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喜电子书 > 穿越未来电子书 > 三国之帽子王崛起 >

第106部分

三国之帽子王崛起-第106部分

小说: 三国之帽子王崛起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说不通嘛。

    不知为何,扬州大将中几个主要武将都没有出面,比如赵云、关羽、张飞三人,没有出现在迎接行列中,秦宜也没有提半个字。

    或许他们三人另有任务,反正秦宜带着多少人出来,只有内部人清楚,臧霸不可能了解太详细内情,以为扬州只有这些武将出征。

    众人一一见面,场面一团和气,若老友重逢。

    臧霸到来,原本就属于一个阵营的旧人,扬州牧秦宜说不得要摆欢迎宴。

    “虽说军中不能饮酒,但今日与宣高久别重逢,如此大喜事应该庆贺一番。出征在外,酒带的不多,却是上好的酒,宣高品尝一下。“

    秦宜有独特好酒,自然要炫耀一番。

    扬州众将有口福,平常日里谁也没有少喝,但臧霸肯定第一次品尝。

    臧霸的确第一次品尝如此美酒,仅看看眼前透明液体就已经吃惊不小,在品尝之后,更是赞不绝口。

    “真是好酒啊,不瞒州牧大人,霸第一次品尝。为何这酒是透明状,与平常所喝的酒完全不一样嘛。”臧霸有这种疑问一点都不奇怪,其他人的第一次,都有这种反应。

    “宣高啊,这是扬州特产,而且产出时日也没有多久,你没有见过不奇怪。既然好喝,那就多喝一些,来,干杯!”

    秦宜热情款待,自己也喝了不少。

    酒的烈度很高,不仅秦宜有些醉意,至于第一次喝这种酒的臧霸,更是摇摇晃晃,醉意阑珊。

    酒宴一直进行到掌灯时分,时辰不早了,而且众人都有酒意,陈宫便建议结束酒宴。臧霸的营寨距离主寨不远,陈宫亲自送到辕门外。

    “宣高,今日主公高兴,多喝了几杯,不必介怀。”确切滴说,秦宜今日有些失态,有损州牧形象,陈宫不得不解释一番。

    臧霸摆摆手,说:“大家都喝多了,真的没什么。宫台早些安歇,霸告辞。”

    酒宴结束,喧嚣的帅帐也平静下来,大营内除了巡营士兵来回穿梭,整个营寨异常安宁。

    陈宫送走臧霸,回到帅帐略事安排。

    skbshge

第230章 谁算计谁(月票,过月作废,再不投不小心把主角写死)() 
官渡之战非常残酷,这次战争曹军所坑杀的降卒前后有七万多。佐证便是曹操自己给汉献帝的奏章里承认:“凡斩首七万余级。”

    先不说双方兵力的真实性,官渡决战袁绍前线军队有十余万,也就是说袁军绝大部分被坑杀。曹操在偷袭袁绍粮车时,就曾将一千多降卒一律割下鼻子,向袁军示威。

    如此残忍地大规模坑杀降卒,在历史上是也不多见。

    此次屠杀,其原因不象屠徐州那样为报私仇。可能曹操担心降卒造反,再者是曹军粮食奇缺,袁绍运来的粮草已被曹操统统烧掉。

    在历史长河中,这不是第一次,也不是最后一次,也说明战争的残酷性。

    扬州牧秦宜之所以率五万兵马北上,也是因为曹操合纵的结果,并许诺秦宜好处,让他出兵帮助对付袁绍。

    不错,扬州牧秦宜是答应了曹操,在合适的时机北上。当初曹操的确处于弱势,被冀州袁绍压着打,而且曹操还面临粮食短缺,阵营不稳,形势极度恶劣。

    话说,秦宜为何要答应曹操请求,出兵帮助曹操,让曹操与袁绍拼个你死我活,岂不更好?

    秦宜当然不傻,帮助别人对自己可没有半点好处,他之所以答应曹操出兵相助,估计也有目的。

    各有各的算计,秦宜知道,身处三国到处都是坑,你不坑别人,别人也会坑你,老实人都属于盘中肉。所以,谁也别说谁,不被人坑,或者坑别人才算真本事。

    有一点曹操不知道,秦宜除了答应了曹操出兵的要求,他同时也答应了袁绍合纵的请求。

    曹操派出使节出使张绣和刘表,那是担心他们在背后下手。袁绍派使者出使张绣、刘表,是希望他们两家能在曹操背后捣鬼,分散曹操的兵力。与张绣、刘表相比,扬州牧秦宜不仅比他们强大,位置也很关键,可以直接构成威胁。无论是曹操还是袁绍,他们更重视扬州牧秦宜这一股势力。

    所以说,秦宜手中的筹码相对重一些。

    秦宜在曹操和袁绍之间两面讨好,这就非常恶劣。如同一个女人许了两个婆家,真的无底线了。秦宜不是古人,为了生存他什么都能做,节操算什么?

    秦宜北上,曹操心中高兴,冀州袁绍也是心知肚明,双方都以为秦宜是来帮助自己的。

    扬州军队走到一半路程,官渡战场发生巨变。原本以为胜利的一方袁绍竟然败了,而看上去摇摇欲坠的曹操,竟然反败为胜,令天下人掉了一地眼球。

    按理说,既然曹操击败袁绍,扬州牧秦宜这一支奇兵似乎似乎失去了作用。的确,如今曹操扭转局势,变弱势为强势,根本不需要秦宜出兵帮忙了。

    此一时彼一时,当初曹操也没有想到局势发展如此之快,处于弱势的他竟然翻盘了。

    然而官渡之战大胜,曹操却在装糊涂,似乎希望秦宜继续北上。

    事实是,秦宜这里也在装糊涂,没有掉头往回走。

    没有人知道曹操安的是什么心,任由秦宜五万大军慢悠悠走入中原腹地。

    毫无疑问,秦宜应该知道这场战争的结果,再加上陈宫派出去的探子,具体战争细节或许摸不清,战争结局肯定知道。

    这就有意思了,曹操能装痴卖傻,秦宜也会装痴卖傻,全不管官渡最新战况,依旧不紧不慢北上。

    倒是冀州袁绍败北,心急如焚,一面紧锣密鼓集结兵力反扑,同时也派人去催促秦宜率兵加速前进,协助冀州军队抵抗曹操。

    三方势力各怀心思,袁绍一方诉求简单,盼望着秦宜快一点抵达。

    剩下的曹操一方和秦宜一方恐怕不那么简单,甚至说有点诡异。

    为毛曹操没有派人通知秦宜撤兵?

    为毛秦宜还在继续北上?

    窝日,这也太不正常了。

    站在曹操角度,尤其是官渡之战取得胜利之后,心里更不担心扬州五万兵马闹幺蛾子,毕竟扬州到青州战场路途遥远,补给困难,就算秦宜有不良企图,曹操很容易对付他。

    尤其是在曹操知道,扬州牧秦宜亲自率兵离开扬州北上之后,干脆来个不闻不问,任由秦宜北上,曹操心里没有大阴谋,那才是怪事。

    毫无疑问,谁都有诉求,各怀鬼胎。究竟曹操算计的好,还是秦宜算计的好,只有靠时间来验证。

    秦宜与臧霸见面,那就不难看出其中的门道,无疑,此次秦宜北上,与泰山郡臧霸有关。看看秦宜北上的路线就很清楚,他选择了泗水河东岸向北行进。

    曹操为了笼络秦宜,竟然舍得把下邳城许诺给他。

    而且,秦宜所经过泗水河东岸一些地方,比如任城,为了不与秦宜产生摩擦,也因为战事需要,这里的兵力早就被曹操抽调一空。

    确切滴说,秦宜大军路过的地方,都有可能成为他的地盘。

    由此可见,为了让秦宜北上,曹操下了大本钱的。

    所谓舍不得孩子套不住狼,甚至有玩钢丝绳的意思,一不小心玩砸了,有可能鸡飞蛋打。

    秦宜这边也不是没有依仗,难说他在冒险。

    虽然他只是扬州牧,别忘了淮阴在他的手里。假设秦宜有野心,趁着曹操与袁绍大战之际而无暇顾及东部,秦宜很有可能联合臧霸,霸占整个山东半岛。

    哪怕计谋失败了,他也可以退守淮阴。

    当然,在这件事情上,臧霸也很关键。

    秦宜走到这个位置停下来也很有讲究,这里距离战场不远,距离河北也不远,向东便是青州。

    秦宜掉头往西走,插手曹操与袁绍大战中,不管他最终帮助谁,都可能决定战争的最终走向。

    即便秦宜停留在此,驻足观望,也不失为上上之策。坐观曹操与袁绍之间的战争,你们使劲打,最好两败俱伤。也不排除分一部分兵力直接向东扩展,将山东半岛与扬州连成一片。

    老大和老二打仗,老三的角色很重要,即可以联合曹操,也可以联合袁绍。

    无论秦宜选择哪一个方案,后果都非常可怕。秦宜联合曹操共同打击袁绍,那么,袁绍就死定了。反之,若秦宜联合袁绍对付曹操,估计曹操也够呛,不死也要脱层皮。

    最简单的策略则是挥军向东,霸占整个山东半岛,此时,无论是曹操还是袁绍都会干瞪眼。只不过当他们双方杀红了眼之后,即便秦宜占领山东半岛又能如何?

    如果让秦宜达到目的,那么,秦宜的实力会迅速提高。哪怕拥有四州之地的袁绍,与秦宜相比也是半斤八两。

    至于曹操,恐怕就不够瞧得了。

    话说,曹操不会那么傻吧,连这一点都看不出来吗?

    以曹操的雄才伟略怎么可能看不出秦宜的目的,显然,曹操胸有成竹,就等秦宜入套。

    秦宜是个例外,曹操一不小心养虎为患,成为他的潜在对手。曹操走到今天,绝对说明他的智慧非一般人可比。但在秦宜这件事上属于弄巧成拙,不是曹操不想剿灭他,实在是无能为力。曹操属于非常果断的人,这从消灭吕布以及后来出兵徐州击败刘备不难看出。

    但是,秦宜一次次地在自己威胁下能安然无恙,而且一次比一次强大,令曹操非常无力,心里不知道飘过多少草泥马。

    曹操自己都感慨,这家伙运气爆棚,没治了。

    虽说此次曹操设计,意图消灭秦宜,造成扬州群龙无首,但曹操并没有多大信心,面对秦宜的运气,曹操都有点神经质了!

    不能说曹操智慧不够,实在是曹操那些阴谋诡计,在秦宜眼里几乎都是透明的。

    虽然曹操雄才大略,在趋势面前却落了下乘。秦宜之所以不想过早触怒曹操,尽量低调一点,其目的不外乎希望延续趋势,让曹操与袁绍之间的战争如期发生。

    skbshge

第231章 秦宜,哪里逃!() 
夜晚,扬州兵马大营辕门处的值守士卒虽不情愿,却也无可奈何,羡慕那些在营帐内睡觉的人。他们在辕门处来回走动,运动中要比静止好受些。

    小冰河时期冬天很冷,尤其是夜晚能冻死人。这个时期,一般军队都会避免在冬季打仗,寒冷是主要因素,更重要的是,这个时代服装的御寒效果太差,真能冻死人。

    只不过扬州军队服装有点特别,士兵身上穿着的服侍有点像后世的羽绒服。

    不错,扬州牧秦宜早有安排,令屯田兵收集鸡鸭鹅羽绒,并制作出羽绒服,为的就是保障军队能在冬季进行作战。羽绒服御寒能力强悍多了,扬州兵马并不太畏严寒。

    半夜了,万籁俱寂,只剩下寒风还在肆虐,也许扬州大营所有的人早已进入梦乡。

    突然,大营外人喊马嘶,临近的营寨冲出一彪人马,杀向扬州军队主营。

    值守士卒们一愣神,神马情况?加下来立刻醒悟了,这尼玛的袭营啊。

    “敌袭。。。。。。敌袭。。。。。。”士卒们慌里慌张地报警,只不过袭营的兵马太多,他们这点人根本不可能抵挡,能做的便是撒丫子跑路,一边跑一边示警。

    距离太近了,袭营的人马很快杀到辕门处,为首一员大将不是别人,正是泰山臧霸。

    咦,为何是臧霸?

    其实一点也不奇怪,正像历史一样,臧霸终归投向了曹操。

    当年曹操兵困吕布,臧霸由于不在下邳城,没有被曹操消灭。臧霸知道情况不妙,担心曹操追杀而躲得老远。下邳城破,他已经跑到了泰山。

    后来陈宫派人联络他,在得知是秦宜率一部分残兵逃了出去,臧霸心里鄙视,他怎么可能屈居在一个小小宜禄秦宜手下?

    有陈宫在,臧霸不好撕破脸,只是虚于应付,打发人走了。

    不久之后,曹操派人来联络,一来二去双方勾搭在一起。

    只不过曹操老奸巨猾,在知道秦宜拉拢臧霸之后,让臧霸不要立刻与秦宜撕破脸,双方始终保持联络,这就给扬州牧秦宜留下一个假象,臧霸这股力量是扬州之外的一张暗牌。

    令扬州牧秦宜没想到的是,他把臧霸当成一张暗牌,岂不知人家曹操也把臧霸当做一张暗牌,曹操和秦宜想到一块去了,都想在关键时刻拿出来用。

    可惜秦宜手握的这张牌,是一张假牌。

    现在基本明确了,曹操为何希望秦宜走泗水河以东这条路,不就是要动用臧霸这张牌嘛。巧合的是,秦宜与曹操都有了想启用臧霸这张牌的意愿,秦宜与曹操对了心意。

    姜还是老的辣啊,一不小心秦宜掉进曹操所设的陷阱里。

    不错,秦宜是想借助臧霸这一股力量整合山东半岛。臧霸熟悉山东局势,扬州只需给臧霸增加两三万兵马,完全可以横扫整个半岛,将势力范围扩充并连成一片,多便宜的事啊。

    但是,他万万没有想到的是,曹操早就知道秦宜联络臧霸,就等他上钩呐。

    曹操挖的这个坑实在太阴险,令人防不胜防,秦宜哪里知道臧霸两面三刀,他光想着好事,自动跳进坑里。谁也别说谁,秦宜不也两面三刀,一边对曹操示好,而背后却答应袁绍的请求,很正常嘛。

    臧霸一马当先杀入大营,靠近辕门比较近的扬州营帐,示警起到了作用,士卒们一窝蜂向远处跑,躲避追杀。倒是臧霸对他们不感兴趣,目标直指主帅大帐。

    擒贼擒王,臧霸必须赶在秦宜来不及反应,在其错不及防之下冲到帅帐,斩杀秦宜。一旦秦宜死亡,剩下的扬州军队群龙无首,能投降臧霸最好,若选择抵抗,臧霸也不会与他们纠缠,趁乱走人。

    这也是曹操对他的最低要求,只要斩杀秦宜,便是大功一件,其他都好说。

    主营遭受袭击,不多时不仅主营被惊动了,周边的营寨也都被惊动,一时间灯火通明,各路军队开始集结。

    这可是五万大军,营寨连绵不断,州牧大营居中,各路大将拱卫主营,设立分寨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