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喜电子书 > 穿越未来电子书 > 铁十字 >

第16部分

铁十字-第16部分

小说: 铁十字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凯特尔元帅敏锐地发现了其中的问题:东线战略调整早已明确,以收缩、巩固为主,大部分现有突出部都将逐渐拉平,连一直保持进攻态势、扑向高加索和斯大林格勒的第六集团军都停下来休整,哪里存在“战事吃紧、需要支援地面部队作战”的情况?分明就是分管东线空军作战的格莱姆大将不把空军总参谋长耶顺内克大将放在眼里,说不定这个名单里还包括施佩勒元帅。

    随着加兰德的发言,耶顺内克拳头捏得更紧,一张脸阴沉得几乎要滴出水来一般。霍夫曼明白了:耶顺内克不是没有努力过,而是这种努力被人无视了,或者说他们根本看不起这位空军总参谋长,用各种各样子虚乌有的借口来搪塞他而已——问题还是出在空军的官僚体系上,这位年轻的空军总参谋长压不住这帮骄兵悍将们。

    耶顺内克在1917年仅仅15岁的时候就当上了战斗机飞行员,成功打下两架敌机,其少尉的资历还算是说得过去。但问题出在后来,一战后年龄不满20的他一直在陆军军械部工作,1928年才成为总参谋部军官,等到1933年转入空军时,凯塞林、施通普夫等人都已是上校了,他却还是个中尉,靠着给米尔希元帅当副官,次年才升了上尉——从少尉到上尉这两级他整整花了17年!他在参谋业务上的才华是被人公认的,1938年出任总参谋部作战部长,得益于戈林和米尔希的赏识,他连连升官,仿佛要将以前损失的时间补回来一般,此后8年之内从上尉晋升至大将。但这时候他的资历就显得太浅了,作为“坐火箭提拔上来”的空军总参谋长,他根本镇不住凯塞林,施佩勒、格莱姆这些前线的统兵大将。当然,戈林和米尔希安排耶顺内克出任空军总参谋长的目的也不单纯,就是看中他有能力、根基浅、好控制的这一面,让他经常夹在两人中间左右为难,处处仰人鼻息。由于他不善交际且又升得太快,在空军高层也没有什么朋友,唯独和里希特霍芬大将的私交还不错,可里希特霍芬被霍夫曼安排去海军当了航空兵司令,耶顺内克在空军司令部里就更加孤立无援。

    凯特尔元帅想得更多一些:除了资历,耶顺内克被人排挤恐怕还有派系原因——耶顺内克是戈林和米尔希提拔起来当空军总参谋长的,再加上担任过米尔希的副官,在很多人眼里耶顺内克早就打上了两人心腹的印记,在元首除去戈林、放逐米尔希后,耶顺内克也会在清洗名单上,让他继续出任总参谋长无非是个过渡安排。凯特尔记得自己当初也有相应顾虑,却被霍夫曼否认了,元首直截了当地表示:“选择耶顺内克继续担任空军总参谋长这个职务我是经过慎重考虑的,除参谋能力突出外,年纪悟性好、服从性高、执行力强才是我更看中的原因,空军充斥着太多的老朽军官,不依靠年轻人怎么行?”可这问题凯特尔清楚,别人就不清楚了,说得直白一点,这些高级将领们对元首前次人事调整会议上的安排并不心服口服,他们不敢针对元首,只管把气出到耶顺内克身上。

    凯特尔向他投去了同情的目光:委屈的耶顺内克原来是戈林和米尔希的受气包,现在又成了元首的替罪羊,这日子可真是难过。

第二十七章 提前出世的斜乐曲() 
霍夫曼有些生气,但所有人都听得出来,这种生气不是针对耶顺内克的:“在空军人事调整会议上,我不是当众宣布你直接对我负责汇报工作么?事后为什么你不告诉我这些情况?为什么不报告他们的破坏行为?”

    “元首!”耶顺内克低下头,“他们也有一定的实际困难,我原本打算等段时间后再协调的,没想到……”

    “你的资历或许浅了一点,但这不是他们无视你的理由,无论军衔还是职位,你的责任都在那里。”霍夫曼鞭策耶顺内克道,“蔡茨勒的情况恐怕你比我还清楚,他当陆军总参谋长前只是个少将,陆军上将还是我给他跳过中将突击晋升的,除了迪耶普战役的胜利,其他说得出来的成绩恐怕谁都不知道。但现在怎么样?他不仅将东线三个集团军群、200多万陆军管理得井井有条,西线近百万的陆军部队也不敢不服从他的安排,论资历、论功绩,随便挑一个集团军群司令官甚至集团军司令官都比他地位高、功劳大,但他还是干得有声有色。他靠什么?绝不是靠他自己的资历和功劳——他那点资本在别人面前提都不够提的!他靠的是我的信任,靠的是军队上下对总参谋长职位的敬畏与服从,靠的是自己的手段与能力。你要挺起胸膛强硬起来,不能让人把空军总参谋长这个位置当摆设,你要充分利用我的信任和权威并善于发挥自己的长处。如果有谁胆敢继续说一套做一套,我不介意继续调整人事——上次会议的时候我就警告过他们。”

    “是!元首。”耶顺内克两眼噙着泪花、目光坚毅地回答,元首的信任和爱护让他感激得无以复加,其他人却知道霍夫曼动了真怒:耶顺内克大将是元首亲口宣布的空军总参谋长,不服从他就等于是不服从元首,元首向来对自行其是、论资排辈的陆军军官团印象很差,现在这种差印象都带到被称为国家社会主义坚强堡垒的空军中来了。

    看着耶顺内克的模样,霍夫曼情绪好转了一些,决心再鼓励他一下:“如果一切以资历进行论资排辈,那兴登堡元帅担任德国总统当然是毫无问题,难道我要等全德国的军官都死光了才能做元首么?”众人这才恍然大悟,出身奥地利下士的元首可是最痛恨军官团论资排辈传统的,大家你看看我、我看看你,猛然醒悟过来自己都是元首破坏论资排辈体系的既得利益者,无论施佩尔、凯特尔还是卡姆胡贝尔、加兰德都是元首一手提携起来的,他们立即露出无比拥护和用心倾听的态度——按照以往经验,元首还能滔滔不绝地继续讲一个小时,别的事情不用做,竖起耳朵听就好。

    众人都以为元首会像往常一样讲很久,通常这种滔滔不绝的即兴演说会从国社党的光荣历史开始,一直讲到元首的个人奋斗以及雅利安人高贵的品质,再谈谈对世界新秩序的安排,大家都听了无数遍,很多段落和篇章都已熟悉得能够倒背如流,不过大家都是聪明人,知道在元首演讲的时候最好摆出认真倾听的姿态——那样才能少受点罪。没想到霍夫曼讲完第一句就停了:“现在的问题是,如果有了充分的ju-88改造的夜间战斗机,夜间对敌是否可以高枕无忧?”

    “恐怕还不能这么说。”卡姆胡贝尔第一个从“沉醉”里反应过来,连忙回答,“虽然舍普菲尔的态度令人不屑,但有一点至少他是说了实话的,同昼间战斗机一样,我们的夜间战斗机确实火力不够,对付类似兰开斯特这样的重型轰炸机很吃力,好几次都有飞行员反映:将敌机上四个发动机打得只剩下一个还在正常运转,英国人也能挣扎着飞回去,这让人很沮丧。”

    德国空军主力战斗机如bf-109最初装备mg151航空机关炮,15mm的弹药对付战斗机火力足够了,但对付轰炸机就不够看。为加大威力,改造升级后使用mg151/20mm弹药,新弹药在作战中表现相对较好,除类似b-17空中堡垒和兰开斯特之类的重型轰炸机外,平均命中18至20发就可以击落一架四引擎飞机。但一来英国人加大了兰开斯特重型轰炸机的比重,二来夜间要想连续命中20发比较困难,因此空军技术部招标引入了mk-108航空机关炮并采用30mm口径弹药。新弹药威力巨大,仅需4发高爆弹就可以击落诸如b-17、b-24、兰开斯特等重型轰炸机,而击落一般战斗机只需1发,而且其基于反冲作用原理设计,80%的部件为冲压件,活动部件数量降到了最低,是一种有效、可靠、轻量、紧凑且易于制造的武器。

    “mk-108的特点很突出,但缺点也十分明显,无法兼顾良好的弹道特性和高射速——低初速导致弹道下坠严重,弹丸在1000米的距离内将下坠41米,不是经验丰富的飞行员使用很难击中机动目标。我曾经驾驶过装备mk-108的飞机对付空袭而来的轰炸机,发现必须在极近距离内开火,稍有不慎便会有与目标相撞的危险。由于重型轰炸机的尾射火力十分厉害,初出茅庐的年轻飞行员会被吓倒而不敢进行近身战斗,就像jg26联队今天发生的事情一样,远距离上使用mk-108就毫无准头。”作为战斗机王牌,加兰德少将对新航炮感受很深一些,“因此目前装备数量不大,只有一些老手才能有效使用,空军也未列入制式装备。”

    众人陷入了苦苦思索,霍夫曼忽然大笑起来:“先生们,你们走入了一个很大的思维误区,我有一个非常好的办法可以解决这个困难,让使用mk-108的夜间战斗机能兼顾火力与安全。”

    元首又有好主意?众人疑心大起,将好奇心全部写在脸上。霍夫曼解决问题的办法很简单,甚至压根就不是他想的——第三帝国在1943年年中推出了在机背上倾斜布置的射击武器系统,并形象地称之为斜乐曲。他拿过笔和纸,借助奥地利下士的绘画功底,刷刷刷就画了起来,众人已在喷气式战斗机试飞现场见识过元首的“设计”功底,不由自主地围成了一圈,对他这次能画出什么来很感兴趣。

    没有想象中的复杂,霍夫曼只是简单地勾勒了一架ju-88侧视图,重点在于飞机的脊背上突兀地伸出了两根细管子,倾斜着指向天空。“这就是我设计的新玩意。”霍夫曼解释道,“谁说航空机关炮一定要装在前面的?改装后将其布置在机背上,我们完全可以从轰炸机下面不知不觉地接近,30米、50米都行,然后开火——这样近距离的射击,能充分发挥火力且其弹道肯定不成问题,战斗机在射击时位于敌机下方还可以有效地躲避其自卫火力。”

    众人目瞪口呆,元首的思维当真是天马行空,唯独施佩尔脸色半点没变——十几年前他和元首就柏林未来发展进行相关讨论时,有关建筑设计和风格一扯就是半天,比这离经叛道或者荒诞不经的念头都看到过,倾斜布置的航空炮算得了什么,小儿科而已。

    “好主意,好主意,天才般地、绝妙的好主意。”加兰德两眼放光,忽然鼓掌称赞起来,这架势惹得耶顺内克和凯特尔都不由自主地撇了撇嘴:知道你要借机拍马屁,可这痕迹也太明显了。

    没想到接过图纸粗略一看的卡姆胡贝尔居然也随声附和:“元首的创意真是神来之笔……除刚才讲到的优点,我们不能忽视这种作战方式对轰炸机的有效性,轰炸机机腹下面通常防御力量很弱,而且机翼下方、发动机中间还是油箱所在,想想看,运气好的话只要击中一发就能让油箱爆炸,足以让这些四发大家伙成为夜空中最明亮的火炬。”

第二十八章 防空指挥中心() 
听两个一线指挥官不仅赞同而且还补充了注脚,其他人才连忙反应过来出声附和并吹捧起来,霍夫曼被他们天花乱坠的言语弄得头昏脑胀,脸不由自主地红了,连忙说道:“还要试验过才能知道合适的倾斜角度与布置位置,对战术也要重新研究,可没有我在图上随手一画那么简单。【 】”

    “最要紧的就是创意,有了创意行动便不难了。”卡姆胡贝尔拍着胸脯保证,“请元首放心,我明天,不!今天夜里就安排工程师进行设计和验证,保证在两周内完成一架飞机的改装任务,只是这个,这个……”

    堂堂防空总监、空军中将居然扭捏起来:“……这设计图纸能送我么?”

    霍夫曼看着自己随手勾勒的草图,又看着卡姆胡贝尔眼巴巴的神情,忽然有种哭笑不得的感觉,觉得这设计草图怎么看都有点儿戏。想是这么想,手上的笔却没有停,刷刷地签上名后递了过去。卡姆胡贝尔小心翼翼地接过放入公文包,还没落座,忽然他的副官就敲门走了进来,还在耳朵边上嘀嘀咕咕了一阵。

    卡姆胡贝尔眼神变了又变,脸色有点难看,但决定还是实话实说:“防空指挥部报告:大群英国飞机已越过法国,直奔鲁尔工业区而去,我们已做好了应对准备。但有一队大约4架轰炸机可能是迷路了,路程走得很奇怪,从航线判断却是冲柏林方向而来。考虑到数量不多,为避免民众恐慌,准备不拉防空警报,直接招呼夜间战斗机和高炮群去干掉他们,当然柏林的安全是没有问题的。”

    耶顺内克连忙说:“为谨慎起见,是否请元首和诸位去防空地下室暂时避一避?”

    “不去了!”霍夫曼摆摆手,笑了起来,“才4架飞机而已,能构成什么威胁?我不会对空军连这点信心也没有。如果空袭来了空军总司令第一个跑防空洞,德国人民怎么看我们?去最近的指挥中心,我想实地看一次你们如何指挥作战,我不能兼着空军总司令却丝毫不懂空军作战,那就太荒唐了。”

    在警卫旗队的簇拥下,众人很快赶到了柏林附近的杜伯利兹,这是一个极为典型的防空作战指挥部,昼间和夜间防空都是依靠这里的指挥命令。主楼建筑面积每层高达2500平方米,高度12米,旁边还有9米高的附属楼,在下面则是4米深的地下层。这些建筑物全部采用高标号的钢筋混凝土构建而成,水泥层厚度达到1米,可以防备重型航弹直接命中,单个指挥部的混凝土使用量高达3。3万立方米。现在霍夫曼终于理解耶顺内克说的资源不够是什么意思了:因为这种指挥部不是一个两个,而是遍布德国本土与西线各主要地区,到目前为止已建设了20余个,按照卡姆胡贝尔构筑更紧密防空网的计划,密度还要持续增加。

    接到消息的指挥中心负责人威廉上校早已带着几个主要参谋军官在门口迎候了,在他带领之下众人直接去了地下室,那里才是核心指挥枢纽所在。走入大厅,霍夫曼及时制止了威廉上校欲通报元首到来的想法,只管带着眼睛自己看。很快众人便被里面庞大的架势唬住了:大厅中间是6-7排如同剧院一样的阶梯座位,用不同的数字编号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