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喜电子书 > 魔法玄幻电子书 > 黄陵文典·诗歌卷 >

第28部分

黄陵文典·诗歌卷-第28部分

小说: 黄陵文典·诗歌卷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作者简介】

    商子秦,1949年生,河北省广平县人。历任《宝鸡文学》《西秦文学》编辑,宝鸡市文联副秘书长,宝鸡市作协副主席。著有诗集《这一代》《回声》《思念北方》,编有《西秦新诗选》《陈仓诗草》等。

    skbshge

第四十三节 黄陵柏树魂(外一首)() 
孙扬

    山魂犹藏柏树身后,

    龙角部候那风雨春秋。

    说不尽的天骄时光,

    走不完的沧桑路途;

    把四季给你,把翠绿给你。

    告慰先祖默默无忧。

    攀登仙台虔诚长寿,

    深情倾诉会留恋分手。

    道不尽的挂甲雄姿,

    说不完的手植淳厚;

    把富有给你,把笑容给你。

    越数功业悠悠风流。

    沮水绕过几道弯

    沮水绕过几道弯

    终究流过一座山。

    水含情风含笑,

    哺养了先祖五千年。

    沮水呵沮水,

    多了一份情感,

    多了一宗信念,

    多了多了民族的*。

    沮水绕过几道弯,

    总是流过日月天。

    浪拥山岸拥绿,

    滋润了幅员五千年。

    沮水呵沮水,

    秀了一个壮汉,

    秀了一朵俊脸,

    秀了秀了相伴的家园。

    兰草选编选自《历代祭黄帝陵诗词选》陕西旅游出版社1991年10月第1版

    【作者简介】

    孙扬,陕西省旬邑县人。曾任陕西省临潼区人民武装部政委。爱好诗词,1960年以来,先后在30多家报刊杂志发表诗歌。并出版《绿帆船》《蓝江月》诗歌集。现为中国音协陕西分会会员,陕西省音乐文学会理事。

    skbshge

第四十四节 轩辕柏,我回来了(外一首)() 
裴积荣

    轩辕柏我回来了

    凤岭春风徐徐

    沮水月光溶溶

    ——如卧摇篮

    如在梦中

    我上过三山五岳

    我游过扬子洞庭

    我听过阿里山的涛声

    我曾在日月潭边留影

    天涯海角

    我都听见轩辕柏的呼唤声

    ——如奶奶摇篮旁的催眠曲

    如妈妈临行前的絮语叮咛

    我冰天雪地北国烤篝火

    我酷暑炎阳南海赏椰林

    我乘战船碧波浩渺闯汪洋

    我驾银鹰白云蓝天游太空

    每时每刻

    我都听见轩辕柏的呼唤声

    ——如师长谆谆教导

    如父辈殷殷批评

    轩辕柏我回来了

    凤岭春风徐徐

    沮水月光溶溶

    ——如卧摇篮

    如在梦中

    脚印

    黄帝庙院内的石头上有一对巨人的脚印。碑记说明称:这是黄帝的脚印,这样的脚印全国共有三对,一对在山东寿丘,一对在河南新郑。这一对原存在黄陵县周家□村(相传为黄帝东宫住地)。1956年被洪水从山崖中冲出后,搬回黄帝庙院内保护。

    我来了,

    我的名字叫中华。

    一

    我从太虚走来。

    我拜会过太阳,

    拜会过月亮。

    子午卯酉定算数,

    金木水火分阴阳,

    甲乙丙丁划干支,

    乾南坤北指方向。

    我让人类走向文明,

    我让世界远离洪荒。

    ……

    北斗七星,

    是我踩下的脚印。

    二

    我从昆仑走来。

    我拜会过太上老君,

    拜会过观音娘娘。

    种五谷,务蚕桑,

    创医药,制酒浆。

    野牛为我耕地,

    千亩沃野献佳禾;

    野马为我驮粮,

    万里大道竟熙攘。

    ……

    远山近谷,

    是我踩下的脚印。

    三

    我从黄河走来。

    我战败了水怪,

    我驯服了龙王。

    建国家,扫阴霾,

    划八卦,定婚丧。

    创文字,制衣裳。

    大舟小船载我远行,

    指南车为我破雾导航。

    ……

    平湖深潭,

    是我踩下的脚印。

    四

    我要给人类开拓新的福地,

    我要给世界带来新的希望。

    玉皇大帝驾白云为我送行,

    王母娘娘率百鸟为我歌唱。

    狂风是我的战马,

    彩霞是我的衣裳,

    我的志愿在新的星球上。

    ……

    我走了。

    请翘首仰望吧,

    光华灿烂的银河群星,

    就是中华开拓者的脚印。

    选自《延安文学》1990年第5期

    【作者简介】

    裴积荣,1933年生,陕西省黄陵县田庄人。中国作家协会会员,延安作家协会理事。发表小说、散文数百篇。主要作品有短篇小说《今夜□州》,中篇小说《西部女性》《情宫探》,长篇小说《祝君晚安》等。

    skbshge

第四十五节 轩辕柏走笔(外三首)() 
左正

    从历史的长河吮足奶浆,

    慢悠悠又向历史的长河走去……

    步履艰难,竟无法辨认如何起步,

    神态沉重,竟昼夜悲壮呼吁!

    牢牢钳住桥山的□岩,峭壁,黄土,

    任风吹雨打,任冰封霜洗,

    那屈曲的虬枝不过是历史的一个印记,

    谁见过你额头添过几缕白丝?

    我问过桥山里拉过一辈子煤的爷爷,

    我问过桥山梁上手捉瓦刀给穷人

    箍窑的父亲,

    他们都说:天下人易老,桥山柏不老,

    轩辕的额头不会有丝丝白发飘。

    我问过桥山顶上游荡的片片白云,

    我问过沮河里哗哗滚动的朵朵浪花,

    云彩挥巾,娇女翩翩远去,

    浪花不语,顽童沿河飞奔。

    难捉难摸天上云彩的奇丽变化,

    娇女又回头把你扭曲的劲枝狠吻,

    难走难拦的沮河朵朵浪花,

    顽童在你脚底下狠劲地冲呵挖呵!

    轩辕柏呵!你还是那样苍苍劲劲,

    像一群武士威武地守护桥山顶黄帝

    的尊严。

    轩辕柏呵!你还是死死钳住□岩,

    峭壁,黄土,

    寸步不离轩辕黄帝种植你的土地。

    轩辕柏呵!刀矛剑戟不会给你留下

    斑斑泪痕,

    挂甲柏的钉斑,只不过是你子孙征战

    的些许陈迹,

    历史的呼唤你可曾传寄,

    暗夜只不过是兄弟睡梦里的一场争议。

    轩辕柏呵,你不会望不见日月潭的日月,

    轩辕柏呵,你不会不思念高山族的子孙,

    望你,敬你,拜你!

    声声呼,句句唤,壮歌走万里。

    我来桥山顶捧一把黄帝灵前的黄土,

    我来桥山顶折一束黄帝灵前的翠柏,

    我来沮河边汲一壶沮河的长流水,

    急匆匆向遥远的天边奔去……

    黄帝的眼珠

    起伏连绵的陕北黄土高原上,

    谁丢落一颗翠绿色宝石。

    闪耀东北原始森林的波涛,

    含满日月潭水波的碧纹。

    车从桥山脚匆匆而过,

    黄帝的眼珠在闪闪灼灼,

    远天飘游朵朵云霓,

    远了!远了!近了!近了!

    沮河深情

    黄帝饮马丢落的绿袍,

    在日出日落的沮河水中涌动。

    一个满脸皱纹的老翁放牧归来,

    在天水中觅寻巨影。

    他觅见桥山顶的黄土冢,

    还有那相传的衣冠靴筒;

    他觅见那棵古老的苍柏,

    还烙满黄帝的手印指痕。

    隔着弥漫的浓雾,

    小河飘起朵朵花瓣……

    失去的岁月

    聚入这条朱红的纱巾,

    希冀的阳光

    从新娘的头顶撒开——

    轩辕祭

    他去了,

    驾着七彩云

    冉冉升天……

    臣民们,

    捶胸、顿足、怒视——

    一只筒靴

    怎盛得下漫天泪雨纷纷洒?

    桥山柏

    搭起一个

    永不消逝的祭坛;

    沮河水

    长长流淌

    悠悠的幽情;

    黄河畔

    蹩鼓、腰鼓

    回荡万座大山。

    秦皇汉武的

    刀矛剑戈

    旋出祈祷的烈焰;

    壮士的白骨

    宫女的幽怨

    哭彻唐宗宋祖的金銮宝殿。

    哦!曲不尽

    歌未休!

    臣民扫祭先祖慰告忠魂。

    逝去百代帝业

    千载岁月——

    逝不去

    中华民族

    永不枯竭的祭祖思念。

    选自《川上听歌》

    【作者简介】

    左正,1939年生,原名左登正,陕西省洛川县人。参过军,当过小学教师,文博副研究员职称。现为中国乡土诗人协会理事、陕西省作家协会会员、延安作家协会会员。出版长篇童话诗集《宝葫芦漂流记》。

    轩辕柏

    李强华

    一把绿色大伞,

    高高的撑在桥山之巅;

    遮着六月的烈日,

    挡着湿衣的雨点。

    每当不测的恶劣气候袭来,

    它就把中华民族牢牢地搂在身边。

    承受着大自然的折磨。

    企盼着四季祥和平安。

    性格是那样温柔,

    心性是那样慈善。

    它是五千年历史的见证,

    日月与它共存,山河跟它同伴。

    选自《陕西日报》1995年5月29日

    【作者简介】

    李强华,陕西户县人。已故,农民诗人。

    挂甲柏

    刘西英

    黄陵黄帝庙内有一古柏,其上多钉痕,斑斑驳驳,犹如鳞片。相传为汉武帝挂甲所用,名曰:挂甲柏……

    一个钉子钉下去

    又一个钉子钉下去

    有一个帝王

    便有一页历史

    有一个帝王

    便有一个钉子

    中国的每一个帝王

    都是一个钉子

    中国五千年的历史

    因此被钉得伤痕累累

    选自《延安文学》1991年第1期

    【作者简介】

    刘西英,1966年生,山东昌乐县人。现为《延安日报》记者部副主任。出版有诗集《爱的馈赠》。

    龙

    屈发全

    是风

    将你推动

    同是一个命运

    是水

    将你分离

    同是一个母亲

    桥山上

    那双脚印

    走出

    龙的传人

    选自《川上听歌》

    【作者简介】

    屈发全,1955年生,陕西省洛川县人。农民诗人,现为陕西省农民诗歌学会常务理事、陕西*诗词研究会会员、陕西楹联学会会员、中国乡土诗人协会延安分会会员、洛川县民间工艺美术协会秘书长。

    沮水谣

    刘霞

    沮水长,沮水湾。弯弯沮水绕桥山。

    唱过轩辕农耕谣,汲满先民彩陶罐。

    啊!沮水长,沮水湾,指南车辙岸边留,

    仙台明月水中圆。

    沮水清,沮水欢,沮水千年伴桥山。

    三月溶进清明雨,九月香飘重阳天。

    啊!沮水清,沮水欢,染绿八万黄陵柏,

    秀了古老黄土塬。

    沮水甜,沮水暖,沮水长流在心间。

    走到天涯地尽头,血脉亲情割不断。

    啊!沮水甜,沮水暖,沮水流入黄河里,

    黄帝精神天下传。

    何炳武、姚敏杰编注选自《历代咏黄帝陵诗词选》西北大学出版社1998年11月第1版

    【作者简介】

    刘霞,女,陕西省蓝田县人。1981年毕业于北京航天部医学专科学校。业余爱好文学创作,以散文、诗歌见长。现为中国神剑文学艺术学会会员,陕西省音乐文学学会会员。

    我是黄陵人

    冀康才

    我是黄陵人,心连古柏根,

    四海皆兄弟,相逢格外亲。

    我是黄陵人,招手迎嘉宾。

    风水宝地美,挥毫把诗吟。

    我是黄陵人,守陵情最真。

    民族同祭祖,凝聚华夏魂。

    选自《黄陵通讯》2005年10月20日

    【作者简介】

    冀康才,1935年生,陕西省韩城市人。曾任黄陵县轻工局副局长。从小热爱文学艺术,50年代开始创作,作品刊于《陕西青年报》《陕西农民报》《延安报》《黄陵报》等报刊。

    激情燃烧的土地

    雷抒雁

    这是一方燃烧激情的土地

    凝聚着力量、财富和命运的秘密

    对于北方,腊月无疑是残忍的

    所有那些在夏季蓬勃成绿阴和

    花朵的生命都以死亡的方式

    潜伏在梦里

    我们无法像鹰背负碧蓝的天空

    俯视坦裎的大地

    土地的阶梯一步步送我们走上山顶

    一低头,惊起一片呼声

    啊!高原!啊!峡谷!啊!风……

    站在高原的顶端,便是站在了

    地球最丰腴最柔软的部位

    让我们领悟开阔、粗犷以及龙腾

    虎跃的雄伟

    曾经漫过我们头顶的古老的大水

    追随大禹的脚步一寸寸降落

    恋恋不舍的撤退与告别

    巨大的沟壑是被巨大情感撕裂的伤痕

    轻轻触动,依然有着切肤的疼痛

    与颤□

    那些以延河、无定河和黄河

    命名的水,在谷底

    充满思念与眷恋悄然流淌

    “拉不上那个话话就招一招手……”

    嚎叫成歌。呼喊与叹息

    历百代而不绝如缕

    历史的雕刻

    注定这块丰厚的土地生动成诗

    注定这些泥土深邃的褶皱里

    隐藏下生命与时间的秘密

    在桥山,轩辕黄帝的陵墓

    我极力张开双臂想搂抱五千年前的

    古柏。嶙峋苍劲,铁臂虬枝

    枝繁叶茂的古树,让我凝思它长长

    的根须怎样深深扎进一个民族

    血脉的源头,铺展下一片覆盖

    整个民族心灵的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