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喜电子书 > 穿越未来电子书 > 铁十字 >

第167部分

铁十字-第167部分

小说: 铁十字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队不可能常驻印度洋,而偏偏我们海军又如此薄弱。”

    “五天后开海军军备会议,你先和雷德尔元帅沟通一番。”

    施佩尔最后汇报的是对日装备输出问题:按当初约定,核心部分是给日本提供1000辆坦克和1000架飞机,虽说要求最新型号,但这是个模糊不清的概念。德国最新的坦克是虎式,别说给日本1000辆,德国自己造到现在都没1000,飞机同样如此。

    经过日方留德三人组的斡旋沟通并经东京同意,双方约定坦克型号以4号为标准,可惜德国自己4号供应也不足,无论是1943型装甲师扩军增补还是部分装甲师现有编制缺口的填补都在翘首盼望新坦克下线,1943年整个生产任务都排满了,因此最后又提了折中方案,以4号26吨的重量为单位,折算提供给日本。(未完待续。)

    第七十七章物资(上:

第七十八章 物资(中)() 
这个折算方案一制定,德国的供应压力顿时减轻了很多,施佩尔还塞了部分意大利坦克放在上面凑数,总体包括:

    67辆kv…1kv…2,他们与另外89辆t…70、t…60坦克组合在一起,折算成134辆;

    47辆丘吉尔、61辆玛蒂尔达(不区分1、2型),他们与另外98辆十字军、瓦伦丁坦克组合在一起,折算成216辆;

    34辆法国b1坦克,51辆m3格兰特将军坦克与28辆38t,39辆意大利m13,37辆m3斯图亚特坦克组合在一起,折算成170辆;

    330辆t…34坦克,这是唯一不折算的坦克;

    214辆德国3号坦克,折算成150辆这是去年冬天德军各部队换装换下来的,除一部分送给轴心小兄弟外,剩下缺口全都用这一款填补了。

    除这些完整车体外,部分从破损车辆拆除下来的零件、配件、火炮也一并塞给了日本,以日本人的精明,不难从中再拼凑出几十辆坦克来。

    经过施佩尔的调度,德军现有库存中几乎全部缴获自其他国家的坦克都释放了出去,当然t…34不能完全算缴获,目前斯柯达管理的捷克生产线一个月可以产300辆t…34,霍夫曼认为t…34很适合日本人用,他总结了4个方面的优点:第一,日本兵身材小,挤进t…34车里不会感觉拥挤;第二,日本现有战车大多使用柴油机,对t…34的柴油机会比较满意,且日本也不缺柴油;第三,日本与苏联是中立状态,主要对英美开作战,采用t…34不会产生识别问题;第四,t…34的战斗力足以抗衡盟军包括谢尔曼在内的大多数坦克,对日本而言够用了。

    德国唯一看得上眼且乐意留用的英美缴获坦克是谢尔曼,几个主要装甲指挥将领对其作战水平看不上,但均承认这是一款比较成熟且好用的坦克,用于改造成后勤车辆非常合适,大量谢尔曼被纷纷改造成施救坦克、架桥坦克、推土机、起重机等。

    相对坦克而言,缴获敌军飞机比较困难,因此1000架飞机主要以德国产为主,主要分配如下:

    200架b…219;

    120架he…218;

    80架ju…98;

    147架缴获的p…40、飓风、p…39和英俊战士;

    150架意大利m…202和re…2001,准备用b…109和意大利人换,让领袖沾点便宜;

    100架…190a;

    70架斯图卡;

    79架do…17,54架ju…52。

    本来do…17和ju…52按双方约定都可折算成2架的,考虑到已是旧机型,也不差这一点。经过这番折腾,空军中的do…17算是彻底退出了。

    霍夫曼看过之后,满意地点点头:“飞机是要在日本陆海军之间分配的,你这样处理很妥当,三款新的舰载机能给现货么?”

    “到本月15日前全部能完成。”施佩尔说道,“您打算一次性全部交付?我以为起码要分好几批。”

    “有了这些,日本才敢放心大胆地去打印度,所以不要拖他们,那是在浪费我们自己的时间,至于钢铁和船舶,我们也很紧张,就分批交货吧。”霍夫曼问道,“专家们看过缴获的美国自由轮了么,比我们的意志轮如何?”

    “我们的要强一些,无论速度、载重量,当然建造水平比不上美国人美国人造船的速度实在是太快了。”施佩尔补充道,“不过美国还有胜利轮这个升级版,比意志轮强一些,是否我们也继续升级?”

    “不必,先把工时和成本降下来,等成熟了再考虑升级的事。”

    第二天一早,堀悌吉在留德三人组的陪同下,兴致勃勃地观看新飞机的现场演练。

    “长官,实在是太好了,好到不敢相信。”日本海军爆击机头号王牌江草隆繁在德国海航飞行员的帮助下,很快就掌握了he…218的操作要领,在索科特拉岛陆地机场试验几次之后,立即开始上舰演练。按德方说明,he…218最大的困难在于降落,新手如把握不好速度,很容易摔在甲板上。但在江草隆繁这样的精英手下就不存在任何困难,他稳稳地停在了隼鹰号甲板上连隼鹰都没有问题,比隼鹰更大、更宽的翔鹤与瑞鹤就更不存在问题。

    他三步并作两步地到堀悌吉面前报告了日方称之为“彗星改”俯冲轰炸机的优点:第一,速度快,由于采用内置式弹仓,速度最高可达580公里/小时,甚至超过零战的最大速度;第二,载重高,可挂载500公斤航弹,比99舰爆只能挂载250公斤的水平来说提高了一倍;第三,机体坚固、防御性能好,德国设计师对机体进行了防御加固与结构补强,大大超过99舰爆的防御水平,比起彗星原型也有很大提升;第四,航程不错,在这样的改造之下最大航程依然达到了近1300公里,只比原版彗星少200公里,与99舰爆基本接近。

    “实在要说缺点,甲板降落困难、新手掌握比较难可以算一点,但有1000飞行小时以上的老飞行员应该都没问题。”江草隆繁说完,用恳求的口气说,“长官,回国途中让我用新飞机作战吧。”

    堀悌吉笑笑:“先不着急,看看零战改的表演吧。”

    说这话时,坂井三郎、西泽广义、太田敏夫驾驶的b…219已先后从龙凤号上起飞,一开始三个人还有点放不开,中规中矩地飞了几个科目,演练了一下驱逐、反驱逐的战斗。

    正在这时,素以勇猛著称的隼鹰号舰长角田觉治少将的声音通过电台传进三人耳朵里:“嘿……你们三个卖力一点,长官和盟国将军们都在下面看着呢,赶紧把清扫三重唱拿出来……”

    三人无奈地笑笑,自从那次在美军机场上空表演之后,“清扫三重唱”的大名算是正式打响了,三人彼此用电台联络了一下就准备开始,说起来他们对德国飞机感受最深的就是电台通讯水平甩日本好几条街,甚至超过了对飞机性能差距的感受,用过德国货,体验过喉部通话器那清晰自然的语音之后,再看原先飞机上那些10次有8次失灵的电台恨不得一下子就砸烂。他们在这么想的时候一定不知道德国方面对美国摩托罗拉的无线通话器也是爱不释手,正在国内大量山寨,隆美尔在亚历山大港对绝大部分战利品看过就忘了,唯独两样东西直接被他全部打包带走,一个是摩托罗拉无线通话器,另一个就是道奇的十*卡。

    很快,刚才还在进行战斗表演的三架飞机立即组成密集队形,先在3000米高度做了三个小半径滚翻,整体时间配合得天衣无缝,宛若是一个人在飞一样。平飞后,三架飞机立即以近700公里/小时的高速进行俯冲,一直冲到1400米的高度后再度改平,然后三架飞机又重复翻了三个筋斗,动作整齐划一,丝毫不差。

    “漂亮!”这下包括里希特霍芬在内的德国海航飞行员全都站起来鼓掌了,这几个动作一个人做已是比较有难度了,三机同台表演,而且配合得如此精妙,让这群飞行员都无比叹服,他们是知道内情的这几个飞行员掌握新飞机还不到3天呢。

    堀悌吉也笑着拍了拍手,等三人降落后把他们召集到了跟前问道:“新飞机很不错?”

    “是,长官,比原来强太多了。”

    “你们刚才表演的这套叫清扫三重唱?”

    “是……”坂井三郎窘迫得脸都红了,其他两人也不好意思地低下头去。

    “有意思,有意思。”堀悌吉哈哈大笑,“我听冢原君说起过你们三人的名字,似乎从基地航空队调来没多久?这么快就能熟练上舰了?”

    “长官,您说得没错。”一想到自己的名字居然还被联合舰队长官记在心里,顿觉诚惶诚恐。

    “有任务交给你们,德国海军航空兵司令长官向我提出希望派几个飞行员帮他们训练,你们3个是他特别点名的。”

    “长官,我看过他们的技术,每个都很好,用不着我们!”

    “我们都是从空军飞行员转职过来的,飞行技术应该没问题,但一直以来只在训练基地训练,还没真正上过舰……再过10天,齐柏林号航母就要交付了,元首希望我们能尽快形成战斗力。”里希特霍芬诚恳地说,“我们特别希望掌握快速上舰的技巧,请多多指教。”

    和留德三人组在一起混熟了,连里希特霍芬也学了点日本的人情世故。

    “就地休整四天,等待第一游击支队归来,所有飞行员换机上舰……然后舰队先去亚历山大港再去意大利。”

    “还要去意大利?”草鹿任一以为自己听错了,“长官,不是说补给完成、拿了物资就尽快赶回去?”

    “不着急,先去意大利。”堀悌吉微微一笑,“德国元首答应支援我们的雷达已送到意大利船厂了,我们尽快去那里改装,受伤的瑞鹤也需要维修,回国的事过完年再说吧。”(未完待续。)

第七十九章 物资(下)() 
“长官,发财啦!”虽然不清楚堀悌吉为什么临时改变主意要多留些时间,但看完德国方面提供的飞机和坦克装备清单后,草鹿任一还是大喜过望他本以为德国最多只能按约定提供一半甚至更少,没想到对方居然表示愿意在45天内完成全部装备供应并装船,这大大出乎他的预料。

    “把清单发给国内,顺便告诉他们将比原定时间推迟45天回国。”堀悌吉思考了一下后交代道,“理由是3点,第一,要准备接收德方物资与装备;第二,舰艇需要维护与修理,特别是主力舰要安装电探,瑞鹤号需要维修;第三,新飞机需要时间上舰训练。南洋局面请陆军勉力维持,等联合舰队给他们送更好的装备来。”

    “是。”

    “德国愿意供应新飞机需要的全部弹药,也愿意帮我们维修瑞鹤,还表示可以将原本天鹰号上准备安装的液压弹射器系统先给瑞鹤装上,顺便技术资料也一并给我们。”小泽治三郎汇报道。

    “条件呢?”

    “帮他们去打肯尼亚。”

    “为什么?”堀悌吉疑惑地问道,“不准备去打马达加斯加?”

    “不!元首说不着急,马达加斯加英美兵力留少了守不住,留多了犯不着,他打算留着下一步再动。”

    “打肯尼亚德国出多少陆军?”

    “一个也不出!全部用海军,德意舰队也归我们指挥,德国海航和我们一起行动。”

    “不登陆有什么意思?”草鹿任一插嘴道,“不是说蒙巴萨方向已没什么军舰了么?”

    “是没军舰,但有人!现在东非英美还有10多万部队,散布在各地,全仰仗蒙巴萨的港口和物资供应,只要炸了这个港口,英美船队来了就只能抓瞎,元首要利用这10万敌军源源不断吸引英美船队扑上来送死。”小泽治三郎在地图上画了一道箭头,“然后德国非洲集团军从苏丹南下,杀进埃塞俄比亚、索马里最后再与英美军队决战,那样损失会小很多。”

    “我明白元首的思路了,有点意思,我干!但德国人的想法过于简单了,前面说的条件也不够。”堀悌吉竖起2根手指,“第一,加100架舰载机;第二,得把全套雷达技术也给我们。”

    “您刚才不是安排第一游击支队直接去意大利么?怎么又掉头打蒙巴萨了?”草鹿任一疑惑地问道,“瑞鹤有伤,而且舰载机还是旧的。”

    堀悌吉摇摇头:“打蒙巴萨不用第一游击支队,只用剩余的3艘航母,其他用德意军舰。”

    “长官,这似乎有些不妥,如不用第一游击支队,另外3艘航母满打满算只有100多架飞机,而敌人在蒙巴萨至少有一艘航母和一批陆基飞机,没有制空权是不可能获得制海权的,是不是先夺取一个支撑点?”草鹿任一认真地看了地图,“支撑点的位置我认为以蒙巴萨东南方向120公里处的奔巴岛较为合适,我们可迅速发起登陆作战,也不用很多兵力……”

    草鹿任一的话还没说完被堀悌吉制止了:“你的办法更稳妥,但我们没这么多时间,我的方案还是按炮击瓜岛那一天的套路来德国人的目的不是要夺取蒙巴萨,他们只想尽可能地用舰炮破坏港口,打一天足够了。”

    “我建议是否折中考虑,如德国海航有足够多的飞行员能掌握上舰技巧,可让翔鹤留下供他们使用,瑞鹤照样去维修,我们的飞行员去索科特拉岛换机训练,这样既不会耽误第一游击支队换机对德国海航也有交代。”

    “长官,我也认为这建议很妥当。”

    “很好,就照你们来,多一艘军舰总归保险一点。”堀悌吉从善如流地答应了。

    “追加条件我负责去沟通,卑职以为应当没问题,1000架飞机也就是德国2周不到的产量。”小泽治三郎说道,“我更关心陆军装备,比如坦克。”

    “你说德国人还有更好的坦克?”堀悌吉皱起眉头,“清单上没有?”

    “新坦克叫虎式。”小泽治三郎毕恭毕敬地答道,“是德国新投入使用的,面世不过2个多月,重量高达48吨,装备一门88mm高射炮,装甲厚度,无盟国坦克是其对手,”

    “比清单上最好的t…34好多少?”

    “以一当十。”

    “这么夸张?”草鹿任一愣住了,“极个别战例吧?”

    “不,东线有过一次遭遇战,德国以损失4辆虎式为代价,2个连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