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喜电子书 > 恐怖悬拟电子书 > 74年重生日常 >

第52部分

74年重生日常-第52部分

小说: 74年重生日常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玉颜昭无奈的看着一会正经,一会嬉笑的吴情,道:“玉哥哥也不知道这些东西在谁的手上。”

    吴情点头,道:“我知道,玉哥哥要是知道了,只怕今天那些长老们也不能全身而退了,可是这些东西,小九相信,玉哥哥也在找,也想要,对吗?”

    玉颜昭很为眼前这个聪慧的小女孩所折服,也不瞒她,笑了笑道:“不错,小九与玉哥哥殊途同归。”

    吴情就猜到玉颜昭不是那种甘为人挟持的,得意道:“我就知道玉哥哥不是怕事的人。”

    玉颜昭无奈道:“咱们的出发点不一样,我既掌了盐帮,这些东西自然要经手,至于你要用这些东西做什么,我大概也能猜得出,只是这样,真的能让吴家脱离出去?”

    吴情笑道:“上面的事,自然还要有人周旋,可是有了这东西,至少我们老爷能说清,上面也好为我们老爷说话。”

    玉颜昭点了点头,这东西确实至关重要,有了这个,就等于抓到了青州盐运上的把柄,请功或是要挟,都是一把利器。

    玉颜昭看了看外面的天色,道:“天晚了,我送你回去,这事,我去做,你别插手,住在那里出入小心些,别让人疑心到你头上,有了危险记得去盐帮找我。”

    吴情点了点头,道:“好。”

    玉颜昭亲自送了吴情到了二房巷的路口,吴情顿住脚步道:“玉哥哥还是不要过去了,这条道上的人碰到了不好解释。”

    玉颜昭点了点头,指了指旁边的一棵大树,道:“你往前走,我在后面看着你。”话一说完就轻身一跃。

    吴情抬头一笑,然后就往巷子里走去,脚步轻快,如同个邻家女孩一般蹦蹦跳跳的。玉颜昭远远的看着忍不住失笑这种孩子气的作为。可是吴情的身影消失的时候,有两处宅子都有人偷偷的出来观望了一下,随后就关紧了小门,玉颜昭心理暗暗记下了那两处宅子,然后就起身回了盐帮,那里还有等着他的兄弟。有些事,他也应该去找义父问个明白了,比如这些长老

    吴情还未等到达家门口,大门就从里面打开了,十五直接出来拉了吴情进去,一脸担心的扫视了一圈,然后又往门外看了看,见没有人,才关上了门。

    王进家的也是担忧的看了吴情一眼,见吴情面色还好,才放心的去了厨房给姑娘把晚饭拿上来。

    吴情看着十五笑道:“十五这是怎么了,表情这么严肃,来,给姑娘我笑一个。”

    十五头一次有些严厉的看着吴情道:“姑娘去了哪里,我带着王进家的回去寻姑娘,人家说姑娘跟着玉帮主早就走了,我就和王进家的回来等着,连屋子都不敢进,姑娘要是再不回来,只怕我们都要给师太送信了。”

    吴情一边拉着十五往屋里去,一边笑着道:“你家姑娘从来都是福大命大造化大的,你还担心什么?不过是与玉哥哥聊的投机,就换了个地方而已,再说那一处小酒馆总不适合说些别的话题。”

    十五眉头一皱,问道:“玉哥哥?”

    王进家的进来也听到了吴情的尾音,这会也是看着吴情一脸的不解,她可是听说了,盐帮这位帮主可不是那种讲情面的,而且面冷心硬,可是实足十的硬汉子。

    十五点了点头,道:“对,玉哥哥。”

    十五还是了解吴情的,听到吴情这般亲近的称呼,那就是等于承认了玉颜昭这个人吴情也是认可的,那么吴情之前的想法应该就是与玉颜昭说了,虽是这样的猜测,可是十五还看着吴情确认道:“姑娘与玉帮主托底了?”

    吴情点了点头。十五又道:“可信?”吴情点了点头,道:“江湖儿女,最重道义。”

第52章 好亲事() 
王进家的笑着接道:“两位姑娘吃了饭再说话吧,姑娘出去这半天了,怕是早就饿了。”

    吴情带着笑的看着王进家的道:“我还是喜欢婶子做的饭菜,外面的东西瞧着好看,吃到嘴里可未必是那个味。”

    王进家的一乐,道:“姑娘喜欢就好,我这手艺也算不得好,只不过家常便饭吃着放心罢了。”

    摆好了饭菜,王进家的又问道:“姑娘,还用我当家的做什么不?”

    吴情想了想,看着王进家的道:“跟你当家的说,让他看着点吴家那边的动静,咱们也好随时有个准备。”

    王进家的点了点头,看了十五一眼,对着吴情道:“姑娘,今儿这巷子里到是比往常热闹些,来来往往的多出了不少的卖杂货的,可是那眼神都盯着那么一两处的院子,也不知道有没有什么不妥,我跟十五姑娘商量着晚上也去探探。”

    吴情看了十五一眼,想了想道:“暂时先别动,咱们只盯着隔壁的院子就好,玉帮主说这条巷子不太平,让咱们都注意点,别到时候成了别人手里的把子。”

    王进家的一怔,到不曾想玉颜昭对吴情这般关心,笑着道:“玉帮主是这青州的地头蛇,既然有他这话,咱们还是隐着些。”

    十五和吴情用了饭,帮着王进家的收拾了碗筷,才回来与吴情商量道:“吴家那边要不要去探探,也不知道你的话他听进去没有?”

    吴情轻笑,道:“十五,你太小看这些世家子了,纨绔是因为他们有着可仗的资本,要是没了这个资本,他们还纨绔什么,而且世家子最怕的是什么,是落魄,要是落魄了,以往那种挥金如土,呼朋唤友的日子可就一去不复返了,你说说成天吃惯了大鱼大肉的人,要是让他们去吃糠咽菜,可还能过得下去,见到以前那些不如自已的人,依然过着鱼肉人生的日子,那种心理上的落差是没有经历过的人无法形容的,尤其还在危机到身家性命的时候,他们比咱们更人情,也更懂世故,同样也更懂得忌讳,以前那么做不过是装作不懂,想着混水摸鱼罢了,如今我都这样说了,要是他还装着混水摸鱼,只怕他也不配做吴家的人了。”

    吴情说的这些,十五不懂,可这几年养成了对吴情信服的习惯,便也就听着,看着。

    的确如吴情所说,吴老爷这边也是动作连连,只是吴老爷到底不敢有大的动作,能到青州,冯家出的力,同样,冯家的人脉在青州是全线打通,刚来的时候吴老爷还不大能摸清,可是这时间一长,吴老爷也觉出味来,青州的人,不是冯家的人,就是七皇子党羽的人,也就是说青州已经在七皇子的掌控之中,一个十三岁的孩子做到这种程度,要说没人给他谋划,吴老爷是不信的,那么这个能为他这般谋划的人,除了宫里的冯婕妤,就是冯家,真正能在朝堂上使上力,说的上话的冯家,吴老爷原想着在青州做个几年捞一笔,到时候混些资历也能请调回京,大哥托了他好几年,这回总不好再托了。

    可是现在他不得不好好思量思量,自己接下来的打算了,吴老爷有一点的好处就是有自知之明,他从来没想过做那从龙之功的有功之臣,可是也没敢想着把宫里的皇子得罪的狠了,如今宫里的形势不明,皇上那里,目前听着身体还不错,这些儿子们动作的有些早了,怕是也犯了皇上的忌,可是再忌讳,那也是自已的儿子,吴老爷相信皇上还不会对自已的儿子下狠手,也就是收了一些权力罢了,那他做这事就得把七皇子摘出去,可是冯家无论如何都摘不出去了,这么大的事,这么大的案子,要推到一般的小吏身上,那是做梦,哪个小吏有这么大的胆子,往来账目得几百万两的白银说吞就吞了,那是睁着眼睛说瞎话。

    吴老爷这会才有些反应过来,冯家推了他出来,只怕本身就没安好心,亏得他还把冯家当作恩人般的,对小冯氏千依百顺。

    吴老爷一个人在书房左思右想,京里,一定得送消息进去,只是这消息,不能从他的手出去,小冯氏身边的丫头多是冯家给的,还有陪房,都是冯家来的,谁也不知道哪个就是冯家安到他府上的眼线。

    不过,这些人就是要盯,也是把目光盯向他,而不是小冯氏,那就让这消息从小冯氏手里出去,只有这样冯家的人才会放松警惕。

    这样想着,吴老爷就起身出了书房,叫来了安顺道:“知道不知道太太多长时间送一回家长,除了给国公府,冯家送不送?”

    安顺头两年娶了太太身边的迎夏,迎夏嫁了人又回了吴氏身边当起了管事,替下了原来的吴妈妈,如今在吴氏跟前也有几分脸面,而且对吴氏最是忠心,吴氏有事也不瞒她。

    安顺笑着回道:“回老爷,太太差不多半个月往京里送一回家书,除了国公府,冯家也送,十天左右京里就会有回信,一般都是老太太回的家书,打听打听老爷和太太的情况,还有十四少爷的情况。”

    安顺以为吴老爷这是想念京里的老太太了,不然这些事,以前吴老爷是不过问的。

    吴老爷点了点头,道:“京里老太太是不是快过寿了?”

    安顺笑着道:“可不是吗,不过上次老太太来的家书上说了,今年不大办,就是家里人聚在一处吃个饭,今年从打年初开始,还没见哪家大办宴席的呢,听说宫里吹起了廉简风,宫里从上到下的开销都缩了一成。”

    吴老爷点了点头,不只宫里,就是地方上各种待遇也都缩了一成,不过这些不过是做做样子罢了,在他们这些世家子的眼里,从来都是刮给别人看的。

    吴老爷笑道:“老太太这是体恤小辈呢,怕年年大办,让小辈们破费呢。”

    安顺也跟着凑趣道:“都说老爷最得老太太的宠,可也属老爷最懂老太太的心思,这么些小辈,只怕也就老爷能猜对老太太的心。”

    提起吴老太太,吴老爷也有些惭愧,头些年年纪小,一味的胡闹,也不懂得在膝前尽孝,如今大了,想尽孝了,可是外差不断,也不能回家为母过寿,吴老爷一时感慨道:“哎,我都有七八年没给母亲贺过寿了。”

    安顺一见吴老爷有些伤感忙劝道:“老爷也切莫伤感,老太太心理惦记着老爷,这些年老爷出外任,哪个月老太太的家书都得来上两封,就是那补身子的东西,都没有少了咱们府里的,再有给小少爷捎来的玩意,给太太的绸缎,从来都是挑着好的来,就怕老爷和太太在外头亏着了。

    虽说老爷没在老太太跟前,可是府里的五少爷、九少爷都在老太太跟前替老爷尽着孝呢,奴才听在太太说起老太太的家书,五少爷和九少爷的功课好着呢,府里十几位少爷,除大少爷,就没有再好得过咱们五少爷和九少爷的。”

    吴老爷到是听小冯氏提过这些,他也有些骄傲,大哥样样比他强,二哥的仕途也挺稳定的,而且一直做着京官,就他被派到了云阳那个还算富庶的小县城,可是与京里比起来,无论是玩的,吃的,用的,都没有京里的国公府精致,如今他也不想这些了,大哥和二哥总有自已的说词,可是对他这个当弟弟的也是真惦记,再加上这次的事,少不得要让郡主出些力,他也就别挑人家大房的不是了。

    比自已这辈比不过,那就比小辈,长房长孙,那自然是国公府的世袭,吴家不是那种世袭的国公府,不过因着大哥娶了郡主,至少保住吴家三代或是四代的世袭是不成问题的,过了三代、四代以后,那就是吴家的谋划了。

    所以吴家对长房长孙的教育从来都是按照吴家的继承人,将来宗室的掌权人来教育的,所以长房长孙出色并不出奇,可除了长房长孙,其他几个少爷到是没有自家的儿子出色,这样想来,吴老爷又有些飘飘然,既然他的儿子这么有出息,他这当老子的,也不能把儿子的前程给毁了,这样一想,吴老爷心理的想法又定了几分。

    吴老爷回了小冯氏的屋子,看着小冯氏正看着账本子,笑道:“都几个月的身孕了,还操这心干啥,让丫头们去看得了,我瞧着那安顺家的到是越发稳重了,听安顺说,现在也算是你的一个臂膀了。”

    吴老爷敬着小冯氏,不大去姨娘的院子,小冯氏过得舒心了,自已有身子也伺候不了吴老爷,有的时候也会让吴老爷去姨娘那,显得自已贤惠,只要吴老爷心理有她,这些事,大家子女从小就看惯了,她也不再计较了。

    这会看着吴老爷笑道:“老爷怎么过来了,我这身子沉,伺候不了老爷,老爷只管去姨娘那里松散松散。”

    吴老爷笑道:“夫人贤惠,老爷也不能不体及夫人不是。”

    顿了一下,摸着小冯氏的肚子道:“我瞧着你怀这胎到是比怀十四那时候更有精神些,而且这皮肤也像是好了不少。”

    小冯氏一听有些羞赧,道:“我都半老徐娘了,老爷还拿我打趣什么。”

    吴老爷一脸正的笑道:“哪里是打趣,要不叫两个下人来问问,我说的错没错。”吴老爷一边说着一边借势要起,小冯氏忙抬手给拉住了,把账本子放到了一边,笑道:“老爷没事拿我打趣,看来老爷近来的公事顺心得很啊。”

    吴老爷眼里闪过隐晦的光,面上却是一片的祥和,道:“都是夫人使的好力,如今老爷我也算是日日家中坐,白银滚滚来。”

    小冯氏一听,忙嗔道:“瞧瞧老爷这话,倒像是那没见过世面的暴发户似的,咱们吴家什么时候缺了那银子,不过是黄白之物,图个乐呵罢了。”

    吴老爷笑着道:“夫人到是好气量,多少人为了这个黄白这物丢官充爵,在夫人嘴里却是个乐呵了。”

    小冯氏轻笑道:“那些人哪里跟咱们这样积年的世家相比,从小就在金银里泡大的孩子,别人眼里的好物件,咱们也不过随手把玩罢了,哪里就真的稀奇了去,我哥哥可是说了,咱们现在在青州不过是个过渡,等三年一过,就想办法把老爷调回京去,到时候再给老爷谋个从四品,到时候一点点的在上面露了脸,老爷的前途自然就跟着来了。”

    小冯氏现在在吴老爷面前底气足,再加上冯家这次给吴老爷谋的又是这种实打实的缺,小冯氏一面心理感激着娘家,一面在吴老爷面前时常提着娘家的好,女人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