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喜电子书 > 穿越未来电子书 > 铁十字 >

第641部分

铁十字-第641部分

小说: 铁十字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这句话让众人的脸色顿时变得刷白:合众国以两洋地理著称,如果东西岸海军都不如对手,这场大战还怎么打?

    杜鲁门脸色凝重地点点头,他从心里是倾向于支持克拉克的意见——不是我们无能,是轴心现在实力太过于强大!

    其实这个想法也不能算错:巴拿马运河封闭,太平洋舰队失去舰队航母后,日美之间其实就没打过太大的战役,美国确实要造了比日本更多的军舰,但偏偏这些全部损耗在与德国的交手中了,这次要不是尼米茨拼死最后还给太平洋方面带去2艘舰队航母并快速修理完成,哈尔西连出港的机会都没有!

    李海阴沉着脸说道:“海军造舰能力还要提升,我建议将西雅图船厂扩充力量以便建造舰队航母!”

    包括尼米茨在内之人听了都摇头,扩充船厂要耗费9…12个月,再建造埃塞克斯级又要14…15个月,什么时候才能赶得上战争?难道这2年里日本就不建造军舰了么?这次西雅图陆航侦察机不就发现日本有了新的舰队航母?样子与中途岛的飞龙级看上去很像,但似乎要大一圈,想来战斗力应该更强劲些。至于冢原舰队里那艘更大、更坚固的航空母舰,参谋们已从巴拿马方向明确获悉这是一艘新建造完成的航母。

    “我的意思是……”克拉克看李海把话题扯到建造更多军舰上,很不满意,强调道,“继续两线作战是没有出路的,无论兵力也好、战斗力也好,我军都处于下风,现在迫切需要停战,打下去损失很大。我个人不但赞同对德停战,甚至认为特纳的话也不错,如果对德能停战,对日为什么不能停战?当然我不赞同他与日德继续打到底的想法,我们是不是能与日本也形成妥协,我听说……”

    杜鲁门脸色有点发窘,当初拒绝日本停战提议的决策是他作出的,当初想着是不能这么便宜日本,但现在日本杀伤力如此巨大,远远超过认知,他觉得非常棘手。克拉克旧话重提,颇让他有些后悔,不过面上不能表示出来,于是便轻描淡写地说了一句:“当初拒绝日本和平提议是内阁和参联会一致通过的,是民心、士气所向,也许我们考虑得不够全面和周到,但决定已经做出,无法追回了。或者大家等杜威先生拿出新意见?”

    反正他打定主意:要和你们和,我不反对,但这字我不会签,那是杜威的代价——不然这个总统这么好当?

    眼看讨论有些跑题,麦克阿瑟轻微咳嗽了一下,补了句,重新将讨论拉回应对珍珠港的目前局势:“陆军各岸防工事、各防御部队已做好了准备,反登陆战没有问题。阿诺德将军从洛杉矶发来电报,他已要求杜立特将军全力反击,同时也让战略空运部队在准备,一旦局势稳定就可通过空运向珍珠港提供紧急补给——他顾虑的只是各航空企业生产,必须不惜一切代价保证装备交付!”

    “既然我军反击已经开始,那我们就先等一等战况报告,让夏威夷方面迅速报告损失和破坏情况!”杜鲁门想了想,又转过头对李海交代,“关于军备生产的事,请您一揽子负责,飞机生产要保证,舰艇建造也不能疏忽。”

第一百四十七章 1944:捷与闪电(18)() 
8:12,日军第二攻击波全面返航,此时距离第一攻击波发起进攻已过去近3小时。

    珍珠港情况当然还在恶化中,扩大燃烧的重油们在肆无忌惮地流淌,整个珍珠港集中布置的燃油库已在火焰中全部殉爆,重油们在爆炸中被高高抛起溅落四周然后又为火势“添砖加瓦”,火龙无情地带走他们一切可席卷的东西,整座城市笼罩在一层烟雾中,即便在火焰中心区以外几百米都能感受到那种灼热与绝望,而中心燃烧区的温度不断淤积已超过上千度,所有的树木、车辆、房屋、市政设施都在熊熊燃烧,连房子上的装饰铁块、公里和房屋的铁栅栏都被烧红了脱落下来,然后掉入越来越厚的重油层变成一坨坨黑铁。

    火势随重油流淌不断向低洼处蔓延,凡被席卷进去的社区和人群全化成黑炭,而所有能燃烧的东西又加进去变成新的助燃物,被加热的空气形成强烈的对流,再加上本身10月末海风的影响,更加助长了火势。

    任何人都避之唯恐不及,连消防队都毫无办法,只能根据军队的要求尽可能堵住往核心区域的重油流动。又黑又稠的重油甚至还顺着地面沟壑向市政排污管道渗透了很大一部分,一开始似乎减少了流淌数量,但随着重油不断淤积并漂浮在下水道后,最后连整个下水道体系都开始熊熊燃烧起来——这更让军方脸色发苦。

    所有人都知道地下管道除排污管外,还有电线管道、煤气管道等多种,即便不能燃烧的排污管里还淤积着不少天然形成的沼气,平时问题不大,现在全都是易燃易爆易出事的危险品。平时随便哪里爆炸都是大问题,今天估计更不能幸免了。

    果不其然,随着火势蔓延,几百个窨井盖被接二连三地炸开,煤气管道被炸断,喷射出几十米高的火焰,地下和架空的电缆被火焰吞噬,引发一片片殉爆、短路,虽然威力不如燃油库爆炸时的场面,但同样非同小可——直到瓦胡岛上所有供热、供电、供气系统全部切断后,情况才算略微得到控制。但珍珠港上所有的民用电力、通讯也全部中断,局势更乱。

    危急时刻也有美国英雄站了出来,唐纳德…克伦特是个工兵连连长,他不顾身份低微,在电话不通、电报没有、道路被封锁的情况下,一方面先斩后奏命令手下按照他的要求展开工作,然后个人带着防火防护服和防毒面罩,以极大勇气武装越野穿过起火带跑进城防司令部,告诉他们自己已准备面向港口区炸出一条通道,引导几十万吨重油向港口倾泻——让他们流入海!虽然重油会在水面漂浮燃烧,但水里至少没那么多助燃物,更不会造成更大生命财产损失。

    几个大佬讨论了5秒后就决定采纳这个建议,一方面授权他立即行动并从司令部派2个连归他指挥,一方面又给海面上幸存的船只进行通报,让他们迅速离开,免得遭受殃及。为表郑重起见和指挥便利,英格拉姆解下自己的军衔肩章别在克伦特肩膀上,并把自己的军官帽也给了他:“小伙子,现在你是临时海军上将,召集一切你能找到的人手,大胆去干吧!将来万一有什么责任,我会承担!”

    在珍珠港火焰冲天的时刻,其他几个受波及较小岛屿上的陆海航及瓦胡岛上残余飞机已分批起飞向北面扑去,但这种反扑和进攻缺乏有效的统一指挥,次序非常混乱——珍珠港这通大爆炸和日军猛烈攻击不但使各处人员的聚拢遇到极大困难,整体指挥体系更一片混乱,所有军官都只盲目或根据自己的理解去部署反击。飞行员们三三两两自行起飞,然后在空中碰到同伴就自动编成梯队——这种时刻美军比日军飞行员们要主动得多,后者没有长官调度和命令绝对不能单独出击。美国人哪管这些,找到飞机飞起来就算数,然后一窝蜂朝北面扑去。

    8:29,日军第一攻击波返回布置在最后方的葛城、笠置、千岁、千代田4艘正规航母并降落完毕。这次决死攻击虽未真正决死,但伤亡率不小,出击的174架飞机只回来了98架,整体战损率高达44%,损失飞机中一半多是被美军陆续起飞的战斗机击落,一小部分被地面防空火力击落,还有为数不多是因爆炸卷入等原因而损失。

    堀悌吉脸色凝重地点点头,亲自向飞行员们表示感谢,飞行员们一边大口大口地吞咽着饭团或巧克力(这是堀悌吉要求配置的),一边和周围熟悉不熟悉的地勤和预备飞行员们吹牛。

    为加快作业节奏,对损坏严重的飞机,地勤也开始学美军直接推入海中,由于第三攻击波取消,攻击机将暂时收拢,但战斗机还要继续补充油弹换新飞行员顶上。虽然从1点多就开始忙碌的地勤们此时已相当疲劳,不过由于整体战局有利,他们一个个兴致很高,除惋惜不幸阵亡或失踪的同伴外,气氛非常乐观,飞行员们同样兴高采烈,特别是第一次打打仗的年纪飞行员,一边吃一边手舞足蹈地向其他人描绘珍珠港的景象,“那真是一片火海啊……”

    8:39,前沿雷达发来通报,有部分敌机接近,数量预估在40…50架间,松田千秋知道这不是返航的第二攻击波,便命令分出32架直掩机前出截击。他的估计是正确的,这是夏威夷岛上派驻的陆航,在接到反击命令后没去瓦胡岛上凑热闹,直接就去找日军舰队的麻烦。现在支援舰队距珍珠港将超过650公里,距最南端的夏威夷岛就更远,不过这批美军还是找上门来了。

    6分钟后,这批飞机刚刚交火,前沿雷达又通报从西面有部分敌机接近,数量预估60余架——这是从瓦胡岛西北部考爱岛上起飞的攻击群——他们在日军进攻中未遭到损失,把全部能派的飞机都派了出来,不过他们的运气不如夏威夷岛守军——虽然出动更早,但搜索了好一会才找到日军舰队方向。松田千秋又分出40架直掩机去截击。

    8:55后,第二攻击波还未进入本方雷达控制屏,又通报有40…50架敌攻击群前来,满头大汗的松田千秋把32架战斗机派遣了出去,现在剩余的直掩机只剩下了20架——幸亏堀悌吉取消掉了第三攻击波的出击,否则就凑不齐124架的防空战斗机,现在要应付空袭就比较吃力了。

    9点过后,空中再无美军攻击机出现,直到9:17分返航的江草隆繁第二攻击波出现在远处。松田千秋一颗悬着的心终于放了下来,因为第一场截击空战已分出了胜负,日军以9:37的战绩击退了美军,然后空出来的战斗机在仁淀号的指挥下,立即分散加入其它两个战团,帮助本方战斗机迅速压倒对手。

    第一轮攻击美军损失非常大,他们在近乎数量旗鼓相当的日军截击下被击落了107架飞机,却只击落日军19架,空中战果少的可怜,对海攻击的成效也不显著,只击沉了日军驱逐舰白雪号、初雪号(吹雪级),中创辅助航母山鹰号,山鹰号起降能力丧失,但还能行动,速度掉到11节。

    但美军飞行员汇报上去的战果可不少:

    击沉航空母舰1艘,巡洋舰2艘,驱逐舰3艘;

    击伤航空母舰,巡洋舰、驱逐舰各1…2艘;

    另不确定击沉或击伤的军舰4…5艘。

    瞬间将战果扩大数倍。

    而报上去的日军舰队情况就更吓人:

    发现日军各型号航母28…32艘(实际把所有长得像航母的军舰都算进去一共才19艘);

    战列舰4…5艘(实际0艘)——美军由于在此前战役中损失了全部重巡洋舰,所以在缺乏经验的新手眼中,重巡洋舰和战列舰分不出来,看着各头大一点都像是战列舰:

    各型号巡洋舰20余艘(实际轻重巡洋舰一共9艘);

    驱逐舰60艘以上(实际32艘);另外日军舰队中还有从德国进口的S艇30多艘(全给美军当驱逐舰对待了)。

    还有人自作聪明地加了一句——庞大的日军舰队铺满了夏威夷以北700公里处的整个海面!

    报告空中拦截的日军战斗机差错也太多,通报大约有300架以上(实际124架)。更令人抓狂的是,由于第一波美军反击由3支独立的队伍派出,彼此间汇报的情况还相互抵触,甚至连日军舰队具体位置都出错,有说500多公里,有说600多公里,还有说700多公里,总算方向没错,异口同声都说在正北,且正在“逃窜之中”。

    收到这种相互抵触且离奇的电报,被大火烧得焦头烂额的英格拉姆、杜立特也觉无奈,两人还算知日派,知道日军绝不可能又有4…5艘战列舰,角田舰队、冢原舰队里战列舰都很清楚,日军已沉没在巴拿马的陆奥等两舰大家也清楚的,有3艘大和级、1艘长门级、2艘金刚级在外的日军舰队如果还有4…5艘战列舰未出现,那实在是在侮辱两人的智商。

第一百四十八章 1944:捷与闪电(19)() 
两人商议后得出解决办法:一是由杜立特派遣侦察机去拍摄照片,由海军专业人士根据照片研读海面上究竟有多少日本军舰,这会比较准确;二是由英格拉姆代表海军“综合”这些互相抵触、狗屁不通的战报向华盛顿和哈尔西通报比较可靠的情报——真难为了这个太平洋舰队司令。

    英格拉姆根据参谋们的建议并结合本人经验,综合报送了一个他认为比较靠谱的日军舰队构成:

    各型号航空母舰25艘以上,其中舰队航母6…8艘;

    战列舰(战巡)1…2艘;

    轻重巡洋舰14…16艘;

    驱逐舰、护卫舰等辅助军舰60艘以上;

    预计各类型飞机700…800架。

    最后这数字纯粹是英格拉姆估计的,不过杜立特认为很可靠:25艘航母难道连700…800架飞机都没有?清晨日军已派出2波庞大的攻击群,飞机总数在400多架(实际340余架),防空中又通报有几百架飞机,再加上一些后备,700…800架是很自然的结论。

    退一步说,假设这25艘航空母舰全是美国卡萨布兰卡级护航航母就能有将近750架飞机!哈尔西的TF50舰队不也带了2艘埃塞克斯级+12艘卡萨布兰卡级,拥有将近550架飞机么?日军有700…800架很正常。

    基于该判断,两人对上报的战果进行了适当缩水:

    珍珠港防空作战中我军击落敌机近220架(实际第1、2攻击波合计损失不到120架),第一轮反击击落对手70余架(实际不到20架),整体击落日军各型号飞机300架,预计对手剩余400…500架飞机;

    反击作战中,我军累计投入179架各型号攻击机、轰炸机,击沉敌护航航母1艘,巡洋舰1…2艘,驱逐舰2…3艘;

    击伤巡洋舰、驱逐舰各1…2艘;

    另击伤不确定型号的军舰2…3艘。

    我军飞机整体损失较多,需要增援。

    经英格拉姆有效“缩水”,战果离实际水平接近了一些,但还是高出不少,好在采取了“高估高战果”的分析法,最后结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