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喜电子书 > 穿越未来电子书 > 铁十字 >

第50部分

铁十字-第50部分

小说: 铁十字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他一边说,一边从公文包里掏出两包意大利香烟,笑着招呼周围看热闹的士兵:“来,都尝尝,上好的意大利货色,全是我们缴获的,比美国佬的骆驼牌好得多。”士兵们看了一眼克拉克,然后都用火热的眼光盯着香烟,克拉克别无他法,只好就地分了下去,阵地上很快就是一片吞云吐雾的欢乐。

    一圈香烟下来,刚才还素不相识的罗宾中校和克拉克上尉现在似乎成了熟悉无比的老朋友了,开始漫无边际的吹牛聊天,罗宾中校的口才相当了得,为人又极爱炫耀,一个劲地扯当初他在剑桥大学求学生活的种种:什么学校附近最有档次的酒吧,里面不仅有上好的苏格兰威士忌,还有其他地方难得一见的法国白兰地和来自德国黑森、巴伐利亚的黑啤,然后再说上几句男人都懂的荤话,把周围士兵全逗乐了。

    可怜的克拉克出身平民家庭,做到上尉已是奋斗了多年的结果,以前哪有机会见识上流社会的生活,对刚才对方提到的酒吧、舞厅、弹子房、跑马场都是只听说过名字或者最多远远见过一面的地方,平时根本不敢进去消费。不过罗宾中校提到的场所确实都是剑桥郡里最高端、最豪华、最有档次和人气的地方,不但名字对的上号,有关位置、门面、规模都无一差错。至于里面那些温柔似水的女招待、花枝招展的伴舞女郎、风情绰约的时髦女郎等等是克拉克远远不知内幕的,现在更是只能瞪圆了眼睛听听过瘾,以前哪敢去想这些事情?

    士兵们对罗宾长官的经历和艳遇都是一脸羡慕之色,克拉克上尉心里却愤愤不平地:“人比人真是气死人,这位明显就是贵族子弟兼花花公子的做派,也不知道走了什么门路年轻轻就混到了中校,还一直在司令部直属部队服役,看他大言不惭的样子说不定还是个不折不扣的草包。”

    不过想是这么想,巴结的念头却一下子遏制不住,这年头哪里都靠门路,谁知道这些大人物将来什么时候就飞黄腾达上去了呢?丘吉尔年轻时候也是个放荡不羁的花花公子,现在还不是当了大英帝国的相?

    时间过了有一会,对方露出了明显不耐烦的神情,开始频频掏出怀表看时间,克拉克眼尖,一眼就认出那块是金制的劳力士怀表,据说还是纪念1937年乔治六世国王加冕的限量版,他只在旅长大人身上才看到过,他更加不怀疑这是高级军官了,所有的戒心和疑虑一下子全消散了。

    他刚才确实和营长打通了电话,但营长明确告诉他旅部和装甲部队早已向前追击意大利人去了,现在根本联系不上,让他自行判断这件事的真假,既不得罪人也不能耽误事,所谓和上面进一步请示完全就是忽悠罗宾中校的,他他要做的无非是将对方留下来盘问情况,看一看究竟有没有问题,所以根本就不会有回应。扯了这么许久,如果真有问题也该露出马脚来了,这位长官虽然个人生活不太靠谱,但这不正好是大不列颠贵族军官们的做派么——看来完全是自己多心了。

    “克拉克上尉,看样子你们不需要增援,我该率领部队回去了,你回头告诉你们旅长我来过就可。”罗宾中校大概和克拉克混熟了,知道不能提过分的要求以免伤了和气,罕见地没火,“万一他追问起来,你就说我去搜索德国人的侦查部队了。”

    “别别别!”克拉克心想,真要这么做了,万一将来旅长和这位中校接洽上,自己该怎么解释这回事?自己挨训事小,误了司令部的命令才是大事。“您还是过去吧,执行任务要紧,毕竟这命令针对的只是本师的车辆,司令部的编队当然不受限制。”

    “那我先走了。”临走时罗宾中校和他热情地握手,“等战争结束了,我请你去剑桥郡最好的酒吧喝一杯……”

    。。。

    。。。

第三十一章 兰克突击队() 
车队从阵地中扬长而去,卷起一地灰尘,很快消失在众人的视线中。

    “好险……刚才你在那坐了这么久,和这个上尉东拉西扯,我都以为暴露了。”这是被古德里安挑选为突击队队长的海因茨所发出的声音。

    “那上尉是个机灵人,想方设法想套我的话,没想到我当年在剑桥大学读过书,对此熟悉得很,一破绽都不会有。”假扮成罗宾中校的是非洲军参谋部的兰克上尉,一直在后勤部工作。起来他还是个有意思的人物,他父亲是德国人,母亲是英国人,两户人家一直是世交,在一战以前英德两国交情尚可的时候结了婚——那时候不仅英德两国民间通婚比较普遍,连英国皇室严格起来都是德意志贵族,德皇威廉二世的母亲就是英国维多利亚女王的长女。

    一战爆发前两年兰克出生在了德国,由于父母都是平民且家境优越,他并没有受到战争的波及。等到了德国战败后革命风暴卷起,局势一片混乱,特别是在马克恶性通货膨胀的过程中,他父亲因为产业失败、家徒四壁而心力交瘁地去世了,难以为继的兰克一家只好跟随母亲返回了英国并在那里接受了中学教育,他凭借着聪明的头脑顺理成章地进入了剑桥大学。

    本来兰克对国家和民族并没有特别清晰的认识,因为他的国籍虽然跟了父亲一直是德国,但他母亲是英国人,而且本人又在英国生活了很多年,对英国同样抱有好感。但随着年纪增大,读大学期间英国人那种无孔不入的嘲笑和隐形的歧视却让他高兴不起来,刚才那通剑桥学习生涯中花花生活的扯淡实际上他根本就没亲身经历过,全部是一帮子贵族同学的口口相传与肆无忌惮的炫耀,他既无力负担那种花天酒地的费用,更不为主流圈子所接纳,人家提起他只有一个“德国崽子”的绰号。

    好容易捱到毕业,他原以为凭借自己剑桥毕业生的文凭可以找一个不错的工作,没想到由于德国血统的缘故,所有的政府机构和公共组织都委婉地拒绝了他,连应聘学校教师都遭到了拒绝。他学的是统〖〖〖〖,↖。

    style_tt;计专业,最后只能在一个不入流的企业中承担商业簿记工作,和一堆商科专业学校毕业的学生厮混在一起,还时不时被他们所嘲笑。

    学业不顺心、事业不顺利、母亲又病故了,一项项打击接踵而来使他变得更加郁郁寡欢、沉默寡言。他没有选择反抗,决定独自默默忍受下去,他以为自己这辈子就这样了,德国也就这样了。

    但德国的情况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元首上台了!

    元首解决了失业,元首解决了德国的经济问题,元首在竞选中面向大众许诺的面包、工作和秩序一一都实现了,这种截然不同的做法,种种令人耳目一新的政治宣传都让这个年轻人为之倾倒。对比英国国内那些互相倾轧,互相拆台、只会空喊口号却对实际问题束手无策的贵族政治家,他觉得元首比他们高明一百倍。

    偶然有一天他看到了一张报纸,上面登载着元首在公开场合演讲的片段:“……你们或许要:希特勒先生,我需要一份工作,一块面包。是的!你的法很对,生命实在是太重要了。但我要告诉你们。这世界上还有一种东西比生命更重要,那是自由!那就是尊严!”他觉得这句话真正到了自己的心坎上,他压抑不住自己了,他火热的德意志情感萌发了,他把所有的积蓄和母亲留下来的丁遗产都换成了回国的船票和盘缠,他决心回去,他要回国——回自己的祖国!

    回德国的第一天他就去征兵机构报到,虽然年龄已超过了入伍年纪,但他仍然希望能有服役的机会,并且向对方坦白了母亲是英国人、自己只有一半德国血统的事实。征兵处的长官用奇怪的眼神看着他,和他:“这有什么关系呢?你父亲是德国人,你身上就流淌着德意志民族的血液,只要你认同德意志民族的利益,愿意为了捍卫他的荣誉而殊死搏杀,你就是我们的同志。你要知道,元首还是奥地利人呢!”

    因为他拥有大学文凭且能英语,他被特许入伍了,考虑到年龄和专业后被分配到部队后勤机构服务,还成了一名令人羡慕的专业技术军士。他在部队里发疯一样的工作,将自己全部的专业能力与爱国热情爆发了出来,他很快就拥有了“活数据库”的美名——一个师的物资,无论是枪支还是弹药,无论是汽油还是面粉,他不用看账簿就全部装在脑子里,随时都能告诉长官剩余的数量和可供使用的时间。他不仅通过了盖世太保的忠诚测试,还被破格提拔成了少尉。

    198年他跟随部队去了奥地利,正好是德奥合并的当口,他亲眼所见所有的民众都自发上街对部队表示欢迎,到处洋溢着德意志的民族情感,比195年收回萨尔时更让人激动。因为所有人都相信,既然连奥地利出生的前陆军下士都能成为德国元首,那世界上所有的德意志民族是一家的口号就是真的,德国人绝不会亏待了奥地利人。当部队进城的时候,所有人都热情高唱《德意志之歌》:

    德意志,德意志,你高于一切,

    高于世间所有万物;

    无论何时,为了保护和捍卫,

    兄弟们永远站在一起。

    ……

    热烈盈眶的他同样在放声歌唱,在这一刻,他觉得自己的人生有了价值,奋斗有了方向,心灵终于找到了归宿。

    对照自己服役的经历,他也不认为自己在军队中受到了歧视,无论升迁还是表彰,他都拥有与其他军官一样的机会。甚至于因为他在英国生活多年且获得剑桥大学学士文凭,在法国战役开始前,总参谋部还特意请他给年轻的军校生们上课(这对一个中尉而言是难得的殊荣),为他们分析英国的社会现状和阶层结构,听他用亲身经历给军校生们讲述那个肮脏的、腐朽的、浑身充满享乐气息的没落帝国的情况,比较之下,他认为德意志民族的命运如同涅槃一般,上升期才刚刚开始。

    古德里安还没有那么大本事把勃兰登堡特种部队拿过来使用,但他想到了兰克,想到了这个出身英伦、在他第一天来时就能不看账簿向他报告全部物资、装备和人员的上尉军官。在征求其意见时,从未上过战场的兰克毫不犹豫地接受了任务并当仁不让地扮演了罗宾中校的角色,而突击队队长海因茨则扮演装甲车驾驶员。这个车队理所当然地是假的,从军官到士兵无一例外全都是德国人假扮的,不过除了人以外车队其他东西都是真的——没错,这些都是前两天战斗中缴获的产品,全套家当从衣服到帽子、从枪支到车辆,从皮包到公文,乃至于包括怀表在内全部是从英国人身上弄下来的。

    霍洛克斯少将下的一道命令或多或少也帮助了突击队的混入,因为秉着家丑不可外扬的原则,他并没有将第十装甲师受到重创、有大量人员被俘的情况传达下去,否则克拉克盘问的范围还会更多一些,要知道除了兰克,突击队其他人基本太会讲英语,更不熟悉英国情况,一开口就要露馅。

    “长官,我们现在英国怎么办?真的去找英国人旅部?”

    “不。”海因茨交代电报员,“立即给古德里安长官拍电报告诉他们已混入了防线,请他立即发起进攻,我们只要找到英国人的炮兵阵地并摧毁它,我们就成功了。”

    一直在紧张地等待突击队消息的古德里安终于等来了消息:“长官,兰克报告行动成功了,让我们立即发起进攻,他们会配合我们……”另外,他还将英国人大致的布防情况也了一下。

    “很好!他们做的很好!把他们的功劳记录下来,无论是晋升还是授勋都应该优先有他们的名字。”古德里安大喜过望,“全军装甲部队进攻,用最快时间将英国人打垮。”|

第三十二章 强行突破() 
兰克车队过去后两个多小时,逐渐西斜的日光开始笼罩大地,克拉克上尉发现阵地前面又有了车队,甚至拥有比刚才更大的声音和沙尘。

    “怎么回事,司令部对我们难道就这么不信任,又派来了援兵?”他嘀咕着,有些不敢相信。

    亚当斯下士则羡慕地说:“不知道这次会来几辆,啧啧,刚才那中校可真是神气活现,不过他发的香烟真不错,这还是第一次有军官请我抽高档香烟呢。”

    举起望远镜看了没多久,克拉克的脸色忽然凝固住了,因为他发现来的坦克不是自己人——刚才的车队全是帝国的米字旗,现在则是德国人的铁十字。见鬼,德国人怎么这么快就来了?

    “不好,德国人!”他惊叫着,“……全体都有,立即进入战壕,准备迎接战斗……”还没等他将命令下完,一马当先的t…34坦克已将火炮高高扬起,话音刚落,炮弹就已落了过来。

    非洲军这次是下了血本了,没有任何试探性进攻,上来直接就摆开了架势全线突击。不仅将装甲部队200多辆坦克直接冲阵,而且紧跟着就是大量装甲掷弹兵,在他们后面则用卡车直接拉着大口径榴弹炮冲在二线,连防御阵地都不构建就直接发起进攻,近乎是在用大炮上刺刀的状态提供支援火力,似乎一点也不在乎英国人的炮火反击。

    克拉克做出了他最快的选择与应对,可惜还是晚了一步,猝不及防的士兵们被不断爆炸的炮弹撂倒,而好不容易连滚带爬进了战壕的士兵还没来得及喘口气,德军坦克又轰隆隆开上来了。克拉克别无他法,只能扑到电话机前报告,不过他相信这么猛烈的炮火肯定把后面的部队惊动了。只要守住,还有一线希望。

    果然,听筒里营长的语气比他还焦急:“我知道德国人发起了全线进攻,你们一定要顶住。炮兵马上就会还击……”

    “是,坚决顶住。”

    然而,所有一线阵地上的英国官兵们很快就失望了,他们翘首以盼炮兵阵地开火掩护他们的场面迟迟没有发生。反而背后同样传来了十分猛烈的爆炸声,听方向居然是炮兵阵地那里传来的——就在该师火炮群接到命令、准备发威的时候,海因茨指挥的坦克中队到了。在刚才过去的两个多小时,兰克上尉充分利用了伪造的罗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