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喜电子书 > 穿越未来电子书 > 铁十字 >

第572部分

铁十字-第572部分

小说: 铁十字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

第三十八章 D日(20)() 
在东线北翼战场,还有芬兰配合作战,由于曼纳海姆一再强调和德国是战友而不是盟友,主要为了讨还苏芬战争的公道,所以停战协定相对来说比较简单,苏、芬国境线恢复到苏芬战争以前的状态,在个别不太明确的地段做了有利于芬兰的调整这件事莫洛托夫就管不着了,全是弗拉索夫政权和芬兰人直接谈,总共也就涉及到80多平方公里的土地界限变动,相对而言就是九牛一毛。

    北线由于特殊气候,装甲部队相对较少,德国送了一批飞机和大口径火炮给芬兰人,主要就是俄制1mm和15mm火炮,还把十几艘平常在北线活动的潜艇送给了芬兰人。

    至此,所有对苏作战的国家都获得了比较理想的结果,完整地签了字,《索菲亚合约》从1944年6月8日零点起正式生效,轴心和苏联的战争状态宣告停止。

    随后,苏联政府发表公开声明,宣布承认各东方国家成立,并宣布由俄罗斯国家社会主义共和国(西俄)和俄罗斯社会主义共和国(东俄)组成邦联,合称苏维埃社会主义联盟共和国,该邦联以莫斯科为首都,以斯大林为最高元首实际上西俄政治中心在圣彼得堡,东俄政治中心在鄂木斯克。

    为照顾斯大林同志的面子,各国不得不再发表一次独立宣言,一共包括立陶宛、爱沙尼亚、拉脱维亚、白俄罗斯、乌克兰、格鲁吉亚、阿塞拜疆、亚美尼亚、车臣、卡尔梅克、哥萨克、哈萨克斯坦、土库曼斯坦、乌兹别克斯坦等1国宣告独立,然后在当天获得了以德国为首的轴心阵营承认统称东方国家。

    根据协议安排,除德军外,其余各**队将全部退出东方国家,包括意大利、罗马尼亚、匈牙利等国部队都在6月底开始撤退,于个月内撤退完毕。

    6月0日,南方集团军群进入了苏方撤退后的斯大林格勒,西俄将其改名为伏尔加格勒,看到这个在战火中屹立三年不倒的城市完整落入手中,包括曼施坦因、霍特、古德里安等将帅在内都是心情复杂,在考察完红军修建的密如织网、层层叠叠的工事和防御体系后,一直以来冲杀在东线一线的克莱斯特元帅感慨道:“难怪元首一直反对我们打大城市,尤其反对打巷战,就这个城市的防御体系,如果我来守,至少可以干掉0万敌军。”

    曼施坦因笑笑:“你的估计还算保守了,海德里希刚才估计能干掉我军50万……”

    “这个……哈哈哈,幸亏不是他守。”海德里希擅守是出了名的,既然他认为有把握干掉50万,那就一定可以。

    150多万斯大林格勒市民心情复杂地看着大队德军涌入城市,虽然零星事件还在发生,但整体而言还算平静。霍特元帅屈尊就任了城防司令,并很快下令从晚上8时开始进行宵禁,同时打击一切无法无天的行动,同时对军纪进行了重申,“抢劫、偷盗、****无端伤害等行为一经发现,立即枪毙,值此胜利之际,各部官兵要以德意志军人精神为感召,严格遵守,始终不渝。”

    在他强力干涉下,伏尔加格勒几天内就恢复了正常秩序,甚至还处死了少部分害群之马,西俄派来的民政官员故意迟了几天才赶到城市按他的想法,德国人肯定要劫掠一番,甚至做好了善后的准备,但看到这座城市完好无损地出现在自己面前时,忍不住惊唿起来。

    “不要高兴得太早,城市里肯定有斯大林留下的破坏分子和间谍,他们今后将在暗处反对我们,务必要小心。”

    也鉴于这个因素,曼施坦因等人拒绝了元首来伏尔加格勒视察的想法,认为时机还不成熟,真想来的话至少等红军全部撤退完毕再说。

    根据协议安排,今后德军与红军裁军的速度保持同步撤军,最终实现在乌克兰驻军0万,白俄罗斯驻军10万,波罗的海三国驻军6万,在外高加索驻军9万,中亚驻军10万,在东俄驻军75万(其中50万堵在乌拉尔山一线)的目标,时间节点经反复协调后确定在1945年年底前。东俄可保留00万军队(默许斯大林额外扩充0…0万内务部队),西俄保留100万军队(聪明的弗拉索夫决定聘用1万名德**官充当顾问)。

    除此之外,德国在伊朗方向驻军8万,在中东各国和几个基地驻军15万,在巴尔干地区驻军1万,总共保留165万军队,并承诺在1955年以前削减至100万以下,以上驻军维持费用基本由所在国承担(装备费德国自己出),算是欧盟防务体系的一部分。

    即便这样,在德国内部还有人不满意,在6月末召开的高层会议上,长期以来话不多的希姆莱抢先开炮:“元首,说句实话,我还是有点想不通我们为什么要在东线让出这么多利益,就算是为了欧洲联盟,我们的牺牲也大了些,我还清楚记得,您当初发起巴巴罗萨行动时号召将士们用德国的剑为帝国在东方开辟出一片生存空间来。”

    霍夫曼点点头这些话是希特勒说的,不是他说的,但他不能反对,反而要表示承认。

    他沉思片刻:“你指的是哪些?没有赔款么?”

    希姆莱摇摇头:“不是指赔款,赔款不好拿,斯大林太穷交不出,如果让弗拉索夫交,那么这政权很快就会不稳定而倒台,那也不符合我们的利益。我说的是领土,至少要把波罗的海三国和乌克兰拿到手,原本还有巴库,不过既然我们有了中东石油权益,巴库就没这么重要了。另外,东波兰也不应该让其独立的……”

    霍夫曼脸一沉,显然不太高兴,他知道这是希姆莱在借机表达他的不满:波兰总督汉斯…弗兰克是希姆莱的人,由于在两点上触怒了霍夫曼一是把控波兰总督区的有关经济产业与劳动力资源,不让施佩尔和米尔希插手,明里暗里抵制着军备部的总体战;二是在对待犹太人问题上,弗兰克不赞同元首的“新方针”,屡屡私下抵触,继续找借口杀戮波兰犹太人。

    霍夫曼最后让鲍曼进行了查处,并且鲍曼的班底,全德意志劳动力调配全权总代表弗里茨…绍克尔顶替了弗兰克的位置,对后者的审查持续了一年多的时间,希姆莱屡屡想插手,鲍曼排除一切干扰并最终拿到了真凭实据,在前不久已正式审判完成予以绞刑;现在鲍曼又盯上了第二个省部级大员东普鲁士省长、国社党东普鲁士领袖埃里希…科赫,指责他好大喜功、对元首命令阳奉阴违同时又贪得无厌。

    偏偏科赫也是希姆莱的班底,他就认为鲍曼在借机清洗自己的人马,这一点霍夫曼心知肚明,否则希姆莱早不跳晚不跳,偏偏在自己刚刚签署同意对科赫进行隔离审查后的高层会议上跳起来?

    不过不得不说希姆莱选的时机很好,党内确实有人认为他让步太多,对东方各国太过宽容:特别乌克兰是天然粮仓,让其独立太可惜了。

    霍夫曼点点头:“很好,希姆莱同志,你提了一个很好的问题,那就是乌克兰应怎么处理的问题。乌克兰这块土地上有将近500万人口,你打算怎么办?全部杀掉么?”

    “我……”希姆莱差点想说可以,但仔细思考片刻,又看见戈培尔在用目光示意否认后便摇了摇头,“我们可以杀掉不太驯服的一批,然后让其他人为我们工作。”

    “你这个想法已有人实践过了。”霍夫曼笑了起来,“斯大林不就在乌克兰设立了集体农场然后强迫乌克兰人把粮食交出来么?结果怎么样你看到了,去年我们收到的粮食相当于集体农庄时期上交公粮的80%,今年预计可超过集体农庄最好时期的上交数额,以后怎么样还需要我推断吗?”

    希姆莱争辩道:“但斯大林是无偿拿到的,我们却付出了大量的柴油、农机、机械和其他军事代价。”

    “你真以为斯大林是无偿拿到手的?”霍夫曼一脸严肃道,“为维持苏维埃在乌克兰的高压统治,他维持了一整套庞大的行政班子和国家公务人员,还维持了不小的肃反和恐怖力量,这一切都不需要成本?如果我们去统治这快地方,你打算派多少兵力?0万?50万?100万?然后乌克兰就会涌现几十万游击队,今天干掉几个德国兵,明天又偷袭几个德国警察,一年到头不断死人,我不断扔钱用于反游击战,用于官兵抚恤,这个成本比我们交易出去的机器和柴油值钱多了吧?

    机器和柴油还可拉动国内的生产和就业,强行高压统治只能在德国不断制造寡妇家庭,你觉得德国人民拥护哪一种方针?墨索里尼看不透这一点,死乞白赖地待在塞尔维亚不肯走,这年多来他死了多少人?花了多少军费?恐怕在东线战死的意大利人都没有在塞尔维亚死的意大利人多吧?”(。。)

第三十九章 D日(21,1800票加更)() 
一说起塞尔维亚和铁托,大家都摇头,当初霍夫曼将塞尔维亚塞给意大利,某些高层也不情愿,但军方却举双手欢迎:他们实在烦透了无穷无尽的反游击战,什么闪电战、什么装甲战、什么空地一体在塞尔维亚这里都用不着,好比用拳头去墙上打蚊子,蚊子没打死几个,却把自己弄得伤痕累累。

    “我们在乌克兰占的便宜不算少,乌克兰可驻军0万,设立…5个航空基地,还可以拥有海军港口,这些费用乌克兰人都答应帮我们承担,各类农产品优先保证供应我们占领乌克兰不就为了那点农产品么,现在别人情愿给你,你不答应,偏要自己去弄,有多少工人阶级愿意去种田?就像一个容克地主,有人给他种地他不要,偏要自己去种地,又累又不体面……”

    一堆人哄堂大笑,希姆莱便不再开口了。

    “倒是德属东、西非今后要多花点脑筋,要把这两块地方建设成模范殖民地,并在一定时候给予独立。”

    “独立?”众人惊唿起来,“元首!”

    “你们从没考虑过殖民地会独立?”

    一堆人摇头:“没有,既然是殖民地,怎么可能独立,要是独立了还叫殖民地?”

    霍夫曼叹了口气:“看来你们还不清楚政治斗争的残酷性,我确实需要和你们多交流交流。”

    戈培尔附和道:“全党同志都等待元首在战争结束后带领我们走上新的、不同的发展道路。”

    “现在整个非洲都是欧洲的势力范围和殖民地,你们认为美国人要和我们作对,推行他们那一套伪善会从哪里下手?”

    “非洲?”戈培尔不确定地问道。

    “就是这里!”霍夫曼笑着道,“美国人控制了菲律宾、控制了古巴,但从来不说他们是美国的殖民地,这是为何?”

    “这个……”众人百思不得其解。

    “美国是在等待用殖民地独立这一套斗争方法颠覆某大国是谁呢?”

    “大不列颠。”

    “所以我们重新武装,美国人装聋作哑;我们缺技术问美国人买,美国人同意了;我们缺资金问美国人借,美国人同意了;我们没办法偿付一战赔款,要拖延、要赖账,美国人也同意了;我要拿回莱茵区、萨尔、要与奥地利合并,美国人都默许甚至纵容了;甚至我们要对付犹太人,美国人最初也装聋作哑……你们仔细回想一下,在大战爆发前15年中,我们在美国的战略中扮演了什么角色?”

    众人觉得背后寒毛都竖立起来,鲍曼惊叫起来:“哎呀,这不是说美国一直在利用我们?”

    “美国一直利用我们对付英法、削弱英法,但是美国人最终搬起石头砸了自己的脚!”霍夫曼冷笑道,“他们根本不懂德意志蕴藏力量的可怕,不懂得团结起来的8000万德意志民族是多么伟大,所以他们现在倒霉了。美国真正改变对我们的态度是什么时候?”

    “法国战役以后!”里宾特洛甫补了一句。

    “正因为我们在法国战役中表现出来的气势和凶勐,吓住了美国人,本来美国人还打算利用我们打破大不列颠这个殖民帝国的。”霍夫曼微微一笑,“所以张伯伦是个真正高瞻远瞩的政治家,他知道不是我的对手,拖着一大串殖民地累赘的大不列颠不是德意志的对手!所以竭力避免和我们开战,只有丘吉尔这个好勇斗胜的战争贩子不顾一切要和我打,他以为赢了就能保住大不列颠?他错了,他赢了之后,不过是把手里的东西给美国人罢了当初为换取美国人那几艘破驱逐舰,他把西半球的岛屿和基地给了美国人!”

    里宾特洛甫插嘴道:“难怪黑猫一提起丘吉尔就说他是英奸,是美利坚走狗,恨得咬牙切齿。”

    “他看问题没错啊,大不列颠和我们多打了4年仗,多死了多少人?如果当初就接受我带去的和平条件,别说皇家海军依然能威风凛凛,现在恐怕印度和中东都在手里呢。”虽然级别已不算高级干部,但赫斯还享有参会的权利,隐隐约约还算圈子里一员,他深有感触地说道,“汉密尔顿公爵把我送回来时对此深感后悔,认为上了丘吉尔的当!可惜啊,世界上没有后悔药好吃。”

    众人深以为然:法国人一打就躺倒装死,现在好好的欧洲大国,北非殖民地一样不少,人口也没减少多少;英国白白打了5年仗,全国上下伤痕累累,殖民地基本丢光,皇家海军近乎打光,真是到了山穷水尽的地步。

    “美国人肯定要煽动这些殖民地独立,这些黑叔叔发展生产和建设国家都是不行的,但闹起破坏来却是一等一的好手。”

    众人点头

    赫斯忽然回过味来了:“元首,是不是基于这个考虑,您才在欧盟条约白皮书中写道:……对欧洲任一国家的攻击,都视为对欧洲全体的冒犯,将行使集体自卫权,但如果各国殖民地或委任统治地发生动乱,由各国自行处理,其余不得介入?”

    “是的,这不是法国人和意大利人很希望我写入的这一条么。”霍夫曼微微一笑,“我就遂了他们的愿。”

    法国和意大利确实有担心,深怕德国今后借调停殖民地事务而干涉两国内政,对霍夫曼写入这一条表示叫好,认为体现了欧洲大国尊重和不干涉内政原则,英国对此无所谓,因为英国殖民地都丢光了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