “大人何必谦虚,我来时就听了大人的诸多事迹,百姓对太守大人赞不绝口,我军将士也对大人很是赞赏。”
  沈漠接下来夸耀赞赏李进一番,李进惶恐的推辞,你来我往,终于沈漠说道:“我闻大人以大局为重,即使被外族指头破骂缩头乌龟也绝不放弃一丝警惕,不出门应战给敌人一丝一毫机会;今日我乃是奉我朝皇帝的旨意讨伐蛮夷,太守大人忠君爱国一片赤心,相信大人一定会和我们一起齐心协力共同对抗外敌。”
  李进赶紧表态说道:“大人说的是,下官唯大人马首是瞻。”
  说了这么多话,沈漠终于露出一个真心的笑容。
  雁城府邸,士兵屏气凝息半跪在地下一动不动,坐在首位的俟几渊绷紧了脸。
  士兵已经一动不动蹲了很久,自从他奉命将消息如实禀告后,这个大厅的气压骤然增大,士兵吓得大气也不敢喘一下。
  “你说的是真的?”
  等了良久,俟几渊才憋出一句。士兵立即说道:“千真万确。”
  又是一阵诡异的沉默,士兵等到忍不住流下汗时,一直稳稳坐在椅子上的俟几渊终于开口说话了:“请诸葛先生过来。”

  第 31 章

  黑压压的黑点从远处席卷而来,俟几渊从城墙上眺望远处飘扬的鲜红旗帜,神情凝重。他看着诸葛羽,低声说道:“来了。”
  诸葛羽不动声色,继续拨动琴弦,弹出阵阵悦耳的琴声。
  诸葛羽的要求俟几渊早已准备好了,城墙上没有一个士兵,两个童子站在诸葛羽身后,一个童子两只手拿着拂尘,一个童子一只手抱着沉重的宝剑。而诸葛羽坐在凳子上,神态自若,随性拨动着琴弦,虽然毫无章法,但也悦耳好听。
  俟几渊看大宋军队已经兵临城下,他转头看向城门,慢慢举起手示意。
  城里家家户户闭门大门,大街上寂静无声,只有二十个布衣打扮的人低头扫地,轰,紧闭的城门发生厚重的声响,慢慢打开了。扫地的人看着城门打开,抬起头眼神锐利地看向城外整齐站着大宋士兵,然后又低下头继续扫地。
  声势浩大的大宋军队整齐划一地在雁城城外停下,密密麻麻的士兵身姿挺拔一动不动地伫立原地,方宏看着雁城的情景实在不解:“这是干什么?”
  本来应该费尽周折才能打开的城门已然大开,透过城门可以看见里面的街道,里面没有严阵以待的士兵,只有二十几个布衣百姓旁若无人地当街扫地。城墙上也没有一个士兵,只有一个羽扇纶巾的老人和两个童子。面对大军临城,三个人神态自若,好像全然不当回事,而且那个老人兴致盎然地弹起了琴。
  这古怪的情景着实令人费解,方宏看着已经出来的沈漠,走到身边恭敬地说道:“将军。”又问道:“这外族究竟是想干什么?”
  沈漠看着城里家家户户关紧的门,没有一个百姓。再看大街里扫地的布衣打扮的人个个身材高大,良久才说道:“有埋伏。”
  方宏说道:“我也是如此想的,只是如果他们设下了埋伏,应该是等待我们攻城,假装不敌,再打开城门才是。他们这般做法,这也……也太明目张胆,这岂不是光明正大的告诉我们有埋伏?”
  沈漠仰头看向高高的城墙,琴声变了。
  须发皆白的老人变换调子,弹出了优美的曲子。
  方宏感叹说道:“大军压阵,他竟然弹起琴来。这个老人兴致挺高。”
  中午,艳阳高照,俟几渊看着气势浩荡的军队迟迟不发动进攻,放松地松了口气,还好,敌人一时不敢进攻。
  虽然他已经做好了宋军进攻的准备,但还是希望宋军不进攻。
  紧闭的家家户户埋伏好了精锐的士兵,二十个扫地百姓也是武功高强的好手,看守城门的士兵随时待命,一旦宋军进城,就迅速关紧大门,然后埋伏好的士兵在城门关闭前迅速把闯进城门宋兵消灭掉。而城墙上一只手抱着剑柄朝下的宝剑,一只手牢牢地握紧剑柄,准备就绪可以随时抽出宝剑砍下诸葛羽的头颅。这是俟几渊采取诸葛羽的计策所准备的措施,准备万全,尽量把他勿信小人的损失降到最小。
  诸葛羽已经不间断不停歇地弹了一个上午的琴了,俟几渊劝说道:“先生,不如先歇息吧。”
  诸葛羽手臂酸痛,摇头拒绝,果断说道:“不行。”
  “为什么?”
  诸葛羽咬牙说道:“不能中断,一旦停下,就会发生大事。”沈漠,我的身家性命可就系在你身上了。
  俟几渊一怔,诸葛羽这般固执的弹琴,难道城外原地不动的大军,是被他弹琴给弹的。
  城外的原地不动的大军还真是诸葛羽弹琴所导致的。
  “将军,已经正午了,请将军批准我带领一支队伍进攻。”
  方宏跪在地上,对他的请求沈漠充耳不闻,仍是定定地看着雁城城墙,说道:“她弹了这么多曲子啊。”
  诸葛羽一曲子尽,也不重复而是换个曲子继续弹,曲子各种不同迥异,时而伤感多情,时而大气磅礴,时而优美动听,这些动听曲子全是闻所未闻,平生从未得知。
  方宏实在没有心情听曲子,他跪在地上,恳切地说道:“将军,我们是奉朝廷的命令对付这些外族,不是来优哉游哉的听曲子的。”
  沈漠自顾自说道:“我从没听过她弹过啊。”只有第一首曲子他听她弹过。
  “将军。”方宏提高声音喊道。沈漠的无动于衷,让方宏实在不解,心急火燎。“七万大军已经到了,我们就应该一鼓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