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喜电子书 > 穿越未来电子书 > 铁十字 >

第636部分

铁十字-第636部分

小说: 铁十字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哈尔西点点头,表示赞同这种判断。

    就在他们闲聊的同时,隐匿几天不见的二航战已驶抵距离西海岸只有不到800公里支出了,角田沉着地召集了飞行队长:“凌晨3点半,我军将抵达离西雅图只有600公里的地方,这时候你们全体出击,目标明白了么?”

    “明白,去炸波音的飞机制造厂!”

    “祝你们旗开得胜,拜托了!”

第一百三十九章 1944:捷与闪电(10)() 
打西雅图是不是冒险呢?当然是冒险!

    一方面角田根本就没派遣飞机侦察过西雅图的防空实力,他认为容易打草惊蛇,生产飞机的地方防御能不严密么?

    另一方面是角田舰队燃油已所剩无几,不但最初携带的油轮存油全部消耗殆尽(部分毁于美军陆航轰炸),傍晚时分最新统计各舰油料基本只剩下了30…35%,油老虎武藏号只剩下2000多吨重油(满载6300吨),只够维持经济航速(16节)下2200多海里的续航距离,如果是全速开动的作战速度(24节以上),连1500海里续航都有危险,换而言之,角田舰队现在别说去利马,就是去加拉帕戈斯岛补给的能力都没有。

    换成是其他人,估计现在都能急疯了——珍珠港明明还有40万吨燃油存货,美军就觉得很不保险,可角田和西村两个疯子一商量,不但没要撤的意思,居然决定拉着舰队去打波音公司——说只要这一天没被美军飞机侦查到就去打,结果他们赌赢了,直到太阳落山都没看见美军侦察机。

    当然角田和西村两个人自己不觉得是在送死,认为有充分的依据这么打:

    一则TF50舰队出港、堀悌吉即将进攻珍珠港的消息已经明确,角田舰队要负责为作战扯开空档;

    二则角田认为支援舰队接近珍珠港北面,冢原舰队正在北上,自己用不着再跑去利马或加拉帕戈斯,随便找支舰队接头就可加油了;

    三则角田认为哪怕暂时没加到油,自己节约着用,支撑4…5天完全没问题,到最后一天留点救命油料找个偏僻角落一躲,等其他人来救就行,甚至这个位置他都选好了,就在北太平洋,取阿留申群岛、西海岸和夏威夷三者的中心点,每一处离舰队都有2000公里以上,他认为哪怕他停在这里驻锚,美军太平洋舰队也奈何不了他什么。

    听着是蛮狂的,战前谁做这样的计划谁都会被骂“马鹿”,可现在日本人早已打疯了:兵不血刃轻取中途岛、圣诞岛,围困夏威夷、封锁西海岸,角田戏弄洛杉矶,冢原三打巴拿马,一连串的成功早就把联合舰队上上下下弄得心火三丈高。一开始美军机组换油轮还让众人有些顾忌,等堀悌吉批准接着耗,然后将几十艘油轮源源不断准备到位而美国人受不了损失又缩回去后,连冢原这么冷静的人物都开始膨胀了,连长门炮击中美洲的事都干得出来——不服你来打我啊!

    总算大家手里没有地面部队,除了加拉帕戈斯岛,其他还没想着占个地盘去登陆,再加德方表示要12月份才打巴拿马,如果德国态度再热若一点,派部队再早一点,冢原真会直接去中美洲接应德军上岸。

    对联合舰队上上下下这种心态,堀悌吉是很清楚的,所以坚持要自己带队出来——只有他才能压得住场面,换另外人,哪怕是山本五十六现在说话都要不好使了。当然硬压是不行的,得因势利导,所以他给角田拍了注意安全的电报——一听说角田搞无线电静默,他大概就能猜到角田想干什么;然后又给冢原拍了电报,先表扬三打巴拿马很成功,教训中美洲这批墙头草“大涨士气”,但希望他注意节约炮弹——利马能补油料,还能通过阿根廷补一部分德国航空炸弹,可能补到长门或大和级的炮弹么?

    松田千秋对此就感慨长官洞察人心的功力非凡,这两份电报提醒得很含蓄,效果却一点不少。

    有了堀悌吉“注意安全”的提醒,二航战参谋长有马正文在部署战术时就很小心:攻击群不是直接向西雅图飞,而是先向温哥华飞(温哥华与西雅图间隔只有200公里)。他的理由是,虽然美国人是英国人、加拿大人的太上皇,但他不相信美国人能直接接管温哥华这种要害城市的防空指挥体系——国家间这点面子还是要给的,他就准备打加拿大人反应迟钝、经验少的弱点。

    冢原二四三发出西海岸攻击令是冲美国人而去的,又虚虚实实拖延了3星期,想必再高度紧张的官兵此刻神经应该也松弛下来了。

    这一把接着赌赢了,加拿大人在10月初是很紧张的,但半个月一过,这股劲就开始松了,毕竟到现在为止,加拿大本土还没遭到过攻击——纽芬兰那会也只是个惊吓而已。而且,虽然加拿大也加强了自身防空措施,但这些设备、武器、装置乃至人员都需要依靠美国人帮忙,美军自顾不暇之际是顾不上加拿大人的,所以攻击群进入加拿大境内后一切顺利,甚至机群在距离温哥华只有不到70公里处转向往南飞也未引起加拿大人的警觉,更不必说用高射炮和夜间战斗机来截击了。

    凌晨5点17分,日军攻击群正式进入美国境内,距离西雅图还有125公里,整座城市依然还沉浸在沉睡之中,只有奶场早起的挤奶工才听到低沉的飞机轰鸣声——可他们不知道这是什么。

    5:19分,西雅图西北方向的雷达站发现了大批机群飞来,数量将近140架,但执勤军士犹豫再三后又放弃了,因为明显是从加拿大方向来的——或许是加拿大人进行清晨训练迷航了呢?

    5:21分,第二个雷达站终于发现不对劲了,该雷达站经常监控波音公司的机群起飞,知道这片空域别说是加拿大人,就是美军自己都很少闯入——深怕与波音机群发生冲撞,因为飞机是从加拿大方向来,他电话去警备司令部报告,电话倒是很快就打通了,但恪尽职守的值班军士听说是从加拿大方向来,表示要核实一下,1分钟后给答复。

    一分钟后,答复已不用给了,因为日军飞机已抵达了波音公司设在西雅图北郊的艾弗莱特工厂区——那里距市区正好50公里,占地整整数百公顷的厂区已出现在敌军飞机面前。

    波音公司具体位置在哪日军很清楚,因为没翻脸前,日本陆、海军都派人来参观访问过,甚至还从美国引入过不少飞机和发动机。

    闪亮的照明弹投掷下来了,很快就发现了下面矗立的厂房——作为造大型轰炸机的场所,格局实在是不小。而且为了弥补陆航的消耗,波音公司在昼夜赶工生产飞机,虽然采取了一定的灯火管制,但低空飞行的飞机依然能看到星星点点的灯光透过窗帘散发出来。

    “全军突击!”

    燃烧弹投下来了……

    250公斤的炸弹投下来了……

    20mm的机炮扫射对地扫射了……

    这时候守卫波音公司的高射炮才如梦初醒地响起来,但已太晚了。

    庞大的厂房在轰隆声中被炸毁,人群慌乱着跑出来,又撞上凌空而下的扫射与四处飞溅的燃烧弹液体。

    哭声、喊声、尖叫声、警报声、爆炸声汇聚成一团。

    在总装线上的几十架飞机要么被炸弹炸毁,要么被倒塌的混凝土石块掩埋;停机坪上整整齐齐停着的上百架等待人开走的B…29在炸弹、油箱连锁爆炸中化为碎片;大量的厂区建筑物在爆炸中被炸毁。

    俯冲投弹的日军飞行员对固定目标投弹命中率超过70%,250公斤炸弹砸下去无有建筑物不被摧毁:总装车间、多个机翼及机体生产车间、行政中心、研发大楼、发动机存储中心、机库、测试燃油库乃至地面防空火力点都陆陆续续化为废墟

    大火熊熊燃烧了起来,部分是燃烧弹的功劳,部分是产区油料甚至润滑油的功劳,还有部分是轮胎、油漆、木制品的功劳,将厂区周围照得通亮,更加便利了日军对尚未命中的建筑物进行投弹和扫射。

    陆航匆匆忙忙从其他机场起飞战斗机前来救援,也确实击落了几架飞机,但这些坠毁的飞机最终还是撞向了各种各样的建筑物,用尚未燃尽的汽油激起冲天火柱。

    6:14分,带队飞行队长关卫中佐见美军战斗机越来越多赶到现场,再加上炸弹也基本投完,便下达了“全军撤退”的命令,并特意四散撤退——天色很快就要放亮,哪怕散开成小编队撤退也不会妨害飞行员找到母舰。

    2分钟后,日军飞机离开,只留下了西雅图未眠夜……

    “长官,奇袭成功了!飞行员已经撤退。”

    “很好,准备收拢飞机,防空战斗机准备,我们也开始撤!”

    6:28分,角田舰队调头西撤,准备接应90分钟后返航的机群,那时候舰队也不过距离西海岸650公里,处于非常危险的地带。

    “波音工厂遭到空袭?这不是开玩笑?”阿诺德刚赶到参联会就听到这个噩耗,“立即查清损失情况,同时部署反击!”

    “我们在西雅图有多少飞机?”

    “只有不到300架,我准备请加拿大人助一臂之力。”

    尼米茨和麦克阿瑟的脸色都很难看,波音是制造轰炸机的主力,至少承担了一半以上的4发重轰生产量,虽然在其他州还有能生产B…29的工厂,但接下来麻烦会很大。

    杜鲁门也很快知道了该消息,他脸色铁青地吩咐道:“全力还击,同时迅速查清波音公司损失情况和恢复时间,对值班失职人员,不管级别多高,一律交由军事法庭审理……”

第一百四十章 1944:捷与闪电(11,1800票加更)() 
如果是以前的角田,那个不太注重飞行员生命的角田,在放飞攻击群后就会马上命令舰队转向逃逸,但经堀悌吉反复教育,他开始明白一个道理,军舰能反复造——现在本国船台上还堆着6…7艘云龙级或轴心级,明年全部可完工,接下去还会接二连三地开工造军舰,再不够还能从欧洲买,据说欧洲在轴心级图纸最终定稿后一口气开工了9艘,这还不包括英国人的产量,如果等不列颠开工,一年至少可造14艘以上轴心级。到时候如果船不够问德国买就是,这次油轮不就靠了欧洲?

    但优秀飞行员可不那么容易获得,特别是能够飞夜攻的飞行员,全是辛苦栽培、大浪淘沙积淀下来的精英,不然美国人为什么机组换油轮换不动了?不就是因为损失不起机组么?这次进攻因为堀悌吉的提醒,有马正文布置了先飞加拿大,再从加拿大往南打的路线,出击距离超过750公里,回来时还要至少再飞650公里,一来一去就是1400公里,再加在波音厂区上空滞留轰炸的时间,卡在650公里距离上已比较紧张,甚至担心可能还不够。

    所以有马正文建议军舰干脆停在原地,等进攻成功、关卫中佐确信油料足够返航才开始撤退,否则如飞机油料不充足,舰队还准备再往前行驶50公里左右去接应。唯一例外的是护航航母神鹰号,因该舰速度最慢,只承担舰队防空任务,同时为避免跑路时拖累舰队,干脆先安排提前跑50公里。

    一切筹划妥当后,角田舰队才拍发电报通知堀悌吉和冢原:二航战奇袭波音工厂成功!

    奇袭的确很成功,角田以区区16架飞机的损失,将波音产区核心地带的建筑物和设备炸毁了70%以上,同时还炸毁了生产出来不久、尚未投入使用的184架B…29,光是这批飞机价值就超过1亿美元。另外还连带造成了波音工厂、国民警卫队、飞机机组等1200多人伤亡——不少是互相踩踏中导致,一部分因为沾染燃烧弹弹液而被烧死,里面还包括60多名十分重要的生产线工程师。唯一让美国人庆幸的是,由于袭击发生在凌晨,研发部门专家几乎都在休息而幸免于难。

    波音生产基地的损失站在日本方面看来是挺严重的,如果三菱公司遭遇这种程度的轰炸,那估计整个大本营都要炸锅了。但对美国这种真正发达的国家来说,效果却只有一般。美国当初对德国的战略空袭同样如此,看似炸得千疮百孔一片废墟,没过多久就修复如常。波音公司的破坏根据初步估计只需6周就能实现生产线完全恢复,但因人员和设备等缘故,恢复到全速生产能力大约是12…14周,整体影响飞机产能约4000余架。

    听到损失不算太大后,阿诺德才放下心来,4000多架飞机产能目前只能压给其他工厂,前不久刚作出决定,多型号并存的飞机生产线要压缩生产、调整结构,这次正好也是一个重要的机会。

    但袭击依然如同一记重重的耳光打在杜鲁门政府脸上,即便杜鲁门因不关心总统大选已有点破罐子破摔的迹象,阿诺德依然不敢怠慢,命令派出全部可用的轰炸机进行进攻,还向加拿大请求援兵。本来他还想抽调洛杉矶、旧金山一线的飞机北上执行轰炸任务,但部下们劝阻了他,他们敲了敲据说已到墨西哥海域的冢原舰队,阿诺德马上反应过来:昨天日军可以通过加拿大境内突袭西雅图,焉知明天日军会不会通过墨西哥境内突袭洛杉矶?现在把飞机都调去西雅图,明后天日军如来进攻洛杉矶一线怎么办?

    更何况,洛杉矶海域里还有运输舰队,这可是夏威夷的救命船队——不仅有大量燃油,还有不少陆海航飞机,万一这支船队再被人端掉,他估计自己也只能学特纳辞职走人了。

    因此他只抽调了西雅图、波特兰方向的陆航前去进攻,同时又向加拿大人伸手要求援助。

    陆航参谋们判断基本准确,冢原舰队确实已在墨西哥海域,但估计上出了一点点岔子,3天后冢原舰队才能勉强打到洛杉矶,而不是他们认为的明后天。

    手忙脚乱准备起飞的西雅图陆航轰炸机群一直到7:15才起飞第一架飞机,到7:54分才集结后正式出发,这几乎已是日军飞行员飞抵舰队上空,准备排队降落的时间。西雅图陆航指挥官唯一比较明智的地方是没再多此一举先派侦察机去搜索,而是直接将攻击群派遣出去,分成几波边搜索边准备进攻,约定最好找到日军舰队的机群将方位通报后等待其他机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