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喜电子书 > 穿越未来电子书 > 铁十字 >

第24部分

铁十字-第24部分

小说: 铁十字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40和喷火各2架。返回机场补充油弹后第二次起飞迎战,在11点过后的10分钟里,连续干掉了8架p-40,地勤给他补充弹药的时候惊讶地发现居然还剩余一多半。傍晚时分,略作休息的马尔塞尤执行第三次作战任务,他抓住太阳落山前的余晖,再次击落了5架p-40。

    这真是前所未闻的奇迹!连将指挥部设在机场的古德里安都惊呆了,虽然东线也有击落敌机百架以上的超级王牌,但一天干掉17架的辉煌壮举他听都没听说过。现在他能理解临行前元首对他的交代:古德里安,这次你去非洲替我送一份礼物给一名空军英雄,算是我兼任空军总司令后给他的见面礼。原以为元首会将什么小玩意捎给这位年轻的空军上尉,没想到元首居然给了一份别出心裁的大礼物。

    当马尔塞尤返航的飞机出现在机场上空时,所有人都自发前往跑道两侧站好,挺胸抬头,仿佛仪仗队迎接凯旋归来的将军一般。古德里安站在队伍的最前面,他要亲自迎接这位空军英雄。当马尔塞尤跳出机舱站稳后,古德里安快步走了过去,他没有遵循军衔较低者先敬礼的规定,反而率先敬了礼,全机场将士在上将的带领下都给马尔塞尤敬了一个郑重的军礼,并大声欢呼起来,很快就形成了有节奏的呼喊——“马尔塞尤!”、“非洲之星!”。

    马尔塞尤一边接受众星拱月般的欢呼,一边赶紧向古德里安还礼,摄影师将上尉和上将热情握手的照片拍了好几张,看得出马尔塞尤很疲惫,但眼睛中锐气却无论如何也遮掩不住,“长官,很感谢您亲自迎接。”

    “应该是我感谢你才对,再多来这么几下,英国飞行员就不肯起飞作战了。”

    “哈哈哈。”两人一边笑着聊天,一边并排向指挥部走去,古德里安说道:“你来的正好,今天元首送给你大礼物也到了,是随同配件和燃油一起由专人送达的,我怕你作战分心就没提前告诉你。”

    “那可太棒了!”马尔塞尤一边接过勤务兵递过来的毛巾擦汗,一边感慨道,“长官,有一句话可能会冒犯别人,但我就是很想说。”

    “是嘛……你真是个有趣的小伙子,想说什么就说什么好了。”古德里安不以为意,他知道这个小伙子特立独行的风范,也不止一次地听到过他的“奇人异事”,拍拍后者的肩膀,“要知道,你说这话的口气特别像当年我在坦克学校执教时那些小伙子们的神态,这个开场白多半是看不惯自己的直属长官而跑去向顶头上司诉苦时用的。”

    马尔塞尤盯着古德里安的眼睛,认真说道:“虽然很多人对您顶替隆美尔元帅的职位有这样那样的评论,但我觉得您会比他强。因为我们一直在申请更多的配件和补给品,元帅和他的军需官每次都说会尽快抵达,保证不超过半个月,直到他回柏林这个承诺也未兑现。但您一上任,这些问题就都解决了……”

    古德里安哭笑不得,原以为马尔塞尤会说些个人私事,没想到是这个。可这话他没法接茬,不然传出去就太伤隆美尔的感情了,为了非洲军的补给,隆美尔与元首和意大利领袖争执过不下三次,这事情古德里安本来也不知道,只是在办理职务交接时隆美尔才向他说了内幕。以隆美尔那高傲的脾气,是不屑于将责任往外推的,非洲军上下对他的种种误解自然也解释不了。而古德里安刚刚在意大利人身上也吃够了搪塞、拖延之苦,深知维持后勤的难度,对司令官难当的体会更深。这次之所以能够如此快速地实现补给,他认为凯塞林元帅要记首功。他却不知道为了这点事情,不仅凯塞林元帅上下奔波、四处疏通,连霍夫曼都亲自给墨索里尼打了电话,不仅足足吹捧了对方半个小时,而且为了让意大利人在运输上更慷慨大度一些,特意拨付了整整20万吨燃油和100辆二号坦克。

    他岔开话题,微笑道:“作为个人我很高兴你能这么想,但这话别人或许不乐意听,因此传播范围只能限于我们之间。”

    马尔塞尤点点头对此表示理解,他又不是爱拍马屁的人,今天只是有感而发而已,说完刚才那一句,他觉得已将这股压抑已久的情绪全释放出去了。

    “现在我可以给你说说元首带给你的礼物了。”古德里安兴致勃勃地说道,“你一定猜不到……”

    “是什么?”马尔塞尤的好奇心也被勾了起来。

    “你跟我来。”古德里安把马尔塞尤领到了停机坪,指着一架机首粗大、装备崭新的热带型fw-190a说,“这就是你的新礼物。他比bf-109火力更猛、航程更远、速度更快,嗯,更加适合你习惯采用的bz战术……”

    古德里安有心想再说些什么,但他毕竟是装甲战指挥官,论坦克性能好坏头头是道,对飞机的描述除了刚才那几个更,实在是说不出太多的技术指标和性能特点,面对马尔塞尤的提问很快就张口结舌,最后两手一摊后说道:“我只能说到这里了,剩余的要看你自己琢磨。”这幅样子把旁边的机械师逗得乐不可支,笑了好半天才把马尔塞尤要问的要点回答清楚。

    “这架飞机可不列入空军军费,完全是元首个人出资购买的。”古德里安对刚才的窘境毫不在意,笑着说,“你要知道,元首可是全德国稿酬最高的大人物,一年能有上千万马克收入呢。他用稿费给你买了一架热带地区专用的新飞机,说是以空军司令的名义送给你的,飞机垂尾上还整整齐齐画满了你的击落标志——可惜他们画少了,还得再加上你今天的战果。”

    “太棒了!”不管飞机怎么样,能收到远在千里外元首送来的礼物,马尔塞尤觉得十分荣耀,“元首万岁!”

    “今天的战果我已报给了凯塞林元帅,他同样十分震惊并表示会为你争取至高无上的荣誉。如果不出意料,你将是又一个获得钻石十字骑士勋章的英雄。”

    “真的吗?”小伙子的语气淡淡的,似乎很平静。

    古德里安奇怪地问道:“你对此似乎一点也不吃惊?”

    “我觉得我能够实现更远大的目标,配得上这个荣誉和元首对我的关爱。”小伙子骄傲地讲起了他以前的故事:有一次驾机从的黎波里飞往加扎拉前线基地,不料起飞不久便遇发动机故障迫降,无奈只好搭乘意大利军队的卡车东行。可已习惯了空中驰骋的他实在忍受不了卡车慢腾腾的爬行,便在路旁找到位负责后勤补给的德国将军,直截了当地请求对方派专车送他参战。将军被他的言语打动了,真的派自己奥·佩尔海军上将牌高速轿车送他去前线基地,唯一的要求是必须击落50架飞机作为回报。

    “所有人都为我捏把汗,都认为这是不可能的任务,结果我在半年内完成了允诺。”小伙子得意地眨着眼睛,“将军阁下,您希望我击落多少?”

    “我不敢说你成就的上限,但元首对你的期望我希望你能牢记。”

    “元首他说了什么?”

    “希望你能更加注意安全。”古德里安拍拍飞机的座椅,“他特意让人给你安装了最新式的弹射座椅,只要拉动扳手就能自动从座舱中弹射出去跳伞,不过他希望你永远都用不到这个功能。”

    “我理解元首的苦心。”马尔塞尤郑重地点头,“我会把这句话永远记在心里的。”

    “现在我准备试试元首的新礼物。”马尔塞尤问了机械师相关的技术和操作要领,很快开始了第四次驾机升空。

    “哦,天哪!”看着晚霞映照下马尔塞尤操纵fw-190在机场上空行云流水的动作,刚从本土过来的机械师惊叫起来,“简直令人难以置信,他真的是第一次接触这种飞机?”

    古德里安点点头:“他是我见过的最好的飞行员,没有之一!”

第四十二章 准备截杀油轮的潜艇() 
当太阳逐渐跃出海平面,新的一天开始了,整个地中海都沐浴在金色的阳光下。

    利比亚的托卜鲁克港逐渐开始热闹起来,这是非洲军团在北非最重要的军事基地,不仅有坚固的要塞、完善的航空基地,还有设施相对良好的港口。更要紧的是其所处的位置,托卜鲁克距离阿拉曼前线的距离既不像班加西这么远,又不像马特鲁港这么近,是一个非常有利的支撑点。用卡车从班加西搬运物资到阿拉曼,途中损失、来回消耗等累积起来,运送一吨汽油到了前线还能剩下半吨就不错了。而马特鲁港口距离前线太近,英国飞机几乎天天都要来轰炸,甚至有时候一天要来两回,港口设施修好了被炸,炸完了再修,几个月来几乎就没有完好无损的时候。托卜鲁克虽然也会分别遭到从马耳他或开罗起飞的英军轰炸机光顾,但由于正巧处在敌人两个基地中间,来光顾的轰炸机数量相对有限,滞空时间也不能太长,再加上驻扎着的第8航空队所属战斗机联队提供了有效防卫,整体安全还是有保障的。

    港口忙碌的主因是处理三天前运输到港的燃油,它们中的大部分会通过各种各样的管线进入战备油罐。为防备轰炸,非洲军团从英国人手中夺取托卜鲁克后对储油设施花了大力气修缮,几乎将所有的油罐都设在了地下。另一部分燃油则装桶后由卡车送到前线,这是维系战争必不可少的血液。

    一直以来往北非港口运输物资的差事都被意大利人视为畏途,能拖则拖、能逃则逃,但这次不但墨索里尼首相亲自下达了措辞严厉的命令,德国驻军更是奉凯塞林元帅的命令直接出动了宪兵队。两位船长几乎是哭丧着脸踏上航程的,虽然军方一再表示航路上很安全,空军也会提供全程护卫,但船长们都是成了精的人物,最近半年又听到了太多货轮被英国人击沉的消息,自然不会把这种廉价的保证放在心上,一双耳朵干脆对这种话直接就过滤了,只是战战兢兢的按时出发。出港口还不到半天,船长就招呼船员准备好救生设备和小艇,以便为逃生争取最快时间。不料一切预防万一的措施最后一样都没用上,两艘意大利油轮借着夜色顺利靠岸,不到一个白天就卸完了货,整个过程一气呵成、毫无阻隔。直到傍晚离港时油轮上的两位船长还处于愣神阶段,表示从没遇到如此顺利的补给过程,两天三夜的航行过程中仿佛英国人的军舰、潜艇和飞机都特意避开了一样,连在港口作业时也没有任何英国飞机来袭扰,让人不由自主地有种仍处于和平岁月中的错觉。

    当古德里安收到托卜鲁克发来的电报后,嘴角露出了满意的微笑,6000吨燃油入手意味着非洲军下一阶段作战计划有了最为坚实的基础。所有人都没想到这种对英军掌握本方密码不利情况下的巧妙反利用,古德里安用典型的将计就计向英国人虚报了补给时间从而确保了运输安全——在英国人的日历上,这两艘船要到9月6日下午才能抵达,刻板的英国人对自己的情报深信不疑,前两天根本就懒得花无用功夫去托卜鲁克瞎转。

    此时,在港口之外不到60海里的地方,两支黝黑发亮的潜望镜不约而同地升了起来,警惕地观察着四周,发现一切均无异常后,才心满意足地重新降落下去。随后不久,两个铁灰色的狭长身便从海平面下面冒了出来。这是两艘隶属于英国皇家海军第二潜艇支队的t级潜艇,排水量1090/1571吨(水下),作为设计用来替代o级、p级和r级艇的后续潜艇,t级潜艇是在《伦敦海军条约》限制下建造的,同s级艇相比,它的吨位有所上升,鱼雷数量和燃料更多,相对设计也更合理。第二潜艇支队7艘潜艇全都是t级,大战开始后就成建制编入了地中海舰队。

    为对付两艘意大利油轮,地中海舰队司令部责令驻扎在马耳他基地的第二潜艇支队派出得力部队完成任务。第二潜艇支队仔细研究了作战任务,派出了狂暴号(turbulent,皇家海军舷号n98)和旅行者号(traveller,皇家海军舷号n48)两艘潜艇前往托卜鲁克港外伏击,作战命令明确指出不但要彻底击沉敌船,而且要在其进港卸货前完成这个任务。为确保成功率,支队为每艘潜艇各自选定了一条意大利油轮目标并规定整体作战由军衔较高的狂暴号舰长华莱士·林顿少校(john·walce·linton)指挥。

    电文通知意大利人出现的时间是9月6日下午,虽然意大利人的习惯一般会是迟到而不会提早,但为了保险起见也为了航行安全,狂暴号与旅行者号提前从马耳他基地出港,一路昼伏夜出,在9月6日凌晨时分到达指定位置后就潜伏了下来,借着清晨视线转好、能见度大幅度提升的机会,两艘潜艇不约而同地决定上浮,一方面是确定自身位置,另一方面则是观察四周情况。

    在旅行者号艇长米歇尔·布劳坎普上尉(michael·beauchamp·st。john)看来,舰队司令部下达的这个命令是经过慎重考虑的,虽然潜艇通常采取途中设伏的作战手段,但因为不知道意大利人的明确航线,这种战术很可能与目标擦肩而过,但港口外设伏就不一样了,除非意大利人不往托卜鲁克来,否则它一定逃不了。他想起出发前支队指挥官传达地中海海军司令亨利·哈伍德海军中将命令时那一脸的郑重:“地中海舰队负有保障第八集团军后勤的重要职责,他们现在与古德里安的非洲军正在激烈交战,决不能让敌人得到上面的燃油补给,这对于我们来说十分重要。”他暗暗下定决心,一定要将这两艘油轮送到海底去。

    作为北非重要港口,托卜鲁克原来也算是航运密集的枢纽,但从大战开始特别是意大利运输船队屡屡遇袭之后,现在整条航线上空空如也,搜索了半天也看不见一艘船开过,林顿少校对此很满意,因为这意味着搜索船只的难度大大降低了。对伏击油轮的事情他很有信心,这种任务他们在过去半年多的时间里已执行好多次了,自从远在英伦本土的黑屋利用图灵机破译德国密码后,所有德意军队在北非军事行动的秘密已一览无遗,可笑的德国人还一直以为是意大利人不可靠出卖了他们,恰恰相反,意大利人虽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