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喜电子书 > 魔法玄幻电子书 > 重生之绝代武神 >

第153部分

重生之绝代武神-第153部分

小说: 重生之绝代武神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西路军左支队。当时已经继任榆林窟住持道长的郭元亨发现,这些当兵的虽然穿得破衣烂衫,但军纪严明,待人也很和气,而且自始至终没有问过象牙佛的事,这让郭元亨大大松了一口气。西路军从祁连山出来,一个多月没有吃过一顿饱饭。军长程世才向郭元亨求助,希望他能给红军接济些粮食、油料,郭元亨很痛快地答应了。红军刚走,马家军就尾随而至。他们以郭元亨私通共军为由,逼他交出象牙佛。郭元亨牢记师父的生前遗训:不到太平盛世,象牙佛决不出世。不论马家军怎么拷打,他都一口咬定没见过象牙佛!郭元亨被折磨得奄奄一息,乡亲们都知道他没救了,他的朋友梁克仁大夫却坚持用土方子给他治伤。治好了伤以后,郭元亨回到蘑菇台子,继续做住持道长。1941年5月,着名国画大师张大千带着夫人、儿子、侄子、学生和几个裱工,离开成都前往敦煌。张大千一行人起初准备用3个月时间完成壁画临摹,到了莫高窟后才发现工程非常浩大,他们一边临摹壁画,一边为洞窟编号、修缮栈道、清理流沙,一干就是2年多。在敦煌期间,张大千先后三次去附近的榆林窟,在一个半月内临摹到60多幅原大壁画。张大千在榆林窟临摹壁画期间,自然少不了郭元亨为他们前后张罗。据说,张大千曾向郭元亨问起过象牙佛,郭元亨一直推说没见过。1949年9月安西解放,郭元亨看到红军的队伍打下了江山,盼望已久的太平盛世终于来了,他想:象牙佛该出世了!为了保护从遥远的佛国骑象而来的普贤,为了这块苦难土地上生民的福祉,郭元亨和他的师傅以及诸位先师付出了鲜血乃至生命的代价。郭元亨没有辱没自己的使命,他可以告慰先师了。

    波斯匿王,是中印度憍萨罗国国王,兼领有迦尸国,与摩竭陀国并列为佛陀时代的大强国。波斯匿王与佛陀同龄,曾和佛陀辩论而结成好友,视佛陀如师,在印度与频婆娑罗王同是护持佛教的两大国王。

    由于波斯匿王的太子只陀,将位于首都舍卫城的林园卖给须达长者,须达长者在那里建筑精舍供养佛陀,这件事令波斯匿王对于佛陀的威德感到很好奇,就率领群臣拜访住在只园精舍的佛陀。

    波斯匿王一来到精舍,就以一国之君的姿态,傲慢地问道:“听说你是一位大觉悟的佛陀,这是不会错的,只是我十分不解,许多修行者在深山丛林之中长住数十年,直至衰老之年尚且不能觉悟,为何你这般年轻就能证得正觉呢?”

    佛陀祥和而坚定的答道:“大王!大多数人都蔑视年轻人,这是一个很不好的现象。世间上有四事不可轻视:一、是年幼的王子;二、是初生的小龙;三、是星星之火;四、是年轻的僧侣。王子虽然年幼,将来也是一国之君;小龙虽小,及至长大,可以翻云覆雨;星星之火,则可燎原。僧侣只要心能清净,守护道业,抱有救度众生的弘愿与精神,不分贵贱老幼,都能证得无上正等正觉。在真理及觉悟者之前,或轻视,或恶口,将招致重罪,必须深切痛悔,才能忏除罪障。”

    波斯匿王一向暴恶无信,为所欲为,从来不曾有人敢向他直心谏言。此刻,他的内心受到极大的震撼。佛陀沈默一会,向波斯匿王说道:“为王者,要爱民如子,宽大待人,切莫将自己的幸福建立在他人的痛苦上。要济弱扶贫,要安慰烦恼的人。身为一国之君,不能听信阿谀的言词。要为人民谋取幸福,而不是要人民都来为王者效劳。”

    佛陀的法语,像阳光似的破除波斯匿王愚暗的心,从此,波斯匿王对佛陀生起了恭敬纯真的信仰。

    波斯匿王一直为肥胖的身体造成行住坐卧的诸多不便与辛苦而苦恼。

    波斯匿王在苦恼之余,吩咐侍卫备车,前往拜见佛陀。痴肥笨拙的身体,靠着侍卫的扶持,好不容易向释尊作礼后,问道:“佛陀啊!我近来身体欠佳,虽然想来看您,总不能成行。现在看您身体健康,我很高兴。我不知前世犯了什么罪业,才会如此肥胖,请问要用何种方法,才能免于这种苦恼呢?”

    佛陀看到国王苦恼的神情,就说道:“大王啊!人的肥胖有五种原因:一、是吃太多;二、是贪睡;三、是耽于享受;四、是不劳心;五、是不工作。基于这五种理由,身体才会肥胖臃肿。若想减肥,应当要节制饮食,努力工作,自然能恢复正常健康。”于是佛陀作了一首诗偈:

    人当自系念,每食知节量,

    是则诸受薄,安消而保寿。

    国王听了偈颂,无限欢喜,吩咐御厨,以后在他进食时,都得站在旁边唱一遍偈文,以兹提醒。果然,御厨在每餐进食前,必定唱诵此偈文提醒国王,因此国王的食量渐渐减少,身体也随之轻安。

    有一天,波斯匿王的祖母过世,国王在痛失祖母之余,恨不得能用任何金银财宝、象马车乘、奴婢仆从、城池国土,乃至自己的性命,来换取祖母的生命。他悲痛已极,突然想起佛陀所说的“有生无不死,合会要当离”的话,于是,轻骑驱车前去拜见佛陀。在佛陀安详的目光下,波斯匿王收摄哀痛的心情,聆听法音:“大王!切莫愁忧,一切有生,皆归于死,这是谁也不能改变的事实。我们的色身有四件事是无法抵挡的:一、是身体老化;二、是疾病之苦;三、是死亡降临;四、是无常变化的人生。逝者已矣,来者可追。大王应当利用有限的生命,为自身与亡者植福积德,广作善事。”

    波斯匿王听闻佛陀的教法后,扫除一切忧愁,欢喜作礼而去。

    有一次,一个外道梵志的独生子死了,他昼夜追思,蓬头垢面,衣服破烂,露宿于冢间,啼哭不已。佛陀经过,十分哀悯,对他说:“今日的愁忧苦恼,皆由恩爱所生。”

    梵志听了,豁然大悟,逢人便说:“恩爱合会皆生愁忧苦恼。”

    这句话展转传入波斯匿王的耳中,王感到非常疑惑,就问虔诚学佛的末利夫人:

    “一般人都知道恩爱合会皆生欢乐,何独佛陀说恩爱合会皆生愁忧苦恼?”

    “大王!您欢喜见到我吗?”末利夫人温柔地问。

    “夫人!我一见到你就感到欢喜无忧,更希望你能生生世世陪伴着我。”

    末利夫人收敛起笑容,愁忧问道:“如果有一天,我必须离开您,永不再会面,您会伤心难过吗?”波斯匿王一时无语。

    末利夫人接着说:“人生在世,有很多烦恼来自于恩爱不能舍离,有家忧家,有财忧财,愚者处其中而不自觉知。佛陀说人生短暂,世间无常,有生无不死,合会要当离,积聚皆销散,崇高必堕落。因此,贪恋世间的任何事物,都将招致苦果。”波斯匿王听了,若有所悟,默默不语。

    在佛法长期的薰陶下,波斯匿王渐渐有所体悟。有一次,波斯匿王向佛陀提起舍卫城的大富长者摩诃男往生了,留下一大笔财富,因无子息,只得将财产归于国库。摩诃男长者生前十分节俭苛刻,虽然家财万贯,却陋食敝衣,也舍不得布施贫困,供养僧伽。王不禁叹息:“世间上的人得到胜妙财利能够不起贪着,能够不放逸纵情的,实在是少之又少!”

    佛陀随即说了一首诗偈:

    贪欲于胜财,为贪所迷醉,

    缘斯放逸故,当受大苦报。

    慧者得胜财,能自乐受用,

    广施作功德,生天受福乐。

    波斯匿王听了这首诗偈,心生欢喜。在佛陀谆谆教诲下,渐渐匡正言行,不但是一位英明的君主,也成了佛陀忠诚的护法弟子。

    佛陀在舍卫国前后住了二十五年之久,许多圣典就是在此处宣说的,例如:《阿含经》、《贤劫经》、《弥勒下生经》、《弥勒上生经》、《大宝积经》、《阿弥陀经》、《文殊般若经》、《金刚经》等,可见佛陀对于该地弘化的重视,而波斯匿王护教的功德,也影响极为深远。

    从前,大车国王有三价太子,最小的太子叫萨锤那。

    一天,风和日丽,三位太子进山打猎,来到深山谷,见一只母虎因产后体弱,捕不到食物,饥饿难忍,想吃身旁的幼子保命,但又难以下口,正犹豫不决。

    “老虎母子太可怜了,我不能让它们活活饿死在这里。”三太子萨锤那心想,“老虎虽然恶名在外,但也是几条生命,应该想办法救活它们!”决心已定,他怕二位兄长阻拦,谎称自己有件小事要办,让兄长先走。

    兄长走远以后,他来到老虎前,脱了衣服,躺在虎口边。但是,母虎的身体大虚弱了,连吃肉的力气也没有了。此时,萨锤那救虎之心更加迫切了。心想,若再耽误时间,老虎母子就性命难保。他折了一根竹刺,登上山崖,刺破喉咙,纵身跳下落在虎口前。母虎闻着血味,用舌头舐食,身体才有了点力气,挣扎起来,将萨锤那的血肉吃完,领着小虎走了。

    二位兄长在山谷口等了半天,不见弟弟赶来,又返回寻找。人和虎都不见了,只见山崖下一堆白骨。他们从衣服上认出这是萨锤那的尸骨,放声大哭,十分悔恨,不该留下弟弟喂虎。最后一想,人已死了,哭也无用,拿起萨运那的衣服,回宫报信。父母一听这个不幸的消息,悲痛欲绝,来到山谷,抱尸痛哭,昏到在地。众人急忙呼唤,才逐渐醒了过来。将三太子的尸骨运回王城,建造了座舍利塔,将太子遗骨供入塔中,香火四时不断,使萨锤那早日功德圆满成佛。

    这幅画绘在第254窟南壁,是佛教壁画中表现最多的题材之一,也是莫高窟最完美的组合式本生故事画之一。此画中间最大的场面是“饲虎”,是全画的主体,突出描绘萨锤那被咬食的身躯和张牙舞瓜的饿虎正在啖食人肉,用细节来深化悲剧主题。然后沿一条旋形结构线依次画萨锤那刺颈、投崖、饲虎,兄长收骨、报信,父王痛哭、建塔等八个场面。全图结构严谨,穿插合理,浑然一体,笼罩着强烈的悲剧气氛。

    

第437章 舍利子迷踪【13】() 
聂欢到:“敦煌是佛教圣地,有很多美丽的传说故事!你们要不要听?”

    “当然了!我们最爱听故事了!尤其是老公讲的故事!姐妹们对不对呀?”

    “对!老公快讲!”姐妹们异口同声道。

    “那好吧!”聂欢将到:“”很久很久以前,大海边上住着一户人家,只有老两口儿,靠打鱼捞虾过着清贫的日子。眼看他们老了,可还没有生下一男半女,再老了靠谁养活呢?老两口为这事儿成天发愁。老婆婆每天早晚烧香上供,乞求神灵赐一个儿子。一天,老头子驾船出海捕鱼去了,老婆婆在海滩上补鱼。到了中午,天气闷热,老婆婆跳进海里洗澡,海水太凉快了,她在水中愉快地游着,心里畅快极了,好像变成了个年轻姑娘。正玩得高兴,突然,觉得一股精气进入了她的腹部。她感到奇怪,就上岸回家了。到了晚上一摸肚子,里面好像长了一个肉瘤。把这事告诉了老头子,老头子非常高兴,说:“这可能是天神显灵,给我们送来儿子!”老婆婆果然怀孕了。八十天后生下一个儿子,出世就会说话。别的孩子一年一长,这孩子一天一长,一年就长成了一个身材高大、魁梧英俊的小伙子,取名阿修罗。过了几年,老头子出海打鱼遇上暴风雨再也没有回来。老婆婆说啥也不让阿修罗出海打鱼,怕有个闪失,见不到儿子。可两张嘴要吃饭呀,靠什么糊口呢?阿修罗有的是力气,便去山上打柴,挑到市上去卖,换几个小钱度日。为了打柴方便,阿修罗就在山坡上盖了间草房,把穷家从海边搬来,和老妈一块过着贫穷的日子。

    他们住的山坡下有一条大河。平常河水清澈见底,阿修罗淌水过河,去城里卖柴,倒也无事。一到雨季,山洪暴发,河水猛涨,难以淌过。三天不卖柴,家里就揭不开锅了。阿修罗十分孝顺,那怕自己挨饿,也要把干粮省下来给母亲吃,那怕自己挨冻,也要把棉衣给母亲穿。河中若发洪水,阿修罗只好拼着命,抓牢柴捆,游到对岸去市上卖柴换钱。这样又过去了好多年。

    一天,阿修罗到市上去卖柴,没有人要,一担柴只换回两块饼子。老母亲煮了些野莱,二人正在吃饭,来了一个化缘和尚,饿得身瘦如柴,有气无力他说:“施主呀,快给我一点吃的东西吧!我已经三天没有吃饭了。”

    阿修罗二话没说,将自己的饼给了他。老和尚三下五除二把饼吃了,又乞求说:“好心人呀,这块饼我吃下去,好像没起作用。救人救到底,把那一块饼也给我吃吧!”老母亲也是个大善人,把送到嘴边的饼没舍得咬一口,便给了他。老和尚吃完两块饼,又把煮的菜汤喝光,一抹嘴说了几句感谢的话就走了。母子二人毫无怨言,只好又煮了一锅野莱充饥。

    第二天,阿修罗忍饥挨饿打了一担柴去市上叫卖。眼看太阳落山了还卖不掉,只好又换了两个烧饼回家。谁知一进屋门,老和尚正和母亲说话呢。阿修罗说:“老师父,你来我家,没什么好吃的招待你。只有这两个烧饼,你吃一个,让我娘吃一个吧。”

    老和尚不客气他说:“你既然请我吃烧饼,为啥只给一个?我一个吃不饱,两个正好。”

    “孩子,”老母亲笑着说,“把那个烧饼也给老人家吧。我不吃可以,不能慢待客人。”

    两个烧饼又让老和尚吃了。

    第三天,阿修罗用一担柴换来的两个烧饼还是让等在家中的老和尚吃了。老和尚吃完问:“阿修罗,你母子一连三天用野菜充饥,把烧饼给我吃了,难道一点都不怨恨吗?”

    “穷帮穷,邻帮邻,你能到我家化缘,是看得起我母子,还怨恨什么哟?”

    “如果我长期住下,让你供吃供喝呢?”

    “非常欢迎。如果你真能长期住下,我宁可不吃,也不能让你饿着。”

    “你真是个好心肠的小伙子。”老和尚说,“你待人心最诚,为了报答你的救命之恩,小伙子,你说吧,有什么要求?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