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喜电子书 > 魔法玄幻电子书 > 纵横大道 >

第196部分

纵横大道-第196部分

小说: 纵横大道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张县令哈哈一笑,“周团长,你果真要帮助这里的百姓?”“真,果真,很真,你说方案,我助你实施。”“好,周团长,请你稍等,待我唤来我们这里的水利专家。”

    “水利专家?这名字好奇怪,挺新奇的。”

第二六五章急匆匆为民行大道() 
东荒河,上游是山峦起伏的黄土地,植被稀松,成千上万条小河流汇聚于肃北省领固永县境内,由西往东全程贯通。每年春季即为雨季,河水引带的大量泥沙使河床逐年增高,仅凭劳工下挖河床无法根除河水暴涨带来的隐患。

    张县令请来了水利专家,是一位年过七旬的老者,名唤李祥阳。

    几句寒暄,李祥阳直奔主题,“周团长,这里带着固永县境内东荒河的水利地图,请您一边过目,老朽一边讲解一二。”“李老别客气,我洗耳恭听。”

    展开地图,是一幅手绘画卷,东荒河各处村庄田地以及河道宽窄河床高低标注的清清楚楚。

    “周团长,东荒河主干全长一万三千多里,我固永县境内达七百二十里,由于上游各道支流在我县境内形成汇聚,我们这里便是东荒河的源头,这七百二十里也是囤积泥沙最为严重的河段。毫不夸张的说,如果河床三年不去清理,第四年必定决堤,那时,我固永县将是一片汪洋,而后,经过河水自由流动,会形成泥沼,数十道小河,数年后可耕种的田地不及现如今的十分之一,境内可养活人丁最多不超过十万。”

    “李老,以您之见,该当如何呢?”“改道!”“改道?”“对,分流,改河道。”

    地图标注的明白,东荒河以北是陡峭的山地,无法耕作,以南的一马平川才是固永县境的万亩良田,想要保住这里的田地,保住这里的村民不成为流民,疏通水道正是上策。

    “李老,您是说分作两条河道分担河水的压力,这办法太好了,这个您都有了好的办法了,为何这么多年迟迟不动工呢?”“哈,周团长,老朽说说其中的缘由,一,改河道的最佳方案是在各支流汇聚之处的坝头布,那里有一半的土地是属于林吾县的,需要占用他们大片的土地。二,新改河道一直往南全长需要三百多里才能通达下游的坤满江,不说我固永县二百多里的流域,单说林吾县的一百多里,拆迁途经村民也还需要林吾县答应才行。三,迁移两县村民各种补偿银两所需,经我等数年的『摸』底算计,不少于五十三万两。四,修建河道宽度不应少于二十米,深度不少于八米,否则不能完成这一百年大计的根本目的,按每一里地所需十万名劳工十个工天计算,三百六十五里的河道需要十万劳工十年的时间才可以完工。周团长,即使我固永县百姓甘愿不拿一枚铜钱白干,吃喝拉撒睡总要我们负担,还有车马工具,这些至少,至少,少说也要三百万两白银。”

    周同呆了呆,张口道:“李老,不给百姓们银子白干说不过去,啊,天文数字啊。”李祥阳笑着点点头,“我们这个固永县,一年收上来的赋税不过几万两银子,抛去上缴的一部分,各衙门道口的俸银,所剩从未超过三千两。所以啊,别说小小的固永县,即使顾江州,十年八年也拿不出这么多的银两来。”

    几人一时无语,不觉东边泛出了一缕白光,张县令道:“你们看,又是新的一天来临了,咱们的日子还要过,周团长和老李坐着,我去叫老太婆给咱们捣鼓点早饭来。”

    周同眼望东方的一缕明亮,心有所想,笑道:“李老,如果让军队来搞,是不是会快一点?”李祥阳头上霜雪一样的银发微微颤动,“周团长,张县令半夜三更把老朽叫了起来,说了您的情况,也说了您的为人,我那时相信张县令的眼光,这时,我也相信我的直觉。周团长,您心里有我们这些老百姓,您是一个好人,这件功盖千秋的大业,就在周团长您的身上有了着落了。” 老人浑浊的眼神中燃烧着烈火。

    周同端端正正的对着李祥阳深鞠一躬,“李老,您在衙门并无实职,布衣百姓,却能够时刻惦记着固永县的安危存亡,您才是让晚辈尊重的好人。李老,请您让张县令转告唐副尉他们,我要去省府一趟,今日天黑之前赶回来。”“哎,吃了早饭再走啊。”“不,这就走。”

    周同并不是急『性』子,叫守城门的士兵开门时几乎骂了出来。

    清早官道无人,小黑从未有过的奔跑速度,在周同的吆喝下一次一次的刷新着记录。

    正午,周同高喊着纵马驰进了肃北领省城,来到了镇北将军府,“唐将军可在?”“你是谁?找……”守门的八位军士眼前一花,马上的大汉恍惚间进了大门,“我是周同,在吗?”一位军士看着门外孤独的小黑,“在,在,周团长?是周团长吗?周团长人呢?”

    大厅内众人正在用午饭,唐玉江居中,左手坐着左玉娘,右边下首是唐世耀和唐世荣兄弟,左边下首是蒋桂华和『毛』艳玲。

    “舅舅,孩儿找您有事商议。”周同一阵风似的进到大厅,看到眼前的一幕,蒋桂华和『毛』艳玲没进门便成了一家人,看来便宜舅舅舅妈很满意。给唐玉江夫『妇』磕了头,“舅舅,我想向您借兵!”

    “同儿,这么着急?还没吃饭吧?来,坐过来,一边吃一边说。”唐玉江亲自起身拉着周同落了座,从人添了碗筷,“快尝尝,你舅妈亲自做的烧红肉,味道不错。”

    周同扒拉三两下,也没吃出好来,赞扬了左玉娘的厨艺,接着道:“舅舅,孩儿想帮着固永县解决水患的问题,需要您的大力支持。”“呵呵,同儿和张县令聊的不错吧?”唐玉江微笑着夹了几道菜,“固永县的情况我比你清楚,张县令十几年如一日的为民『操』劳,我们也都是知道的,他是个好官。”

    “舅舅,您既然知道,为何张县令一直没有出头之日呢?”左玉娘道:“孩儿,张县令不符实世,不懂得人情处事,还经常捣『乱』子,惹恼了一批又一批的地方官员,要不是你大姥爷护着,他那小官早就丢掉了,给他一个穷县,也是为了消耗他的精力,让他没功夫捅娄子。”

    周同暗道便宜舅妈哪里知道百姓的疾苦,张县令一心为民,在她这里却是不务实事的笨官,“舅舅,舅妈,固永县东荒河高过南边万亩良田两三米,如果任由河床升高,不出三年就会淹没几乎整个固永县的土地,如果再来一场大雨,其结果比十八年的洪灾还要悲惨。”

    唐玉江道:“同儿,东荒河的问题我们都是清楚的,不仅仅是固永县,咱们肃北领内的下游四五个县也是洪涝隐患地区,近十年来省府收取固永县的税负不及别的县的三成,也是为了让张县令有更多的银子挖河打堤。”“舅舅,十七年了,张县令穷其所有每年都在下挖河道,可是还是很难确保无忧啊!孩儿的家乡在固永县,昨夜和张县令长谈,他们是有办法解决水灾隐患的。”

    “呵呵,同儿,这种事情按理说是归肃北省府管的,你大姥爷早年去过固永县,很关心那里的水情,也和肃北领省府里的大小官员非官方的交谈过几次,巡抚大人有两次派了人去勘察地形,后来上报朝廷,连负责土地和农耕的大司徒和负责百工技术的大司空也派了人前来巡查了几日,得出的结果是不易劳师动众,如果今后遇到大水,让几个县的百姓迁移到别处也就罢了。”

    “舅舅,当地的老百姓祖祖辈辈住在那里,怎能轻易搬迁?再说迁移需要庞大的人力物力和财力,开渠引河所消耗的物资恐怕会更少一些。”“同儿,你不懂土木工程,经过省府和朝廷派来的人核算,完全疏通河道至少四千万两白银,迁移几个县的百姓也要两千万两,不及疏通河道所需的一半,但这些也都不是省府能够拿的出来的。咱们这里地处大周国土的西北,土地贫乏,商业也不发达,虽然面积大了些,但每年给朝廷上缴的赋税却是很低的,所以,即便咱们全力申报,朝廷也不会派下来太多的银钱。唉,现在不提迁移的事情,就是为了等到发大水的时候,给百姓们指一条明路,让他们自觉搬离故土,到时省府只需引到土地肥沃之处让他们安家即可,虽说很无奈,但也省去了很多麻烦。”

    “舅舅,那时候,岂不是要死很多的人?”“呵呵,那也不好说,只要官府通知的及时,损失会少很多。”唐玉江面『色』平常,似乎老百姓的生死与他没什么大关系,周同看在眼里,却不好在这位舅舅面前动肝火,微微平息了心情说道:“舅舅,不知省府衙门可有筹划开渠引水的提案?”“啊,有是有,不过所消耗的财力太过巨大,后来也就不了了之了。”

    “舅舅,按您刚才说的,疏通河道需要四千万两白银,如果孩儿有办法能够用五百万两内完成,省府和军团部是不是可以相助?”“五百万两?”“是,五百万两,孩儿有办法。” 唐玉江先是一惊,后是沉默。

    左玉娘道:“孩儿,这事情可不是儿戏,朝廷都派了人来,省府的大小官员实地勘察了好几个月,都说至少要四千万两银子,十年才可完工。孩子你不懂这些,不要搀和这里的事情,好好把你们的周家园子修的高大一些就是了。”

    周同离案双膝跪地,抱拳道:“舅妈,舅舅,张县令身边有一位水利专家,和固永县东荒河的水打了几十年的交道,他有最好的方案,最省钱的方案,可以使东荒河沿线的百姓永久安居故土。孩儿说的五百万两银子做成此事,就是按照那位水利专家的办法计算出来的。”

    唐玉江绷着脸沉思许久,慢慢带出微笑,“孩子,你这『性』格,像极了我年轻时候的样子,这是件大事情,再说主管的是省府,这样吧,吃过饭,咱俩一起去找你大姥爷,看他老人家怎么说。”

第二六六章万般变化只为人心() 
镇北大将军,从一品肃北军团军团长左忠堂,提督肃北军团五十万大军,虽说只掌管一个省领的军权,但位高权重,在肃北领根深蒂固,省府大小官员大都以他马首是瞻,上到掌管一个省府行政权的巡抚,掌一省财权的布政使,掌一省之司法权的按察使,下到不入品的驿丞、书记,见了左大将军都要大礼参拜。

    唐玉江带着周同来见左忠堂,正巧,肃北领省府三位高官也在。

    周同和他们见过面,喝过酒,当下以晚辈之礼参见。三位高官自不怠慢,起座拱手还礼,肃北领巡抚张幼天笑问道:“听说周公子去了固永县祭祖,怎么,这么快就回来了?”

    唐玉江接了话,“啊哈,同儿回来有点家事,在下拿不定主意,这不向岳父大人请教来了。”“哦吼,原来如此,正好,我们和左大将军的话也谈完了,这就告辞吧。”张幼天面向左忠堂,语气也是商量着来的意思。

    左忠堂摆摆手,“都是自己人,不用见外,三位大人要是有事要办,这就便去,闲暇了过来,我这府上随时欢迎。”张幼天三人拱手,布政使李金良躬身道:“顾江州知府一事,下官怕有高人掺在其中,还请左大将军及时出手。”“好说,我这就命人去查看一番。”“啊,多谢左大将军。”三人同时鞠躬道谢,退了三步转身要走,唐玉江伸手相送,“三位大人,在下送送你们。”

    唐玉江回到大厅,笑问道:“岳父大人,这三位平时很难凑到一块,又都是无事不登三宝殿的主,今天是怎么了,同聚到咱们家来了。”左忠堂有意无意的看了一眼周同,“顾江州的知府单博文的家财被人掠了去,还以为是遇到了鬼神,要变卖家产,连夜跑到按察使黄江利那里去借银子,结果被问出了端倪,黄江利一个人不好意思来,这不把他俩都请过来了嘛。”

    唐玉江略有惊异,“谁有这么大的胆子,跑到咱们肃北领讹人来了?”左忠堂笑道:“单博文整天就知道积攒金银,不舍得拿出一些来请高手护院,免不了被人惦记。”唐玉江道:“我前年去顾江州查咱们的军营,顺便和他们结识了一番,整个顾江州捕快都是饭桶,平时的凶杀案子大都是咱们的人帮着料理,这件事情,单博文没有通知咱们的驻军?”

    左忠堂抓了一把紥须,嘿嘿笑了两声,“他是怕咱们知道了他的底,不敢说,黄江利三老婆是他的亲妹妹,『逼』问的急了才说出实情,要不然,银子被人骗光还被蒙在鼓里。”唐玉江赔笑道“岳父,黄大人没说如何骗他的?”“嘿嘿,怎么没说,说是什么阴鬼缠身,把他家里的两百万两银子全都化了去,一位酒瓮大仙救了他,让他烧金银珠宝,烧的越多,回来的越多,那小子也信了,向黄江利一张口就是三百万两白银,说是要连本带利都给拿回来,哈哈……”

    左忠堂笑的有些神秘,周同暗自思量,此事不好隐瞒,早些说出来才好。念力探进乾坤袋,将单博文按了手印的笔录原件中写有金银财宝的一张放到一边,化出剩余的双手呈上,“大姥爷,单博文的事情是我不小心做的。”

    “啊?!”唐玉江几乎蹦了起来,伸手拿了笔录翻看,“同儿,同儿,你,你这胆子也太大了!”周同双膝跪地,将张县令如何情况,如何去了顾江州惩办单博文,等等等一并说了,关于单博文家里银子的事情,左忠堂说二百万两,周同当然不会多说。

    唐玉江听了唏嘘不已,“同儿,你初来乍到,不知道这其中有很多故事,张县令固然是个好官,单博文也并非一无是处,咱们留着他,留着他是,是为了以后打算!唉,你可闯了大娄子啦。”

    周同想好应付的话,化出一百五十六万两银票,二十斤黄金,一堆珠宝,“大姥爷,舅父,固永县水灾隐患严重,张县令近二十年来清贫如洗,孩儿一是提张县令出气,二是想用单博文的银子开渠引水。”

    左忠堂没去看地下的金银,接了笔录看了几页,随手扔到桌案,“同儿,你起来,咱们是一家人,我不怪你,也和你讲真话。你现在年龄还小,不懂我们的心思,也不懂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