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喜电子书 > 穿越未来电子书 > 铁十字 >

第66部分

铁十字-第66部分

小说: 铁十字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含含糊糊应付过去了。”

    ++++++++++++++++++++++++++++版权声明++++++++++++++++

    如果您看到本声明,说明是实行了防盗机制后的错误章节,请不要着急,按照以下步骤就可以恢复正常:

    1、如果您使用起点pc本文。请过45分钟后刷新一下即可;

    2、如果您用起点手机端看,同样过45分钟重新下载一次章节内容即可,具体操作步骤为:轻击页面中央,在上端出现下载箭头后重新下载错误章节覆盖,如果还不行退出软件重试一次;当然最好的办法是看到有更新后别理会,过45分钟再则一切均会正常;

    3、如果您在别处本文,请您去起点注册vip账号观看本书,用实际行动鼓励作者更好地创作;

    4、如果您不愿意为此付钱,那就请耐心等待,届时肯定会有正常版本。

    谢谢大家的理解与支持。对大家造成不便深表抱歉,作者将尽力写作。

    ++++++++++++++++++++++++++++版权声明++++++++++++++++

    霍夫曼还没开口,鲍曼立即反驳:“有没有问题关键取决于我们自身,只要德意志是强大而统一的帝国这些就不是问题。一战如果不是犹太人在背后捅了一刀导致帝国崩溃,俄国人是不敢撕毁《布列斯特条约》的。”

    这番话说的其他人都频频点头,霍夫曼立即趁热打铁阐述了他对俄罗斯解放军的初步设想:

    第五,前期主要承担后方警备、反游击战争等任务,等战斗力初步形成后可进入一线斗争,受有关德国集团军领导,组建集团军并完全成熟后可承担战役某一方向的任务;

    第六。要描绘明确的前途——等对苏战争胜利后,非俄罗斯族部队将建立一系列非俄罗斯民族国家(数量较多)并成为各自民族的国防军,俄罗斯族部队将掌握(或部分掌握)俄罗斯政权。

    ……

    霍夫曼一口气说了十条设想,一直在倾听的蔡茨勒上将忽然涌上来一个奇怪念头:这才是元首作为政治领袖应该考虑的工作。像以前那样频繁往前线跑并对战役过程指手画脚的行为似乎有些越俎代庖……反过来他又想到:元首大概是对哈尔德不放心所以才事事亲力亲为,自己担任总参谋长这一个多月来似乎与元首相处得很不错,可见元首并不是听不见他人意见的固执之人,对犹太人的态度,东方政策不都在修改么?若不是哈尔德老早就有了篡党夺权的念头,他怎么会这么指责元首?

    “在此次塞尔维亚会议后。我将召开东方会议讨论这些国家的政治安排与未来发展,目前所占领的俄国领土也将会适当分配给我们的盟国与追随者——这场神圣战争不能只让他们牺牲而看不到任何回报。”

    希姆莱插了一句:“如果都让他们独立建国了,帝国东方领土怎么办?”

    “我们当然得为自己保留最好、最大的一块,但不可能全部吞下来,这会把我们撑坏的。”霍夫曼笑眯眯地说,“只要盟友和追随者都拿到了好处,他们会咬紧牙关配合我们将战争打到底的。”

    唯独施佩尔和绍克尔抱怨这样会减少俄国输入的劳动力,同时给现有战俘管理带来麻烦,但霍夫曼向他们推荐了犹太人后他们便不多说了,反正目前东线战俘太多,运也运不完,适当解放一批也有利于管理。

    在初步达成统一认识后,霍夫曼授意先由戈培尔向外界吹风,正式决定等十月初召开东方会议后再公布,同时他带了一嘴军事部署:“东线应当发挥灵活机动的作战方针,善于利用地域空间。蔡茨勒将军请您领导陆军总参谋部并以曼施坦因元帅为主制定一个作战计划,考虑在南线利用诱敌深入的办法打一次会战,规模控制在50万以内,打完这一仗也该过冬了……”

    “对美作战的问题主要就是反空袭与抗登陆,抗登陆的事情等专题会议再讨论。”霍夫曼转过头问空军总参谋长耶顺内克大将,“最近反空袭情况如何?”

    “最近半个多月来美国陆航、英国空军分别发动了3次和4次比较大的轰炸行动,我们抓住机会击落、击伤了不少敌机,通过对俘虏飞行员的审讯和战果统计,敌军初步估计战损比在12%左右,距离您要求的15%尚有一些距离,但比几个月前好转不少,我们飞行员损失不大,地面目标几乎没有值得一提的损失。美国人大概被这个损失镇住了,已有5…6天没有发动袭扰,英国人的夜间袭扰规模开始下降但仍在持续。”耶顺内克知道现在元首听汇报十分关注数据,所以早就准备了详细的表格,“我们按照您的要求开始扩大后备飞行员队伍建设,目前重点是战斗机,原先飞行教官已全部抽回来承担教学任务不再上天作战,同时我们还要求各联队抽调2名有50架以上击落记录的飞行员承担为期至少三个月的教学任务,效果很好,具有重大示范意义。”

    “北非空军各联队也抽调了么?”

    “是!他们派遣的人当中有马尔塞尤,他是最后一个抵达的……”耶顺内克忍住笑,介绍了这位“非洲之星”的近况,“古德里安将军给他放了假让他回国结婚同时顺便完成教学任务,他是目前最年轻、最快实现200架击落记录的王牌飞行员,他还没有到飞行学校就已被人团团包围了,这几个月来光是寄给空军司令部,来自于全德国给他写信求爱并附赠寄照片的信件就有几十公斤,可怜这些姑娘们还不知道他们心目中的白马王子很快就要结婚了……”

    众人哈哈大笑起来。

    戈培尔补充说:“有一部以他为原型的电影正在拍摄,名字叫《壮志凌云》,他会在银幕上客串一下主角,时间不多,耽误不了他的正常工作,我敢保证这将是一部轰动全国的爱国主义、英雄主义电影。”

    “很好,反空袭和后备人才培训力度请继续加强。”霍夫曼对耶顺内克的工作表示满意,同时指示戈培尔,“电影演员要挑得帅气一点,必须配得上我们的英雄,最后要打上一行字,是写给那些求爱的姑娘们的——‘我爱你们,但抱歉的是我结婚了,不过飞行队中还有很多棒小伙子’……”

    哈哈哈哈,现场一片大笑。(。)

第二十五章 会议与足球() 
大家对这个表态哭笑不得:法国人确实对付不了谢尔曼,可现在德国人就在托卜鲁克,他们手里的坦克可是会吃人的老虎。一旦英美在摩洛哥和阿尔及利亚登陆,反应过来的德国人必然会从******大举冲杀过来,没有可靠的装甲部队只怕巩固不了登陆场。但英国人不管这些,他们好不容易逮到一个愿意支持他们观点的美国将军,顿时来了劲,将刚才已重复过的观点又翻来覆去说了几遍,听得休伊特大皱眉头,其他人也是哈欠连天,一副不耐烦的表情。

    巴顿放完炮就退下了,然后他看到了休伊特并主动伸出手来握手。即便和巴顿握了手且彼此间微笑示意,休伊特对这个火炬行动合作者的印象仍然很差。他觉得自己仍然不能理解这个怪人,他显然是一位天赋异禀、魅力四射、为荣誉而战的军人,但那种魅力维持的时间太短了,很快就会露出口出狂言、桀骜不驯的一面。休伊特原来没和巴顿打过交道,一开始还比较佩服这个看上去热情奔放、铁血冷酷的装甲兵少将,但为了筹备火炬计划相关方案,他对巴顿的印象一落千丈。

    34特遣舰队的参谋们提出,一场大规模两栖登陆战役从接受命令到舰队启程至少需要6个月的准备,但因为英美彼此间的无尽争吵,最后只给了34特遣舰队7周的准备时间——这可是美国历史上最复杂的一次军事行动。本来时间不够已让休伊特十分抓狂,可巴顿那漫不经心的态度更让陆海军协同变成了煎熬。尽管巴顿口口声声骂华盛顿那帮该死的白痴迟迟不下战役决心,可他自己非但不把司令部搬迁至汉普顿锚地,反而继续待在华盛顿国家广场军需大厦顶楼宽敞明亮的办公室里无所事事。

    ++++++++++++++++++++++++++++版权声明++++++++++++++++

    如果您看到本声明,说明是实行了防盗机制后的错误章节,请不要着急,按照以下步骤就可以恢复正常:

    1、如果您使用起点pc本文,请过45分钟后刷新一下即可;

    2、如果您用起点手机端看,同样过45分钟重新下载一次章节内容即可,具体操作步骤为:轻击页面中央。在上端出现下载箭头后重新下载错误章节覆盖,如果还不行退出软件重试一次;当然最好的办法是看到有更新后别理会,过45分钟再则一切均会正常;

    3、如果您在别处本文,请您去起点注册vip账号观看本书。用实际行动鼓励作者更好地创作;

    4、如果您不愿意为此付钱,那就请耐心等待,届时肯定会有正常版本。

    谢谢大家的理解与支持,对大家造成不便深表抱歉,作者将尽力写作。

    ++++++++++++++++++++++++++++版权声明++++++++++++++++

    7月份美英联合参谋长委员会又在伦敦举行两次会议。最后在丘吉尔的倡议下将作战计划改名为“火炬”,希望以此鼓舞人心,并确定由美国人艾森豪威尔中将担任司令官,但除了司令官人选双方达成一致外,时间和地点上的分歧却更大。由于急于为北非部队解围,英国方面建议以10月7日为目标日期,而美国方面却建议11月7日,最后罗斯福总统和了稀泥,要求登陆日期不得迟于10月30日。而关于登陆地点的选择双方意见相去更远——英方极力主张在地中海内的非洲北海岸登陆,以便能向******迅速推进迫使德意军回师。但美国方面显然不想为英国人火中取栗,便翻出6月间修订的“体育家计划”初稿,认为登陆地点局限在摩洛哥西海岸的卡萨布兰卡才最合理。在华盛顿最炎热的7、8两个月间,休伊特的日常工作就是在双方无尽的争吵中度过,他觉得自己每天都需要爆发一次才能泄去那股无名火,只可惜参会的人中就属他的军衔最低,想发火也找不到对象。

    最后是行动总指挥艾森豪威尔提了折中方案:建议在地中海内外同时登陆,但不越过阿尔及尔以东,因为德军可能从西西里和撒丁派飞机空袭,只在波尼可进行小规模登陆以夺取机场。可惜英方不满意。坚持要在波尼或者更东的地点进行大规模登陆。又经过半个多月的争吵,在罗斯福与丘吉尔无数的电报口水中,一直到9月15日双方最终达成一致:以11月8日为指定登陆日,同意阿尔及尔登陆列入计划。但美军只在摩洛哥的卡萨布兰卡和阿尔及利亚的奥兰登陆,由英军在阿尔及尔和更东面的地方登陆。

    休伊特领到的命令就是率领美国第34特遣舰队,带着102艘美**舰(包括29艘运输舰)共计3万余名美军从弗吉尼亚州的汉普顿锚地去摩洛哥卡萨布兰卡,执行一场跨越4500海里的远征。而夺取奥兰的任务则交给中路特混舰队,计有近2万美军,由劳埃德?弗雷登德尔少将指挥。由海军准将托马斯?特鲁布里奇指挥英国海军部队护航——因为这批部队8月初就运到苏格兰和北爱尔兰,他们已在双方高层无数次争吵中度过了无所事事的2个月了。

    本以为计划就这样确定了下来,没想到仅仅过了10天,休伊特再一次被拉去开会,还没进门就听到激烈的争吵声。

    “敌情发生了剧烈变化,我们不能简单地按照原定计划执行。”一名美国参谋军官正面红耳赤地说些什么,而英国派驻在参谋长联席会议的联络军官脸上却是义愤填膺的模样。

    “发生了什么事?汤姆?”休伊特拉住和他相熟的一名中校,指了指情绪激烈地两拨人马,“他们怎么又吵起来了?”

    “您不知道?难怪。”对方递过来一份文件,悄声说道,“这是情报部门最近收集整理的,英国人有很多事情瞒着我们。”

    “恶意隐瞒?”休伊特心头一阵突突跳动,没来由地先进行了一番揣测,打开文件一看发现事实居然比他想象的更离谱:

    首先,英国人吹嘘的阿拉曼战役大捷是个不折不扣的骗局,英国第8集团军损失了5万余人、700…800不等的坦克和飞机、1000余门大炮和大量军需物资,4个主力装甲师中的3个被击溃或重创,另有2个师又2个旅的步兵部队被重创或中创,光被俘人员就有准将以下5000多人;而他们所获得的战果基本都是在意大利人身上取得的,除3个不战而降的意大利步兵师外,德国人的损失不到英国人的十分之一。

    其次,德国人确实如战报所说的那样退回托卜鲁克防守,但他们的实力在飞速增长,根据托卜鲁克情报人员发来的报告,古德里安又获得了从国内来的1个装甲师(第4装甲师)和1个装甲旅(飞行堡垒装甲旅)增援,另外还有大量的坦克和人员补充,光各类燃油就有2…3万吨,马耳他英军基地没能拦截住这些船队,他们的轰炸机遭到护航的德国人战斗机联队痛击,损失30余架飞机只击沉、击伤各1条船,被击伤的那条运输舰还挣扎着在托布鲁克港口靠了岸。

    最后,虽然德国人手里的坦克数量较第8集团军还稍逊一筹,但质量却远远胜过,新增补的德国坦克全部是新下线的4号g型,这种有着长身管火炮且正面装甲增厚的新坦克很难对付,另外德国人还投入了从俄国前线缴获的t…34坦克,数量接近200辆。经过对北非战场上德军遗留的残骸分析再结合从俄国得到的技术参数,目前美军所拥有的坦克——无论是m3格兰特李将军还是m4谢尔曼都很难构成威胁。理论上发射m72型穿甲弹能在914米距离上击穿60mm/30°的钢板,但由于t…34特殊的倾斜造型使得跳弹效果特别好,

    考虑到这份报告有可能送给海军军官看,他们或许不懂坦克,战役参谋部还贴心地附上了坦克性能对比分析报告:

    谢尔曼坦克装备了75mml/40坦克炮,理论上发射m72型穿甲弹能在914米距离上击穿60mm/30°的钢板,但由于t…34特殊的倾斜造型使得跳弹效果特别好,实际要到600米以内才能有效杀伤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