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喜电子书 > 穿越未来电子书 > 铁十字 >

第419部分

铁十字-第419部分

小说: 铁十字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不仅岛上的陆航军官和守军最高指挥官泰勒少将心急如焚,就连在华盛顿坐镇的参联会巨头们也是坐立不安,差不多每隔1小时就要发电报来询问情况,得到的消息依然是“没有……”至于从东海岸起飞的侦察机,同样回报“没有……”。

    就在众人如坐针毡之际,浩浩荡荡地轴心舰队终于让一架b…24给逮住了,兴奋不已的飞行员目睹这条长龙后,立即爬升眼见的观察员不仅注意到了海面上的动静,还看到了从远处扑过来的德军战斗机。

    下面的马沙尔等人自然也看到了这架美军飞机,一看时间,已经是16:43分,美军基本上不可能再发动进攻,克兰克认真地交代前去截击的飞行员:“这个……打得时候注意点,别一下子把他打下来,让人家从容发完报再说……”

    “报告,发现轴心舰队主力,目标位置位于百慕大东北偏东方向1000公里处,拥有正规航空母舰5艘,疑似战列舰:7艘,中型军舰6…8艘;各类轻型军舰30余艘……”

    “突突突!”虽然b…24已将高度拉升到7000米上空,但德军战斗机依然不依不饶地扑过来,后座机枪手也用12。7mm的机枪火力猛烈还击,不过今天前来截击的敌人大概是个新手,打了半天,机炮炮弹都从b…24的两侧飘过,居然没有一发击中飞机,最终让这架b…24成功脱离……(未完待续。)

第一百三十八章 大西洋绞杀战(26)() 
17:03分,目睹这架美军飞机最终消失在视线里,舰队上众人不约而同地松了口气:总算是把这瘟神盼来又送走了。

    “截获敌人的电报了么?”克兰克不放心地问道。

    “截获了,不过没法破译。”

    “大概就是报告方位……”小泽一挥手,“全军转向,取航向345度,航速20节,我们去纽芬兰岛……”

    “报告……”一声响亮的声音打断了参联会作战室的沉寂,“百慕大侦察机发现敌舰队……”

    “好!”金上将兴奋难抑地站立起来并迅速接过电报,扫了几眼后又递给其他人。

    其他参谋则在大地图上标出了德军舰队的位置:“傍晚17时左右,敌舰队中心位置在百慕大东北偏东方向,具体位置大约在西经56度,北纬37度11分,距离百慕大约1000公里,距离纽约1600公里,发现时航向275度,航速大约17节……确认是轴心舰队主力,绝大多数主力舰都在。”

    “派出攻击机群了么?”

    阿诺德摇摇头:“对海攻击机群航程不够,唯一挨得上边的重型轰炸机速度不够快,再加我军无法发动夜袭,所以只加强了防空戒备,无法攻击。”

    金上将补充道:“敌人不是泛泛之辈,作战航程控制得很好,现在这个距离我军拿起没办法,而他们入夜之后可以加速进军,到明天天亮之前可以把距离缩小到500公里以内,届时就可以率先发起攻击,而我军需要再进行一次侦查才能定位。”

    “坎宁安上将的舰队在哪里?”

    “距离百慕大还有1400多公里,如果他们全速赶路,明天上午可以将距离缩小到800公里以内,明天中午或下午时分可以对敌发起攻击。”

    马歇尔点点头:“现在的问题就很关键了,我们必须顶过清晨敌军发起的第一波攻击,然后尽快找到他们的位置……”

    艾森豪威尔提醒道:“是不是不能忽略这样一个情况,敌人有没有去进攻纽约或其他大城市的可能性?”

    “让我想想……”海军中将乔纳斯…英格拉姆接过参谋的铅笔,在地图上勾勒起来,很快他就画出了一条近似圆弧反切线的航线,“如果这么干,敌人可基本保持在百慕大1200公里之外同时向东海岸进攻,预计在28日傍晚或29日凌晨发动对东海岸的袭击。”

    由于英格索尔上将在作战指挥上的的力不从心再加上本人流露出来的倦意,罗斯福打算走马换将,考虑将尼米茨调回来出任,太平洋舰队直接由哈尔西统管,现在与历史时空不同,大西洋才是主要作战方向,太平洋方向舰队几乎失去了大规模作战能力,只能守着2艘战列舰和一堆护航航母过日子。

    金上将对此表示赞同,但在人事安排上却犯了难,鉴于太平洋方向同样重要,再加上面临海陆谁主导的争夺,麦克阿瑟和哈尔西这两个炮筒子脾气之人放一起很可能会直接吵起来,马歇尔对此也表示了担心。出于海陆平衡与和谐,罗斯福认为还是需要给太平洋舰队配备一个稳重持重之人,尼米茨本人也同样表示了赞同,希望能让哈尔西再锻炼一番,并亲自推荐了乔纳斯…英格拉姆中将,特纳虽然也升了中将,但资历还不如哈尔西,再加金上将也赞同特纳还需要再磨一磨,如果有显赫的战功比如拿下佛得角这样的攻击,将来安排其他重要职务也可。最后参联会形成一致意见,决定等大西洋这一仗打完后就进行人事调整。

    听完英格拉姆的分析,众人又有些皱眉,觉得这事情太过棘手:东海岸虽然设置了大量防空设施,总统也表示不要太过于注重空袭的事美国人民迟早是要接受这样的场面,这是打仗,不是两个强国过家家,但大家还是希望东海岸受到的考验越少越好。

    阿诺德考虑了半天后答道:“现在主动权掌握在德军舰队手上,我们只能被迫消极防御,不过至少我们有了对方的初步位置,而且坎宁安上将的舰队也在赶来的路上,我对于胜利还是有信心的,我希望海军把潜艇和鱼雷艇靠前部署,争取明天凌晨发起一波对敌舰队攻击……”

    这个要求说实在的有些强人所难,但金上将还是爽快地答应了下来。

    由于百慕大日出比华盛顿要早大约2小时,参联会所有人都决定留在现场过夜,准备摩拳擦掌打这一仗,等着德国人上门来送死。

    时间一分一秒地过去,百慕大机场已完全进入了白热化状态,入夜之后,所有飞机都完成了准备,防空部队做好了充分准备,雷达室加派专人,聚精会神地等着德军进攻开始。考虑到德军具有夜间空袭能力,为避免飞机被敌军摧毁于地面上,根据预定计划,飞机将保持随时可出动的状态应付突发事件,假设德军4点钟以前还不出现,则陆航准备先行起飞索敌。

    由于百慕大日出比华盛顿要早大约2小时,参联会所有人都决定留在现场过夜,准备摩拳擦掌打这一仗,等着德国人上门来送死。

    时间一分一秒地过去,百慕大机场已完全进入了白热化状态,入夜之后,所有飞机都完成了准备,防空部队做好了充分准备,雷达室加派专人,聚精会神地等着德军进攻开始。考虑到德军具有夜间空袭能力,为避免飞机被敌军摧毁于地面上,根据预定计划,飞机将保持随时可出动的状态应付突发事件,假设德军4点钟以前还不出现,则陆航准备先行起飞索敌。由于百慕大日出比华盛顿要早大约2小时,参联会所有人都决定留在现场过夜,准备摩拳擦掌打这一仗,等着德国人上门来送死。

    时间一分一秒地过去,百慕大机场已完全进入了白热化状态,入夜之后,所有飞机都完成了准备,防空部队做好了充分准备,雷达室加派(未完待续。)

第一百三十九章 大西洋绞杀战(27)() 
美军侦察机当然找不到轴心舰队主力,入夜之后,小泽重新又将航线调整为25度,航速减慢到17节,经过一夜奔袭,舰队中心位置目前已转移到距离百慕大东北方1600公里,距离波士顿大约1500公里的地方。一直在百慕大周围800公里范畴内打转转的侦察机明显逮不住德军舰队的确切位置。

    而且,为防备德军突击,凌晨4点多百慕大方向所有的飞机全部起飞,经过漫长的搜索与巡逻,到9点钟的时候,必须回去降落并补充燃油,搜索力量进一步减少,泰勒让b…24搜索了1000公里左右的位置,依然报告毫无发现,从东海岸起飞的侦察机也报告没有任何发现。

    现在距离轴心舰队位置最近的陆地机场应该是加拿大的爱德华王子岛和纽芬兰岛,两者者距离舰队大约都是800公里,可惜,两个岛上虽然有美国陆航部署,但其精力并未针对这场战斗,前者是加拿大航空兵的主要基地,美军只入驻了很小一部分联络员,上面的飞机加起来一共还没破100,而且德军舰队目前的航线已经逐步转向60度,离开爱德华王子岛的距离也在拉开。

    纽芬兰岛倒是同盟的核心基地,上面的飞机加起来超过1500架,不过这并没有什么用,因为有1000多架是重型运输机,专门执行跨海战略运输的,有200多架战斗机,主要用于本岛防御,其余300多架才是各类型的攻击机,主要是4发重型轰炸机,对海攻击机并不多,大概也就是100多架。岛上有相对完善的防御措施,有4座双联装8英寸岸防炮炮塔,担任防御任务的还有2个加拿大步兵师,包括加拿大海军舰队主力也在港口,用加拿大人的观点看起来,差不多可以说是固若金汤了。

    自德军占领亚速尔并形成大西洋黑洞截断主要跨大西洋航线后,英加航线便成为唯一的主力航线,而纽芬兰岛便成为这条航线的起点不仅有跨大西洋的海运,海运跨大西洋的航运,成为越来越繁华的所在从南美、美国、加拿大出发送去英国的物资在这里集结,从英国撤退回来的人员同样在这里集结,各色人员、物资、军队和船舶汇合成盟国的繁华乐章。

    德军情报部门早就注意到了纽芬兰岛的特殊,前后三次通过潜艇派遣特工去搜集有关情况,得到的信息虽然还不够完整,但光是这些就足够令人吃惊了:

    纽芬兰岛每月吞吐的物资大量大约在400万…500万吨左右,对外发送大约在200万吨,包括燃料、粮食、军需品和装备等。由于该岛与北美大陆并不接壤,因此所有物资都是通过海运发送,船舶众多,日均船舶滞留量超过100艘,有大批量的运输、存储作业。这主要是由于德军强势,一般南美国家的货轮害怕损失不敢承担运到英国的运输作业,只把货物运到纽芬兰,然后依靠美国和加拿大的船队进行调运。

    从航运角度而言,这也是有利的,南美货轮基本上体积不大、速度不快,运到纽芬兰已筋疲力尽,再去英国不可想象。而美、加船队现在已换成了清一色的胜利轮自由轮的升级版,比自由轮速度更快、吨位更大,自由轮建造已基本终止,因此在船队中比重越来越低。需要上岸储运的主要是农产品和军需,美国制造的军用装备直接就装载在胜利轮上,直接加入船队即可。

    为管理庞大的船队,由美国、英国和加拿大当局组成了联合海运管理委员会,虽然英国派出海军将领担任了主席,但大权无疑是掌握在美国人手里的。

    纽芬兰还设有联合航运管理委员会,主要负责统筹跨大西洋战略空运,这个机构更不用说,基本完全是美国陆航说了算,由原来的第8航空队司令卡尔…斯巴茨中将担任主席和最高指挥官,他同时还兼任纽芬兰岛美国陆航总司令。

    虽然第8航空队在欧洲的战略空袭最终以损失惨重而告终,但参联会和国会独立调查委员会经过深入调查,认为他的指挥并未有太大问题,也不是简单的情报泄露导致的,因此他有惊无险地逃过一劫。放眼美国陆航指挥官,唯独他有大编队机群指挥、调度、编组的经验,再加上与英国方面相对熟悉,经验无可替代,因此便确定其出任这个角色。第8航空队幸存的官兵们也摇身一变,从战略轰炸变身为战略空运执行者,整支部队的士气又逐渐开始恢复。

    在天气许可的情况下,战略空运一般每周两次,大概周一起飞去英国,周二卸货,周三检修补给,周四回纽芬兰,周五、六在纽芬兰休整补充,周日休息,然后下周一继续执行;特殊情况下执行3次,周一飞,周二回:周三飞,周四回;周五飞,周六回;周日休整补充这等于是极端压缩检修时间,但这种局面只出现过两次,大多数时候只能保持2次,因为冬季每周总会碰到一次天气不好的时候。

    斯巴茨还为缺乏熟练飞行员的美国陆航培养了300多名战斗机飞行员,再加上英国战斗机飞行员的加入,阿诺德得到了将近500名有经验的战斗机飞行员,极大地解了燃眉之急,使他度过了加勒比海战后陆航青黄不接、最困难的时候,不过坑爹的第一次百慕大之战又让他损失了100多人(组),现在陆航账面上有2万多飞行员(组),平均每个月还新增将近1000,但真正打过仗、有经验的一线精锐不到5000人(组),其中一半多还分布在太平洋方向,800多分布在加勒比和南美方向,北美大陆是不到2000的老兵带着1万多新兵在执行任务。

    陆航已足够惨不忍睹,美国海航特别是舰载机飞行员由于持续、大量损失,总飞行员(组)人数与陆航差不多,熟练程度更低,更不能看,担负舰队航母作战的lv5级飞行员不到600,能担负护航航母掩护作战任务的lv4级飞行员也不过1000余。虽然这数字放在世界范围内与主要强国相比还非常可观比如日本一线舰载机飞行员(组)总数还不到400,但水平差距太大,美国top100飞行员只能排在日本这400名飞行员中的最后100,如果让日美这1000名飞行员对决,在装备一样的前提下,即便美军多一半兵力,最后失败的一定是美国海航。

    相比之下,德国空军和德国海航共同拥有的飞行员(组)只有美军的一半,但有过作战经验的飞行员超过80%,其中海航因为大部分飞行员都从德国空军调度,拥有一次以上作战经验的超过90%。不过日德后备飞行员培养远远不如美军,美军陆海航每个月新增飞行员均超过1000,德国合计只有1000,而日本合计连500都不到,意大利在德国扶持后水平与日本基本接近,其他轴心小兄弟加起来都不及意大利。换而言之,美国一家的后备等于轴心综合,如果再加上英国、加拿大、南非、澳新的力量,即便不考虑苏联,后备力量是轴心的两倍。

    所以现在轴心与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