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喜电子书 > 穿越未来电子书 > 铁十字 >

第39部分

铁十字-第39部分

小说: 铁十字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得让人不好意思开口。现在我们师全套t-34,拉出去冒充俄国坦克近卫军都够格了,到时候您喊一声冲锋,我们就喊‘乌拉’,不对,还缺个政治委员作动员讲话。”

    这番话一出,旁边人都笑了起来。

    ;

第十二章 东线新规矩() 
ps:有读者问手机端领取三江票的事情,经过了解,手机端无法领取三江票,必须通过电脑端,或者用手机浏览器打开起点页面,到底部选择电脑版后才行,略微麻烦,感谢支持。另外,评论区发言希望大家注意火候,意见分歧很正常,但请不要上升到人身攻击,有个帖子我就是因为这个缘故锁了,请各位多多理解包涵。

    “说句真心话,t-34还是很好用的家伙,元首给你们装备这种坦克的想法真是神来之笔。它们只有通讯差一点,斯大林舍不得给坦克装电台。”被逗乐的古德里安指了指坦克后面的通讯天线,“出国前你们都把电台给装了吧,不看涂彩,光这点就和塔克近卫军不像,更不必说后面还按照我们坦克兵的习惯装了杂物筐和备用履带,这也不同于俄国人的做法。”

    科林伍德竖起大拇指,不露痕迹地奉承了几句:“长官到底是专家,一眼就看出了不同。”

    “说说吧,我快一年没去东线了,也不知道发生什么有趣的事情,我记得你那时候还只是中校,勋章也没现在这么多。”望着这些老部下,古德里安不由得想起台风战役时的情形,仿佛就还在昨天。

    “我升得够快啦,法国战役时我才是少校呢,6月份给我授了上校还升了团长,照这个速度下去战争结束前说不定有机会能摸到将军头衔。”科林伍德感慨道,“这可是将军呢……当初我们在装甲兵学校里用卡车加木头模仿坦克时哪敢想这种事。”

    古德里安拍拍他的肩膀:“相信我,你一定能当上将军,运气好的话能在退休前挂上三颗星。非洲是个好地方啊,不信你可以看隆美尔元帅的速度——那就是火箭速度,连我都羡慕呢。”

    “所以您一召唤我立马就心急火燎地赶来了。”科林伍德哈哈一笑,一一告诉古德里安东线的变化,“您走后东线是发生了不少事情,不过最近一个月发生的事情最多。很多部队的编制和防区都调整了,更准确地说是撤销了军一级编制。比如57装甲军原先下面有党卫军维京师,40装甲军原来管辖着大德意志师,这两支部队被抽走后,军一级番号马上就撤销了。听说今后准备陆续撤销集团军下属的军一级编制,作战由集团军直辖到师。师的力量会略微增强,而集团军的规格会相应缩小,一般就编制8-10个师(特殊除外),大致应对苏联人的方面军,而三个集团军群会分别下辖6-8个集团军(不含仆从军)。”

    古德里安沉思起来:这样做的好处当然是十分明显的,集团军直接指挥到师而不是再经过军一级转达能加快指挥节奏,加强对部队的控制力。通过对军直属部队进行拆分,将一部分补充给集团军直属部队,一部分用于补充给各师,可以有效增强各师的战斗力。而缩小集团军编制有利于集团军群的指挥——类似第6集团军这样30余万人编制的集团军实在过于庞大了。坏处是人员安排,主要是高级军官的安排,原来担任军长的将领升任集团军司令可能有难度,降级为师长又不甘心,不知道总参谋部是怎么摆平他们的。

    他好奇地问起了这个问题,科林伍德笑了起来:“这不是难事,目前因为军一级编制撤销而赋闲的上将、中将并不多,您知道元首大规模查抄叛国集团抓了一大批卖国分子,据说中将以上的大人物倒台了几十个,其他将校也很多,空出来不少位置,只怕空位置比够资格的人还多呢。不过我层级有限,不知道具体人事任命是怎么样的。”

    “维京师和大德意志师目前怎么样?”

    “这我不太清楚。”科林伍德摇摇头,“我只知道他们同样被抽调出来增援北非战场——这还是师长悄悄告诉我的。他们具体行动是严格保密的。”说着他话锋一转,又扯到了装备补给上面:“现在除了编制变化,装备补给的规矩也变了。新规矩是施蒙特将军上任军需总监之后改的,比如某个师回国休整,除必要的防身单兵武器以外,其他装备全部清点后留给所属集团军,算作军需处给该集团军的统一补给。”

    古德里安不解地问道:“那抽调部队的装备怎么办?岂不是他们一下子就失去战斗力?”

    “统一回国后拿新的!军备部的歪理——说这样可以节约装备运输成本,提高部队调防效率,据说元首对此创意也很满意。其实我们才不管这些,集团军长官倒是对这个政策举双手欢迎,一瞬间拿到一个师的主要装备有什么不好的?”

    “那得要生产跟得上才行。”

    “没问题!总动员令后工厂发了疯似的加班加点,据说坦克产量有了很大提高,再加上蔡茨勒总长和施蒙特将军合作,效率比起以前大大提升了……”科林伍德忽然压低声音,神秘兮兮地说道,“前段时间听说有人要陷害施蒙特将军,诬告他是叛国集团成员然后押回国审讯。几个集团军群元帅都急了,打算回国抢人呢,好在后来元首和蔡茨勒总长联名担保,他回国被盘问了几天就放了回来,仍然官居原位。所以军需总监这位置不是随便谁都可以当的,必须是可靠得力的人物。当初台风战役要不是叛国贼使坏,我们怎么会穿不上棉衣、拿不到补给?说不定早已打进莫斯科了。”

    古德里安很想解释说哪怕后勤可以,部队也是强弩之末了,但转念一想又懒得辩解,元首现在把很多过去错误的决策或做法都推到叛国集团头上,给很多事、很多人解了围。原以为清洗活动会在军中引起大动荡,听科林伍德的口气貌似受灾最严重的东线连水花都没飘起来,可见军队对元首的拥护还是始终如一的。

    “当然也有特殊情况,比如二号坦克全部随部队抽调回国了。理由是他们战斗力过于低下,将回国改成自行高炮后重新服役,三号也要抽调回国改装成突击炮,不过目前部队拥有的数量还太大,没法替换,只能等二号先完工再轮到三号。”科林伍德对此有很大的抱怨,“我们反映很多次了,说俄国人t-34厉害,要求国内开发新坦克,结果他们只把4号改了又改后搪塞我们,新坦克却一直不见踪影,原本说10月份能装备一批,现在又说最快要到年底。”

    “新的4号还打不过t-34?”古德里安一惊。

    “比以前好很多,但没有明显优势。我们还和美国人的谢尔曼交过手,那也是一种不错的坦克,或许比t-34差一点,数量很少,俄国人宝贝得很。”科林伍德抱怨声更大,“敌人的装备优势比较明显,斯大林又有罗斯福给他输血,再这样下去东线装甲部队没法打了——您不知道,我们团全面换装t-34后小伙子们都高兴坏了,巴巴罗萨开始以后还没有满编过呢。”

    古德里安是知道后续坦克开发计划的,但不想透露太多,只轻轻点了一句:“别担心,忍一忍就过去了,我们的新坦克再过半年肯定服役——比t-34和谢尔曼好很多。”

    “那就好。”科林伍德本想问个究竟,一看古德里安的样子便很知趣地不再吭声。谈话间古德里安还在观察配属给35装甲团的卡车和火炮,看了半晌觉得不对,追问道:“你们的编制改了?怎么会有这么多88防空炮?”

    “长官,这事情差点忘记了,我原本一到就准备向您汇报的。”一听古德里安问起这个,科林伍德脸色露出愤愤不平的神色,“一共多了100门88炮,据说去年就运到意大利准备增补给隆美尔元帅的,结果胆小的意大利人害怕英国人一直不敢运输,一天拖一天地在仓库压了下来。这次我得了凯塞林元帅的命令可以自己到仓库挑东西,我别的没多选,一眼就看中这些大家伙了,正好卡车也有富裕,一狠心全给拉来了,配属的炮弹也没少拿。”

    “你干得不错,真不愧你那‘搬家鼠’的外号。”古德里安笑着拍了拍对方肩膀,看着周围没意大利军官,又骂了一句,“意大利人真是群猪!”

    “我也这么觉得。”两人一起痛痛快快骂了一顿。

    “现在我们额外多了100门88炮,再加上补给完成的坦克和原来就在师内的88炮数量,我觉得我们团如果在东线对付1个俄国机械化军都不成问题了。”科林伍德末了又补充一句,“不过长官,炮我是给您拉来了,炮组成员还得您自己想办法。”

    “没问题,我有办法。”看着眼前这九十多辆t-34和100门额外的88炮,古德里安底气足了不少,心里开始盘算下一步作战计划,一个大胆的计划初步形成了。

    ;

第十三章 古德里安的双重用意() 
在北非,古德里安由衷感觉到作战与指挥的自由,无论是计划选定还是路线设计,基本上自己想定就可以执行了,用不着受各方面的干涉,理论上说非洲军团应该服从意大利方面的指挥,可此刻能指挥的意大利人还躲在罗马呢,古德里安说都懒得说一句,他微笑着对科林伍德说:“我打算以你们为主力给蒙哥马利一个狠狠的教训。”

    “法国战役结束后我们还没揍过英国佬呢,小伙子们一直都为在敦刻尔克放跑了他们而感到遗憾。要不是戈林这个卖国贼当初在元首面前吹牛,我们早把英国佬赶下海去了。”科林伍德踌躇满志地原地立正,“长官,您下命令吧,您说怎么打我们就怎么打。”

    “半个小时后将召开军事会议,你也一起参加。”古德里安微微一笑,“等会你要看我的示意,尽可能配合我。”

    科林伍德嘻嘻一笑表示明白了。果然会议召开没多久古德里安就发了火,一脑门愤怒异常的脾气宣泄在临时搭建的帐篷里:“从我们掌握的情报来看,北线三个步兵师没有能为我们争取更多时间,仅仅一天他们就投降了,这些家伙反过来还把责任扣在我们头上,拍了电报给罗马找领袖告状,现在领袖正质问我呢。”

    所有人都不吭声,几个意大利将领虽然在心里腹谤古德里安让意大利步兵师抵挡英军的行为等于是抛弃步兵师,但三个师仅仅打了一天就全部投降的节奏似乎太快了一点,他们也觉得说不过去,丢了意大利人的脸。至于找领袖告状就更是撒泼的行为,领袖能管得住古德里安才有鬼了。

    “原本按我的计划,我们在特勒阿卡基尔休整两天后汇集步兵部队交替掩护撤退,这也是为什么我当初从阿拉曼前线撤退时不直接去托卜鲁克而是来这里的原因——我要是真不管他们我早就跑了!但现在步兵们的行为让我们太被动了,英军第八集团军咄咄逼人,如果继续按照原有计划撤退必然会被英国人追上消灭。”古德里安发了一通脾气后又叹了口气,罕见地倒出一大滩苦水,“虽然我得到了一个国内新到来的装甲团增援,但这点兵力你们也知道是无法与英国人对抗的,必须要有可靠的策略。”

    “长官,您有什么计划不妨一起说出来吧,让我们也心里有数。”一个意大利军官大约是忍不住了,直截了当地说。

    古德里安沉吟了半分钟,说出了他的想法:“我的计划很简单,大部队继续朝托卜鲁克撤退,但必须有部队留下来掩护并与英军周旋——这个时间不能少于3天。”

    “啊!……”意大利人个个面面相觑,德国人又要牺牲我们了?

    “大家讨论一下安排哪支队伍殿后比较合理?”古德里安在几个高级军官的脸上扫来扫去,像是补充说明,又像是自言自语地解释,“这些部队不仅需要大无畏的战斗精神,更要有牺牲精神。”

    一听到“牺牲”两个字,几个意大利将领更加证实了心中的猜测——这大概又是被抛弃的命运。壁虎断尾求生用一次就好,可这个长官怎么总想着断尾求生?古德里安扫视了会场一眼,没人接腔,所有人一看到他的目光就迅速把头低下去,生怕被他点到名。

    沉默了许久,最后还是没人自告奋勇跳出来,古德里安叹了口气,用苦恼的口吻说道:“这样吧,这次我安排德国部队殿后,不能每次都让意大利盟友掩护我们撤退,否则领袖面前我真的无法交代了。科林伍德上校,你们团是新来的,编制齐整、人员充足,你承担这个任务怎么样?”

    “长官……”科林伍德读懂了古德里安的用意,站起身来用略带着抱怨的口吻说道,“这任务您能不能考虑别人啊?我们团虽然装备、人员比较齐全,但毕竟是从东线直接撤下来的增援部队,从俄国前线一路转辗到北非前线,这半个月来几乎没好好休整过,况且我们也缺乏沙漠作战的经验。”

    “既然你们都有困难,那我亲自率领部队殿后吧。”古德里安没有发怒,只是用惆怅的口气说,“没想到那几个步兵师如此不经打,早知道我就不让你从托卜鲁克连夜增援过来,现在又要撤退,这么没名堂的来回折腾我都没法和上面交代。不过这次我不能只靠两个装甲营了,得让第15和第21两个装甲师的主力部队都留下——你们不想看到我被蒙哥马利俘虏吧?”

    两个师长相互看了一眼,不明白古德里安想表达什么意思,军人的荣誉感又不允许他们推脱,只能含含糊糊地应承了下来。

    几个意大利将军感动极了,生怕古德里安反悔,立即站起来表示:“感谢长官的牺牲精神,我们将尽快撤退以节约时间。”还有的愤愤不平指责那几个已投降的步兵师师长,说决定立即发电报给罗马为古德里安将军和德国盟友辩驳——将军已在阿拉曼战役南线掩护我们撤退了一次,这次又表示主动掩护我们撤退,这是崇高的骑士精神,任何对此持有怀疑态度的人都是卑劣小人。

    古德里安皱着眉头说道:“鉴于目前敌强我弱同时也基于目前部队实际,请意大利部队立即准备撤退。为加快撤退节奏、减轻你们的行军压力,类似大口径火炮和一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