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喜电子书 > 恐怖悬拟电子书 > 博弈论的诡计全集 >

第25部分

博弈论的诡计全集-第25部分

小说: 博弈论的诡计全集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这种博弈就是典型的“斗鸡博弈”。在“斗鸡博弈”中获胜的关键在于,要让对手相信你绝对会采取强硬的姿态。对于对手打探你的举动,你应该表示欢迎。可是,如果你知道对手绝对会硬干到底,那最优的策略就是当个胆小鬼,以避免意外发生。为爱而决斗,因其最终获得的支付较高,而使大部分人无法示弱,但现代生活中呢?

    生活中,许多人吃饭时,经常会遇到拼酒的场面,许多人认为,至多喝醉而已,绝对不能示弱,哪怕明知酒量不敌。结果却搞出胃病,甚至胃出血;更有甚者,喝掉性命。也有些人认为,我每次都与人血拼到底,这是“可置信”的,因此,你不要与我拼!有些时候,这种做法会获胜;但基于“喝醉伤害不大”的误解,对方是不会轻易做胆小鬼的。因此,这场博弈很容易形成两败俱伤的结果。所以,那些号称“不会喝酒或是身体不适”的人,才是避免发生意外的最好策略。

    我们不难得出结论,在酒桌上拼酒的人,他们当时正是处于一种越陷越深的状况。实际上,不只是在酒桌,在各国之间也会有类似的情况出现。比如说,关于核武器的威胁。

    许多人认为核武器存在一种悖论,因为核武器象征的威胁太大(同归于尽),以至于完全用不上。假如核武器的使用不是合理的,那么所谓“核威慑”也不可能是合理的。一旦失去了威胁的价值,核武器对阻吓小型冲突也就毫无用处。

    这就是为什么当初欧洲人担心北约的核保护伞可能抵挡不住苏联常规军队的原因。即便美国决心保卫欧洲,人们还是会继续争辩说,核武器根本就不可信。苏联可以运用每次切一小片的“意大利香肠”战术,钻核武器威胁的这个空子。

    因为核武器的麻烦在于,你一旦把它制造出来,就没办法停下来。因为你有了核武器,就等于在竞争中占了上风,对手如果不想受制于人,也只好千方百计研制核武器;这时你当然更不会将优势地位拱手让出,于是又要研制更多、威力更大的核武器结果是你们双方都坐在一堆足以把整个地球都炸上天的致命武器上面,苦苦思索着到底什么地方出了问题。

    例如动物的“长牙巨角”的威慑策略,它的确是有益的,可以使对阵双方明确相互关系,避免你死我活的厮杀。可是,这种策略的危险在于,谁也不知道该走多远。

    实际上花费在这上面的多数资源和能量都是与生存本身无关的,一旦超过了某种限度,反而成为无法承受的重负。比如大角麋鹿,在一个气候温和、环境适宜的时期,它们显然是把过多的精力放在了“穷兵黩武”上。它们的大角长达12英尺,角最长最大的个体就最有可能“成功”——赢得配偶和繁衍后代的机会。沉重的大角虽然有利于自身所携带的基因的繁衍,但却需要麋鹿消耗很多额外的能量。因此,麋鹿生息繁衍始终受到两种力量的牵制。一种力量来自于自身,它受到基因的控制,这种力量的唯一目的就是为了基因的延续。另一种力量来自于环境,它构成自然选择力量的外在因素。

    在冰川时期的末期,世界其他地区变暖的时候,爱尔兰却受到了局部寒流的袭击。这是因为温度逐渐增加,极地的冰帽融化了,大量的冷水流进了大西洋,使得海水温度降低了大约8摄氏度。从热带地区向北方运动的温暖的洋流被挡住了。爱尔兰失去了它的供暖系统,温度急剧下降。在异常寒冷的时期,雄爱尔兰麇鹿如果鹿角变得小一些,就会有更多的机会生存下来。但是交配选择使它不得不用高昂的成本保持巨大的身材和鹿角,爱尔兰麇鹿在上述两种力量的作用下,适应所需的时间和空间受到了限制,于是在一万零五百年前,它灭绝了。

    在国际政治中也能找到这样的例子。如苏联在数十年的军备竞赛中投入了大量人力物力与美国竞争,结果严重拖垮了国民经济。这是苏联解体的一个重要原因——它支付不起作为一个霸权国家的成本了。

    一旦进入骑虎难下的博弈,及早退出是明智之举,然而当局者往往做不到,这就是所谓“当局者迷”。

    这种骑虎难下的博弈经常出现在国家之间,也出现在企业或组织之间,当然个人之间也经常出现。

    赌红了眼的赌徒输了钱还要继续赌下去以希望返本,也是骑虎难下的博弈,其实,赌徒进入赌场开始赌博时,他已经进入了骑虎难下的状态,因为,赌场从概率上讲是肯定赢的。

    博弈智慧

    股票市场也经常出现骑虎难下的情况:你买进一支股票,股价下跌。于是你又在这个价位买进,股民称此为“摊平”,可是它又下跌你再次购买的本意是减少损失,可是最终的结果却让你越陷越深。

第65章 斗鸡的悲惨结局() 
试想有两只实力相当的斗鸡狭路相逢,每只斗鸡都有两个行动选择:一是退下来,一是进攻。如果斗鸡甲退下来,而斗鸡乙没有退,那么乙获得胜利,甲则很丢面子;如果乙也退下来,则双方打个平手;如果甲没退,而乙退下去,那么甲则胜利,乙失败;如果两只斗鸡都前进,那么将会两败俱伤。

    因此,对每只斗鸡来说,最好的结果是,对方退下去,而自己不退。但是这种追求却可能导致两败俱伤的结果。

    不妨假设两只斗鸡均选择前进,结果两败俱伤,这时两者的收益是…2个单位,也就是损失2个单位;如果一方前进,另外一方后退,前进的斗鸡获得1个单位的收益,赢得了面子,而后退的斗鸡获得…1的收益即损失1个单位,输掉了面子,但没有两者均前进受到的损失大;两者均后退,两者均输掉了面子获得…1的收益即损失1个单位。具体如下表所示。

    斗鸡博弈的收益矩阵

    甲乙前

    进后

    退前进…2…2…11后退1…1…1…1

    如果博弈有唯一的纳什均衡点,那么这个博弈是可预测的,均衡点就是事先知道的唯一的博弈结果。但是如果一场博弈有两个或两个以上的纳什均衡点,那就无法预测出一个结果来。斗鸡博弈就有两个纳什均衡:一方前进,另一方后退。但关键是谁进、谁退?因此,我们无法预测斗鸡博弈的结果,即不能知道谁进谁退,谁输谁赢。

    由此看来,斗鸡博弈描述的便是两个强者在对抗冲突的时候,如何能让自己占据优势,力争得到最大收益,确保损失最校

    这也像武侠中所描写两大高手比试内力一样,当两人以内力对决的时候,每个人都欲罢不能,因为对方的内力正源源不断地攻来,自己一撤内力则非死即伤;而对方呢,处境一点儿不比自己强。两个人这样僵持的局面就是一个纳什均衡。当然两个人不进入或退出这种比试内力的境地可能也是一个均衡。退出对决僵持状态在中一般需要借助外力或者二人凑巧同时撤回内力才能达到。

    斗鸡博弈在日常生活中非常普遍,而用斗鸡博弈来解释美苏两个超级大国之间在冷战期间的军备竞赛,是最合适不过的了。

    伊索寓言中有一个“驴子和驴夫”的故事。驴夫赶着驴子上路,刚走一会儿,就离开了平坦的大道,沿着陡峭的山路走去。当驴子贴近悬崖时,驴夫一把抓住它的尾巴,想要把它拉过来。可驴子拼命挣扎,驴夫抓不住,一下子让驴子滑了下去。驴夫无可奈何地说道:“你胜利了!但那是个悲惨的胜利。”

    如果凡事一定要争个输赢胜负,那么必然会给自己造成不必要的损失。这在政坛也随处可见。在这方面,西方政坛上“费厄泼赖”式的宽容,也就是网开一面避免把对手逼入死角的政治斗争,相形之下显得更为可龋这不仅是一种感性和直观的认识,而是有着博弈论的依据。

    这种依据就是斗鸡博弈。在这种博弈中,只有一方先撤退,才能双方获利。特别是占据优势的一方,如果具有这种以退求进的智慧,提供给对方回旋的余地,也将给自己带来胜利,那么双方都成为利益的获得者。

    由此我们可以看出,在现实中运用博弈论中的斗鸡定律,是要遵循一定条件和规则的。哪一只斗鸡前进,哪一只斗鸡后退,不是谁先说就听谁的,而是要进行实力的比较,谁稍微强大,谁就有更多的前进机会。但这种前进并不是没有限制的,而是前进和后退都有一定的距离,这个距离是两只斗鸡都能够接受的。一旦超过了这个界限,只要有一只斗鸡接受不了,那么斗鸡博弈中的严格优势策略也就不复存在了。

    博弈智慧

    有时候,双方都明白二虎相争必有一伤的道理,也都不愿意成为牺牲者,可是他们往往又过于自负,觉得自己会取得胜利。所以,只要把形势说明,让他明白没有稳操胜券的能力,僵持不下的斗鸡博弈就会被化解了。

第66章 用低姿态迷惑敌人() 
两只斗鸡在斗鸡场上要作出严格优势策略的选择,有时并不是一开始就作出这样的选择的,而是要通过反复的试探,甚至是激烈的争斗后才会作出严格优势策略的选择,一方前进,一方后退,也是符合斗鸡定律的。因为哪一方前进,不是由两只斗鸡的主观愿望决定的,而是由双方的实力预测所决定的。如果两方都无法完全预测双方实力强弱的话,那就只能通过试探才能知道了,当然这种试探是要付出相当大的代价的。在社会历史中,以这种形式运用斗鸡定律却比直接选用严格优势策略的形式要常见得多,这可能是由人有复杂思维和更多的欲望所决定的吧。春秋后期,吴越之间的抗衡就属于这种情况。

    公元前496年越王允常病死,他的儿子勾践继位。吴王阖闾想趁越国新丧国君、人心不稳的机会,彻底打败和灭亡越国,于是起兵攻打越国。吴越两军在槁李(今浙江嘉兴南)展开了激战。吴国的军队阵列整齐严肃,越王勾践派敢死队冲锋失败,就改用罪人在阵前集体自杀,吸引吴军的注意力,然后趁机突袭吴军。越将灵姑浮挥戈刺伤吴王阖阊,吴军败退,阖阊死于途中,其子夫差继位。在这场战争的博弈中,越国这只斗鸡就进行了力量的试探,当它觉得吴国这只斗鸡很强大时,觉得如果硬拼的话,要么两败俱伤,要么会被吴国打败。但是此时吴国却没有给越国这只斗鸡留下选择后退的机会,因此单方面的被打败以致灭亡这是越国的劣势策略,所以越国只有选择进攻。但进攻又有硬拼和智取的选择,而只要能够智取,谁都不会去选择硬拼,当然,吴国的君臣也并非任人耍弄的孩童,一般的方法是起不到智取的作用的,何况它军中还有一个伍子胥呢,因此,一切的计谋都要能够一时让吴国人无法看穿,才能够得逞。于是越国选择了让敌人在阵前因吃惊而分心的策略。让本国的死罪犯人在阵前集体自杀,这可是前无古人后无来者的策略(这策略只能用一次),以致使吴国人大为吃惊,伍子胥也猜不透越王葫芦里究竟卖的是什么药。

    可就在他们惊疑之际,越国的军队已经杀向了他们,吴国人因分心而被越国军队杀了个措手不及,结果大败。吴王阖闾真是偷鸡不成反蚀了一把米。总而言之,两只斗鸡都向前时,那就是比拼力量和智慧的时候了,在战争中就更是如此。在当时越国是没有后退的余地的,但因为当时越国主动进攻的条件还不具备,这其实也把越国置于绝地。因此也就更会想办法来保存自己,也由此变不利条件为有利条件,从而大败了吴国。

    阖阊临终之前,嘱托儿子夫差一定要为他报仇而灭掉越国,吴越之间的争斗变成了两国之间的仇杀。夫差为报杀父之仇,于是励精图治。他害怕自己忘记了报仇的遗命,所以就派专人侍立宫门,每逢夫差出入,便发问:“夫差,越王杀害你父亲的仇恨你忘掉了吗?”夫差则回答:“是,不敢忘!”还叫伍子胥和另一个大臣伯嚭操练兵马,准备攻打越国。

    过了两年,吴王夫差亲自率领大军去攻打越国。当时越国有两个很能干的大夫,一个叫文种,一个叫范蠡。范蠡对句践说:“吴国练兵快三年了。这回决心报仇,来势凶猛。咱们不如守住城,不要跟他们作战。”范蠡对吴国实力的预测是正确的,这也是在分析自己实力的基础上而得出的正确结论。可是句践不同意,也派大军去跟吴国人拼个死活。两只斗鸡就这样拼上了。两国的军队在夫椒(太湖一带的古山名)进行了决战,越军果然大败。越王句践仅剩五千人,被吴军包围在会稽山上。越王句践一筹莫展,后来范蠡劝他向吴王求和。文种、范蠡最终说服了句践忍辱图存,厚赂吴王夫差的宠臣伯嚭,向吴王求和。越王派文种到吴营求和,文种首先承认了越国的错误,并说明了越王求和的意向。此时吴王有两种选择:答应或不答应。而文种也分析了吴王的两种选择,如果吴王答应了越国的清求,越国的一切珍珠宝贝和美人都属于吴王,并且越国向吴国称臣,而且吴国也不用再损失军队了,这是给出了答应的收益值;如果吴王不答应的话,越王将采用玉石俱焚的策略,毁掉一切珍珠宝贝,杀死所有的美人,然后与吴国血战到底,拼个鱼死网破,这是不答应的惩罚。

    从现实收益值来看,答应是优势策略,更何况还有一个伯嚭在为越王说好话,所以吴王想同意越国的请求。但吴相国伍子胥表示反对,他举夏代少康中兴的故事,劝告吴王,消灭越国,以绝后患。伍子胥是在分析了双方的实力和比较了现实收益值与未来收益值的差别的基础上来进行劝告的。可惜吴太宰伯嚭既贪图越王句践的财物,又嫉妒相国伍子胥的功劳,极力怂恿吴王答应越国的请求。吴王夫差终于允许求和。

    吴国答应求和而越国进攻是不存在的,而吴国已经进攻了,越国后退求和也不大可能发生,因为求和没有意义了。因此,在剩下的两种情况中,吴国进攻,而越国抵抗,吴国可以获得两个收益值,即得到了土地,但失去了珍珠宝贝和其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