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喜电子书 > 穿越未来电子书 > 铁十字 >

第203部分

铁十字-第203部分

小说: 铁十字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サ氖铝耍颐怯Φ币恢孪蚯翱础N胰衔岢龅南髅拦0妒呛芎玫牟呗裕绻孟轮辈悸尥樱蛐砟南敕ú辉偈翘炻硇锌眨梢猿浞值鞫腥耍乇鹗敲拦康拇в敫痔Х浅9丶鞘侵С置拦绦秸母厩绷Α!

    “目前实际困难太多,舰队万里迢迢过去,连中途补给的地方都没有,稍有差错就面临覆灭危险,美国丢掉了舰队很快就可以重建一支,日本如果丢掉了就只能投降。”堀悌吉无奈地表示,“这也是我深感无力之处。”

    “哪怕不去美国东海岸,进入大西洋破交也非常有意义,说不定还能给贵国增加一些战利品。”

    堀悌吉眼前一亮,随即又暗淡下来:“恐怕时间来不及,在瑞鹤号完成修缮与弹射器安装、其他战列舰完成雷达与高射炮安装工作后,我们将立即返回日本,尽快把物资和装备送回去。国内已完成陆军部队抽调,建立了相应的指挥机关,目前正在进行针对性训练与作战计划拟定,时间拖得越长,印度战役发起时间就越晚,这对全球战略不利。”

    “联合舰队何时返程?”

    “预定3月中旬,我可以想办法拖到3月末,但无论如何4月初必须返回。”

    霍夫曼点点头表示明白了:他虽然想联合舰队再多留一些时候,但印度战役不能无限期拖延下去。

    “最后还有一个请求,虽然印度攻略规定由我方一力承担,但能否请贵国先派遣一个师随舰队东行,我考虑在锡兰先行建立进攻基地,便于为后续战事打下基础。”堀悌吉诚恳地说,“如果一个师兵力暂时抽不出,一个旅,大约6000…8000人左右的规模也可以,等鄙国陆军到来后,贵国部队即可回国。”

    霍夫曼考虑一下后说道:“我原则上同意您的观点,这有异常积极的意义,部队我会让凯特尔元帅去想办法。”

    “非常感谢。”

    “希望今年冬天还能看到联合舰队再次西征,那时印度战役肯定告一段落了,我十分期待在其他战场与贵国再次联手。”霍夫曼眨着眼睛,“说不定那时就有机会去纽约转转。”

    堀悌吉当然明白去纽约转转是什么意思,当即大笑起来。

    就在霍夫曼与堀悌吉交换下一阶段战略意见的同时,墨索里尼刚刚与西班牙国家元首、大元帅弗朗西斯科…弗朗哥通完电话,放下话筒之后,他露出若有所思的神情。

    一旁的齐亚诺小声问道:“西班牙领袖有什么想法?”

    “他表示很震惊也很愤慨。”墨索里尼冷笑道,“但我从他的回应中听不出任何震惊,愤慨倒是不少喋喋不休地向我抱怨了十分钟。”

    “他对希特勒很不满意?”

    “其实是对德国人的条件很不满意,里宾特洛普就在他那里,德国人许了一堆条件,他不满足,要求更多。”

    “他想要什么?”

    “他要葡萄牙,还想要整个摩洛哥。”

    “他可真敢想。”齐亚诺讽刺地说,“葡萄牙也就算了,还敢要摩洛哥?他以为法国人不行了他就能肆意妄为?如果德国人不插手,凭法国现在的力量就可以把西班牙打得满地找牙。”

    “可不是么。”墨索里尼露出复杂的神色,“他看我们拿到了装备与物资,还获得了不少生产线,很眼红,也想德国人给一些,但又不同意德国指挥他的海空军。”

    “他能有什么海空军?就他那几架破飞机、几艘旧军舰,送我们都懒得看他最先进的那些军火还是我们供给他的呢。”

    “所以说肯定谈不拢。”墨索里尼笑道,“德国人只同意把直布罗陀交给他,另外顺便再给他在非洲找块殖民地,然后还把古巴许给了他,菲律宾现在日本手里,德国表示爱莫能助了;至于军火和装备可以拿一些,指挥权的问题能商量,但最低限度是德国自由使用西班牙的空军基地与港口。”

    齐亚诺仔细想了想:“德国人的条件还是有诚意的,是真心实意要谈而不是开空头支票。不过我很好奇谈不拢怎么办?德国人真会发动政变?”

    “他敢!”墨索里尼眼睛一瞪,“不能任由希特勒胡来,如果某个国家领袖稍微不顺他的心就要搞掉,那今后还有我们说话的余地么?今天是西班牙,明天就可能是罗马尼亚,后天说不定就是我了……”

    “那现在……”

    “只有接着再谈咯,弗朗哥还有一点时间。”墨索里尼幸灾乐祸地笑道,“现在戈林和卡纳里斯都完蛋了,不知道还有谁能帮得上他。”

    马德里的时间比华盛顿早6个小时,因此罗斯福在天还没有黑的时候就接到了有关报告。

    “我们驻西班牙大使发来紧急电报,希特勒逼迫西班牙加入轴心阵线,并要利用西班牙的领土和设施去进攻直布罗陀。”国务卿赫尔传递了这个紧急消息。

    罗斯福大吃一惊:“德国人不是在进攻马耳他么?怎么一转眼又变成了直布罗陀?”

    “马耳他守不住的。”赫尔苦笑着摇头,“轴心国出动了10艘战列舰和500架飞机,凭马耳他的弹丸之地根本无能为力,能坚持3天已是军事上的奇迹,马耳他沦陷之后,下一个目标显而易见就是直布罗陀。”

    “西班牙人想怎么办?”

    “他想请我们说服丘吉尔把直布罗陀交给他,因为希特勒对西班牙的要求主要就是直布罗陀,消除这个借口德国人再要拉他加入轴心就不容易了。”

    “给他没问题,只要他肯站在我们这边不仅直布罗陀可以给他,我们还可以依据《租借法案》给他源源不断的装备、物资和军舰支援。”

    “您知道这是不可能的。”赫尔苦笑着,“他怕德国人怕得要死,生怕一觉醒来就发现德国装甲兵团出现在他家门口,除非我们能去保卫他。”

    “我们能办到么?只要3个月,不2个月!我们就可以向他派遣30万大军和相应的空中力量。”

    “您不是在说真的吧?”赫尔吃惊地看着罗斯福,“这是参谋长联席会议最新商议的结果?”

    “不是。”罗斯福摇着头,“是我自己最近在思考的战略选择,我们不能总围绕着德国人的指挥棒转,他们打北非,我们就派遣力量去北非;他们打英国,我们就想方设法援助英国。我们必须有真正独立且管用的战略,必须打在德国人的要害上。”

    “所以您看中了西班牙?”

    “我原本第一选择是法国,一旦在法国登陆就直接能对德国心脏地带发起进攻,但法国现在的局面让我很失望……”罗斯福斟酌着用语,“贝当在与德国合作的道路上越走越远,不但提供各种战略资源与军工产品,还开放领土、领土和港口供德国人使用,还把为数不多的军舰也全部交了出来除了没派遣法国武装力量参与作战外,他差不多就是一个轴心国家了,更让我失望的是法国人民的态度,大使告诉我,法国人民对政府所做的这一切不但不感到羞耻反而觉得贝当元帅是个好人,这真让我愤怒。”(未完待续。)

第五十一章 建设性意见() 
“好人”是法国民众中间最新流行的、发在内心赞美这位年老体迈的法兰西最高领袖的新词语。因为贝当与德国达成了协定,收回了绝大多数被占领土条件是同意德国在法国与殖民地领土上自由通行;接回了100多万法国战俘条件是法国武装力量控制在50万人以内,其余全部解甲归田;收回了叙利亚法国付出了舰队和其他一些代价;解决了比比皆是的失业问题法国为德国生产军需物资,德国按公平价格付钱。

    法国人回过头来看看,发现战争失败并没有特别可怕,除丢掉阿尔萨斯和洛林外,他们几乎毫发无损,当一批又一批英美士兵或是在战场上送命,或是走进德国战俘营同时,是上百万法*人从战俘营里平安归来。

    不管法国人民对政府持有什么样的批评意见,哪怕包括戴高乐在内,没有一个法国政治家胆敢反对法国战俘与家人团聚,法国媒体在竭力宣传一个数字法国是大战主要参战国中人员损失最小的,现在连美国的死亡人数都超过法国了,而大战的尽头现在看来远远未到。这篇新闻刊登后,所有人都如释重负:谢天谢地,法兰西终于不用为这场该死的战争死更多人了。

    因此,与德国合作非但没为贝当招来非议,反而被一部分媒体鼓吹为“法兰西复兴的必由之路”,法国高层看得很清楚,法国农场主和工业资本家们在向德国输出农产品和工业产品中捞到了很大好处,别的不说,现在德国国内几乎没了民用纺织、印染和服装工业,8000万德意志人民的衣帽鞋靴除军队衣着外,其余全是由法国人和意大利人提供的这该是一笔多大的生意?一想到德国描绘的,包括有3…4亿人口的欧洲大陆共同市场,再加上广袤的非洲、中东殖民地与资源供给地,西欧资本家们就兴奋得发抖。

    法国国内政局稳定之后,困扰法国多年的失业问题也开始好转,投奔“自由法国”的人越来越少,甚至还有人偷偷摸摸脱离“自由法国”返回本土,法国国内抵抗势力也愈加萎缩,在这个场景下要指望法国人为盟军的利益殊死搏杀完全是不可能的。罗斯福相中了西班牙完全不是一时心血来潮。

    罗斯福说完之后一脸期待地看着赫尔,希望能从这位老朋友兼老搭档口中听到赞同或附和的声音。

    “我完全赞同您关于面向欧洲大陆并直接打击德国心腹地带的期望,不过……”赫尔考虑了好几分钟后说道:“我觉得西班牙恐怕很难承担起这个任务来。首先西班牙目前没有遭到德国侵略,加入我们的动力不足;其次西班牙军事力量比德国弱小得多,一旦有任何我们登陆西班牙的迹象流露出来,不等援军赶到,西班牙就会遭到德国先发制人的进攻;最后也是最不能忽视的一点是,西班牙国内并不是民主政体,他们的政权体系与政治氛围与其说接近我们不如说更接近德国,弗朗哥更是希特勒和墨索里尼一手扶持起来的政治领袖,他们有着特殊的历史渊源……”

    “您的意思是说,如果弗朗哥向我们靠拢,他会失去自己的支持者与追随者?”

    “是的,在德国目前占据优势的局面下,他面临很大的内部压力西班牙已政变过一次,极有可能在外部重压下再次政变。”赫尔不无忧虑地说道,“弗朗哥虽然与我们政见不同,但还算是一个明智且理性的政治家,换个激进分子上来怎么办?还有葡萄牙的政权,我们必须考虑连锁反应。”

    赫尔说的都是现实困难,身为国务卿他对国际事务的处理经验比罗斯福更丰富,一番话说得后者不由自主地连连点头:“或许您的想法才是对的,我有些天真了。”

    赫尔摇摇头:“其实还有一句话我不想说又不得不说,当初轻率决定中止火炬计划转而去埃及登陆其实是个很大的错误,现在这个错误暴露得越加明显,我们为减少损失却被迫付出更大的牺牲与代价。”

    罗斯福沉默不语,他心里何尝没有懊悔:如果当初不管不顾德国在法国殖民地的那点防御力量坚持在北非登陆,大不了就是死几万人、丟一点军舰,结果现在人没少死,军舰没少丢,战略局势却大大恶化了。

    “我想当务之急是不是先帮助英国人稳住阵脚。”赫尔眼看罗斯福不吭声,便不再纠缠着伤疤不放他与罗斯福搭档多年,知道什么是适可而止。转而提出了其他意见,“丘吉尔被j…51a船队和j舰队的损失给吓住了,面对提尔匹茨号的挑战有些手忙脚乱,能不能考虑给他更多支援?”

    “支援?他开口问我要独立号航母,我已答应暂时借给他,并让2艘重巡洋舰、2艘巡洋舰伴随独立号一起前往英国支援。”

    “还可以给他宾夕法尼亚号。”

    罗斯福惊愕地抬起头:“这可是大西洋舰队目前剩余的最后一艘主力舰了,再调走的话,万一有疯子派条装甲舰来在东海岸都能横着走,我们一点还手余力都没有。”

    “不会!我们有足够的飞机,而且衣阿华号战列舰即将服役,可以暂时停留在东海岸履行警戒职能并顺便完成海试。”

    “好吧,您说服我了,我立即给金上将打电话。”

    “总统,我说了这么多,关键想请您给丘吉尔首相去个电报为直布罗陀的事。”赫尔诚恳地说,“不管弗朗哥是什么借口,起码他提出的解决方案是可以讨论的,如果直布罗陀一定要丢,在西班牙手里比在德国手里好得多。”

    难怪赫尔一上来不但赞同将独立号给英国,还格外加码把宾夕法尼亚号也加强给英国人,原来他的出发点和立场在这里要用这种手段迫使丘吉尔就范。罗斯福眯起眼睛想了想,觉得策略可行,最起码可以听听丘吉尔究竟是怎么想的,但他还是不放心地问了一句:“如果他坚决不同意呢?”

    “不同意就另外想办法。”赫尔叹了口气,“援助还是给他,我们不要试图将援助和直布罗陀挂上钩,这不利于巩固他的威望。但我们必须明确,美国不会为挽救直布罗陀搭上更多力量,这些支援是对付提尔匹茨用的而不能挪用去其他地方。”

    罗斯福点点头,金上将和马歇尔早就告诉过他了,在没有足够海军力量援助的情况下,直布罗陀完全就是一个死地,投入多少力量都不够德国人打,而海军现在不敢派海军方面盘算了一下,认为大西洋舰队加英国海军现有力量根本打不过轴心在地中海的海军,而且英国本土舰队还不敢全数南下,北面还有提尔匹茨号在虎视眈眈呢。

    “关于向欧洲大陆发起进攻我有一个不成熟建议,比如说挪威怎么样?”赫尔解释道,“拿下挪威,我们就解放了不列颠的侧翼并同时获得了稳定的援苏路线,甚至还可以向东进入瑞典截断德国人的铁矿供应渠道,而且还可以在挪威南部部署更多飞机去直接空袭德国的心腹地带。”

    罗斯福眼前一亮,他立即想到了北极航线与这次提尔匹茨号的事情,在眼前也不由得浮现起挪威王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