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喜电子书 > 穿越未来电子书 > 铁十字 >

第607部分

铁十字-第607部分

小说: 铁十字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年前的技术水平;我们模仿伦敦的德国火箭制造了24枚仿制品,先后进行了19次发射,9次彻底失败——升空后立即爆炸或在原地爆炸;7次中途失败——升空后飞行一段时间便因为姿态不稳定爆炸或坠毁;只有3次获得成功,但最好的一次也只持续了47秒钟,飞行了大约190公里,最差的一次只有不到130公里。”

    英国人其实当初从泰晤士河淤泥里捞出一枚完整的v2火箭,但三大军头一致瞒着丘吉尔,更没转交给美国人,而是千方百计隐匿下来准备自行仿造。美国人只凭借一些搜集到的残骸就逆向仿制了样品,功底很厉害。当然烧的钱不少,3个多亿美元都没怎么见着就烧光了。

    听了卡门的汇报,杜鲁门有些失望,但面上没有流露出来,任何东西都不是一蹴而就的,高科技更是如此——虎式坦克的缴获早就有了,现在不照样仿不出来?根据陆军反映,新开发的m26也好,杂交后取得的m26/sp也好,依然不是德国虎2的对手。

第九十四章 轴心的进攻(4)() 
“板载!”

    9月6日傍晚,中将师团长栗林忠道和上万名近卫第二师团官兵一样,振臂高呼。

    经过两天三夜激战,在海军舰炮、飞机掩护下,栗林忠道终于击破在圣诞岛上美国海军陆战队第6师(欠一团)抵抗,完整占领了该岛。

    在这场殊死搏杀中,陆战6师打得非常顽强,虽然第二天就失去了空中掩护和炮兵优势,但他们充分发挥物资充足、步兵火力凶猛、熟悉岛礁地形的特点,给予对手重大杀伤,近卫第二师团付出了惨重代价,伤亡人数超过000余,损失80多辆坦克。

    这代价让栗林忠道本人很吃惊,也让近卫第二师团从上到下收起了小看美军的心态。

    近卫第二师团不是一般的陆军部队,出发前是经过火力和装甲强化的,连一般部队没有的虎式坦克在第二师团也能找到1辆,其他新锐武器更是不少,如从德国引入半履带装甲车、希姆莱管风琴、追猎者坦歼,战车联队重点装备了日本新生产的四式坦克奇托。说是新坦克,其实是t…4日本拉皮版,使用75mm/l48坦克炮,倒更像是t…4底盘搭载改良后的德国4号炮塔的杂交品种,相对谢尔曼们刚好半斤八两。

    其他步兵手中的武器也不差,全员装备99式步机枪,另外诸如stg4突击步枪、美国勃朗宁重机枪也装备了一批,还拥有对日本陆军而言非常罕见的无后坐力炮等武器,完全称得上装备精良,在技术装备上称得上完全碾压普通陆军师团。

    但这种装备对付美国部队打起来还是有些吃力,特别是在近战中,99式步枪虽比以前的8步枪强不少,但99式步、机枪组合还是压不住美国人用m1加兰德+bar的组合,至于勃朗宁重机枪美国人也有且更多,要不是靠部分stg4撑场子和少量从装甲车上拆下来的mg4压住阵脚,在夜间火力对射时还打不过美国人。

    当然白天美国人就只能被动挨打,联合舰队的舰炮炮火和头顶盘旋的攻击机为栗林忠道提供了极大的火力压制。

    快速拿下圣诞岛是冢原对第二师团唯一的要求,每多拖一天,联合舰队就面临珍珠港陆航的威胁,虽然美军现在不敢大模大样来进攻机动舰队会炮击舰队,但不等于不对运输部队特别是油轮下手,角田觉治统帅的机动舰队最近这段时间舰载机损失不小,现在又要配合地面进攻,掩护运输舰队的力度只降不增。时间拖得越久,对舰队越不利冢原是拼着油轮损失在打这个登陆战!

    美国高层同样十分震动:仅仅60来个小时,一个人数高达万余人的陆战师便被打光,这已是第4个折在日本手里的陆战师了。

    海军陆战队到目前为止一共编成6个现役师,陆战1师在瓜岛被堀悌吉用上百门舰炮打垮了,至今恢复不过来,心有余悸;另外个陆战师在塔拉瓦战役中先后遭受重创;现在陆战6师的下场也很糟糕,除一个团以外全军覆灭(最后被俘美军将近4000人)。

    金上将当初为弥补塔拉瓦战役后陆战队损失,除进行人员补充外,还额外编练了第7、8两个陆战队后备师,现在这两支部队还未建成,一线队伍已遭受重创,现在能拉出去打仗的陆战队只有个师。

    但华盛顿没时间为圣诞岛的损失而长吁短叹,丢掉该岛本就在参联会预期内,无非是时间长短而已。

    虽然丢掉的速度快了一点,但取得的战果甚至比最初估计得要乐观。在击沉日军40万吨各类舰艇的成绩面前,军心浮动的陆航稍微安定,大家都承认一个现实:陆航牺牲很大,战果不小,这40万吨军舰战果超过了海军在南美战场的击沉成绩!(当然质量不可同日而语)

    因此杜鲁门给陆航画的大饼战后建设独立空军得到了各方面的赞许和同意。

    现在让参联会揪心的是南美越来越趋于恶化的局势:

    南美盟军主力是美国陆军第五集团军,原一共拥有11个师级单位(部分师不满员),0多万人,后又增加了个师级单位,总人数将近7万,是美军编制规模最大的集团军,战斗力也算首屈一指。

    珍珠港事变后,美国陆军一直全速扩充,到目前为止一共已正式编练成近80个师(不含国民警卫队师),另外还有0多个师在编练。80个师中包括14个装甲师、个骑兵师(其实也是装甲师),而光第五集团军就拥有14个师级单位,其中包括大红1师、骑兵1师、装甲师等老牌劲旅,也包括装甲1师等新成军部队。

    当初除小罗斯福集群突前的万人外,其余大体分布如下:厄瓜多尔万余,哥伦比亚加委内瑞拉近4万,法属、荷属、英属圭亚那合计近万(另有三国盟军总计8000余人),萨尔瓦多是美军主力,拥有11万多官兵,累西腓地区有5万余人。加上各盟军的部队,南美战区地面部队总兵力已突破0万。

    但这个兵力优势并未转化为战场优势。

    在德军突袭萨尔瓦多后,第一支崩溃的部队就是巴西师,败军不但冲散了美军的阵脚,还把恐慌气氛渲染到了极致,然后克拉克指挥一部分丢掉重装备的部队撤退,并要求小罗斯福集群快速靠拢。

    在巴顿抵达萨尔瓦多前,该地美军变成9万多人,另有近万部队正从萨尔瓦多向累西腓撤退。巴顿一接受集团军指挥职务后,立即让各部稳住阵脚,并还和克拉克吵了一架后者坚持快速撤退,认为固守、反击都没有意义,巴顿则持有完全相反的观点。

    马歇尔和参联会大部分人赞同巴顿的意见萨尔瓦多美军好歹将近10万,德军还不到1万,为什么不进攻反而选择撤退?命令一下达后,克拉克怏怏不快地把全部指挥权交给巴顿,自己带着一部分分飞往了累西腓。

    但这种稍纵即逝的战机很快就变成了泡影:战场嗅觉敏锐的隆美尔紧接着往萨尔瓦多投放了1个步兵师、个陆战旅、1个重装甲营和1个空军联队万余人,同时命令绍肯不顾一切发起猛攻。

    增兵防止了萨尔瓦多被美军夺回,绍肯的进攻则加剧了南翼美军的恐慌。

    4天后战局急转直下,随着小罗斯福集群被歼灭及巴顿反击萨尔瓦多失败,第五集团军的处境变得非常不妙。

    连日与隆美尔所部激战的第5集团军总数下降到只有8万出头(还包括小罗斯福派遣掩护海军的个营加海军休伊特的4000余人),在多名师长联合请求下,巴顿终于下达了撤退命令。

    为防德军大肆追击,巴顿将后撤部队分成波,依次滚动撤退,海军集群、跳伞后被营救的陆航官兵都跟着集团军司令部走,个罗斯福集群步兵营成了司令部唯一的直属部队。

    但隆美尔偏偏粘住不放,以猛烈的短促突击打得美军后卫部队苦不堪言,仿佛一条凶猛的鬣狗,没能力扼杀整头大象,但却一次次利用自己的灵活和凶猛扑到对方身上撕咬下肉来,直到对方遍体鳞伤、伤痕累累。

    巴顿不止一次包围过隆美尔突前的装甲部队,但只包围没用,美军装甲部队根本啃不动以虎为核心的重装甲营矛头,一旦时间拖长,德军后续部队和庞大的攻击机群马上会飞扑过来支援,包围圈里的德军战斗群非常坦然自若,似乎对包围极有经验,美军崩坏了牙齿也难以下咽,只能悻悻然放弃。

    隆美尔吃准了巴顿兵无战心的特点而靠这种手段加以掩杀我就是喜欢你看我不爽但又无可奈何的样子。

    巴顿现在也看出来了,之所以第五集团军这几个师长要求一起抱团撤退,根本不是为了更好地保存实力,而是谁都害怕被单独留下来断后!那意味着全师覆灭。一个师长如果部队打光了而自己独存,还有什么面目再回国去?

    这几个师长也不同意巴顿率部断后,断后风险太大,何况哪有集团军司令官为师长们断后的?一旦巴顿战死,暴跳如雷的马歇尔一定会拿他们开刀众人还不知道马歇尔已重病住院了。再退一步说,即便巴顿断后也需要部队,现在集团军直属部队虽然还有名头,但丢光了重装备,总不能让个营步兵和海军战斗群上阵吧?

    现在这些高级军官既不愿自己去死,也不愿让巴顿去死,因此全集团军只能在这种彼此心照不宣的无可奈何中选择了次优的撤退办法,虽然速度不快,比起一部断后、主力突进要慢得多,但比各自为战,乱糟糟夺路而逃显然要有秩序得多,士气、补给也能勉强维持,华盛顿默认了这种做法,只希望巴顿能将大部分主力带回累西腓去。

    可隆美尔绝不肯如此轻易地放第五集团军回去,9月7日凌晨,代号“右勾拳”的登陆拦截行动展开,德军海军运输部队运送第装甲掷弹兵师准备去阿拉卡卢登陆,他们的目标是截断美军退路……

第九十五章 轴心的进攻(5)() 
“元首,日本人打下圣诞岛了。 ”

    霍夫曼点点头:“堀元帅这一步棋走得很好,美军现在太平洋上没什么海军力量,日本要占岛,美国人是拦不住的。”

    “不过联合舰队的损失比预期中要大,东京方面直言不讳地告诉我们损失了40万吨船舶。”

    “是美国潜艇?”

    “潜艇不多,大概只有…4万吨的成绩,而且日本也击沉了好几艘潜艇,主要是美军飞机造成的。”凯特尔汇报道,“日本人宣称他们击落了美军100余架4发重型轰炸机(实际86架被击落,另有0架返航后报废),500架双发中型攻击机(实际91架)和至少00架战斗机(实际178架),总共000余架的战果,重创了美军陆海航。空军专家们分析后认为打个7…8折比较可信。”

    “我们在南美的战果要打个几折?”

    “这个……可能也要打个7…8折。”凯特尔老脸一红,由马沙尔、隆美尔和加兰德(南美战区空军司令)联合递交的报告宣称半个月里击毁、击落美军各型号飞机500架,自身损失不过400余架,而且还有一半机组人员是最终获救的。

    凯特尔认为水分很大,不过他是个聪明人,深知没有戳穿的必要,南美战场打得这么顺利和快速,说明战役是很成功的,大家浮夸一点又有何妨?实际上德军统计的准确性比日军还要高一点,日本打个8折是精确数,德军基本可打个九折美军前后累计损失了064架飞机。

    在明确南美战场优先后,为掩护陆军作战同时也为保护为数不多的熟练机组,阿诺德将大批菜鸟派上一线,特别是最近一周,美军一线飞行员中熟练机组只有0%的比重,其余80%都是从未上过战场,或者只在战区执行过有限的警备巡逻任务的新手。

    阿诺德知道他们对付不了德军老鸟,但看在跳伞机组有一半能获救的份上,指望他们能在激烈的厮杀之余积累经验现在不通过实战积累经验,今后将更困难。

    德军飞行员特别是战斗机飞行员瞬间又找到了东线怒刷战绩的快感,甚至不顾疲劳为承担出击任务而争抢,能担任战斗机飞行员并存活至今的就没一个是笨蛋,大家清楚地知道,随着欧战结束,德国的战争之路很快就要走到尽头,南美、南非将是最后几次大型战役的集中地,不趁着这个时候刷成绩、捞战功,难道还等停战后苦熬?

    现在战功可不再是一个冷冰冰的勋章和上级嘉奖,也不光是军人荣誉和社会地位,那是和石油基金挂钩的,军功越高、份额越多,将来分红也就越多,普通人不懂石油基金厉害,天天和燃油打交道的飞行员还能不知道石油这玩意有多宝贵,有多赚钱?

    这送上门来的人头不要白不要,反正打下一架飞机点数一样累计,谁能区分里面哪些点数是老鸟,哪些点数是菜鸟?或许只有马尔赛尤这样高傲的超级王牌才会只打战斗机不打攻击机,可马尔赛尤全德国只有一个,连海航头号王牌哈特曼不也在拼命积攒成绩想把他的勋章换成镶钻骑士十字勋章么?更不要说国内一票夜战战斗机王牌听说要出国去南美作战,愣是削尖脑袋到加兰德这里请愿卡位置要求出战聪明人多啊!

    霍夫曼笑了:“美国人航空兵要出问题了,半个月损失5500架飞机?哪怕打个6折也要00多架,美国人能生产这么多飞机我不怀疑,可他们能半个月培养000多个机组?”

    “这绝对不可能!”凯特尔断然否认,“我们在东线和俄国人打了年,费劲全力才培养了1万多个机组,如果半个月就能培养000个机组,我为什么不把空军再翻上倍?反正我们一年开足马力也能造5万架飞机。”

    霍夫曼点点头:“告诉隆美尔,先吃第五集团军,累西腓的美军不要这么快急着吃掉,我们先耗一耗他们的飞行员,这样下次如果要打加勒比就好打多了。”

    “真要打加勒比?”凯特尔愕然,“我以为打下南美美国人就该明智地认输了。”

    “为什么不打?”霍夫曼道,“不打难道指望美国人能乖乖把古巴、波多黎各、牙买加、洪都拉斯、巴哈马、格拉纳达、特立尼达、多米尼加等地盘都交出来?《开罗宣言》让古巴、波多黎各各自独立难道不实现了?”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