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喜电子书 > 穿越未来电子书 > 铁十字 >

第326部分

铁十字-第326部分

小说: 铁十字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让他们来吧,我有信心守住他们。”麦克阿瑟信心很足。

    但西南太平洋战区参谋长理查德…萨瑟兰少将却听到了不一样的逻辑:“他们疯了吗?他们在中国战场深陷泥潭,还要抽调兵力去进攻印度,日本到底有多少兵力?”

    “您说对了。不过日本人没疯,他们在中国战场收缩了,根据观察到的情报,日本在中国至少退出了万平方公里的土地,腾出了1o…15万军队。”尼米茨忧心忡忡地说,“这些部队很快就会成为进攻印度的急先锋。”

    西南太平洋战区6军航空兵司令乔治…丘吉尔…肯尼少将恍然大悟地说道:“难怪前段时间阿诺德将军一个劲地让我们往驼峰航线补充飞机,甚至不惜停掉澳大利亚的需求,原来是这么回事。”

    “你们补了多少?”

    “34架…47,16架用b…24改装的…86,还有9架…46,将博格号撑得满满当当,有些必须以散件形式存在。我们自己只拿到24架波音新出厂的b…29轰炸机,不过飞机很好,比b…17要好,第5航空队的小伙子们很喜欢。”

    “今后你们或许不必为b…29愁,总统已确定让波音重点供应澳新战区。”尼米兹说这句话时的表情很哀伤。

    “怎么了?听您的口气似乎不太高兴?而且,这不应该先保证第8航空队的需要么?”

    “用不着了。”尼米茨摇着头,“上次我在华盛顿开会得知:德国人出动了喷气式战斗机,损失急剧升高,为报复纽约被袭击,第8航空队组织了针对柏林的千机大轰炸,损失率高达85%,总统被迫停止对德战略轰炸。”

    肯尼惊讶地说道:“85%?您是不是说反了,有15%的飞机没能返回?”

    “没说反。”尼米茨摇着头,“只返回了15%的飞机,很多还带着伤。”

    麦克阿瑟惊得烟斗都快掉下来,会场死一般地寂静……(未完待续。)8

第二百五十八章 印度攻略(3)() 
“第8航空队损失惨重,李梅将军阵亡,幸存官兵已返回国内,主要指挥军官都在接受调查,判断是否有错误指挥或情报泄露等问题……”尼米茨苦笑连连,“德国人把阵亡官兵名单一个个在电台里宣读了,这两天又在宣读非洲战役阵亡名单,总数可能有数千之多,被俘人数更多,可能有3万余,这还不包括英国人……国内气氛十分压抑。为战争失利的事,总统已连续接受两次国会质询,政治压力非常巨大。”

    众人都是一声叹息,却又无可奈何。

    虽然太平洋战区是目前表现最好的战区,不但从南太平洋海战失利的阴影中走了出来,还收复不少失地,部队官兵自信心与战斗能力也显著增强,但看着一天天崩坏的整体局势,众人心急如焚。现在联合舰队大举返回,再加上其他战场的失败,更感觉沉甸甸的压力扑面而来。

    “华盛顿把打胜仗的希望寄托在太平洋方向?”

    尼米茨点点头:华盛顿虽然没有明说,但金上将的态度说明了一切。

    “所以就要求我们去协防印度?”麦克阿瑟眉头一扬,似乎有些不悦。

    “这倒没有,那是英国人自己的事,我们鞭长莫及,不过海军部希望我们能破坏日军的运输船队,如有可能,打一次小规模的战役挫败一下敌人锐气。我的想法可能更积极一点,如果日军真大举进攻印度,是否利用这个时机去进攻其他岛屿或切断他们的补给线,用其他战场的行动牵制日军行动。”

    一听不用去印度和日本人打仗,麦克阿瑟的脸色顿时好看了很多,他问哈尔西:“舰队能去拦截敌人的运输船队么?”

    “这要看什么情况,如果是联合舰队主力护航,凭我们现在的实力比较困难,但如果只有一般军舰护航,我们出其不意打一下还是能收到效果的。”

    尼米茨对此表示赞同:“华盛顿也是这意思,希望我们既要给日本施加足够的压力,又不能轻易找日军大战,如果日军真去进攻印度,将会是一场旷日持久的战争,我们可以等到敌人筋疲力尽时再出动。”

    “从印度洋回日本本土只有两条路:一条是经过马六甲海峡,另一条是不经过。”哈尔西站起来在地图上比划道,“我认为日本肯定会选择走马六甲海峡,这样不但距离近,而且比较安全,其他道路都在我军威胁之下。过马六甲海峡出新加坡后就进入由马来亚、婆罗洲、菲律宾、印度支那合围的南中国海,然后走台湾海峡沿中国大陆海岸线北上能一直到日本这一段路相对而言对日军比较有利,不仅能得到陆基飞机掩护,路程也不远。”

    “这段路上攻击存在较多困难,非要执行破交任务只有三个机会:一处在刚出马六甲海峡的爪哇海,一处是南中国海中段的苏禄海,还有就是南中国海出口,无论哪一处都不太好打。”哈尔西对此颇为挠头,“在敌人周遭环视之下,舰队很容易暴露。”

    尼米兹也有些皱眉,仔细看地图后说道:“确实,这等于是要深入敌人核心控制区,随便哪个环节暴露都会造成不良情况派潜艇破交?”

    哈尔西摇摇头:“近段时间敌人提高了反潜意识与能力,潜艇作战效能一直不高,靠飞机在马六甲布雷也很不靠谱,几乎就没成功过……”

    “这么说就是没办法?”麦克阿瑟有点着急,“我可不想让日本鬼子从德国人那里乞讨来的坦克成为对付陆军小伙子的杀手。”

    “能不能埋伏在荷属东印度的亚齐附近,在敌军进入马六甲海峡前就打他们一次?”萨瑟兰少将提了一个建议。

    尼米茨眼前一亮:这倒是一个思路,那里海域宽广,一击得手之后马上就可溜走,不过他很快就想到一个关键问题:“时间来得及么?日本舰队位置现在哪里?”

    “英方通报:19日左右出现在马尔代夫,后续没有消息……”

    “如果敌军舰队与运输船队一起走,速度每天不会少于200海里。”哈尔西摇着头,“如果他们现在回去,最多一周时间就可以转入马六甲海峡,我们的舰队以最高速度运动到那也要10天极其容易错过,除非我们能判定敌人现在还在马尔代夫逗留,但这似乎不太可能。”

    “所以你的想法是?”

    “进攻其他方向,比如新不列颠岛。”哈尔西建议道,“目前新几内亚、布干维尔、蒙达等周边岛屿全部控制在我军手中,形成了对新不列颠岛的半弧形包围圈,残余日军全部龟缩在新不列颠岛上,如果我们能登陆成功,不但有可能歼灭这批日军,还有可能夺取该岛北部的拉包尔那是日本非常重要的海军基地。”

    “新不列颠岛和拉包尔是很有价值的目标,但……”麦克阿瑟的声音低沉了许多,“岛上日军数量有点多,可能有8…10万,我们投入进攻的兵力至少要5…6个师,这对后勤保障与火力支援的要求都很高,如果一下子打不下来变成胶着战,后续情况会非常麻烦毕竟巴拿马运河中断后,我们的补给也遇到很多问题。”

    他的意思虽然很婉转,但却十分明确:新不列颠岛这根骨头不好啃。

    这也不行,那也不行,会议室里众人都焦躁起来,能当到将军的就没一个笨蛋,他们非常清楚在目前状态下打一个胜仗意味着什么:不但能缓解总统与上司的政治压力,为今后的晋升与重用铺平道路,而且还能在全球盟军低迷的时候形成亮点,让华盛顿加大对太平洋方向的支援投放力度很多人认为太平洋战场之所以迟迟打不开局面是因为“先欧后亚”的政策所致,虽然不敢奢求立即扭转这个政策,但至少也能大大提升太平洋战区的重要性。

    “您有什么好的想法?”尼米茨问没怎么发言、但一直盯着地图不放的第5两栖作战军军长霍兰德…史密斯少将这是前段时间刚拨给太平洋战区的增援兵力。

    “我想去打这里。”霍兰德…史密斯指了指地图上的吉尔伯特群岛,“从位置上看,这是从马绍尔群岛到澳新一线的必经之路,如果我们能占据该处,不但可以构建所罗门群岛与澳新的前沿防线,同时还能威胁马绍尔群岛与特鲁克锚地。吉尔伯特群岛各岛都比较小,唯独塔瓦拉较大,形似一只水鸟,但全岛也只有3700米长,500米左右的宽度,总面积只有1平方公里出头。该岛是日军在吉尔伯特群岛的防御核心,构筑着唯一一个轰炸机机场,日军对此进行了一定的防御强化,虽然没有确切情报,但我认为上面守军估计在3000…5000之间。”

    “进攻塔瓦拉?”

    众人眼前一亮,迅速热议起来:显然,与新不列颠岛相比,塔瓦拉没这么难打,该岛位置和战略价值也完全称得上重要,一旦拿下该岛,整个吉尔伯特群岛都会落入美军之手。关键是,进攻这样一个小目标正好符合华盛顿“既要取得胜利又不能冒险”的矛盾心理,简直再完美不过了。

    哈尔西马上表示赞同:“现在舰队实力还可以,再加上补充了陆军兵力,我赞同在这地方打一场中等规模的战役,完全控制该群岛。”

    肯尼测量了一下马绍尔群岛与塔瓦拉之间的距离,发现将近800公里,这意味着战役打响后基本可以排除马绍尔方向的空中支援,如果能第一时间就瘫痪日军机场,塔瓦拉将对航母舰载机完全不设防。

    萨瑟兰少将认为塔瓦拉有3000…5000守军的估计应该是可靠的,毕竟这只是一个1平方公里刚出头的岛屿,再多兵力日军也摆不下。他唯一的希望是动作要快,现在联合舰队主力急着回本土,一来一去至少50天,整个战役必须控制在50天之内解决。

    尼米茨和麦克阿瑟对着地图认真研究了一番,然后互相对望一眼,彼此心照不宣地点点头。几个大佬意见高度一致,进攻塔瓦拉的决定立即就得到通过。

    尼米茨给这场战役取名“铁轮”,准备调用太平洋舰队全部主力和第5两栖军2个陆战师为核心的主力部队,以狮子搏兔的姿态迅速吃掉该岛,哪怕日本航母编队随后赶来也只能扑空,万一日本派遣的还不是主力舰队,争取连这支舰队也一并吃掉。

    考虑到这次战役是以舰队和两栖登陆部队为主,同时又算是两大战区重叠的位置,麦克阿瑟推举尼米茨担任战役最高指挥官,并同意调用他所在战区一切必要的资源,并承诺会在进攻其间守住新几内亚与布干维尔岛一线,避免进攻部队的后顾之忧。

    “既然大家意见高度一致,我们立即形成可靠的作战方案然后报告华盛顿。”尼米茨说道,“我要给归来的堀悌吉送一个大大的见面礼!”(未完待续。)

    :访问网站

第二百五十九章 印度攻略(4)() 
实际上,美国对英国保卫印度的想法了解得并不清楚,英国其实对保卫印度投入了很大热情和努力。

    在亨利…梅特兰…威尔逊上将率从伊朗败退的第10集团军残部退入印度后,英国方面迅速对印度兵力进行了重整,整体分南、东、西北3个集团军:

    担任主力、长期部署在印、缅一线的东部集团军改组为第14集团军,由欧中将担任司令官,辖第15军(第5、7印度师、第81西非师)、第4军(第17、20、、26印度步兵师和第254印度坦克旅)、第33军(第2英、第36印度步兵师),总兵力超过20万人;

    第10集团军与原本驻印部队结合后仍称第10集团军,不过该集团军实力较弱,名义编制一共6个师,其中3个从伊朗战场败退的部队经补充后,满员率仍然不到70%;

    南部主力又称12集团军,由设在锡兰的陆军司令部统一指挥,原本是要与第14集团军一起编组为第11集团军群,但日本截断印度洋对外,英国方面意识到了锡兰地位的重要,将该集团军单独设立,除印度南部的第3师印度师、第2非洲师外,锡兰岛上的兵力主要包括第19、25印度师、第50坦克旅和第99印度步兵旅。

    总体而言,印度方向的英国地面部队一共包括17个师级番号,8个旅级番号,然后加上皇家空军驻印部队、中国驻印军、美国驻印陆军航空队等,总兵力超过40万。

    原本英国在印度还驻扎有东方舰队,但第一次锡兰海战被南云指挥机动舰队蹂躏了一顿,后来又被堀悌吉在印度洋战役中打得近乎全军覆灭,因此皇家海军在印度除了2艘辅助巡洋舰,4艘驱逐舰和10几艘近海巡逻炮艇或补给船外,几乎没什么实力存在,但在孟买、加尔各答、科伦坡、亭可马里等地还有一些岸防、防空、陆战部队,所有归属海军指挥的人员拼拼凑凑大概还能聚集1万多人。

    综合起来,全部英国部队差不多有12万,印度部队25万(由英国人担任军官)。而25万印度部队中又要区分开来,有几个是纯粹锡克人、廓尔咯人组成的部队,总兵力大约在2万左右,战斗力非常强,甚至比纯粹英国部队都强,而其余20多万印度部队就不值得一提了,但比起缅甸方面临时组建的缅甸独立军和暹罗的皇家陆军,水平依然要高一点。

    从账面上看,驻印部队的装备数量也不少,各类型坦克有500多辆,飞机也有400余架,但均以老旧型号为主。以坦克为例,大部分是英国本土产的十字军和瓦伦丁,还有美国早期援助的格兰特…李,只有不到100辆是比较新式的谢尔曼,英国新出产的丘吉尔和萤火虫都与印度军无缘;飞机大部分也是老型号,战斗机大部分都是飓风,只有40余架喷火,还不是最新的喷火14,只是喷火8。

    自第10集团军败退印度到马达加斯加岛被德军占领这段时间里,英国其实还是通过南非向印度运送过去不少军需、装备和人员,但规模远远不能与以前掌握制海权时相比,大多数时候是以1…2条商船偷偷摸摸运送的形式展开,放在美国人眼里那就是无所作为。

    但这种小规模的偷运其实效果不算差,从中东退下来的第10集团军就是靠这样的努力才勉强恢复了元气。而且皇家海军对形势判断很准确,联合舰队虽然发表声明封锁北印度洋,但实际上舰队主力一直在参与作战,根本不可能真正封锁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