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喜电子书 > 穿越未来电子书 > 三国之帽子王崛起 >

第33部分

三国之帽子王崛起-第33部分

小说: 三国之帽子王崛起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淮南之地豪强数量大减,对秦宜来说并不是坏事,更有利于统治。

    虽说目前淮南大面积土地荒芜,这也没什么可担心的,无主土地恰好给屯田兵提供耕作。旱灾也不怕,只要组建足够数量的屯田兵,兴修水利浇灌田地,应该能有不错的收成。

    世家、豪强是一把双刃剑,有他们支持或许能够快速强大,反之,有可能被这些世家、豪强束缚手脚,致使秦宜的政令不能畅通。

    从一开始秦宜便考虑到这一问题,看到淮南之地的状况,却没有半点焦虑,反而有些欣喜。

    兴建屯田兵可不是心血来潮,也不是临时之举,而是一种长期战略,试想,一旦淮南之地大部分土地掌握在屯田兵手里,秦宜的腰杆便会越发硬朗,不惧任何要挟。

    政治取决于土地和兵权,有了这两样才能保障秦宜的统治地位,长治久安。

    世家有财富不差,秦宜自给自足,手里有粮心里不慌,也就不会担心世家闹幺蛾子,不管阴谋还是阳谋,在秦宜这里都没有用武之地。

    袁术已死,但袁术的家眷全都被秦宜俘虏,却不能永远关押,毕竟袁术不是平常百姓。

    袁术女儿,也就是被孙权收进宫内成为袁夫人那位小萝莉,秦宜自不会放过,好歹也是将来的孙权夫人,秦宜当然要养之。

    秦宜特意抽时间召见小袁,要亲自把关,十四五岁的小袁很可爱,立刻让秦大叔鸡冻,下定决心养之。

    这个养之很有意义,秦宜是替孙权养之。

    当然,现在孙权肯定不知道他有个未来夫人被秦宜提前养之。

    总之,如今的秦宜思想很邪恶,因为被曹操养之计划所影响,大概在内心产生逆反,大叔爱萝莉不要紧,可也不要总想着把别人的女人控制在自己手里,实施养之计划呀。

    貂蝉是第一个,小袁已经算是第二位被养之的女子,下一个是谁的女人,暂时还不知道。从趋势上看,秦宜的养之计划才刚刚开始,任重而道远。

    在汉末,四世三公的袁家,地位高的吓人,作为袁家嫡子袁术不可能找一个丑八怪老婆,小袁的母亲应该是个大美人,生出来的小袁自然也是个小美人儿。

    一般来说,富贵之家的女儿教养不错,当年作为孙权的夫人之一,袁夫人的确品德操行良好,这一点为小袁加分不少。

    女人的品行非常重要,秦宜所知道三国女人中,小袁算一个,甄宓算一个,至于其他还有谁,秦宜就无从得知。

    秦宜在皇宫内辟出一院落,给小袁配齐了侍女、婆子,慢慢养之。

第73章 大叔很邪恶() 
萝莉太小,口味生涩,秦宜也只能浅尝即止,不可能像面对貂蝉那般纵情奔放,却也有另一番心境,不可描述。

    对比之下秦宜是大叔级别,那颗心少不了有些许别样的颤栗,很难形容那种特殊感受。

    生涩是暂时的,小袁总会长大,变成一颗熟透的蜜桃。

    秦宜把小袁实施养之,除了满足他那邪恶的内心需求之外,大概还有另一层意思,袁家之女成了秦宜的女人,从此之后袁家与秦宜多少有点瓜葛,虽说双方没有任何正规渠道接触,也不是明媒正娶,但即成事实之后,你不能不承认现实的确存在,袁家与秦宜之间便搭起一层非常微妙的关系。

    如果没有需求,秦宜完全可以不理睬这种关系,如果需要的话,秦宜便有理由开口说话,你看咱俩家属于亲戚关系,双方应该如何如何。。。。。。

    小袁其实属于战利品,在秦宜这边他不会主动提这件事情,而且这家伙相当操蛋,先把小袁拿下,使之成为自己女人,事后让陈宫与袁胤打个招呼而已。

    袁家现在是什么状态,阶下囚呀,他们敢说一个不字吗?

    袁胤一家如今最担心的是生死问题,小袁成为秦宜的女人,无疑给他们带来了希望,终于不用再担惊受怕了,扬州牧秦宜已经将袁家之女接纳了,他好意思杀袁家的人吗?

    的确,秦宜也不可能做的太过分,你把小袁都那个了,袁家其他人也就不能不理不睬,继续关押更说不过去,说来说去他们双方已经成为事实上的亲家。好歹袁家不是一般人家,名声很大,影响深远,有袁家这层关系对秦宜来说不吃亏的。

    秦宜召见袁术从弟袁胤,袁术之子袁耀以及女婿黄猗。

    “袁术北上,在徐州地界遭遇刘备大军阻击,据前方确切消息,袁术已经被刘备斩杀,袁术首级已经被刘玄德送往许都。如今整个战事已经结束,战争有胜利者也有失败者,本州牧受大汉朝廷旨意入住扬州,袁术虽然失败,袁家也成为阶下囚,但有一样,祸不及子孙,这是本州牧的观点,绝不会为难你们袁家。”

    这段时间袁胤、袁耀等都被集中关押,谁都不知道等待他们的命运结局是什么,心中忐忑不安。

    秦宜说不追究袁家子孙,对他们来说无疑是一种福音。

    在秦宜看来,袁术在淮南统治期间不得人心,如今袁术死掉了,剩下的袁家人对秦宜已经构不成威胁,杀他们毫无意义,而且还可以为秦宜换来宽仁的好名声,何乐而不为呢!

    袁胤带头,袁家男子跪地磕头,盛赞州牧大人宽宏大量。

    “至于将来你们袁家何去何从,愿意留在此地或者北上去找袁绍,那是你们的家事,本州牧不想干涉。”秦宜不觉着自己这样做有什么特殊,但对于袁家人来说恩惠不小,在这之前还担心自己脑袋不保呐!

    袁术女儿的事情秦宜不会说在当面,已经让陈宫私底下打个招呼了事,这便是权利带来的好处,秦宜想要纳袁家女儿,袁胤等大概心里还会庆幸吧?

    “州牧大人仁慈,袁家上下无不感激,至于我等去向,大概会留在此地,北方路途遥远而且充满风险,实在没有胆量冒险。”

    袁胤也算聪明,去冀州找袁绍连想都不敢想,连袁术三万军队都完蛋,更何况他们这些手无束鸡之力的人,战乱年代长途跋涉,其凶险不言自明。

    说起来袁胤等袁家人也算幸运,按照原轨迹,袁术死后袁胤等护送袁术灵柩和妻儿投奔庐江刘勋,在途中被徐缪所杀,玉玺也被劫掠,最终落在曹操手里。

    如今他们都活着,已经够幸运的了。

    至于玉玺,虽说已经落在秦宜手里,但他并不太看重,秦宜看中的是实力,没有实力,即便有玉玺在手又有何用?说不定还会成为祸根。

    秦宜摆摆手,再给袁胤一点恩惠:“嗯,北去冀州确实很危险,袁家还是留在这里安全。你等只要遵纪守法,相信没有人会为难你们,为了袁家生存,本州牧也会根据你等能力做出适当安排。”

    “州牧大恩大德,袁胤感激涕零,定不负州牧期望,本分做人,兢兢业业做事,以报答州牧大人恩泽。”

    秦宜的话说的很明白,袁胤还是可以继续做官,这样的话,他们袁家便有了生活来源,这个结局与他们原来担心被杀头的担心有着巨大的反差,能不感激吗?

    解决了袁家事宜,秦宜不再耽搁时间,他的第一个目标是要出兵攻打刘勋,高顺整顿兵马挑选出两万精锐,除了原有老兵,从俘虏中优中选优,经过混编整顿之后,跟随秦宜出征。

    至于寿春的安全问题,目前北方暂时暂时没有威胁,刘备忙于对付车胄,肯定也顾不上过来找茬,况且秦宜暴打张飞提前震慑,晾他也没胆量招惹秦宜。有高顺这个大将在,秦宜省却很多麻烦,放心出外远征。

    至于孙策,秦宜早早安排张辽屯驻途中,监视江南孙策,应该说寿春城短期内是安全的。

    兵贵神速,秦宜的策略早已确定,他必须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横扫淮南,让自己的敌人来不及反应,等到他们知道袁术死了,淮南早已经换了主人。

    所以,在寿春仅仅停留一天,第二天秦宜便要出征。

    之所以如此急迫出征,秦宜有自己的想法,他是个新面孔,外界对秦宜的武技知之甚少,战场上很容易麻痹对手,尤其是秦宜操纵赤兔马突袭,令人防不胜防,趁现在暂时不为外界所知,秦宜想尽量多捡几次便宜。

    呵呵,这家伙真的让人无语,还想故伎重演。

    秦宜靠这种卑劣手段取胜只能维持很短时间,不可能永远不被人所知,等到外界都知道秦宜的卑鄙手段,大概没有那个武将愿意与他单挑。之所以武将愿意单挑,那是因为自信能战胜对方,既然明知道对手太强大,却非要与秦宜这种对手比试,那简直是纯粹找死的节奏。

    也就是这个时代信息传递慢节奏,让秦宜钻了空子,让他有机会充分发挥赤兔马优势,再加上兵器占据的优势以及神力。

第74章 出征庐江() 
秦宜并没有把庐江刘勋太当回事,江东孙策才是秦宜的主要对手,这也是他采取快速行动的另外一因素,因为他知道过不了多久孙策也将把手伸入江淮,袁术死亡的消息很快会传到他的耳朵里。如果秦宜不夺取庐江,下半年孙策也会出兵攻打庐江刘勋。

    一旦孙策夺取庐江,秦宜再想染指大江以南地区,必将成为一件很困难的事情。

    以孙策的野心,除了要统一江南地区,他心里若对淮南没有想法才怪。

    庐江刘勋算是最大势力,拔掉他江淮地区再无劲敌,腾出手来更有利于对付孙策,这便是秦宜的算计。

    这一日秦宜带着谋士陈宫,阎象也在其中,率大将于禁、纪灵出征。

    别看袁术有十万大军,可惜很出名的大将不多,至于那些不出名的将领多得是,这就足够了,有秦宜、于禁和纪灵三人足以应付,扬州大军浩浩荡荡向南进发。

    带着阎象有个好处,淮南地区人头熟,走到哪座城池一招呼,估计不必动刀枪。

    袁术败亡消息由近及远传开,至少周边城池应该知晓,阎象这等高端领导都降了扬州牧秦宜,谁还认不清形势自找倒霉呀?

    所以,秦宜的扬州牧是招牌,阎象也是招牌,有招牌便少出力,没有招牌那就要辛苦一些。手段无非是软硬兼施,有阎象的协助,高举扬州牧大旗,两万大军兵临城下,效果自然显著。

    果然,一路南下非常顺利,兵不刃血拿下若干小城池,而且还能解决大军补给。

    大多数人都有趋利避害思想,这就给秦宜提供了便利,一路南行几乎毫无阻碍,遇到城池也不过权当休息,你说刘勋能来得及做准备吗?

    为了赶时间秦宜走的是直线,拿下夹石、石亭之后,直插潜山,逼近庐江。

    秦宜南下的速度太快,等道庐江太守刘勋得到消息,秦宜大军已经迫近庐江,庐江太守刘勋慌不迭整顿兵马,出城堵截所谓的扬州牧秦宜。

    刘勋确实毫无准备,袁术死亡也不过刚刚发生数天的事,消息传来也要有个过程,而秦宜太阴险,他连巩固寿春城都不管,直接率兵南下,其势迅猛,根本不给他人机会。等刘勋知道袁术已死,外敌来犯,秦宜的大军即将兵临城下,知道与不知道没有什么区别。

    秦宜是谁,怎么会蹦出个扬州牧?

    刘勋压根就不知道秦宜是何许人,他甚至怀疑这个扬州牧是冒名顶替。

    至于秦宜过往的辉煌战绩,刘勋更是不知,这便让刘勋产生轻敌的念头,亲自出马欲击败这个所谓的扬州牧。

    刘勋兵马北出庐江城,没有走出多远便看到远方烟尘大作,急忙喝令列阵迎敌。

    来人正是扬州牧秦宜,远远看见庐江刘勋军队列阵,心想,野外作战更好,省却了攻城的麻烦。

    双方大军战场相遇,数量倒是相当,各自列阵,旌旗招展,刀枪如林,大战一触即发。

    扬州大军步卒居中,二百骑兵左右分列,阵前秦宜在扬州牧大旗之下举目遥望对面,暗自沉思。

    显然,秦宜心里在算计什么。

    秦宜为何不再故伎重演,让阎象出马招揽?

    无他,庐江太守兵马在手,职位太高,让阎象出面招揽根本不起作用,何必做无用功。

    对面的庐江太守刘勋也在观望,目光直视大旗下的那个年轻武将。

    呵呵,原始是个毛头小子,能坐上扬州牧恐怕内有隐情吧,难说是不是买来的?

    不怨刘勋不相信,州牧的官职非常高,没有一定资历怎么可能被朝廷委任,秦宜也不过二十几岁,又不是知名人物,实在太没道理。

    刘勋还在疑惑之中,对面秦宜策马向前走,喝道:“对面可是庐江太守刘勋,扬州牧秦宜在此,何不快快迎接!”

    庐江太守刘勋自不会畏惧一个毛头小子,策马出列,与秦宜一般无二缓缓前行。

    “哈哈哈,本太守孤陋寡闻,从未听说有什么扬州牧,谁知道你是否假冒扬州牧出来招摇撞骗?再说了,庐江乃袁家治下,就算你是真的扬州牧,恐怕也没有人买账,凭什么让本太守迎接你?”

    庐江太守刘勋也是老谋深算,一席话撇得干干净净,无论秦宜是真的扬州牧,亦或是假的扬州牧,在庐江治下都不会被认可,让秦宜的算计落了空。

    秦宜大怒,喝道:“大胆刘勋,这里可是大汉天下,袁术已经被刘备剿灭,难道你想当反贼吗?”

    刘勋反唇相讥,喝道:“哈哈哈,天下的反贼多得是,你为何不去征讨?倒是有胆跑到庐江这里撒野,本太守可是名正言顺,不似你这般假牌货色,到处招摇撞骗。识相的话,哪里来哪里去,否则,本太守说不得要剿灭你这个骗子。”

    “哈哈哈,无知刘勋,竟然污蔑本州牧是假冒的,难道不认识朝廷官印吗?”秦宜当然知道刘勋是在蛊惑人心,那就用事实说话,左手高举扬州牧官印,以此来动摇对方阵营。

    秦宜一直没有停下,战马缓缓而行,不知不觉间两个人拉近了距离。

    此时,刘勋已经脱离自己身后大阵足有数十步远,看到秦宜继续往前走倒也没有在意,只不过心中犹豫自己是否停下来。问题是若自己停止往前走,似乎落了下风,心想,自己走慢一点,诱使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