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喜电子书 > 恐怖悬拟电子书 > [综武侠]天命青书 >

第46部分

[综武侠]天命青书-第46部分

小说: [综武侠]天命青书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慕容复眉头皱了皱,但很快又松开,面上仍是一副彬彬有礼的笑模样。

    他道:“在下并无不便。不知丐帮诸位想问什么?”

    乔峰转身,看向徐长老等人:“徐长老,慕容公子既如此说了,有什么想问的,诸位请便吧。”

    徐长老冷冷看了他一眼,并不搭话,只是将目光转向慕容复,其中的意味也没有变得友善多少。

    他道:“慕容公子,弊帮马大元马副帮主两月多前被人以其独门绝技杀害,老夫自问,江湖中有能力做到以如此手段杀人的,首推以‘以彼之道,还施彼身’闻名武林的姑苏慕容氏。于是今天,便斗胆问上一问——”

    “杀害了马副帮主的,可是慕容公子你?”

    他话问得直白,语气也颇为强硬。

    虽然说着“斗胆”,但那一脸傲然的模样,全然看不出哪里有“斗胆”的迹象。

    慕容复闻言,却是没有如许多人所想的那般,露出诸如愤怒、羞恼、惊惧之类的神色。

    他嘴角笑容依旧,姿态也仍是谦雅温文,翩翩有礼:

    “并非在下。”

    徐长老哪里肯信。

    “若不是慕容公子,那请公子告知,江湖中还有何人,能施展出如此‘以彼之道,还施彼身’的手段?”

    他冷哼。

    慕容复脸上笑容不变:“在下不知。在下能够确定的,只有自己的清白而已。”

    换言之,找出凶手,那是你们丐帮自己的责任,哪有问到他头上来的道理?

    徐长老脸色一变,见对面这与乔峰差不多年岁的毛头小子对自己竟全无尊敬,一时心中不由又惊又恼。

    他冷声道:“可慕容公子所言的清白,也不过是公子一面之词,实难取信我帮中兄弟。”

    慕容复对这已经隐隐带上了些许威胁意味的“警告”之语却是全然不惧。

    “长老既然如此说,那么贵帮对我的怀疑,又何尝不是贵帮的‘一面之词’?我慕容家确以‘以彼之道,还施彼身’闻名,但马副帮主独有的绝技又有多难?莫非只有我慕容家能模仿得了?单凭如此,就怀疑到我慕容家头上,这判断,是不是做得有些武断了?”

    “你!”

    徐长老被他噎得一时无言以对,只能瞪眼对他怒目而视。

    这时,人群中却忽而响起了另一个声音:

    “为何单凭如此就怀疑到慕容氏身上,慕容公子当真一无所知?”

    众人循声望去,就见沉寂许久的全冠清正站在人群里,眼带嘲讽遥遥看着慕容复。

    “近来江湖中发生了不少事情,相信慕容公子对此也有所耳闻。若只是一件两件,尚能说是巧合,可这么多次巧合叠加在一起若说还是巧合,慕容公子信么?”

    全冠清冷笑道。

    “马副帮主之死,不过是这许多起‘巧合’中的一个罢了。”

    “若我这样说,慕容公子可还觉得这是我丐帮的一面之词?”

    慕容复脸上的笑容终于淡了下去。

    “此事在下近日以来也一直在追查线索,不管诸位信或不信,这些所谓‘巧合’,确实与我慕容家无关。若诸位一定要将这些‘巧合’都归咎于我慕容家头上,在下却是无话可说。”

    “毕竟欲加之罪,何患无辞。”

    慕容复苦笑。

    “这”

    若他还像方才一般态度强硬,丐帮众人倒好争上一争。

    可他如今这束手无策又坚持自己清白,却又拿不出证据自证的无奈模样,反倒令丐帮众人迟疑了。

    而这份迟疑也令乔峰明白,今天这件事,恐怕就要到此为止了。

    丐帮怀疑慕容复杀了马大元,却到底拿不出足够的证据。

    慕容复自称没有杀害马大元,却同样也拿不出足以取信众人的证据。

    两边各执一词,若硬要分个清楚明白,不知要耗到什么时候。

    即便他们有这许多时间,乔峰却是没有的。

    他此时迫切想要赶往少室山找到乔氏夫妇,问清自己是否是他们亲生。

    心念电转间,乔峰已下定了决心。

    他上前一步,朗声道:

    “徐长老,你欲与慕容公子当面对质,如今也已是对质过了。无论结果如何,正如乔某此前所言,我已非丐帮中人,接下来贵帮帮内之事,我亦不好再多过问。故而,诸位且容乔某在此告辞!”

    对众人拱了拱手,乔峰又转头对慕容复和他身后的三个姑娘微微颔首,算是打过招呼,而后,便不再理会众人的反应,与殷梨亭、宋青书等人结伴走出了大殿。

    身后慢半拍地传来种种呼唤挽留之声,其中还夹杂着诸如“乔峰你等等!打狗棒之事还未了结!”“给我站住!你走了这慕容复又该如何处置!”之类的叫嚷,乔峰却都不管不顾。

    正如他此前所言。

    这已经是最后一次了。

    宋青书看着他头也不回走出大殿的背影,嘴角似乎向上勾了勾,看上去有些满意的样子。

    临出大殿前,他最后回首,目光不期然与慕容复在半空中撞上

    宋青书眯起眼睛,眸中瞬间闪过一丝杀气——

    显然,他还没忘掉那粒被“浪费”在慕容复身上的紫阳丹呢。

    慕容复被他看得背脊发凉,却不愿在他面前露了怯,只好强作镇定,微笑与他对视。

    直到宋青书被叶孤城扶住肩膀,挟带着一起彻底出了大殿,慕容复才暗暗长出口气,心下稍安。

    宋青书

    他双眉紧紧蹙起。

    这人,到底什么来头?

第95章 第 95章() 
慕容复动了什么心思宋青书不知道,想来他也没兴趣知道。

    一行人出了天宁寺,简单辨认了下方向,便纵身上马,一路向北行去。

    其实事情发展到这一步,被莫名掳走的丐帮众人皆已获救,照理说乔峰与殷梨亭此时北上少林,应该不会再遭遇太大的危险,所以宋青书与叶孤城若选择在此时与乔峰等人分道扬镳,也并不会有什么不妥。

    但既然已经参与进了这整件事来,时至如今,宋青书对由乔峰身世之密所牵扯出的这一系列事件和后续发展也起了兴趣,左右眼下他也没有其他更感兴趣、更想做的事,那么跟随乔峰一起行动,亲眼见证这件事最后究竟会演变成何种模样,也算是个不错的选择不是?

    更何况还有段誉这个“气运之子”在。

    与气运之子同行,总不会缺少惊喜。

    想必今后一段时间里,宋青书都不用担心日子会过得非常无聊了。

    因乔峰已不再是丐帮帮主,这一路行来,众人自然也就不能再借用丐帮分布在各地的分舵进行食宿补给。

    非但如此,他们反而还要对一路上的丐帮据点帮众小心避让,以免引起些不必要的冲突,令乔峰为难。

    幸而乔峰经过天宁寺一事,心中似乎有了些感悟,提起避让丐帮这事时,也不见他表现得有多失落难过,反倒笑称:“幸亏殷兄弟提早做了准备,临行前提醒我将这些年攒下的一点家底能带上的俱都带在了身上,不然乔某现今,可真就会是身无长物、举步维艰了。”

    明明是若没有宋青书和叶孤城提前察觉到全冠清等人的异动,就极有可能成真的窘迫局面,却自乔峰口中,以笑谈的口吻如此轻描淡写一笔带过,这令宋青书对其愈加赞赏的同时,也禁不住愈发困惑于自家六叔的眼光——

    能交到乔峰这样的好友,说明六叔看人的眼光应当不差才是,可当初怎么就没看出那纪晓芙纪女侠的问题来?

    莫非真就是"qingren"眼里出西施,在那场单方面的“热恋”之中,六叔的判断力被完全蒙蔽了?

    宋青书想不出个所以然来。

    偏他还不能去问殷梨亭本人——宋青书可没忘记殷梨亭不远万里远走宋国是为的什么。

    这时候跑去问他纪晓芙之事,不是存心要剖开他那看着已经慢慢开始愈合的伤口,硬是往上面撒盐么?

    宋青书怎么做得出这种事来。

    他便跑去找叶孤城。

    “我倒也不是一定要弄懂六叔的想法。”对友人倾诉着自己的困惑,宋青书说到最后,忍不住长长叹了口气,“只不过是不希望六叔今后再在同样的事情上吃同样的亏,遭受同样的伤害。我这做师侄的,或许管得太宽了吧”

    “青书怎会有这般想法?”叶孤城眼中带着些不甚明显的笑意,“殷六侠若知道你如此为他着想,定会十分感动。”

    感动?

    宋青书苦笑一声。

    以他对他六叔的了解,对方若得知自己的这番担心,那又岂止是会感动那么简单?

    依殷梨亭那温和到甚至有些绵软,时常会为些小事莫名流泪的性子,恐怕到时候感动到哭出来都不奇怪。

    但宋青书并不是想看到殷梨亭的这些反应。

    比起殷梨亭得知他的担心后会有的反应,宋青书更想让殷梨亭别再让自己担心——或者说,他希望殷梨亭不要再受到纪晓芙那时同样的伤害。

    毕竟,谁都没想到殷梨亭逃避,又或者该说治疗情伤的方式会是这么激烈,以至于整个武当上下,从张三丰到第三代的众多弟子,无一不为独自离开武当远走他国的殷梨亭感到担忧和心痛。

    “太师父年纪也大了,又突破在即,我实在担心若六叔再出什么意外,会令他分心。若影响到他突破,不仅后果不堪设想,就是六叔自己,恐怕也不会原谅自己。”

    宋青书叹息道。

    叶孤城拍拍他的肩膀。

    直到此刻他才理解,为什么宋青书一定要搀和进乔峰和丐帮之间这些根本与他无关的恩怨纠葛之中。

    按理说殷梨亭实力不俗,乔峰更是俨然已有宋国武林青年一代第一人的架势。

    这样的两个人加起来,别说只是应对一个丐帮,就是丐帮集结部分武林人士群起而攻之,两人恐怕也有一战之力——哪怕打不赢,想要走脱却并非难事。

    但宋青书却不愿意放殷梨亭独自面对可能出现的那种险境。

    这不单只为了殷梨亭自己,还为了远在元国武当,为殷梨亭这个最是稚弱的弟子牵心不已的张三丰张真人。

    在这个张三丰最有可能突破这些年来一直桎梏着他武学修为关隘的当口,宋青书不允许任何意外影响他的心境。

    所以说

    “青书当真是十分惹人喜爱啊。”

    叶孤城忍不住低笑出声。

    对于自己认可、被纳入保护范围之内的人,这个看上去冷冷淡淡,仿佛天地间除了手中的一柄长剑、心中的一缕剑意以外,其他全入不了他的心和眼的人,却会毫无保留地为对方着想。

    在他力所能及的范围之内,他愿意提供给对方自己能给予的所有。

    偏偏本人对此却没有那样的自觉。

    在他看来,这大概是再正常不过的一件事。

    但就是这一点,才让他显得尤为惹人喜爱。

    迎着宋青书一脸“???”的注视,叶孤城脸上的淡淡笑意最终汇聚在唇角,凝成一个小小的笑弧。

    “青书可曾想过,如今的殷六侠许是有了你所不知道的成长呢?”他笑道。

    “你是说”宋青书迟疑。

    叶孤城鼓励地对他点点头,“你怎知不是因有了纪女侠那事在前,殷六侠是从中吸取了教训,看人的眼光方才提升了一大截,来到宋国后便凭此结交到了乔大侠这样的友人?”

    “且乔大侠这样的人物便不需要太过出色的眼光,也看得出他秉性正直,行事磊落。如此人物,殷六侠能与之相交成为挚友,足以说明殷六侠亦有能令如此人物倾心的本领。”

    “青书,反倒是你,因为纪女侠之事,你对殷六侠有些过于小心了。”

    “他到底是在元国武林闯下过赫赫声名的人物,便是性子软了些,可也不会像青书你担心的那样过于软糯,更不是这武林之中,谁都有机会借机与他攀上关系,利用了他后又以此伤了他心的。”

    “青书,你太过受宋大侠、张四侠他们的影响,对殷六侠保护过度了。”

    但宋远桥和张松溪是殷梨亭的师兄,两人一个身为武当二代首徒,对下面的六个师弟自小便当是亲弟弟般疼爱呵护长大,另一个则心思缜密足智多谋,对自家师兄弟们,不免会时常多为他们考虑一些。

    谁知他们的态度怎么就影响到了宋青书,令他不知不觉间,也用同样的态度去对待殷梨亭——天知道青书才是辈分更小的那个!

    “青书,你要摆正自己的心态。如今你非青书尊者,而是武当宋青书。”

    叶孤城说到最后,半是告诫半是劝慰。

    “行走江湖全靠实力,面对外人,你以‘青书尊者’自居确无不可,但面对武当诸位,你却不能再以‘保护者’自居。”

    “你当然可以有保护武当、保护张真人、宋大侠他们的想法,但是,却不可以此为自身使命。”

    “否则长此以往,恐怕会影响你的心态。”

    叶孤城的话音如同惊雷,落在宋青书耳中,令他整个人为之一震。

    他的心态发生变化了么?

    宋青书仔细回想。

    似乎,自他在昆仑山谷中发现那有望助张三丰突破先天之境的蟠桃以后,此事便成为了他心中的一股执念。

    若没有叶孤城今日的提醒,宋青书恐怕直到此时也难以察觉,原本他以为自己并未放在心上的这件“小事”,如今却已渐渐化作一股执念,只差一步,就可能变为心魔

    “我竟如此希望太师父突破先天之境么?”

    宋青书有些茫然自语。

    叶孤城对此却看得远比他透彻。

    他摇头,道:“青书,你真正希望的,并非张真人能突破境界,而是”

    而是,希望他能以武入道,殊途同归,最终也能成为与自己一样的修行者,摆脱这方天地的桎梏,从此长生久视,不再受凡人百来年寿数所扰。

    “虽然不知为何你似乎并不打算过多在这片大陆上留下修仙者的传承,但你内心深处之所以如此盼望张真人能够突破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