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喜电子书 > 穿越未来电子书 > 三国之帽子王崛起 >

第137部分

三国之帽子王崛起-第137部分

小说: 三国之帽子王崛起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这些都没有用,毕竟这个万人长枪阵十分巨大,有足够的厚度。即便鲜卑骑兵往前冲撞,破坏掉前列的枪阵,根本不会影响整个大阵。

    闯进阵中的鲜卑人,有的已经死了,有的还没有死亡。后一列的刀盾手,持刀向前一刀劈死了之。

    这是令鲜卑人惊恐的一幕,很快让鲜卑骑兵绷不住了,在生死面前他们做出最明智选择。。。。。。逃跑。

    奴隶兵前列也有死亡,不过,这无关紧要。杀戮还在继续,战马的哀鸣声,战刀砍碎骨骼发出的咔嚓声。长枪刺入身体,血光喷射,在阳光下发出灿烂的艳红……

    逃跑,除此之外别无选择,拥挤的骑兵终于形成方向一致,往回跑。

    但是,鲜卑骑兵能逃得了吗?

    骑兵想要从静止到快速奔跑,需要一段提速的时间。而此时两翼扬州骑兵已经进入高速度状态,一眨眼间,双方的距离已经拉近。

    恐惧情绪在鲜卑骑兵中蔓延,他们拼命打马,企图让战马快速跑起来。

    有部分鲜卑骑兵跑远了,但更多的鲜卑骑兵被扬州骑兵斩断了去路,“咔嚓。。。。。。”战刀碎骨的声音清晰可闻。。。。。。

    二十三万鲜卑骑兵,这是一股多么强大的力量,竟然在扬州大军面前不堪一击,一战损失掉大部分骑兵,狼狈逃窜。

    他们不是在交战中失败,而是被卑鄙的扬州军用阴谋算计。

    即便被算计了,鲜卑人没有意识到自己败于阴谋之下,还以为这是天降神罚。

    何其悲哉。。。。。。愚昧的草原人只能得出这样的结论。

    太可怕了。。。。。。残存的鲜卑人被吓破了胆,除了疯狂逃跑,他们还能做什么?

    skbshge

第294章 仁慈送给上帝() 
当鲜卑人了解到扬州大军进入大草原与他们决战,而且是步兵为主,鲜卑人非常自信。鲜卑人才是大草原的主人,又是主场作战,不管扬州步兵有二十万或者是五十万,在二十多万鲜卑铁蹄之下,都将灰飞烟灭。

    鲜卑人自信来自于常规战法,来自于骑兵对步兵的优势所在。

    让鲜卑骑兵攻城略地似乎不靠谱,但在大草原上决战,鲜卑骑兵怕得谁来?

    扬州大军二十万奴兵,与鲜卑二十万骑兵决战,看上去有些不靠谱,但最终是以鲜卑人惨败而告终。

    是啊,二十多万骑兵顷刻间灰飞烟灭,到现在他们还弄不明白这其中到底发生了什么?

    因为,知道死亡原因的鲜卑人死了,后面的人来不及观察,形势已经逆转,转身逃跑。

    反差,与决战之前形成巨大的反差,鲜卑人吓破了胆。

    究竟死了多少鲜卑骑兵,逃出去的骑兵有四万还是五万?现在已经不重要,重要的是鲜卑人被扬州大军吓破了胆,甚至怀疑天降神罚!

    鲜卑骑兵来自不同部落,逃跑的时候也是四面八方,各自往自己部落方向逃窜。

    要快,一定要快,告诉部族快点远离此地,远离扬州军队,可怕,太可怕了。

    一些部落首领,如柯比能、素利和闕机等,他们的命运差不多,手下骑兵几乎丧失殆尽,剩下那点残余已经无法形成战斗力。

    几乎所有鲜卑部族都在逃亡,恐怖的言论也在大草原散开,天降神罚,扬州军队太可怕。。。。。。

    而扬州大军也没有停止前进,向大草原深处挺进。

    扬州五十万大军徐徐前进,他们是步兵,活动范围有限。但是,十万骑兵可就要命了,活动的范围极其庞大,扬州大军步兵还没有抵达之前,五十里范围内已经被骑兵扫荡一空。

    杀戮,空前的杀戮,制造出极端恐怖。

    步兵虽然没有遇到战斗,却也有另外收获,大草原上到处都是牛羊,都属于鲜卑人来不及带走的战利品。呵呵,别客气了,都收下吧。

    这些战利品少吃点可以,却也不能都吃掉,圈起来留给跟上来的屯田兵。

    扬州大军形成三个梯队,走在最前面的是骑兵,先锋则是乌桓骑兵和南匈奴骑兵。此战他们尽管有伤亡,数量有限,并不影响战斗力。

    集中追击战已经失去了意义,因为鲜卑骑兵四散逃跑,扬州军队的战术也要改变。

    两万乌桓骑兵分成二十路,每一路一千骑兵,两万南匈奴骑兵也分成二十路,每一路一千骑兵,合计四十路骑兵分散在大草原,向西北方向疾驰。

    扬州军队不打算给鲜卑人喘息机会,要不断地制造恐怖,让他们拼命地逃,逃到远方。

    第二梯队则是步兵,他们行动迟缓,用双脚丈量大草原。

    第三梯队则是屯田兵,他们的任务是接受战利品,而后划定固定区域,留下一部分屯田兵经营牧业,剩下的人继续前进。

    显然,屯田兵早有计划,他们按照一个什长为单位,屯驻一地,掌控千倾大草原。现在是战时,只能是临时居住在帐篷里,将来要建造堡垒。

    至于放牧,那肯定是奴隶,扬州真的不缺乏劳动力。

    大草原实在太大了,又赶上中原人口不足,只能采取这种方式掌控。

    随着扬州大军不断前行,屯田兵按部就班地部署,向大草原深处推进。

    显然,这一切看上去都是有预谋有计划的行动,否则不会如此井然有序。

    不错,扬州牧秦宜要在今年彻底解决北方问题,而且是一劳永逸,决不允许有反复。

    汉朝的政策给中原人民带来巨大的灾难,秦宜怎么可能犯如此低级的错误?

    一个只追求短期安宁的朝廷,必定是自私的掌权者,也是短视的掌权者,他们没有考虑后代的福祉。看看后代悲惨历史,那是何等的卧槽马!

    秦宜知道的太多,所有的口号都是麻醉剂,都是愚民,为他们自私找到说辞。是啊,我死了之后,管他身后有没有灾难,安稳度过眼前就行了。

    至于大融合,我勒个去。。。。。。想都不要想,老子没有赶尽杀绝就很不错了。

    秦宜非常清楚,一个野蛮民族对高度文明社会所带阿狸的灾难,是何等的可怕。

    必须拒绝灾难,这是秦宜最低要求。两脚羊那种悲惨历史不允许出现。

    仁慈送给上帝吧。。。。。。扬州牧秦宜不需要仁慈,没有实施大屠杀已经很善良了,还要怎么样?

    所以,扬州牧秦宜想到了这一方式,驱赶草原人去西方。

    欧洲那边有太多的两脚羊,去吧,随便你们怎么做都行。

    鲜卑人身后有北匈奴,再往北还有丁零,鲜卑人慌不择路,一部分进入北匈奴地盘,一部分进入丁零地盘,将恐惧也带给他们。

    北匈奴早已经被大汉朝打怕了,而且已经凋零,要不然也不会被鲜卑人占领大草原。至于丁零,在极北地区,人口稀薄,更不可能与强大的扬州军队抗衡。

    恐惧像瘟疫一般传播,鲜卑人继续向西北方向逃窜,他们的行径感染了北匈奴以及丁零人,一股逃难的浪潮迅速扩散,不管是哪个族,没有人愿意被毁灭。

    跑吧,跑得越远越好,一股洪流开始涌动,向着西伯利亚方向滚滚而去。

    乌桓骑兵、南匈奴骑兵还在继续肆虐,没有命令,他们的军事行动不会停止。向前,继续向前,向着北方纵深前进。。。。。。

    是的,这是扬州牧秦宜所制定主要任务,今年必须实现。

    秦宜的目标是额尔齐斯河,至少今年,在额尔齐斯河以东属于扬州牧的地盘,他要把所有人赶到碎叶城、楚河往北延伸到巴尔喀什湖以西。至于鲜卑人能跑到哪里去,秦宜不管,只要不在我的地盘上即可。

    按照计划,扬州还要在巴尔喀什湖西面建设南北向长城,即便西方有威胁,那也是易守难攻。

    当然,想要在那边大搞土木建设,必须在军事行动完成之后。

    秦宜恶意猜想,当他把鲜卑人、匈奴人以及丁零地区的游牧族全部赶到巴尔喀什湖以西,那会事一种什么后果?

    估计鲜卑人吓破了胆,不会太靠近东方军队,那么,他们的去处几乎到了欧洲。

    呵呵,去祸害欧洲人吧。。。。。。那样的话,这边安宁了。

    不光是草原人,刘玄德、马超不也去了嘛,呃。。。。。。还有曹操这一路人马,都被赶到西面,至于他们会不会向西继续发展,秦宜不知道。

    去不去无所谓,至少有刘备、曹操在西面形成一个屏障,即便有战火,东方大陆也有缓冲。

    skbshge

第295章 清算() 
大草原军事行动还在持续,乌桓骑兵与南匈奴骑兵还在狂追不停,倒是步兵不在需要那么多,只有少部分扬州军队控制奴兵继续向前推进。

    扬州大军要趁着草原人丧失抵抗意愿,一鼓作气将他们赶出去,不给他们喘息之机。

    而在后方,建设大军已经开进来了,第一批五千城堡建设同时开工。

    一个城堡要容纳十户人家居住,还要具备最低限度防御能力。这就需要围墙高度要比平常居民院落高得多,还要求能蹬上墙作战。

    水非常重要,或者城堡内可以蓄水,或者有水井,总之要解决吃水问题。

    一个城堡管理周围方圆千倾草原,至于奴隶、牛羊当然安置在城堡之外。

    换句话说,将来草原不再是游牧,而是固定区域放牧。

    由于草场足够大,今年可以在南面放牧,明年或许会移到北面放牧,随你折腾,但要避免草原过度放牧,吃的只剩下沙漠。

    千倾只是一个粗略数字,面积肯定还要大,至于说每一个城堡十户人家分配千倾草原,太分散了。这其中除了中原人口人口不足这一因素之外,还考虑到预留发展空间。人类要繁衍后代,今天十户人家,将来只能越来越多,面积小了必然受到限制。

    其实这是一种战略,整个草原一直到北极,都在扬州大军控制之下,如果没有汉人居住,早晚又要丢失,秦宜当然不犯这种错误,他必须让汉人永久居住下来。

    随着扬州大军向西推进,这种定居方式,要跟着军队的步伐向外扩展,需要大量人口移居。

    好在屯田兵属于军队性质,个人没有选择权,只能执行命令。

    以秦宜的见识,以及他手下那些智脑精明劲,不可能简单到完全依靠命令推进此事,必然创造条件让屯田兵愿意安居环境恶劣的大草原。

    屯田兵放牧收获与官府三七分成,而且屯田兵每个人份额可以继承,传给他的后代。

    嗯,类似于后世股份制。

    在这个只要吃上饭就是幸福的战乱年代,没有人拒绝这种美事,更何况还有美好憧憬。

    能在远东采取军事行动的时间很短,实在是哪里的气候太恶劣。虽说环境恶劣,但不能说那里没有人居住,总有一些小部落在那里安身。

    数个月来骑兵风驰电闪,席卷一切有人迹活动地区,到了下半年远东地区的军事行动全部结束,所有的部落全部消亡。

    战争最大的福利便是奴隶,又有一批近十万奴隶已经到了中原。

    十万人很多吗?对于扬州大军来说,跟没有差不多。

    扬州大军抓了多少扶余人?控制多少三韩人?数都数不过来。

    呵呵,十万也不嫌少,多多益善,秦宜有海量的工程需要他们劳作。

    这个时代别指望道路运输能提高多少,秦宜把目光盯着水路运输,他要将中原大运河全部贯通,建设成四通八达的水网。偌大的中原地区,区区十万人哪里能够用啊?几乎所有俘虏都被屯田兵吸收,用于大建设。

    四通八达的大运河已经开挖,人有的是,人虽然比不了机械化,但是,人海战术比机械化差不了多少,速度很快。五十万不够,那就一百万,总之,第一条南北贯通的大运河,要在今年完成。

    除了水路建设,陆路建设也要全面铺开,要在一两年内全面打通关键道路,尤其是闭塞地区。

    历史上我们开疆扩土,为何都丢了呢?

    其中一个重要原因是交通制约,你不能及时投送兵力,给养补充上不去,不能及时传达命令,怎么可能守住遥远的关隘?一道命令在路上差不多大半年时间,岂不黄瓜菜都凉了嘛。

    最早开工的是中南半岛,哪里的主干道路已经与大陆相连,再加上海上交通,扬州牧秦宜很容易掌控哪里的局面。而后,北亚半岛也开始修建道路,至少先修建一条南北贯通大动脉。

    海上,登岛战争已经全面展开,东面是大将甘宁,率十万大军以及三十万马韩等奴兵登上了九州,当然,冲锋陷阵的肯定是奴兵。

    大将于禁也从西面展开登陆战,俘获的奴隶一船一船往回运,哪里还会缺少劳动力呀?

    八月,北方战事全面结束,骑兵已经成功将鲜卑人以及其他部族赶到楚河西部,大概往欧洲方向去了。

    但是,乌桓骑兵和南匈奴骑兵没有被调回来,秦宜命令他们轮流休养生息,每一次五千人为单位出击,向西劫掠,俗称打野食。

    内部说法,这是给他们的福利,要好好把握。

    所有劫掠来的财物,个人可以留下一部分。至于女人,你在外面随便,回来就必须老老实实。

    这是最好的赏赐,南匈奴以及乌桓人本来野性十足,劫掠是他们的习性,虽然在扬州大军管束下有所收敛,但这种野性根深蒂固,至少他们这代人改不了。

    现在好了,长官放纵,可以想象他们出去一趟要祸害多少人?

    祸害的越多越好,越凶恶越有人害怕,这就是目的。

    扬州军队之所以给他们这种福利,不过是让他们制造恐惧而已,驱赶居住在西伯利亚那些居民赶紧逃跑,跑得越远越好。而且逃难的人会把他们的遭遇传播出去,进一步制造恐惧,令越来越多的人害怕,一旦发现扬州军队的踪迹,必定会避而远之。

    居住在北方的人多么倒霉,鲜卑人从他们这里走过去,免不了一场烧杀掠夺,给他们造成巨大伤害。北匈奴人也是走的这条路,又是一番劫掠。有些人被鲜卑人、匈奴人抓走了,有些人逃走了,总有少数人还在坚持。

    但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