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喜电子书 > 穿越未来电子书 > 铁十字 >

第35部分

铁十字-第35部分

小说: 铁十字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所有人都看得很清楚:这枚火箭起飞的初始速度比飞机是快了许多,比起a-4火箭则有些不如。多恩伯格是个很好的讲解员,知道大家关心什么:“火箭弹翼上没有操纵面,控制依靠水平尾翼上的方向舵和升降舵实现,对这种不需要机动的火箭而言这种方式既实用又价格低廉。自动驾驶装置控制火箭按预定航向飞行,射程计数装置计算火箭飞行距离并在其到达目标上空时将阻流板打开,系统调整并锁定水平尾翼上的舵面使火箭减速并俯冲奔向目标,然后引爆战斗部。”

    “这套系统可靠么?”

    多恩伯格迟疑了一下后才回答德根科比的问题:“应该一分为二的说,引信部分是非常可靠的。我们在弹头内装有一个电发引信,一个备用的机械击发引信,另外还有一个延时引信,假如前面两个没能使火箭爆炸,最后那个可以确保火箭过一段时间后自毁,我们实验过很多次,发射后的火箭几乎没有哑弹,但是……”

    他的话刚说了一半,忽然听到火箭那标志性的“嗡嗡”作响声去而复返,抬头望去后脸色大变,惊惧得不知道说什么才好。施佩尔本来在疑惑对方刚才好端端的为什么突然卡壳了,还没来得及发问,就听到旁边有人在歇斯底里大喊:“不好,火箭被气流吹得偏离了方向,危险!全体卧倒……”

    施佩尔用眼角余光瞟了一下空中,发现刚才那呼啸着朝预定目标飞去的火箭居然调转头冲着观察壕飞过来了,起初发射时大家都觉得他速度一般,现在却感觉是生死时速了。他只感觉浑身手脚发冷,在还没任何反应的当口,眼疾手快的格哈德·德根科比用一个虎扑将他狠狠压倒在沟里,猝不及防的施佩尔艰难地把头抬起来,吐出嘴巴里啃进的泥土,刚要破口大骂,发现旁边同样是元首那张几乎扭曲得要变形的脸,他背上压着的是达尔格斯副官。这时候大家只听见火箭“嗖”地一声从头顶掠过,笔直地朝后面飞去,又大概过了15秒在不远处的森林里猛烈爆炸开来,响声震耳欲聋,震得壕沟里的水泥层“扑哧扑哧”往下掉。

    所有人狼狈不堪爬起来,一边拍打着身上的灰尘,一边庆幸自己逃过一劫,抱怨声、咒骂声不绝于耳。霍夫曼顾不上责骂基地方面,第一个朝爆炸点走去,达尔格斯副官紧紧跟在后面,其他人见状也只能跟去,头脑一片空白的多恩伯格少将一时间居然忘了阻拦,反而仍由这群大人物自行前往。

    看着地上那个巨大的弹坑和周围被摧毁的树木,众人均倒吸一口冷气,施佩尔冷笑道:“威力还真是不赖,多恩伯格先生,刚才这枚火箭如果掉下来在观察壕里炸响,足够把元首和我们一起炸得尸骨无存吧?”

    “我……我……”多恩伯格都快要哭出声音来了,他知道这种火箭发射后飞行姿态不太稳定——这也是为什么基地迟迟不上报研制完成的原因,为确保试验成功已预先精选了工艺最完善的那一枚,而且事前对系统又进行了多次调试和检查,没想到居然在元首眼皮底下发生这样的事情。试验失败的情形不是没有,但像今天这种小概率事件几乎是无法解释的,他仿佛看见党卫队的牢房和集中营的大门在向自己招手,不知道自己进去后会被归入哪个叛国集团,总之这辈子算是完了。

    他的眼神一片涣散,全身像被电击似的痉挛起来,半句话也答不上来,基地其他人员的情况比他好不了多少,也是一个个哭丧着脸,大气都不敢出。

    现场陷入了可怕的沉默,冯·布劳恩或许看多了这种试验失败的场景,早已有了足够的免疫力,他是第一个恢复过来的。他看了看周围仿佛被攥住脖子不能吭声的众人,叹了口气准备上前打个圆场:他知道这个“廉价”的火箭项目存在很多问题,原本劝多恩伯格不要急着演示出来,不过急于在元首面前表现自己的少将显然没听进去,现在酿成这么大而且这么低级的事故,如果平时肯定会毫不犹豫地将事情压下去且一笑而过。可今天是什么日子?这是元首亲临现场考察,他如果不站出来说话,恐怕这个火箭项目研制组人员就全完了。

    霍夫曼同样在冷静的思考,v1虽然是世界上第一种成功的**,但局限性太过明显:第一,速度太慢,不仅容易被速度快的战斗机干掉,而且过低的高度也容易被高射炮干掉;第二,准头欠佳,没有可靠的导航系统,完全以惯性制导模糊定位,圆概率误差高达20公里,这是让人不可思议的误差。速度慢还可以理解,毕竟后世战斧**的速度也不过就0。72马赫,可如果没有可靠导航,v1顶多就是个能听着炸响的大号无控火箭弹。他并不想和历史上一样大量生产和装备,一直在找一种既能妥善表达又不至于挫伤科研人员积极性的方式,今天这个失误或许是一种顺理成章的借口——可以研制,但不应该大量生产!

    想清楚了前因后果后他便开了腔:“多恩伯格少将,你做间谍的水平实在太差,挑选的时机也很差劲,得要送你去党卫队好好培训一下。你要真想把我干掉,刚才我看火箭时你就应该直接触发引信的——就是你说的那三种很可靠的家伙。”

    “完了,真的完了……”多恩伯格啥也没听明白,只听见了“间谍”两个字,浑身瑟瑟发抖,只叨叨地喃喃自语。

    布劳恩一开始皱着眉头,听到最后又慢慢舒展开来了——看来元首没有进一步追究的意思,而只是在讲笑话,可这笑话实在是太冷了,让人全身寒飕飕的。他附在多恩伯格耳边悄悄说了两句,好容易才让对方平静下来。

    霍夫曼灵机一动,他想起了梅塞施密特博士念念不忘的me-163项目,便说道:“有个不成熟的想法,既然这火箭控制起来比较困难,为什么不改造成裁人的呢?用人工替代机器引导或许能有更好的精确度,我在梅塞施密特公司那里看到一个被砍掉的项目,与你们研究的东西很接近。”

    施佩尔点点头,他也想起了那个有意思的火箭截击机项目。

    “载……载人。”多恩伯格还没从刚才的惊吓中恢复过来,脑子根本跟不上霍夫曼的思路,半天后结结巴巴地说,“载人当然……当然可以控制精度,可……可……我们招募不到合格的志愿者,而且……而且……这和飞机还不一样,爆炸成功后人还岂不是……岂不是……”

    “我们第三帝国搞这个当然不行,不过有的是行的朋友……”霍夫曼对众人扮了个鬼脸,用双手比划了一副罗圈腿的模样,“这些东方朋友就很愿意去找美国人拼命,还说可以实现生命如樱花般的绚烂……不知道这是一种怎样的宗教信仰,真是活见了鬼!不过作为盟友,我很欣赏他们这种慷慨赴死的态度,只要他们肯找美国人的麻烦就行。一枚载人火箭不要说一艘军舰,就是拼掉一辆坦克都是好的。”

    “那得要看两者的价格谁便宜。”施佩尔毫不客气地说,“不知道这火箭价格怎么样?

    “比坦克便宜,比坦克便宜……”多恩伯格终于活过来了,连忙出声,“不到一万马克,如果大量生产并将弹翼换用木片制造的话,成本可以进一步压缩到6000马克以内——不包括研制费用的话。”

    “载人的呢?”

    “顶多再加1000马克成本。”

    “7000马克?”众人大惊失色,这价格远远低于他们的想象,不说坦克,就是比目前最便宜的装甲车价格也低得多,顶多就是一门75mm反坦克炮的价格,施佩尔笑了起来,“15枚火箭才抵得上一辆4号坦克,但我不认为一辆坦克可以顶住15枚载人火箭的攻击。”

    “嗯,那叫饱和攻击。”霍夫曼大笑起来,“诸位,请想象一下成百上千载人火箭对美**舰和坦克发动袭击的场景,想想都有点激动人心呢……”

第六章 其他项目() 
众人一致为这个天马行空般的创意给折服,纷纷开始自行想象元首刚才描绘的画面,达尔格斯中校牢牢将“饱和攻击”的字眼记了下来,最近元首总在不经意之间流露出很多新词汇,第一次听的时候感觉陌生与诧异,但再思考一番又觉得很有说服力与概括力,说明元首不仅站得高望得远,更有常人所不及的创新力与洞察力。作为一名有上进心的副官,他决心将元首的思想记录并传播出去,他相信戈培尔部长一定会对自己刮目相看的。

    间谍风波就在谈笑风生间解决了,这次特殊的遭遇再加上v1火箭的特征也基本决定了其不可能大量生产、起码在德国不会大规模生产的命运,霍夫曼决定把这包袱甩给疯狂的日本人,一来可以给美国人添堵,二来也能从日本换点真金白银,别的不说,让日本用潜艇运点钨、锡、橡胶等材料过来都是好的。

    看了两个试验项目后,接下来的项目介绍就只有理论介绍与静态模型展示了,哪怕真有实物可以操作,刚刚逃过一劫的多恩伯格也不敢再拿出来显摆。

    “元首请看,这是火百合(feuerlilie)火箭项目的模型。”

    多恩伯格领着众人到了第三个项目试验基地,“起初它是帝国航空部(rlm)用于研究高速飞行的项目,在接到研制有关防空火箭的任务后,该项目主要负责人布劳恩博士和布泽曼(busemann)博士一致决定将其按照防空火箭来设计,目前它有两种设计型号,分别是f25和f55(数字代号代表以厘米表示的弹体直径)。”

    布劳恩解释道:“虽然共享一个代号,但两者其实是不同的产物。f25采用固体二乙二醇醚火箭引擎,工作时间6秒,预计推力500公斤。我们将其设计为既能从倾斜发射架上发射,也能从飞机上发射的跨音速火箭。从我计算的结果来看,它担任防空任务还有很大不足,他的最高速度约为950公里/小时,但射高只有3000米——这大大低于大多数轰炸机常规突袭高度。”

    f25最初只是一枚探空火箭,其研发目的是为了收集跨音速区的气动数据,为向军备部争取经费和项目支持才按防空火箭的性质靠拢,不过布劳恩的动作不慢,不仅制作了模型而且还为战斗部和引信预留了位置。出现在霍夫曼眼中的静态模型为是一个细长的圆柱形弹体,长2米,预计重120公斤,后掠形弹翼位于弹体中部,翼尖处有小翼,单片尾翼上装有水平翼,上面的舵面负责控制火箭的飞行姿态。

    f55的模型看上去就要粗壮得多,它长4。8米,外形与f25既有相似也有区别——无尾式造型,弹翼被置于末尾,翼尖也有小翼。按布泽曼设计为超音速火箭,使用一台液体燃料火箭,设计射高5000米,最大时速约1400公里/小时。

    “值得一提的是,f55的火箭发动机是康拉德(rad)博士设计的,他同时也为‘莱茵女儿’(reintochter)的两款火箭设计了发动机。推力大约能达到6。5吨,不过工作时间短了一点,只有7秒钟,这也是为什么火箭射高一直不尽如人意的缘故。”布劳恩知道无论是f25还是f55,担任防空任务都存在射高不足这个显而易见的缺陷,末了还特意捧了一下对方,“康拉德博士设计的两款型号研制进度比我们要快,指标也更成熟一些。”

    霍夫曼是知道康拉德大名的,历史上要不是他在空袭中死于非命,第三帝国在这个领域的研发工作进展还会更大,于是热情地与对方握手,康拉德显然很感激布劳恩的推荐之功,便笑着解释道:“布劳恩博士主要把精力都放在a-4火箭上了,他研究火百合只不过是为了项目配套而顺手为之,而‘莱茵女儿’却是莱茵金属公司一开始就按照防空标准去研制的,故而进度要快一些。它同样有r1和r3两种型号,其中r1型是两级固体燃料,r3型是液体燃料加固体助推器。”

    顺着他的介绍,众人考察了“莱茵女儿”的模型,这个有着如同花瓣一样弹翼的火箭造型看上去要优雅得多,在弹体下端有四片尾翼,中部有六片稳定翼,头部有四片操纵翼,总长5。74米,最大射高6000米,采用无线电指令控制,翼尖带有发光装置以方便操作人员目视遥控。

    参观到最后,除了模型作品外霍夫曼等人还听取了一些尚未最后定型或尚存于图纸上的项目,比如由瓦格纳博士主持设计的hs117地对空火箭(内部代号“蝴蝶”),这也是一种两级发动机火箭,初级助推系统用固体燃料,1750公斤的推力使火箭能在四秒钟内达到1100公里的时速,次级主推系统用液体燃料,发动机还在考虑采用宝马bmw109-558或者walter109-729型号。总设计长度4。3米,重量420公斤,升限11000米,但战斗部只有25公斤。

    比如理查德·沃格特(richard·vogt)博士主持设计的、用于对付英国雷达站的反辐射(雷达)滑翔炸弹——bv246,内部代号“冰雹”。这种炸弹有一个十分简洁的外形,雪茄形的机身,修长的双翼与正常布局的尾翼。在设计中两片长长的主翼是用钢筋混凝土浇铸而成,目的是利用重量大的特点确保炸弹和载机分离时干净利索,避免相互干扰引起危险。飞行过程拟采用无线电指令控制,最大打击距离在150公里以外,与已研制成功的hs293反舰滑翔炸弹采用的同一个思路,无非是导引头与引信有所区别。

    又比如瓦尔特·蒂尔博士在a-4火箭基础上研发的“瀑布”防空火箭,尺寸、飞行时间均小于a-4,但最大射高可以超过15000米,按照蒂尔博士的发展思路,在发射初期火箭速度较慢的时候由地面操纵手目视操纵,通过调整尾喷口的四个石墨燃气舵控制其概略射向;飞行中段用两台地面雷达分别照射目标和火箭,用计算机解算方位差后发出无线电指令,使火箭沿目标照射雷达波束飞行;飞行末段则使用无线电近炸引信和红外引导头控制火箭飞行。

    除这些比较成型的项目以外,还有一些研究人员林林总总报上来的预备项目,其中包括bv143空对舰火箭,这是类似于v1的海上版,弹体下按照一条触臂以保证火箭始终在离海面2米的高度飞行;又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