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喜电子书 > 恐怖悬拟电子书 > 74年重生日常 >

第76部分

74年重生日常-第76部分

小说: 74年重生日常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这般一想,便笑着把手里的印信收到了怀里,道:“那小九就却之不恭了。不过玉哥哥总要告诉小九这个印信有何用吧?”

    玉颜昭对于吴情肯接受这件东西,很是高兴,嘴角的笑意扯的大了些,道:“见印信如帮主亲临,凡是盐帮的人员,钱财都可调动,即便不是我青州盐帮地界,只要天下有盐帮的地方,见我玉颜昭的印信都会给几分薄面,几万两银子的调度都不在话下。小九可还满意玉哥哥这份礼物。”

    吴情眯着眼笑道:“玉哥哥把身家性命都交到了小九的手上,就不怕小九哪天把玉哥哥的家底搬空了,到时候玉哥哥失了财,看你怎么跟帮里的兄弟们交待。”

    玉颜昭其实更想对吴情说的是玉哥哥连人带财都交给你,你可会接?

    只是现在的吴情才不过十岁,说这些为时过早,看看吧,他想守护着这个女孩长大,长到她能懂得她的心意的时候,不过五年,到时候他便放手一薄。

    他从静慈师太的嘴里侧面知道了些吴情的事,虽说是吴家的姑娘,可是生在云阳,姨娘也死了,那个吴老爷,玉颜昭暗地里摇了摇头,就不是一个为人父的样子,整个后院,连同子女的教养都扔给了嫡妻,如今冯家又倒了,吴夫人以前就不待遇庶女,更何况现在更是没精力,依照他对这些大户人家的认知,这些庶女没准就随便找个人打发了,草草了事,趁着这几年他再努力经营一些,到时候大不了多给些聘礼,就不信打动不了吴家。

    打定了主意,玉颜昭只觉得这一刻他又有了新的目标,笑看着吴情点头道:“玉哥哥信得过小九。”

    第一次有一个想要执手的人,自然给予全身心的信任。

    吴情心情一好,望着外面晴空万里,笑道:“要是有一把琴就好了,玉哥哥还没听过小九弹琴吧。”

    玉颜昭摇了摇头,道:“我虽不懂,可盐帮里应该有这种东西,都是买来送人的,不过好不好的,玉哥哥不知道,回头给小九拿一把就是。”

    傍晚时分,玉颜昭如约捧回了一把唐琴,吴情一见,失笑道:“我还真不知道玉哥哥口里的好琴会是什么样的,这一把唐琴,只怕也是价值不菲吧。”拜静慈师太的悉心调教,吴情现在识琴辩琴也有了一番见识,这一把唐琴虽然不是名家大作,可是于盐帮而言能拿出一把已是叫人惊叹。

    玉颜昭是真不懂这些,只是问了库房里的管事的,这一把是帮里收着最贵的,原是准备送给上一任的都转盐运使大人一位得宠的妾室的,听闻那妾室善琴,专门用来讨好之用,不过东西没送出去,人就被处理了,自然就省下留在库房了。

    十五上前接过了琴,回头看着吴情,问道:“是摆在姑娘的屋里还是?”

    吴情想了想道:“我记得玉哥哥书房的一角有一把几子,摆在那吧,等吃过了饭,我们去那。”

    然后又对着玉颜昭道:“其实我到是觉得摆在清风亭最好,只是现在的天气还太冷,待到春暖花开的时候,抚琴看景,却是人生最雅之事了。”

    玉颜昭想着那漫天花雨中,一个女孩静静的抚琴,那样的美景,该是何等的醉人。

    淡然轻笑道:“好,待到天暖玉哥哥就静待小九的琴声了。”

    原以为是平常事,却不想经年以后,才知道最简单的要求往往是最难达成的。

    “姑娘,吴家的人回来了,同行的还有吴府的老夫人。”阳春三月,十五从外面带着一丝凉意进了吴情的内室回道。

    天气刚暖,吴情一时贪凉,不小心就感冒了,这会正躺在床上昏昏沉沉着。当然,原因也是因为郎中给的苦药汤子实在是下不去口,趁人不备,全都浇到了窗外的地上,若是细看,准能发现那一块青砖之地早就与别处变了颜色。

    十五皱着眉看着吴情没精打彩的样子,诧异道:“玉帮主请的是什么郎中,姑娘这病都几天了还不见好,要不我再给姑娘寻一个吧。”

    吴情紧着摇了摇头,她这病就是再好的郎中都治不好,谁让她不想吃那苦苦的中药呢!哎,真是怀念现代那小小的医药片子啊,再不济扎上两针都是好的,何苦像现在这样苦药汤子都能把人给苦的背过气去。

    见吴情明显一副没听进去的样子,又絮叨道:“姑娘从打离了庵里,这身体竟是越来越差,以前在庵里姑娘上窜下跳的,也没见姑娘有病倒的时候,我瞧着姑娘这样,不是心里有内火压制住了吧。”

    在庵里静慈师太如何的对吴情,十五是看在眼里,如今突然之间静慈师太就这么走了,难免姑娘会觉得失落,这种情绪一直被压在心底,压抑得久了,这人自然就要生病的。这是十五对吴情病因的总结。

    吴情却是不知道十五这番小心思,听了十五的话,只是淡笑道:“不过是一场倒春寒,我贪了些凉,衣裳换的早了,却不曾想会病上这么一场,我听人说了,小孩子的身体病一场长的更快,没准我这是要长个子呢!”

    十五撇了撇嘴,心道:难怪玉帮主总说姑娘歪理斜说的,这不又是犯上这毛病了。

    说了会话,就着十五的手又喝了杯热水,吴情来了些精神,看着十五问道:“你刚才进屋的时候说什么,我没大听清,就只听个什么老夫人的?”

    十五点了点头,随手把吴情用过的杯子放到了桌上,然后才道:“吴家的人回来了,一块回来的还有吴府的老夫人。”

    吴情有些反应迟钝道:“好像日程早了些,这不才时三月吗?”

    京里的天气比青州的要冷的多,这一咱上还有河道未开,因此走陆路的时间比较长,这般快的赶回来,可见冯家的事在京里掀起的风浪并不小,吴老夫人来的这般快,莫不是来避风头了。

    十五摇了摇头,道:“王进家的只见了吴家的人下船,轿子直接在码头抬到了吴府的二门里,瞧着那架势,这一次怕是要长住,听说光是东西就拉了几马车,还有随行的下人,都不少呢。”

    吴情点了点头,忽然想起来个人,对着十五道:“你让王进家的打听一些,吴老夫人身边伺候的有一个媳妇叫书槐的,这次可有跟来。”

    十五在庵里的时候听过这个名字,看着吴情道:“姑娘说的是不是以前在姑娘身边服侍的那个姑娘,后来让姑娘发配回府嫁人了。”

    吴情自是听出了十五口里的轻蔑味道,笑道:“怎么了,觉得书槐没有在我身边伺候,是背叛我了?”

    十五没答,但眼里的意思就是这样,就算是主子发话嫁人了,可也得看是什么情况,吴情当时不过才六岁,那么小的孩子,又是在庵里,身边一个亲人都没有,就那么一个直近的丫头,还急着嫁了人,这样的下人,还提她作甚。

    吴情见十五没答,接着道:“书槐的娘老子原就是老太太身边伺候得脸的人,在京中的吴家也是有一定的根基的,书槐又到了嫁人的年纪,就算是我拖,也不过是再拖个一年两年的,到时候还得放了她回去,与其那样,还不如让我们主仆留个念想,我卖她个好,她也记着我的情,而且当时也不是书槐求着要回去的,是我非要放她走的,你也知道我在府里连个亲娘都没有,当时年小,总要为自已打算一番,书槐也算是我在府里的眼睛,能为我所用便好,不为我所用,也只能算是我识人不清罢了。”

第75章 旧人() 
一口气说了这些,吴情又跟着咳了起来,十五紧忙又倒了一杯清水过来,有些气道:“姑娘对别人总是存着善心,只会为难了自已。”

    吴情缓了口气,才接着道:“我可没有你说的那般好,只不过自小的生长环境,让我早些学会了审时度势罢了。”

    想了想又道:“如今就是检验当初我的决定是否正确的时候了,先让王进家的去打听一番,若是书槐真的跟了来,我想着这两天定是不得闲了,老太太一路舟车劳顿,怎么也要歇个十天半月的,回头才能缓了精神来招呼着府里的姑娘、少爷的,不过老太太一向不待见庶出,只怕就是到了跟前也就只有十四弟了,到时候给书槐递个消息,就说我要回府了。”

    十五有些不确信的道:“姑娘确信只这般就成了?”

    十五的意思实在不行打通些关节也没事,再说吴老爷本身就有意让姑娘回府,当初姑娘是不想回去,再加上师太说了要带姑娘回庵里再呆两年的,谁也不知道时事变化如此之快,师太走了,庵里不用回了,她们现在就要回吴府了。

    吴情笑着点了点头,成与不成只是一个试探罢了,若是不成,她自有法子回府,听说小冯氏现在也就空占个夫人的名头,与吴老爷早就相敬如冰了,虽然后院的事吴老爷不便插手,可是自已想要回去,吴老爷只怕是求之不得,只不过作为等价交换,自已总要显露一些,而这些,偏偏是她最不想做的事情,也就再糊弄个五、六年的时间,她就可以定亲嫁人了,以前她就不理解古代的女孩子怎么嫁人都那么早,医学上不都说这个时候的女孩内里发育还没有完全,嫁人生子是极其危险的事情,像这种情况丧命的也不胜枚举,那还成亲这么早干什么。

    不过现在她到是有些庆幸了,早点嫁人,就能早些脱离那个家,没了掌控,自已就能自由自在了,嫁的男人要是自已喜欢的,就好好改造一番,要是自己不喜欢的,就大方的给他纳几个貌美的小妾,自已守着正室的位置,大家互不侵犯就好。

    只是时宜事易,待他日,落红孤影,红颜弹指老,一韵瑶琴,一袭只影残伤,一捻素梦清欢,朝暮悠悠,归雁残去,败叶萧萧,想起当年,迷途青州。

    “齐锐家的,外面有个媳妇子说找你有事。”夏婆子刚从外面进来当差,对着齐锐家的说道。

    老夫人自打到了青州,虽说这里比京城的气候要暖些,可是老夫人一路周车劳顿还是有些累着了,这两天天天晚上都睡不安生,怕小丫头们伺候的不精心,齐锐家的与夏婆子就轮流着晚上守在老夫人的院子,有什么事也好拿个主意。

    齐锐家的揉了揉有些酸痛的肩,昨天又是大半宿没睡,陪着老夫人说了半宿的话,给是捶铁,又是按背的,直忙到后半夜,老夫人困得睁不开眼睛了,她才随便找了个地窝了一会,这会还没醒觉呢。

    小声的上前拉着夏婆子道:“这一大早上的,婶子也不知道小点声,老夫人昨晚又没睡好,这会儿还没起来呢。”

    夏婆子一见齐锐家的这样,哪里不知道这是昨晚又没睡好,眼睛往屋里示意了一下,随后问道:“老夫人昨晚又走困了?”

    齐锐家的点了点头,道:“可不是吗,临睡前说是不放心墨哥,非要抱到跟前瞅一眼,又逗了一会,回头等把墨哥送走以后,老夫人就睡不着了。”

    夏婆子摇了摇头,很是对老夫人不解,自家的子孙都稀罕不过来,这外三路捡来的到是稀罕的不行。

    齐锐家的这会才问道:“婶子说谁找我?”

    夏婆子一巴掌拍到脑门上,笑道:“瞧我这记性,差点没忘了,外头有个媳妇子,正打听你呢,说是找书槐,门口的小厮还不知道你原本的名字呢,正要往出打发,可巧让我赶上了,这不,我就紧着进来给你送个信。”

    齐锐家的一愣,纳闷道:“婶子没问问这找我是啥事?”

    夏婆子笑道:“我寻思着没准是你以前在这边当差认识的,人家也没多说,就是无意间见到有个背影像你,想来打听打听,说是以前在云阳的时候受过你照顾的。”

    一提云阳,齐锐家的忽然心理一跳,随后指了指屋里,对着夏婆子道:“婶子且看着些,我先回家睡一觉去,等下半晌我再来换婶子。”

    夏婆子忙推道:“行了,你快回去吧,你家那口子准得在家等你呢,你娘说了,这回让你们两口子一块跟来,咋的也得再要个孩子,反正她现在没事,带一个跟带两个也没啥区别。”

    齐锐家的有些不好意思的道:“婶子,这是说啥呢。”

    夏婆子捂着嘴轻笑道:“行了,跟婶子还有啥不好意思的,你娘为了让你得了这差事,自已都退了下去,你还不给你娘抓紧抱两个,再说你男人家可没人了,就这么一个,多生几个,也是给你男人家留个后不是。”

    齐锐家的有些羞红了脸,不过还是点了点头,道:“都是老夫人的恩典才让我进来伺候。”

    夏婆子小声道:“行了,你也甭谦虚了,要说咱们老夫人平时就是个挑剔的,如今能到了跟前伺候的也就咱们两个,就是平时老夫人身前的大丫头,也都靠了后,你娘能让你进来,自是知道你的稳妥。”

    齐锐家的笑着点了点头,看着夏婆子一脸恭维的道:“我这还不是跟婶子学的,不然我一个年轻的媳妇能知道些啥。”

    齐锐家的这样一说,夏婆子脸上的笑容就更盛了,忙推着齐锐家的道:“得了,趁着这功夫老夫人没起,你快回去吧。”

    齐锐家的刚从侧门出来,要往吴府后面的巷子去,那里是小冯氏给她们这几个媳妇子租的院子。

    王进家的一般粗布衣裳打扮,上前直接拦道:“你可是书槐?”

    没叫出姑娘来,眼前的人已是妇人装扮。

    书槐一愣,想着刚才夏婆子说的话,再打量着眼前的人,自已好像并不认识此人,不过书槐还是点了点头,道:“我以前在云阳的时候叫书槐,后来回了京里,嫁了人,大伙现在都叫我齐锐家的。”

    王进家的到没管这些,只要承认就好,直接从身上拿出一封信递给书槐道:“我们姑娘说要给你的。”

    书槐没有伸手去接,而是诧异道:“这位大嫂,咱们好像素昧平生吧,不知道你们家姑娘是哪一位?”

    王进家的只简单的说出个“九”字,便息了声。

    书槐片刻便反应过来,一脸惊喜道:“你是说姑娘现在人在青州?”

    王进家的看书槐这样不似作假,才点了点头,道:“姑娘来青州有段日子了。”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