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喜电子书 > 穿越未来电子书 > 铁十字 >

第727部分

铁十字-第727部分

小说: 铁十字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问便可知。

    唯一对堀悌吉不利的可能是关东军(含朝鲜军)和本土的总军,但不要忘了,海军在本土是有全美械陆战队的,比起那些临时组建、连训练都没全部完成的三流甚至四流治安部队而言,妥妥地是碾压,本土唯一有战斗力的大概只有近卫师团,可是,近卫师团师团长偏偏是武田攻大阪商贩兼印度系人马。

    石原莞尔才刚刚下令让武田攻的近卫师团做好警戒准备,现在就面临棘手的考验:武田攻本人是否能够信赖?

    “要不要?”多田骏看出了石原莞尔的苦恼,话虽然没说完,但意思很明显:是否撤换近卫师团的驻防任务或者撤换武田攻的职位。

    石原莞尔明白多田骏的意思,思考片刻后摇着头拒绝了:如是以前,用其他手段将武田攻弄到大本营说不定山下奉文还乐见其成,现在这个当口再动武田攻和近卫师团只有一个结论中枢不信任印度系。这是活活把印度总督山下奉文往海军推他手里不仅有日本最大的殖民地,还有80万占领军!论规模、论实力,现在印度军仅次于关东军了,而论作战经验和装甲水平,印度军完全在关东军之上,关东军虽然把持着东俄和中国大陆的通道,但这完全比不上把持亚欧贸易通道的印度军。

    更让石原莞尔感觉棘手的是,印度军、海军间还掺杂着复杂的德国因素,他是知"qing ren"和见证者:从东条内阁倒台、日德联手、天诛国贼到现在,哪一件事没有德国在背后活动?

    现在他由衷羡慕铁板一块的海军,他为了平衡陆军各派系的实力,一方面扶持印度军与关东军制衡,一方面又用总军和其他中立势力制约,但这种借力打力的办法永远比不上堀悌吉“天诛”伏见宫博恭王后把海军彻底改组成一团。

    海军现在可用一个声音说话,陆军能么?

    “发个电报请堀君早点来,不管他想干什么,至少和我们商量一下吧?如果连我们都不能商量,他还能和谁商量?真的再换一批马鹿上来?”多田骏埋怨道,“上次这件事确实是我们考虑不周,最近要火箭技术也过于急切了点,但这是有原因的,大家一起坐下来好好谈不好么?”

    “报告最新收到的电报。”

    “这是堀君提出的议和建议?”

    面对东久迩宫稔彦王投过来的征询目光,山本五十六摇头苦笑:“殿下,您别问我,他估计对我压着一肚子火呢,怎么可能事先和我商量,这是他的意见哦,是海军的意见!”

    最后一句“海军的意见”让气氛顿时凝重起来,大家都听得懂山本五十六的弦外之音:就算堀悌吉和山本五十六有什么矛盾,也是海军内部关系处理问题,在对外意见表达上海军是一个整体,山本五十六会无条件服从堀悌吉就算是不愿意服从,顶多就是辞职了事,指望山本给海军捣乱、分裂海军是不可能的!再说,山本和堀悌吉多年的朋友,肯定不会是一团和气,吵架也好、红脸也好,一定有不为众人知道的最后解决方式。

    “先讨论讨论,总不能堀君发来的电报我们完全置之不理吧。”东久迩宫稔彦王敲击着桌子,“用新西兰换夏威夷,嗯,倒是个很新颖的点子”

    完美破,请用搜索引擎搜索关键词(uu小说),各种小说任你观看

第315章 和战之间(12)() 
?    “长官,东京的电到了,您的建议初步被接受了,不过首相表示更换海军次官这么大的人事变动最好等您到东京后再正式宣布,关于您的议和条件,他们也进行了商议,提出了一些修正意见,但在电报中说不清楚,最好坐下来当面沟通,所以希望您尽快东京”松田千秋微微一笑,“看来您巡视各战区的想法刺激到了大本营,他们迫不及待地想破坏您的计划。”

    “阴谋最怕曝光,阳谋的话,可就没这么好对付了,不用理会他们,我们继续”

    “冢原大将发来电报,打算11号发起对夏威夷的总攻。”

    “告诉他5月份之前我不会到本土,他还有时间,不着急,美国人的钱多赚一点是一点,咱们现在可欠了一屁股债呢”

    “接下去我们应该怎么办?”

    “奖励一下陆军马鹿。”

    “奖励?”松田千秋楞了一下,“钱呢?”

    “有啊印度支那不就是么?”

    “您想?”

    “我不是说印度支那一半用于清偿对德债务,一半用于陆海军么?这笔钱不是给陆海军发展军备的,是要给陆海军发放抚恤金的”堀悌吉微微一笑,“印度土地奖励军功是确定的,现在大家挤破头去抢军功,造成了欲罢不能的场面,这是我考虑不周的地方,所以我想换个思路,把这笔钱先用于发放抚恤金,标准要定高一些,以前战事中的阵亡将士也参照这个标准,剩下的部分再用于军备。”

    “哦”松田千秋明白了,这笔钱不管多少,肯定是个定数,抚恤金发多了,军备钱就少了你不是要军功么?我让你去抢,前提是你别死人,一死人你就会得不偿失!抢到的说不定还不够发抚恤金的。而对动不动喜欢玩肉弹攻击、玉碎攻击的陆军马鹿来说,死人难道还会少?

    “这样高层可能通不过。”

    “高层通不过,我面对基层难道不行?真靠那几个将军、佐官就可以控制几十万部队?”堀悌吉奚笑道,“真这样简单的话,当初就不会有天诛国贼的事情了!”

    松田千秋知道从布局上说这一步是好棋:论伤亡,肯定是陆军绝对数量大得多,而且每一个士兵都担心自己伤亡后的局面,突然来一个优待政策,如果陆军高层敢顶着不办的话,下面鼓噪起来可就压不住了。至于陆军强行不理会,堀悌吉也有办法,海军可以先执行么只要海军按照这个标准进行抚恤再大肆宣扬一番,保管陆军会群情骚动。

    而且,陆军和陆军还是不一样的,印度军、南方军无论军功、伤亡都是一等一的,这种政策对他们而言只有实惠,真正吃亏的是中**和关东军,前者还可以通过贸易和商业获得补偿,关东军就啥也捞不着,比关东军更惨的或许只有总军后者在堀悌吉眼里根本不能算军队,他恨不得全部裁撤了事。

    “第二条,我们可以学德国搞石油基金的方式,将我们拿到手的婆罗洲油田、南洋橡胶、等种植园全部国有化,然后将其中固定份额折算成基金,再在印度、印度支那办一些国有农场,为士兵和军官们捞取稳定的补偿金”

    “这么干,财阀们会不满意的。”

    “没什么不满意的,又不损害他们的利益这些分布在本土以外的经济体既不缴纳当地税收,又不缴纳本土税收,军队只拿走相当于税收部分的产出”堀悌吉微微一笑,“至于心特别黑的财阀,你也不用害怕,我选择清洗几个就是了,看有没有人敢和陆海军作对?”

    “嘶”松田千秋倒吸一口冷气,这么杀气腾腾的话很久没听到了,他不由得揣测到底会是哪个财阀倒霉。

    再仔细咀嚼堀悌吉的话,他仿佛又隐隐约约看到了不一样的东西,想了半天,忽然惊叫起来:“这不是这不是”

    “怎么样?像不像布尔什维克的套路?”

    “像!像!”

    “这是我最近一直苦思冥想之后的一点意见,日本这个国家旧习俗、旧力量太多了,必须加以国家改造和刷新,按布尔什维克的做法试图以自下而上的革命来推动对国家元气损害太大,用俾斯麦的王朝社会主义和元首的国社主义来改造似乎更合适一些,当然日本有自己的国情我们的中产阶级、知识分子力量太小、工人阶级也不发达,但日本的军事精英阶层和士兵阶层很庞大,这是我们唯一可利用的地方。”堀悌吉微微一笑,“我想我可以赤化一下日本,推进没有布尔什维克的布尔什维克策略,现在是个很好的时机窗口军队有凝聚力,国家有能力,我有意愿,民众有期待!经过这样的改造,日本获得的胜利不会再像以前那样是属于某个人或某些人的,而是会让全体国民所共享!”

    “但这样风险太大了”松田千秋叹气道,“弄不好就是粉身碎骨的下场。”

    “你错了,不是我粉身碎骨,而是日本这个国家粉身碎骨按照他们的固有逻辑发展下去,日本会最终变成一个什么国家你想过么?”堀悌吉心情沉重地说道,“明治维新以来,日本屡次以国运相赌,第一次是日清战争,争夺朝鲜控制权,结果赌赢了;第二次是日俄战争,争夺远东主导权,结果赌赢了;第三次就是这次大战,争夺亚洲和太平洋主导权,我估计还能够赌赢,但第四次呢?已经连赢三把了,还想再赌赢么?赌输了会怎么样你想过没有?”

    松田千秋摇摇头。

    “你是海军有名的美国通,又见识过德国的强大实力,你觉得争夺世界主导权轮得到眼下的日本么?”

    松田千秋继续摇头,他不认为日本有与德国、美国单独对抗的实力。

    “日本目前最需要的其实不是火箭技术或其他尖端武器,而是其他各类生产技术和工业实力日本现在控制的地盘比整个欧洲还大,但论工业产出,连德国一国都比不上,更迥论与欧洲集团相提并论,目前日本的局面是建立在畸形的军事实力上的,没有3050年耐心发展,是根本不可能在综合实力上追平德美的,继续加强已极度畸形的军事实力难道不害怕引起内部崩塌么?”堀悌吉摇头道,“山本、石原不是看不到这种危险性,但他们都受制于这个体制,只能在体制允许的范围内进行小修小补这已完全无济于事了,必须加以彻底改造,这种事情就让我来吧。”

    他面朝北方,用斩钉截铁的口吻说道:“我连天诛国贼都干了,还有什么不能干呢?”

    完美破,请用搜索引擎搜索关键词(uu小说),各种小说任你观看

第316章 和战之间(13)() 
?    “轰隆”一声巨响过后,所有围观的人物都从掩体中跳起来,然后迸发出激动的呐喊声:“好!”

    这是美国陆军武器局关于火箭的第14轮测试,经过反复试验与摸索,同时在德国火箭武器步步紧逼之下,美国科学家们迸发出了无穷的力量,终于取得了比较理想的研究成果以这次试验成功为标志,罗伯特戈达德教授主持开发的美利坚1号火箭原型已在最近10次试射中成功了8次,而且最后6次全部成功,基本达到了技术参数与飞行指标,完全可以通过正式验收了。

    不过,美国火箭是成功了,戈达德教授却终于支持不住了,在试验成功的现场,他的躯体重重地倒了下去。

    “教授!”人们呐喊着冲上去,却再也无法挽他的生命。

    为了尽快追上德国水平,弥补美国在火箭领域的差距,戈达德教授在生命的最后关头,不惜抱着病躯超负荷、连轴转工作,他在工作岗位上昏倒过数次,虽然每次都让人抢救了来,但这一次却再也挽不了。而在医院急救中心,医生对着众人都是摇头:“我已提醒过教授多次,他不能再这样持续工作但很显然,他没有听进去。”

    1945年4月6日,世界火箭先驱、美国火箭领域学术权威罗伯特戈达德教授与世长辞,相比历史,他早走了4个多月,但比起历史上默默无闻、无人问津的结局,现在他至少可以含笑九泉。

    在参联会汇报会上,冯卡门介绍道:“到目前为止,我们的火箭已初步具备了实战能力,不过与德国的水平还有不小差距。另外,巡航火箭也取得了一定进展,经过对橡树岭现场残骸的搜集,我们了解到更多东西,大概10月份可完成第一批原型设计。”

    实际上v1导弹比v2技术难度低得多,对v1的特征,卡门等人是早就了解的,要仿效v1,美国很早就能拿出成品,不过戈达德教授并不认为v1是一种成熟产品,卡门持有类似的观点,他们决心直接上技术难度更大、飞行速度也更快的巡航火箭(类似德国v3),当时曾信心满满地希望左右开弓,不过现在看来时间还不可能这么快。

    “现在美利坚1号火箭大概有多少能力?“

    “可载荷500公斤的弹头飞行320公里左右,圆概率误差在20公里”

    “德国人呢?”

    “800公斤左右的载荷,1200公里以上射程,圆概率误差将近10公里。”

    众人听了有些皱眉,虽然大家都不知道这些数字背后代表着什么,但数字上的差异显然让人很不愉快。

    麦克阿瑟迟疑地问道:“我们什么时候可达到德国同等水平?”

    “可能还需要1218个月时间,火箭射程延长并不是光靠做大体积、增加推进剂就可以实现的增加推进剂会加重导弹重量,而且会加大控制难度就像造飞机一样,要想速度快,就要配高功率发动机,但发动机功率一大,体积必然增大、重量必然加大,反过来又会影响气动结构与外形,会拖累速度。”卡门介绍说,“戈达德教授提出了多级火箭的设想,我认为在理论上是完全行得通的,德国人的新火箭也是采用这种方式这说明我们走在正确的道路上,只要坚定不移地走下去,一定能收获成果,只是需要更多的时间。”

    “这时间不能缩短么?”

    “基本上很难,当然,我们还有个简化的、投机取巧的办法缩小弹头爆炸部重量,但这样就没有任何意义,一枚能飞1000公里却只能带50公斤弹头的火箭一点杀伤力都没有,最多只能有个心理安慰。”

    杜威点点头:“科研项目还是要脚踏实地地来。虽然我们火箭技术还差一点,距离也近一点,但至少也有了,这就是一个了不起的成绩,我已提名授予罗伯特戈达德教授总统勋章和国会勋章,表彰他为美国国防事业做出的贡献。我现在迫切地希望火箭能投入实际作战,用猛烈的爆炸声告诉德国人,这世界上不是只有他们才能玩火箭!”

    卡门有些愕然,但还是下意识地点点头。

    “5月份时,我希望我们能有1000枚可投入实战的火箭,320公里射程也足够从哥斯达黎加打到巴拿马了,如果能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