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喜电子书 > 穿越未来电子书 > 三国之帽子王崛起 >

第25部分

三国之帽子王崛起-第25部分

小说: 三国之帽子王崛起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好,此事就这样定了,一会儿文远去安排一下。另外,此次俘获袁术七名妃子,诸位劳苦功高,我想让每个人挑选一名领回家当妾,如此美貌娇娘浪费了岂不可惜?哈哈哈。。。。。。”

    丫的,这是把袁术的妃子当福利发放啊。

    秦宜的话音落下,众人没有一个回应的,脸上的表情显得很怪异。

    说实话,这种事他们头一次遇到,而且也头一次听说,就比如于禁吧,他从没有听说曹操把俘获的美女送给部下,好像其他枭雄也没有这种先例。

    看到场面有点冷,秦宜奇怪地问:“你们这是怎么了,是不喜欢美女还是担心家里的婆娘不高兴?给句话好不好。”

    这种事大概也只有陈宫出面,略有点尴尬,说道:“主公,怎么说袁术也算一方霸主,俘获的那些妃子也只能由主公消受,送给属下有些不适。”

    秦宜摆摆手,制止了陈宫说下去:“你们无需为我考虑,我所要的女人早已经有目标,将来也不缺美女,既然送给你们,那就收下,何必讲究那么多。”

    陈宫有些无奈,只好退一步:“那行,既然主公坚持,诸位就遵从主公意志吧,不过,我是不能要了,不为别的,只为了多活几年,老胳膊老腿的扛不住折腾,哈哈。”

    “宫台,我觉着你挺壮实的啊,怎么能说不行呢?我看还是要一位吧。”秦宜围着陈宫身边转了一圈,略有调侃,大概这时代不知道男人不行的含义。

    陈宫摇摇头,说:“不能只看外表,自家事自家知道,文远,你们随意,别管我。”

    陈宫坚持,秦宜无可奈何,对其他人说:“文远、文则和纪灵,你三人各自挑选一名,不要拒绝。”

    张辽有些无奈,最后只好说:“主公,希望这是最后一次,若被人知道,我等名声不好听,再说了,我们都是武人,女人多了并不是好事情。”

    秦宜双手一摊,说:“好吧,这是最后一次,嗯,给高将军也选一个。”

    悲剧的袁术,大概还不知道自己的妃子被秦宜手下瓜分,没死先戴帽子!

第55章 不归路() 
袁术很悲催,派出大将纪灵率一万军队阻挡扬州牧秦宜三千军队,以保障大军侧翼安全,他哪里知道秦宜如此凶猛,不仅大将纪灵失败,连带去的一万军队也是有去无回,被秦宜所俘获。

    袁术怕了,纪灵可是自己手下最厉害的大将,他都不行更何况其他武将,慌不迭渡过淮水往北去了。

    走不多时,后军来报,后续军队没有跟上来。

    袁术大惊失色,急忙派出探马查探后军出了什么状况。

    谋士阎象很忧虑,建言:“大军粮草没有跟上来,若继续北上的话,恐怕不现实,必须立刻回军击溃扬州牧秦宜,夺回粮草。”

    这是现实,即便阎象不说,袁术心里也清楚,三万多军队一天消耗的粮草是天量数目,一旦消息扩散,恐怕自己手下的兵马不战自溃,分崩离析。

    不仅阎象不赞成继续北上,长史杨宏也跟着说:“不能有丝毫耽搁,赶紧杀回去吧,晚了恐有不测。”

    袁术犹豫不定,大将纪灵都不是对手,谁还能挡得住秦宜?

    此时的袁术早已没有了年轻时的胆略,用“昏庸”比喻一点也不为过,既想回去抢夺粮草,又担心自己安危,害怕自己军队有去无回。袁术知道,一旦手里没有军队自己什么都不是,袁术不想让这些军队在冒险。

    这边一耽搁,派出的探马回来了:“报。。。。。。大事不好,败了,全都败了,未过河的军队全军覆没!”

    袁术面如死灰,一屁股坐在了地上。

    不光是他一人惊恐,身边的阎象、杨宏哪一个不是心如死灰?

    完了,全完了!

    这个局面他们是绝没有想到的,后军有五万多军队啊,怎么这么快就完蛋了呢?

    这也从侧面说明一个问题,在这么短的时间内击败后军五万多军队,扬州牧秦宜的力量非常强大!

    自从讨董开始,一路走来袁术是何等的意气风发,尽管称帝之后连遭挫折,至少手里还有庞大的军队,老虎架子还没有倒下。

    像今天这种败家的速度,绝无仅有,十万军队顷刻间只剩下三万军队,问题是没有粮草这三万军队恐怕也很难保得住。

    扬州牧秦宜不仅俘获了袁术六万多军队,还有数目不菲的粮草,以及袁术若干年积攒的庞大财富、皇宫嫔妃,甚至包括官员家属。

    之不过这些都顾不上了,至于秦宜把袁术那些妃子赏赐给属下,他自然不知道,简便知道也是无可奈何,自己命都保不住了,哪里还顾得上管戴绿帽子?

    戴就戴吧,帽子多了不压人。

    倒霉催的仲帝袁术,如今再也看不出帝王的威严,呆若木鸡,想一个老年痴呆症一样嘴里念念叨叨:“完了,完了。。。。。。”

    不错,袁术真的要完蛋了,当他决定北上与袁绍汇合,大军渡过淮水,也就意味着走上一条不归路。即便没有扬州牧秦宜,他袁术照样死路一条。

    建安二年(197年)袁术在寿春称帝,建号仲氏,置公卿,祠南北郊,任命九江太守为淮南尹,广置公卿朝臣,在城南城北筑起皇帝祭祀天帝所用的祭坛。这段时光是他度过最奢侈荒淫,挥霍无度,也是最辉煌的一段时光,皇宫内纳妻妾有数百人,皆穿罗绮丽装,精美的食品应有尽有。

    天要让人灭亡,必会先让其疯狂。

    度过两年好时光,整个淮南也被他折腾的破败不堪,再也无力承受袁术军队的抢劫,形势急转直下,致使袁术走上衰败之路。

    袁术想的很好,他不行了不是还有袁绍嘛,毕竟是自家兄弟,到袁绍哪里养老没问题吧?

    于是,袁术写信给袁绍:“天命离开汉室已经很久了,靠天下人扶持,政权出自私门。英雄豪杰争夺追逐,分割地盘。这同周朝末年的七国没有两样,只有强大的一方吞并他方。袁氏禀受天命应当统治天下,符命祥瑞粲然昭著。现在您拥有四个州,户口达百万人,论势力谁都不可能同您争强,论地位谁都不可能比您高。曹操虽然想扶助衰弱的朝廷,怎么能够将断掉的天命重新接上,将已经灭亡的朝廷重新振兴呢?我恭敬地将天命送给您,希望您使它振兴。”

    袁术要亲自送玉玺,袁绍也有野心,最终还是同意了。

    当了两年的仲帝,也许现在袁术意识到大事不妙,不过,他可能还没有意识到即将死在这一次北上的路途中。

    杨宏与阎象对望一眼,总不能就这样待下去,总要有个决断吧?

    “陛下,你总要拿个主意吧?”

    好在神神道道的袁术清醒过来,但他能怎么办?

    袁术脸上的肌肉扭曲,看上去很吓人:“继续向北,这是唯一的希望,而且要派人给袁绍送信,让他派兵接应,送粮接济,只要过了徐州便有希望了。”

    袁术的想法很好,杨宏和阎象也知道过了徐州就有希望,或许袁绍的军队会及时接应,问题是他们能够走到徐州吗?

    关键是粮食,没有粮草一切都是废话,人饿一天或许不要紧,两天、三天不吃粮食,即便饿不死人,那也没力气走路呀,更何况,没有粮草必然引起军队混乱,谁还跟着袁术去投奔袁绍呀,大概军队士卒一两天便跑光了。

    “不行啊,路上没有吃的,根本走不到徐州。”

    面对这种恶劣的局面,不要说阎象和杨宏,哪怕睿智如郭嘉、荀彧等也无可奈何,根本没有解决之道。

    “没有粮草也要走,走慢了会被秦宜追上来的。”袁术咬牙切齿,凶狠地说:“一边行军一边让军队沿路抢劫,三万多军队又不是摆设,不信会饿死人。”

    这恐怕是唯一解决之道,尽管阎象、杨宏不想这样做,问题是还有其他选择吗?

    袁术大军继续启程,向徐州进发。

    在通往徐州路上,老百姓倒了霉了,袁术军队几乎成了野兽军队,烧杀抢掠无恶不作,穷人或许没有粮食,那些富户成了最倒霉的牺牲品。

    烟花三月下扬州,扬州路上狼烟起,袁家军队凶如虎,烧杀抢掠人绝迹。

第56章 悔不该当初() 
曹操被刘备蒙蔽,令其率五万军队截杀袁术,郭嘉等谋士得知后,都说曹操放虎归山留后患,刘玄德必然一去不回。

    本就多疑的曹操后悔了,派大将许褚追赶。

    许褚无功而返,报与曹操:“主公,属下无能,刘备拒绝返回。”

    “嗯,你可是转达了我的命令,刘玄德如何回答?”这时候曹操明白,自己被刘备的假象欺瞒,秦宜说过,论隐忍当世无人能及刘备,果然诚不欺我!

    许褚答道:“主公,末将转达丞相命令,刘备说,将在外君命有所不受,他说自己走前面见皇帝,又蒙受丞相钧语,走的正正当当。”

    曹操听罢许褚所言,心里拔凉,自己不仅放虎归山,而且还白白送出五万兵马,当真雪中送炭,便宜了大耳贼!

    此时曹操真想扇自己耳光,当初秦宜说的那些话犹在耳边,怎么就没当回事呢?

    刘备果然狡诈如狐,在自己眼皮子底下摆龙门阵,曹操心里暗骂自己好糊涂,大耳贼假装种菜,其实手法不算高明,自己竟然看走了眼!

    事已至此,曹操也是无可奈何,摆摆手让许褚退下。

    曹操叹息一声,说:“果然被奉孝一语中的,悔之晚矣!”

    后悔也没有用,此前用兵过度,连续与张绣、吕布征战,耗尽粮草,一时半会儿不可能再动用兵马远征刘备。

    这个时代粮食一年一季,收成如何还要等秋收之后见分晓,可想而知曹操心中是何等的无奈。

    当然,曹操已经有所警觉,如此看来刘玄德野心不小,而且能耐也不在自己之下,若再有机会的话,必须当机立断,斩草除根。

    有没有机会很难说,恐怕刘备再也不会给他机会,曹操彻底看清楚刘备,难道刘玄德不知道吗?

    换句话说,刘备和曹操这一对老冤家,从今以后摆明车马要凭真本事较量。

    如今刘玄德实力很弱,但这家伙滑得像泥鳅,曹操想要一举消灭他恐怕很难。

    如何对付刘备,谋士郭嘉也一筹莫展,说:“但愿徐州牧车胄聪明一点,若刘备进不了徐州城或许还有救,怕就怕车胄不是刘备的对手。”

    荀彧说:“派人给车胄送信,寻机杀掉刘备。”

    “没有用的,车胄哪里是刘备的对手,估计徐州城早晚会落在刘备手里了。”曹操当然清楚自己手下那点能耐,亡羊补牢都晚了,他甚至连派人通知车胄的意愿都没有了。

    “车胄是不是刘备的对手暂且先不管,好歹车胄是徐州牧,让他见机行事吧。”郭嘉也觉着只能这样办,事在人为,难说车胄不会斩了刘备。

    “好吧,大概也只有使用这一招了,但愿车胄不要让我失望,能杀掉刘备,除去我心中一个大患。”说到这里,此事也告一段落,曹操似乎想起什么,说:“看来我们都小瞧了秦宜这个人物,对刘备这个隐忍家伙竟然能比我等看的还清楚,记得他在沂水说的那些话吗?在他眼里,刘备的能力要在袁绍之上。”

    荀彧说:“或许当年在徐州之时,双方接触频繁,被秦宜看破刘备的真面目,有这种可能啊。”

    “是啊,以前他只是吕布手下一个小小宜禄,很难想象能有这般见解,现在看来都被那个秦宜说中了,刘备乃枭雄耳!”这时候回想起来,秦宜的话犹在耳边,令人幡然醒悟,但是没有鸟用,郭嘉突然意识到一个问题:“主公,当初为了搅乱扬州局势,任命秦宜为扬州牧,如今秦宜也率兵进驻扬州,巧合的是,袁术也在此时离开寿春,这岂不白送给秦宜一个大礼包吗?”

    曹操一拍脑门子,无比懊恼,现在后悔都来不及了,其实也不难理解,谁都没有前后眼,曹操也不知道袁术会放弃老巢,想要与袁绍汇合。

    话说,若不是满宠从袁绍哪里打探到内幕消息,大概现在还蒙在鼓里。

    袁术和袁绍虽说是兄弟,在这之前关系并不融洽,袁术这个草包不知道那根脑筋出了问题,突然想要投奔袁绍。

    现在说什么都晚了,扬州牧大印已经白送给秦宜那小子,想到此曹操内流满面,痛不欲生!

    “我好像赶着点给秦宜这小子送官帽子,早不送晚不送,单单赶着在袁术临走之前送上扬州牧大印,如今看,这个扬州牧虽不是完全名至实归,那也差不多是半个扬州,这家伙怎么又这么好的运气呐!”曹操有些自嘲,真的很难说此时曹操的心情,五味杂陈。

    这件事情属于曹操力主,当初郭嘉等谋士也感觉主意不错,竟然没有一个人反对。

    “是啊,当初远征归来,人困马乏,主公所干的第一件事情便是派人去委任秦宜为扬州牧,现在回想起来似乎有点赶时间点送官帽子啊。这件事怎么感觉有点怪异,好像不及时送去个扬州牧,恐怕会耽误事情似得。”

    荀彧也深有同感,无论是曹操还是郭嘉亦或是自己,那都是老谋深算之辈,干出的事情却愚蠢至极,能不懊恼吗?

    “算了,事已至此有什么办法?便宜了秦宜那小子。”覆水难收,曹操也没有办法,不认也得认,揉了揉发胀的脑袋,说道:“走了一个袁术,秦宜填补空缺,再加上刘备,南方又回到原来的状态,只是少了一个吕布而已。孙策心中或许会有不忿,也绝不会容忍秦宜这个莫名其妙的扬州牧,至于刘备,嘿嘿,沂水河秦宜可是当着面揭穿刘备的真面目,不用想刘备也不会轻易放过他,以后可就有热闹看了,短时间内无需顾忌秦宜坐大。”

    不错,当初秦宜可是信口开河,大肆贬低刘玄德,说什么论隐忍刘备第一,天下无人与其比肩,更有甚者把刘备抬高到与曹操一个层次,显然是想借曹操之手杀掉他。

    荀彧捋髯,略一沉思,说:“刘备短时间还顾不上秦宜,他首先要与徐州牧车胄斗法,能不能在徐州站住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