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喜电子书 > 穿越未来电子书 > 铁十字 >

第306部分

铁十字-第306部分

小说: 铁十字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战役第三阶段的目标消灭红军1…2个方面军并占领斯大林格勒。

    于是,好笑的一幕出现了:不参与城堡战役的曼施坦因力主选择勒热夫…维亚济马方案,参与城堡战役的莫德尔和魏克斯力主选择图拉方案。

    双方在休战期间为此争执了半个月,就连担负协调任务的蔡茨勒也举棋不定,而由于雨季结束得晚,进攻时间从5月上旬推迟到5月17日,然后又从17日继续推迟到25日……(未完待续。)

第二百二十六章 城堡(3)() 
两个方案中到底选哪一个,到最后霍夫曼自己也颇为头疼,因为每一方的道理看上去都正确,那段时间他为此焦躁不已,但经过一个星期的痛苦思索,他忽然冷静下来,召集了蔡茨勒和卡特尔发布命令。

    “城堡战役的目的不在于占领这里或那里,也不在于夺取或试图夺取莫斯科,我们的战役是很明确的,一共两条:第一,吸引红军重兵集团注意力,为南翼战场创造机会;第二,如有可能,中央集团军群也可以歼灭敌人有生力量,比如布良斯克方面军。因此,我决定……”霍夫曼顿了顿,“我希望你们暂时忘掉图拉方案或勒热夫方案,我们先去打坦波夫。”

    “从奥廖尔出发去打坦波夫?”

    “不,从沃罗涅日出发!”霍夫曼解释了他的行动计划,“沃罗涅日距坦波夫大约200公里,是装甲集群一星期的突击距离,占领该地后,我们有更从容的机会选择下一步进攻目标。坦波夫距其西北方的图拉—梁赞一线大约300公里,距其东南方的萨拉托夫大约360公里,我决心在这里打出一个突出部来。”

    两人面面相觑:最初说法是由中央集团军群执行城堡战役,但沃罗涅日却是南方集团军群防御地段,都已说好了莫德尔指挥、魏克斯辅助,难道现在又要临时换成霍特指挥?

    面对这种质疑,霍夫曼哭笑不得:“为什么中央集团军群就不能利用其它集团军群的防区发起进攻?沃罗涅日是霍特大将的防线不假,万一遭受敌人进攻,难道莫德尔就可以袖手旁观?”

    “那么……”蔡茨勒疑惑地问道,“夺取坦波夫以后我们的真正目标是什么呢?图拉…梁赞还是萨拉托夫?”

    霍夫曼的回答让他吐血:“我的目标就是没有目标,在1:7的交换比下,如果斯大林肯为坦波夫损失100万人,别说坦波夫我不要了,就连沃罗涅日都可以让给他,大不了下次我从哈尔科夫出发继续打沃罗涅日。先生们,你们要知道,夺取这里或那里现在不是最重要的,甚至斯大林格勒本身也不是最关键的,最重要的是对敌人有生力量的消灭。”

    于是,坦波夫方案立即成为城堡战役第三个选择,虽然该方案并不是最高明,而且看上去有点戏谑,但最后却获得了通过,因为几个集团军群司令官都认为先定一个小目标,然后再决定下一步战略方向是可行的,况且坦波夫本身战略位置也比较重要,是红军连接布良斯克方面军和西南方面军的重要节点地位相当于联结中央集团军群和南方集团军群的沃罗涅日。

    当然,要执行该方案会面临一系列问题:比如勒热夫…维亚济马方向会遭遇红军进攻,奥廖尔防区会遭遇反冲击。经过最后商议,最要紧的勒热夫…维亚济马一线由第9集团军防守,霍夫曼在莫德尔升职后挑选舍尔纳上将担任了该集团军司令官,其余地段由第4集团军负责防御;奥廖尔一线由魏克斯元帅的东方集团军群负责防御,同时承担战役预备队职能。

    5月11日,有关城堡战役的一系列人事变动和编制划转开始执行:霍特集群改称b集团军群,由霍特大将担任司令官,乔尔格…汉斯…莱因哈特上将正式担任第4装甲集团军司令官;克莱斯特集群改称a集团军群,由克莱斯特大将担任司令官,埃贝哈德…冯…马肯森上将担任第1装甲集团军司令官。

    变化最大的是中东集团军改称c集团军群,由隆美尔元帅担任司令官,其中的德国部队改称第5装甲集团军,赫尔曼…巴尔克晋升上将后从大德意志师师长的位置上出任司令官,当初派遣至土耳其、由沃尔特…温克少将率领的部队也加入该集团军,温克以其良好的表现获得隆美尔的器重,力荐其接任大德意志师师长职务。除第5装甲集团军外,该集团军群还获得了伊朗第1集团军配合。虽然c集团军群总兵力不过25万(第5装甲集团军15万,伊朗集团军10万),但因为里面有数个完成整编的王牌师,战斗力不容小觑。

    霍夫曼明确规定,a、b、c三个集团军群全隶属于南方集团军群,由曼施坦因元帅统一指挥。

    虽然成为诸集团军群指挥官让曼施坦因很得意,但眼看其他集团军群纷纷编有装甲集团军而南方集团军群本级还没有,他又着急起来,给元电报希望也成立装甲集团军并力荐胡贝老爹出任,两天后他的请求得到了同意,汉斯…瓦伦丁…胡贝晋升上将并出任第6装甲集团军司令官。

    根据霍夫曼的建议,并经过蔡茨勒居中协调,各集团军群司令官达成一致:5月25日发动对坦波夫进攻,其中北翼集群由莫德尔指挥,艾哈德…劳斯上将指挥的第3装甲集团军和鲁道夫…施密特上将指挥的第2装甲集团军承担主攻任务,南翼集群由霍特指挥,莱因哈特的第4集团军承担副攻任务。

    5月15日,由霍夫曼签署、凯特尔副署的大本营第11号作战命令下发:

    ……我决定,一俟气候情况允许,就实施今年一系列进攻中的第一次进攻,即“城堡”进攻。

    此次进攻具有决定性意义。它必须迅速和彻底地获得成功,必须为赢得今年夏季主动权、彻底消灭布尔什维克政权奠定基础。因此,应非常周密地大力做好一切准备工作。在主要突击方向上,应投入最精锐的部队、最精良的武器、最杰出的指挥官和足够的补给。每个指挥官、每个士兵都必须充分认识到此次进攻的决定性意义,其胜利必将使举世瞩目。

    此次进攻的目的是,以沃罗涅日为主要出发基地,分南北两路,以3个装甲集团军实施密集、勇猛和迅速的突击,合围坦波夫地区之敌,并通过向心突击将其歼灭!

    所谓坦波夫地区之敌其实就指布良斯克方面军主力,根据情报显示,该集团军经过累次编组和加强后,实力不可小觑,其中拥有近卫坦克第3集团军(坦克第12、15军、机械化第2军、独立坦克第91旅),近卫坦克第1军、坦克第20军等兵力,坦克总数超过800辆,总兵力有50多万。

    不过,霍夫曼为坦波夫准备的进攻力量也称得上狂暴一共调集了3个装甲集团军,兵力总数差不多是60万,但坦克总数比俄国人翻一倍还不止,将近2000辆,其中还包括5个虎式装甲营。当然,考虑到红军有可能得到大量增援,除一开始的兵力优势外,霍夫曼还让蔡茨勒准备了紧急增援兵力10万人,600辆坦克。

    除显著的坦克优势外,空军力量对比也是压倒性的当面红军飞机总数不超过1000架,而东线航空队准备的兵力是3200架。红军在主要技术兵器上唯一比较接近的是火炮:德国拥有火炮大约是10248门,而红军火炮大约是8000余门。

    让霍夫曼遗憾的是,虽然加了城堡的名头,但历史上城堡战役中出现的豹式坦克这次却不可能参战了,因为压根还没生产出来。

    从兵力对比上说,这次是占有压倒性优势的,除非斯大林在短期内调集重兵,否则布良斯克方面军是保不住的但这样一来也达到了城堡作战的意义。

    他习惯性地问莫德尔:“明天战役就要发起,你们还面临什么困难?”

    “最近确实碰到一个不大不小的困难。”说这话时莫德尔是笑着说的,“我本来要求得到400辆坦克补充,结果一口气给我送来了600辆,这个,我发现……坦克车组却不够了,连后备车组都用上,还有几十组缺口!”

    指挥部里众人先是一愣,最后全都捧腹大笑起来

    这听上去像是一个冷幽默,实际上反应了德军大为改观的供应情况,本来按预定计划,豹式应在4月份投入小批量生产,但因4号坦克总体数量不足,霍夫曼下了决心,将豹式推迟到8月份生产,甚至认为如有必要,推迟到9月份再生产也可以,国内各坦克工厂开足马力生产4号坦克。

    在施佩尔的努力之下,4号坦克月产量在3月份1394辆的基础上再次增加到4月份的1468辆,预计到5月份可达到1500辆的终极目标,不过再高也高不起来了,因为配套生产线已在逐步准备转产豹式,除非不再准备生产豹式,否则1500辆就是极限。虽然数量膨胀让所有人都很欢喜,而且4号h型的性能也不算差,但霍夫曼考虑到盟军一定会推出新坦克,因此决定豹式今年必须投入生产,时机取决于城堡战役和春醒战役的结果。

    如果损失大,那就9月份甚至10月份再投产豹式;如果损失小,那就8月份投产豹式,无论如何6、7两月中的3000辆4号坦克是板上钉钉逃不掉的。(未完待续。)

第二百二十七章 城堡(4)() 
4月是非常关键的一月,所有坦克产量都拨给东线用于1943年型装甲师编制补充,扣除春醒战役战损后,东线净增加坦克过14oo辆(包括4号与虎式),原定5月初开始的战役时间由于一直推迟,东线又6续得到该月将近一半的产量,所以才有莫德尔要求4oo辆结果实际给6oo辆这种事生。

    而在以前有关装备补给要求都是要打折扣的,莫德尔开口说要4oo辆,心里想的是过o就要谢天谢地,一口气来了6oo么当然只能是车组不够了。

    霍夫曼来之前看过施佩尔的报告,在剔除后备军、训练学校、转入海军6战队、出售给其他盟国的坦克外,国防军和党卫军装备的坦克总数已高达7ooo余辆,其中4号坦克突破6ooo辆,而75%又集中在了东线,虽然距终极目标12o52辆(个国防军装甲师、7个党卫军装甲师,每师3个营;16个国防军装甲掷弹兵师,4个党卫军装甲掷弹兵师,每师1个营,合计131个营,每营92辆)还有很大差距,但比起巴巴罗萨开始阶段和历史同期,这数字无疑相当惊人。

    更让人啧啧称奇的是,随着4月份最后一辆3号坦克回厂改造为突击炮后,一线装甲部队全是清一色4号坦克,而且9o%以上都是g和h两种型号,要想找一辆短身管的4号坦克比找一辆指挥坦克还难。一想到历史上到库尔斯克战役时,德军一方面加紧装备最新式的豹式坦克,一边还充斥着不少3号坦克,霍夫曼就是阵阵感慨。

    只装备4号的好处最初看不出来,但现在却显而易见维修、保养、补给的能力大幅度提高了。

    按照以往装甲师中3、4号混装的惯例,在相同的补给能力条件下,要分别给两种坦克准备不同配件(部分可以通用),有时候甚至还要加上2号坦克配件,现在只要一套就行了。对维修人员来说,以前要掌握2号、3号、4号三种坦克的维修能力,虽然很多地方想通,但增加了培训难度,现在大部分人只要会修4号就行,上手程度飞快;以前3号、4号炮弹还不一样,一个是5m,一个是75mm,现在专用75mm,同样减轻了压力。

    当坦克总数只有2ooo最多oo的时候,多型号混装还能应付过来,但坦克总数过7ooo时,单一性补给需求才不会把那些可怜的后勤军官搞崩溃。

    后勤补给是霍夫曼在军队建设中最看重、最花力气的地方,为照顾4号产量提升,他一边提前清退2号、3号,一边推后生产豹式,让4号集群的威力挥到了极致。身为穿越者,他当然清楚德国在历史上之所以不爆坦克海不是因为没有相应的工业产能,而是因为受制于资源要素德国不但缺乏足够石油,也缺少金属和其他资源,但现在这一点已完全不存在了,15oo辆往上的制约才是工业产能真正的制约,费尽千辛万苦他总算将坦克产量带到了与美俄同级别的水平俄国具备月产15oo辆以上t…34坦克的能力,美国具备月产15oo辆以上谢尔曼坦克的能力,虽然德国拥有性能群的虎式坦克,但充分数量的4号坦克海依然不可少。

    他笑着对莫德尔说:“如果你觉得太多的话,我可以回收一些转交给北方集团军群。”

    “不不不,我的意思是,能不能多分配一些车组给我们,让我的部队尽快完成标准化改造。”

    他刚说完这句,老实人魏克斯元帅已很不满意地叫了起来:“你还嫌慢?我手里的装甲师连一个都还没开始整编呢!要不咱们换换?”

    众人一下子就笑了起来,指挥部里充满了欢快的气氛。

    所谓标准化改造,就是按1943年型师编制要求(4团6营8连制)进行编制与人员增补,在4月份时,第一批6个装甲师、24个步兵师已完成了整编。本来第一批装甲师中有第7装甲师和帝国师两支精锐部队,但因为其一直在非洲前线参战,临时替换为第6装甲师和党卫军骷髅师(前者资格依然保留),除这两支部队外,还有大德意志师、维京师、第3、第16装甲师4支部队完成了加强亚型整编。

    这批加强亚型除1943年型标准装甲师配备外,里面的第4个装甲营(原本装备三号突击炮)变成了虎式重装甲营,同时还额外多一个希姆莱管风琴连。之所以隆美尔手里的装甲集团军令人羡慕,就在于他捏着大德意志师和维京师2支完成整编的王牌装甲师(每师3辆坦克)。希姆莱曾建议将党卫军装甲师单独组建为党卫军装甲集团军,霍夫曼考虑后初步决定同意,但表示将在夏季战役完成后实施。

    5月份开始第二批1o个装甲师和4o个步兵师的整编,南方集团军群度最快,已完成了%,中央集团军群整编率过了2o%,而北方和东方集团军群度最慢,该批编制调整预计到1o月份完成,然后是第三批剩余部队的编制,施佩尔认为1943年不可能完成全部部队整编,霍夫曼已同意推迟到1944年6月。

    除坦克外,其他技术兵器,包括反坦克炮、装甲车、步枪等都在同步换装。以反坦克炮为例,在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