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喜电子书 > 恐怖悬拟电子书 > [综武侠]天命青书 >

第60部分

[综武侠]天命青书-第60部分

小说: [综武侠]天命青书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段公子。”

    段誉终于回过神来,茫然看向二人。

    宋青书觉得这小世子回到大理以后,好像变得比从前更呆了。

    一时不由有些好笑。

    他道:“我与阿城在此叨扰已久,如今既然书信也已收到,我们明日便待启程,前往下处所在。”

    段誉闻言一怔。

    “这么快?”他脱口道,想想又觉得不妥,便讪讪一笑,转转眼睛,有些讨好道:“宋大哥,叶城主,何必急着离开?再过两日便是新年,新年前后有不少庆祝活动,又有我大理独有的各色节日穿插其中,到时城中定会十分热闹,两位难得来到大理,既已错过了关门节,如何能不亲身经历一回花街节?”

    段誉舌灿莲花,一脸真诚,恨不得将新年前后羊苴咩城中的热闹景象以语言描述,引得宋叶二人听了,再生不出即刻离开的心思才好。

    只可惜宋青书与叶孤城对何时离去早便有过商议,任凭段誉再如何劝说挽留,两人也不肯松口。

    段誉无法,最后只能亲自张罗了许多吃穿用度,又命人准备好一辆结实耐用布置舒适的宽大马车,并两匹拉车的骏马,在宋青书和叶孤城决定离去的当日,依依不舍地在城外为两人送别。

    “宋大哥,叶城主,若二位归途中再路过大理,定要来城中寻我!”

    段誉鼻子发酸,看着两人的目光充满浓浓不舍。

    宋青书无奈又好笑。

    他与叶孤城真要说来,对段誉远不及萧峰和殷梨亭那般耐心细致,关心妥帖,为何段誉到头来对他们竟还如此不舍?

    他自是不知,当日在沙漠边上送别萧峰殷梨亭时,段誉又是如何一番表现

    “段公子,这些日子多有打扰,若有一日公子欲往元国、晋国去,届时便换我与阿城招待公子。”

    宋青书对段誉拱手,与叶孤城二人最后回望了眼羊苴咩城人来人往、热闹熙攘的城门,登上马车,一路远去。

    “宋大哥、叶城主,后会有期!”

    段誉站在城外,看着那辆载着两人的马车渐行渐远,心中一时涌起无数思念惆怅——

    也不知下次再见,会是何年何月

第113章 第 113章() 
大殿广阔无边。

    殿中笼罩一层淡淡青光,光芒柔和明亮;与入口处隐隐透入的红光交相辉映。

    宋青书盘膝坐在殿中。

    他身下垫了张柔软厚实的熊皮垫子;其上嵌着几个防火防水、隔寒隔热、自净防尘之类的简单阵法;面前摆着张乌木小几,几案上有些冷热吃食,香味被阻隔在方寸之间,散不出小几之外。

    宋青书此时早撂下了手中箸筷。

    他屏息凝神,双眼定定望着大殿中央,面向着他,闭目入定中的一人。

    那是叶孤城。

    宋青书曾经的好友,如今的好友和道侣。

    虽然二人尚未举行过双修大典,请大道为证,严格来说,尚不能算是真正的道侣;但宋青书想,自己此生,大概不会再接纳除叶孤城以外的任何人与自己终身相伴,而叶孤城亦然。

    故而;举不举行双修大典,都不影响他们对彼此道侣身份的认定。

    说来也怪。

    宋青书和叶孤城两人;相识虽不过短短数载,然而彼此之间的情意,却随时日增长而日渐深浓,如今再看;两人之间,竟似已是相处了几十、几百年的双修道侣一般,默契十足,情深意长。

    可见缘分一词,当真妙不可言。

    说回眼下。

    叶孤城此时,正处在突破关键时刻。

    宋青书在旁悉心护持,虽摆了吃喝放在面前,实则从叶孤城入定起,直至如今,足有月余时间,他却是未曾动过一筷。

    毕竟事关叶孤城能否成功筑基,他虽相信以叶孤城的资质,加上如今这大殿中所得奇遇,筑基成功概率当在八成以上,然而关心则乱,此时此刻,除了时刻盯紧叶孤城,宋青书实在没有其他事想做。

    时间分分秒秒缓慢流逝。

    叶孤城平静的面容逐渐带上丝丝波澜,眼睑微微颤动,嘴角紧抿,神色似坚毅似挣扎。

    宋青书知道他这是到了突破关口,当下更打起了十二万分精神,双眼一错不错定在他身上,只怕有个万一,立时便能出手相救

    幸而,叶孤城从不曾令他失望。

    道道金色剑影自他周身浮现,其上缠绕丝丝缕缕紫色电光。

    金紫剑影分分合合,最终凝成一把金色巨剑,悬于当空。

    大殿殿顶,原本绘有巨大星图,仿佛将整座大殿都笼罩在无尽星宿之下的穹顶不知何时竟被一片乌云层层遮蔽。

    那乌云不知来处,内蕴恐怖凶光,一见便知来者不善。

    然端坐于其下的叶孤城对此却是夷然不惧!

    金色巨剑随他心意而动,剑尖直指云层,凌空劈斩而下——

    剑光在与云层相触的瞬间四散分化,无数把金色小剑带着紫色电光,穿梭于云层之间,将乌黑厚重的云层一寸寸分化剿灭,剑光过处,乌云不存!

    不过数息之间,原本厚重到仿佛遮盖天地,要将殿内一切吞噬殆尽的乌云便被剑光彻底打散,露出殿顶原本星图密布、光晕点点的瑰丽模样来。

    叶孤城慢慢睁开了眼睛。

    第一眼,就看见宋青书坐在离他不远的地方,嘴角微微带笑,静静守望着他的模样

    叶孤城心头微颤。

    “青书。”

    他起身,大步走向尽心护持自己的道侣。

    宋青书亦起身迎他。

    “阿城,恭喜筑基。”他道。

    叶孤城眼中也带上淡淡笑意。

    “今日始知,青书眼中,世界原来竟是这般模样。”他轻声叹息,“若非青书,我绝无机会得见如此风景。多谢青书。”

    宋青书闻言却是摇头,“这本非我之功。”他道,“若非阿城当初极力争取,即便曾被我拒之门外,仍不肯轻言放弃,又怎会有今日已与我同道而行的叶孤城?”

    一啄一饮,自有定数,今日之果,全因叶孤城自己当日所种之因,宋青书不敢说自己全无功劳,却不会认为叶孤城会有今日结果,皆因自己之故——说到底,还是叶孤城的坚持和清醒为他自己打开了通往另一种全新可能的通路,宋青书不过提供了途径而已,最重要的钥匙,却始终掌握在叶孤城自己手中。

    这是属于叶孤城的机缘。

    宋青书拍拍身侧,示意叶孤城与他同坐:

    “阿城如今虽已筑基,却尚未能辟谷,辟谷丹到底只是为使你能无后顾之忧,安心闭关突破的非常手段,实不该为日常所用。”

    所以快来这里!我已备下美酒美食,只等你人到啦!

    ——从宋青书眼神中读出这样的含义,叶孤城不由轻扬嘴角。

    他是知道宋青书有多爱美食的。

    可就是这样一个除了剑道之外,只对美食表现出过异常偏爱的人,如今却对面前摆满一桌的美味佳肴视而不见,只为等待自己一起。

    若连这都不能算真正心悦自己的表现,那还有什么能算?

    自互相坦白心意后已过了近两年时间,叶孤城对宋青书的心意早已不再有任何怀疑,也不会再像初时那般由于进展过于顺利,而不时会有些患得患失。

    然而即便如此,每一次确认宋青书的心意,还是会让他感觉畅快无比,同时心底对宋青书的爱意,也一次比一次更甚。

    遇见青书以前,他从不知道,原来自己竟能在意另一人至此。

    嘴角挂着笑,曾经清冷孤高的白云城主在爱人身边盘膝坐下,与对方相视而笑。

    一桌美味很快被两人分食干净。

    叶孤城为巩固境界,很快便又重新投入进了修炼之中。

    宋青书则撤了小几,坐在原地,仰头凝望左侧石壁。

    石壁之上,刻有二十四幅浮雕,丈许见方,雕工精美。

    而在右侧壁上,亦有另二十四幅浮雕,加上大殿中心,地面上一个两丈见方的巨大浮雕,整个殿内,共有四十九幅浮雕。

    这四十九幅浮雕各不相同,每一幅都描述着一个武学至理,其中第二幅“天地太极”,炼成可使人吸收天地万物精华为己身内力,与一股无比庞大的力量结合,迅速复原内力,达到阴阳互易、生生不息,内力循环不止、用之不竭。

    实乃习武之人毕生所求!

    而第四十九幅“破碎虚空”,若能悟得,更是可达至当今世上无人能达的至高武学境界——以武之力,破碎虚空,超凡脱俗!

    以宋青书之见,这所谓的“破碎虚空”,与自家太师父当前所追求的“先天境界”,应有些相似之处,然,却并不相同。

    盖因他如今所在的这隋国武林,据传当世武林流传有四大奇书,分别为长生决、慈航剑典、天魔策和战神图录。

    如今宋青书与叶孤城所处之处,其名战神殿,殿内所刻四十九幅浮雕,正是隋国武林中传说最为神秘莫测、只有有缘人才有可能得见的战神图录!

    而若说战神图录乃是来自上古时代道家至高无上的武功玄学,每一幅浮雕都描述着一个至高无上的武学至理,便只悟得一幅,便能使人受益无穷,那么据传乃是广成子参悟战神图录后着得,以甲骨文所作的长生决,便算是战神图录的简化版。

    然而即便是作为简化版战神图录的长生决,教人修炼的,也是先天真气,而非寻常武道中人开始习练武功时,通常所修内力。

    若以张三丰所求先天境界为标准,那么习练长生决的人,打从一开始练成的便是先天真气,与修炼内力,也即是后天真气的寻常武者相比,无疑已是半步跨入了先天。

    而战神图录所述境界却还在先天之上。

    先成先天,再碎虚空

    先天,不过是通往破碎虚空境界的一个过渡!

    这与宋青书在天命大世界时所知,由凡人武者飞升而成的修真者境遇相符。

    也就是说,即便宋青书不出手相助,只拿了这四十九幅浮雕回去给张三丰参悟,以他百多年来只凭自己悟性,便能走到距离先天只有一步之遥的资质,恐怕就是没有宋青书引叶孤城入修真一途,若干年后,张三丰也极有可能凭一己之力,打开这方小世界武者飞升修真界的大门

    只要一想到自家太师父和爹娘、各位师叔前方并非一片死路,而是多出了可以武者之道转入修真之途的路径,宋青书心中便难免有些激荡。

    而这四十九幅浮雕,也并非只对武者有益。

    宋青书与叶孤城误入战神殿已有近两年时间,期间叶孤城境界连连突破,在不久前摸到突破筑基期的门槛,更在刚刚筑基成功,一举跨过修真第一道难关。

    宋青书则观图有感,心境亦有所提升,短短两年时间,他凭借参悟浮雕与原本积累,竟也飞速跨过了金丹中、后期两道门槛,如今已是金丹后期大圆满的修为,假以时日,凝婴有望!

    便是宋青书自己,在来此之前也从未想过,他与叶孤城两人,竟会在隋国有此番奇遇。

    原本两人离开大理之后,沿途经过数个小国,一路纵情山水,增长见闻,又以途中所见所思,时刻打磨心性,有彼此相伴,旅途倒也并不枯燥。

    在决定下个目的地时,因听闻过往商人言及,隋国国内党争日重,群雄割据,恐有乱势将起,实不宜再前往行商,宋青书思及乱世之中,最易收集人间七情,与叶孤城商议后,两人决定前往隋国,借机收集人间七情。

    岂知两人甫一进了隋国地界,尚不及着手开始收集,便出了一场意外

第114章 第 114章() 
说是意外,但弄清缘由后;宋青书倒不觉得这真是一场意外了。

    事情的起因是两人入了隋国;原本打算直接前往国都洛阳——毕竟国都乃一国最为繁华、人望最盛之所在;人口集中且流动频繁,各方势力盘踞,按理说,于此乱世将至未至之时,应为人间七情最易集散之地。

    宋青书与叶孤城选择此地作为入隋后第一处落脚点,亦是顺理成章。

    谁知两人顺着隋国当朝帝王新遣人修出的运河一路北上,途径扬州时,离着老远,便见扬州城内两道气运锦云直冲云霄,宛若华盖。

    宋青书当即便被惊了一惊。

    即便当年初见无忌时,也没在他那气运已与寻常金丹修士不相上下的小师弟身上见过这般景象;如今忽而来上这么一出,倒是让宋青书心中倏然一紧——他这些年外出游历下来,在这方小世界内,也算是见过不少世面了。心中对历来所见江湖上大大小小各方人物所携气运多寡;其中有着怎样含义,自然也有了些自己的猜测。

    通常宋青书都是不愿与身负大气运者有太多交集的。

    不可否认;这样的人,因气运之故,大多都生活得十分精彩,与这等人在一起;日子自然不会过得无聊不假,但稍不小心,恐怕就会被卷进意料之外的麻烦之中——

    想想身中寒毒,连当时身为筑基修士的宋青书都无能为力,掉落悬崖,大难不死,还在崖底发现了九阳真经和满树灵桃的张无忌;

    想想气运虽盛,却好坏参半,时常深陷麻烦不说,每每解决麻烦的过程中,都要或多或少搭进去好些友人性命的陆小凤;

    想想观其气运,亦非寻常之人,却屡遭背叛陷害,最终不得不远走他乡,若非偶遇六叔与自己等人,结局实在难以预料的萧峰;

    再想想缠绕着浓郁龙气的气运中,时常冒出三五缕异样桃色,姻缘成谜,还在不久之前收到的来信中,因为被父母大伯同时催婚,而向自己两人惨兮兮诉苦的段誉

    宋青书摇了摇头。

    如此一番回想下来,便是对那能身负如此不同寻常气运,且一来还是一对成双的两人再好奇,他也不打算去那两人跟前凑什么热闹——初来此地,谁知道贸然因好奇凑上前去,会沾染上些什么麻烦。

    宋青书虽不怕惹上麻烦,却讨厌麻烦本身。

    何况那两人的气运中,还与丝丝缕缕不甚明显的龙气相互纠缠,自古修真者最不愿沾染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